APP下载

高职院校规模调适的对策研究

2015-01-31张成涛

职教论坛 2015年27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效益规模

□张成涛

高职院校规模调适的对策研究

□张成涛

质量与规模的失衡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问题,规模调适应作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当务之急。以经济效益、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高职院校规模调适的依据,通过更新办学理念、确立调控目标、制订实施方案、确定实施载体等措施作为高职院校规模调适实现目标的策略。

高职院校规模;适度性;调控;

近年来高职教育的发展陷入了怪圈,一方面在全国高校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就业率长期居于高位,呈现出“风景这边独好”的态势;另一方面是高职院校对考生的吸引力不足,高职院校的生源出现大量缺口,招生出现了“冰火两重天”,部分高职院校受到热捧的同时,有相当数量的高职高专院校遭遇“零投档”[1]。高职院校规模的失衡既涉及宏观的高职教育整体,又涉及高职院校的个体,这是高职院校发展无法回避的难题。

一、高职院校规模调适研究的必要性

目前,高职院校规模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部分高职院校的生源充足,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部分院校仍保持着超大规模,出现了大而不强的现象;而部分高职院校由于生源的匮乏造成了规模的急剧萎缩,难以维持正常的运转。规模过度与规模严重不足并存的现实使我们不得不将研究的视角转向这一问题频发的领域。

高职院校规模与教育质量间存在强相关,从理论上讲,规模的变化应与教育质量提升相得益彰,即适度规模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逻辑前提。前期,高职院校规模的快速增长非但没有带来教育质量的提升,反而不同程度地造成了教育质量的下降。因此,正确处理质量与规模的关系是高职院校发展不容回避的问题。规模适度性是我国教育界一直研究的重要问题,目前,大多数高等教育规模经济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综合类大学,极少涉及高职院校[2]。我国对高职院校规模问题的研究仅处于起步阶段,当前的研究更多地关注高职院校规模效益,即高职院校的规模是否属于经济规模,仍处于经济学意义的考量;从规模适度的视角来研究高职院校的鲜有涉及。目前,高职院校规模研究存在以下局限:其一,确立适度规模的标准单一,以往的研究主要通过经济指标来确立高职院校的适度规模,仅仅局限于经济效益,忽视了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二,高职院校规模调适的依据单薄,以往的研究主要是从经济效益的维度考量高职院校的规模效益,单纯地以经济效益作为调适依据未免过于单薄,容易造成调控方向和手段的偏失。因此,通过确立多维度的研究框架,为高职院校规模调适提供策略是本文的旨趣所在。其三,目前的研究更多地关注高职院校存在着规模适度的问题,但缺少解决问题的路线图。我们认为,学界的前期研究提出了高职院校规模存在着经济效益的问题,而确定高职院校适度规模的依据及调适的策略是研究的薄弱处,这也是本文旨在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高职院校规模调适的依据

对高职院校的规模进行适度与否的判定需要充分的依据,而依据的不足恰恰是制约当前研究深入的瓶颈。实现效益是高职教育存在与发展的依据,因此规模效益可作为高职院校规模适度性的判据。高职院校规模效益主要表现为经济效益、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对三者的考查可以厘清高职院校规模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并作为高职院校规模调适的依据。

(一)高职院校规模的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描述投入与产出关系的经济学指标,高职院校可视为一个生产单位,其投入、产出间存在着相关性,经济效益可作为衡量高职院校投入与产出的指标。生产规模的改变往往带来经济效益的变化,高职院校也是如此。一般来说,生产规模越大,其效益越好。最优规模经济效益是指边际成本最小化,即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增加的成本最少,这是判断规模最优化的主要依据。有学者认为,生均经费与学校规模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起初,生均经费会随着学校规模的变大而变小,但是,当超过某一阈限后,学校规模的扩大反而会引发生均经费的上涨[3]。这表明高职院校存在着最优规模经济效益,并非规模越大越好,对于不同学校来说,其最大经济效益的规模没有定论。这说明高职院校规模效益的复杂程度远远高于经济学,举例来说,每个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有限的,即每个教师能够教(好)多少学生是不同的;即使教授同一课程的不同教师的教育能力存在差异,何况一个教师可能要教授多门课程,这就使得一所学校能够培养好学生的数量不能仅仅简单地根据教师数量来核算,还应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因此高职院校规模效益的计算更加复杂。

