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研究的演变与展望
2015-01-31刘万伦,戴敏燕
智力研究的演变与展望
刘万伦,戴敏燕
(浙江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摘要:经过百余年的演变,智力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通过对智力研究的梳理,文章较为详细地展示了智力研究的演变脉络,认为智力研究的演变呈现以下五个特征:智力概念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扩展;智力研究的取向不断趋于整合;智力差异的研究从注重水平差异到注重类型差异和群体差异;智力的测验和评价由静态测验转向动态评估;智力研究的方法和手段趋于多样化、综合化和现代化。文章对智力研究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认为未来需要在概念的整合、研究方法的进一步综合化与现代化、智力生态化与跨文化研究以及应用性开发等方面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智力;智力研究;智力差异;智力测验;智力开发
收稿日期:*2014-10-18
作者简介:刘万伦(1964-),男,安徽合肥人,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博士;戴敏燕(1989-),女,浙江海宁人,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浙江师范大学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基于规则与信息整合类别学习的内部机制”(KYJ06Y12009);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基地课题“小学生外显与内隐类别学习的发展特点”(ZC322012009)
中图分类号:B848.5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智力是人的高级心理能力。对智力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人的智力结构、智力水平、智力活动过程、智力发展规律、智力差异等方面知识,这无论是对于智力开发,还是对于教育改革,或者对于智力自身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实,对智力进行科学研究在一个世纪前就开始了。19世纪后半叶,英国遗传学家高尔顿(F.Galton)对智力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也是最早使用“智力(intelligence)”一词的少数几个人之一。20世纪初,法国心理学家比纳(A.Binet)开始对儿童的智力进行了研究,并于1905年和他的合作者西蒙(T.Simon)一起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份智力测验量表,从而成为智力测验研究的开创者。高尔顿和比纳可以被认为是现代智力研究的奠基者。然而,时至今日,人类仍未能完全揭开智力的神秘面纱。到底什么是智力?智力活动的内在机制是怎样的?如何精确地测量和正确地评价智力?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智力潜能?这些问题仍困扰着人类。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探寻,人类在智力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呈现出不断深入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智力概念的内涵在不断地丰富,智力的研究取向在不断地趋于整合,智力的差异观在发生着改变,智力测量的手段在不断地优化,智力研究的方法在日益多样化和现代化。以下将从智力的内涵、智力的研究取向、智力的差异、智力测验与评估、智力研究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对智力研究进行梳理,以期展现智力研究的演变脉络,探究智力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智力的未来研究进行探讨,为以后的智力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智力研究的演变
(一)智力概念的不断丰富和扩展
对于“什么是智力”,早期的智力研究者认为,智力主要是抽象思维能力,或者是问题解决能力;20世纪早期的心理测量学家认为,智力就是智力测验所测得的部分,即IQ,其内容主要包括言语和思维能力、操作能力等;也有研究者受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把智力看成是适应环境的能力。我国学者蔡笑岳等人对科学心理学时期出现的智力概念进行了比较,归纳出五种不同的观点:(1)从理性哲学的观点出发,认为智力是指抽象思维能力。其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心理学家比纳和美国的心理学家推孟(L.Terman);(2)从教育学观点出发,认为智力是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的好坏代表了智力水平的高低。其代表人物是迪尔伯恩(W.F.Dearborn)和铂金汉(B.R.Buckinghan);(3)从测量学观点出发,认为智力就是智力测验的结果。其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弗瑞曼(F.N.Frieman)等;(4)从生物学观点出发,认为智力是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施太伦(L.W.Stern)和美国的桑代克(E.L.Thorndike);(5)从综合角度出发,认为智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其代表人物是韦克斯勒(D.Wechsler)和斯腾伯格(R.J.Sternberg)。[1]5这五种观点基本上涵盖了传统智力观对智力本质的认识。以上这些智力观,就其所涉及到的智力内容来看,主要还属于认知领域,只是每种观点的侧重点和视角不同。我国心理学家也大多认为智力是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其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2]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认知心理学研究成果的不断丰富,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传统智力观对智力内涵的界定,认为智力的内涵远比心理测量学所测到的要丰富。于是,许多心理学家开始突破传统智力观的束缚,对智力概念进行重新界定,赋予了智力更丰富的内涵。
自1976年弗拉维尔(J.H.Flavell)提出元认知概念以后,一些认知心理学家们认为,智力不仅包括认知方面的因素,还应该包括元认知成分。如斯腾伯格在1985年提出的三元智力理论(包括成分亚理论、情境亚理论、经验亚理论),[3]其中成分亚理论中就包含元成分;在1986年美国《教育心理学》杂志召开的第二次智力本质研讨会上,一些心理学家(如Brown 和 Campione;Flavell等)认为智力中应该包含认知和元认知成分;1990年,加拿大心理学家戴斯(J.P.Das)提出智力的PASS模型(包括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4]该模型中P指的是计划(Plan),属于元认知成分;1995年,美国心理学家帕金斯(D.Perkins)提出“真”智力(true intelligence)理论(包括神经智力、经验智力和反省智力),[5]其中反省智力属于元认知方面内容。其实,元认知是人类的一种更高层次的认知能力,主张智力中包含元认知能力体现了人类智力的组织性、协调性和层次性。
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智力研究中,出现了一种将非认知因素融入到智力中的倾向。于是,出现了社会智力、情绪智力、文化智力等概念。社会智力这一概念是1920年由桑代克首次提出的,他认为社会智力是与他人友好协作的能力。早期对社会智力的界定都是从社会交往的结果方面来界定的。如温斯坦(Weinstein)认为社会智力是完成人际任务的能力;而社会认知观则倾向于把社会智力理解为社会认知的能力,如基尔德(J.P.Guild)把社会智力看作是个体对自己以及他人思想、动机、情绪、情感等认识的能力。后来人们倾向于将两者结合,认为社会智力包括社会认知能力和社会行为能力。所以,现在多数人都赞同把社会智力看成是一种正确认识自我与他人,并在社会环境中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1]277其实把社会智力纳入智力概念中要归功于加德纳。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由七种独立的成分或模块构成(后来又增加到八种),[6]其中人际智力和内省智力都可以看成是社会智力。
1990年,萨拉维(Salovey)和梅耶尔(Mayer)正式提出情绪智力的概念,认为个人对情绪的表达、感悟和调节等也是智力的表现。梅耶尔等人将情绪智力定义为知觉和表达情绪、在思维中同化情绪、理解和分析情绪、调控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后来,戈尔曼(D.Goleman)对梅耶尔等人的情绪智力概念进行了扩展,认为情绪智力包括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激励能力以及热情、坚持性等。[7]戈尔曼的情绪智力突破了梅耶尔的情绪认知的范围,增加了热情、坚持性等人格因素。可见,情绪智力概念突破了理性智力和学业智力的范围,使得智力与人类的情绪情感联系更加紧密。
20世纪80年代,受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启示,有人提出文化智力的概念。但是对文化智力概念进行精细分析的是伦敦商学院的厄力(P.C.Earley)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安(S.Ang)。他们认为文化智力包括认知性、动机性、行为性三个维度,文化智力是人们在新环境下收集处理信息、作出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有效适应新文化的能力。托马斯(D.C.Thomas