(二)高职院校规模的教育效益

高职院校规模的教育效益是指不同规模给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所带来的影响,集中地体现在高职院校规模对学生发展水平的影响。高职院校的价值体现在实现教育目标,教育目标的实现与否成为衡量教育效益的首要因素,因此教育效益无疑是高职院校规模效益最重要的指标。如果一所高职院校的教育效益极低,即使有再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是徒劳。教育效益产生的前提是各种教育资源的充分投入,具体来说,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学生、教育设施的投入水平。国外的实证研究发现,小规模的学校能够提高师生的参与教育活动的水平,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有利于学业成绩的提升;而大规模学校对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态度和行为等方面产生消极的影响[4]。因此,高职院校的规模应重视教育效益,根据教育资源的容量来调控规模,确保教育效益处于较高水平。

(三)高职院校规模的社会效益

高职院校规模的社会效益是指学校规模对学校的社会声誉、威信和信任程度的影响,主要包括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数量与质量、毕业生在社会上做出的成绩与贡献、社会各界对学校毕业生的评价,以及对相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大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毕业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力支持,为学校赢得更多声誉;但规模超过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可能会带来毕业生就业的难题;规模小的学校有利于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能够为学校的社会声誉带来有益影响,但规模过小可能会减少对社会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支持。从这个维度来看,唯有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高职院校规模的社会效益才有意义,如果缺少这个前提,高职院校规模越大其社会效益受到的负面影响就越严重。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规模的变化均会引起经济效益、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变化,三者应作为判定高职院校规模适度与否的重要依据。高职院校的适度规模要使经济效益、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理想的平衡状态。

三、高职院校规模适度性调适的策略

高职院校对规模的调控应以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为依据,按照科学、合理的路径来实现。

(一)更新高职院校办学理念,树立规模适度办学的理念

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内容。近期,一系列的政策文件释放信号表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将向优质高职院校转型,相对于政府主导建设标准的示范性高职院校来说,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能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特长和主动性,能够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人才培养的高质量仍是优质高职院校的核心,这与国家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应以提升质量为改革目标”的目标高度吻合。

目前,追求经济利益是部分高职院校保持超大规模办学的内在冲动。“在更多的情况下,学校办学宁愿固守专业设置现状。考虑到教育需求的无弹性,只要有固定的生源,学校更愿意继续原有的办学模式,获得递增的收益”[5]。这是高职院校持续提升教育质量动机不足的原因所在。部分高职院校确实有难言之隐,“目前多数地区还未制定高职院校生均经费拨款标准,生均预算内拨款水平与本地区同等类型普通本科院校有较大差距,导致规模扩张成为部分高职院校维持生计之道,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6]我们认为,经费的问题总是需要解决,但是依靠大规模的学费只能是权宜之计,因为国家正全力推动解决高职院校生均培养经费落实。

不可否认,高职院校办学不能全面排除追求利润或效益的诉求,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合理、适度的经济效益追求应得到满足。然而,这种诉求应被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而非使得价值选择的天平无休止地滑向经济利益追求的无底深渊。高职院校规模盲目扩大的现象实际上是办学理念错位的外在表现。高职院校的发展应坚持“量体裁衣”的原则,将规模稳定地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适度的涵义是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促使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获得充分和合理的使用,且不会衍生出不经济的缺陷。发展战略蕴含着高职院校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方向,因此,适度规模办学应作为高职院校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

(二)全面评估高职院校规模,确定规模调控的目标

高职院校规模调控的前提是准确判定其规模处于何种状态(适度、过大、过小)。高职院校通过对自身进行评估,确立其适度规模的标准,并对目前的规模状态进行定位。适度规模的标准为“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使学校资源获得充分和适当的使用,使教学效率得到提高,教学技术取得进步,教育资源有效利用,学校声誉提高”[7]。如果目前的规模正处于或者接近于适度状态,则无需调适;如果规模远远大于或者小于适度规模,则需要进行调适。

高职院校确立调适目标需要相应的前提条件:其一,全面掌握职业院校的数据,确定规模研究需要的数据及数据采集方案,以《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为载体,以专业为单位对学院数据进行全面的采集、整理、汇总,作为规模分析的基础和依据;其二,组建研究专家团队,团队由院校领导、专家、教师、学生、职业教育研究专家组成,全面负责数据的采集、分析和研究工作;其三,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高职院校适度规模研究需要全面的数据为依托,对部分难以量化的因素,可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必要时可借助访谈、调查等方法作为研究的依据;借鉴国内外高职院校规模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研究方法,进行综合性的研究,确定最终的调控目标;其四,高职院校规模研究应贯彻整体与局部结合的原则,整体性研究是指研究过程应立足于学校整体层面的调控方案,融合研究目标、思路、措施与方案的一体化;局部性研究是指研究过程要以专业为单位对调控目标、措施和方案进行定位,对专业层面进行详细、全面地研究与评估,为专业调控措施的制订与落实提供有效支持。

(三)对学校进行整体统筹规划,确立规模调控的实施方案

高职院校规模调控是从整体进行的自上而下改革,需要对学校发展规划进行通盘考虑,制订整体的实施方案。高职院校规模调控应通过以下步骤:首先,针对高职院校的实际和调控目标,按照内在逻辑理路进行顶层设计,通过顶层设计将学校规模调控进行统筹规划设计,并对调控目标进行分解。其次,成立调控工作小组,由学院一把手作为领导改革小组组长,教务处、财务处、人事处等部门负责人,各二级系(院)、各专业负责人作为小组成员,作为规模调控的设计者与实施者;在领导改革小组的基础上,下设若干工作组,分工实施具体工作。再次,在学院工作组的领导下,从高职院校整体进行总体目标的把握,从学校的维度来设立整体目标,然后对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制订不同阶段的实施目标、时间节点及工作具体要求,确立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和职责。复次,对方案的实施步骤进行完善和细化,制订实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并辅以具体的任务配档表;最后,将制订好的实施方案进行专家论证,并在学校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进而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直至定稿,以学校公文的形式发布,确保方案实施的效力。

(四)以专业规模调适为载体,确保调控措施准确到位

专业是高职院校组织和实施教学的基本单位,高职院校的规模与其开设的专业数量、规模存在强相关,因此,专业既是高职院校规模调控实施的载体,又是规模调控政策实施的抓手。专业规模调控既是一项即时性任务,更是一项长期任务,专业规模调控应与专业建设改革合二为一地同步进行,将其作为长期实施的制度或者政策,作为学院发展的常态化工作。通过行政管理推动和利益引导两个抓手,提升各专业进行自我改革的积极性。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高职院校应“办好特色优势专业,压缩供过于求的专业,调整改造办学层次、办学质量与需求不对接的专业,建立面向市场、优胜劣汰的专业设置机制”。专业调控应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实施,并应坚持两个依据,即内在依据强调促进学生发展、促进专业可持续性健康发展,外在依据强调主动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增强“需求供给”的驱动力,形成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改革机制[8]。前者属于教育效益的范畴,后者则是社会效益的范畴,专业调整应寻求两者的最佳平衡点。专业改革调控应严格按照制订的方案推进,加强督导与落实,提供方案执行的执行力。

专业建设与发展离不开教育资源的支撑,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教育资源配置是撬动规模调控的利益杠杆。高职院校通过经济杠杆撬动专业的调整改革,单独设立专业调控改革的专项资金,依据专业改革调控目标对各专业进行资金、师资、政策等方面支持,并根据专业调控改革的成效进行后期的连续资助,以提升专业改革的积极性与动力。

(五)以内外兼修为抓手,持续促进教育资源的提质增量

任何教育活动的实施都离不开教育资源的支撑,高职院校也不例外。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主要包括课程资源、师资队伍、教育经费、实习实训设备、场所以及与教学活动相关的服务设施。高职院校规模离不开教育资源的托举,高职院校规模调控实际上是要解决教育资源的承载能力与规模不匹配的矛盾,实现规模与教育资源的最佳匹配,这一方面需要调控高职院校的规模,即增加或减少学生的数量;另一方面要实现教育资源的提质增量,提高其承载能力和培养质量,为规模调控预留更多的空间,确保调控目标的实现。因此,做强、做大教育资源是各高职院校的共同目标,各高职院校可根据自身实际选择适合的路径。

教育资源的提质增量需要高职院校通过加强教育资源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来挖掘内在潜力,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来实现。其一,高职院校应首先制订教育资源建设的目标与发展规划,并与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相衔接,通过专业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等措施进行细化,通过建立完善政策制度使规划能够落实。其二,高职院校应通过重点专项建设突破教育资源建设的瓶颈,提升教育资源的质量与容量。高职院校应找准教育资源建设的突破口,通过实施师资、课程、实训基地等专项建设来提升实力。以师资队伍建设专项为例,高职院校通过采用自身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策略,既要选取校内有潜力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同时,又要加强引进学校发展亟需的专业带头人、专家、高级技工等人才,以人才梯队建设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管理的理念,建立完善传、帮、带的培养机制;并通过管理制度的创新激发师资队伍的活力。其三,通过设立制度来提升教育资源的管理水平,通过对学校教育资源进行统计、梳理、整合,完善教育资源管理和使用制度,以此提升教育资源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

教育资源的提质增量也需要借助外力。高职院校可借助建立区域高职院校发展联盟的方式实现:其一,建立区域高职院校发展联盟,建立发展联盟的组织机构,通过建立教育资源共同投入、建设、管理、使用的运行机制,明晰各主体的责权利,建立健全教育资源的管理制度;使高职院校间互通有无,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使得教育资源得到更好的组合、优化与利用。其二,通过资源共建提升联盟成员教育资源的容量与质量,以课程资源建设为例,各高职院校相同或相近课程可采用“课程群”和“课程链”的组合,通过成员联合开发来实现,各院校发挥自身的优势来开发课程模块,通过课程间的优势组合,使课程能够同时满足多所院校的需要。其三,通过资源共享提升高职院校教育资源的容量与质量。联盟成员主要是通过互帮、互助、互通有无来实现。例如,各高职院校的招生情况有所差异,对于相同或相近的专业,有的学校由于招生情况不理想导致了部分教育资源闲置,而有的学校则因为学生数量过多,导致教育资源难以满足需要,通过两者或多者间的联动,既可提高闲置的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解决了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其四,通过交流互动促进教育资源效益的提升。“高职院校不仅要加强硬件的联合,例如设备等,更重要的是软实力的联合,比如师资、管理等要素”[9]。各高职院校可通过教师的交流和互聘,作为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力抓手;管理水平也是制约高职院校教育资源建设的重要瓶颈,高职院校间应通过推广、交流各自的管理经验,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来促进教育资源建设的效率与效益的提升。

[1]刘言,梁国胜.2014年出现高职高专学校大面积“零投档”现象[N].中国青年报,2014-08-25(11).

[2]周剑.生源下降背景下高职院校规模经济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2):180-183.

[3]Bowles,T..T.&Bosworth,R.Scale Economies in Public Education:Evidence from School Level Data[J].Journal of Education Finance,2002(28):37-48.

[4]傅维利,刘伟.学校规模调控的依据与改进对策[J].教育研究,2013(1):44-52.

[5]叶忠,范先佐.教育与个人就业关系走向不确定的内在根源[J].高等教育研究,2003(1):53-58.

[6]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3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R].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31.

[7]杨盘华.山东省普通高校规模与效益关系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8]邹晓宏,刘楚佳.论高职院校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4-9.

[9]杨桂林.打造高职院校“联合体”增强竞争力[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4(9):7-11.

责任编辑蔡久评

张成涛(1979-),男,山东平度人,淄博职业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规模适度性研究”(编号:J13WH 88),主持人:张成涛。

G717

A

1001-7518(2015)27-0036-05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效益规模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物理教材中STSE教育资源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科学创新人才的适度规模培养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规模之殇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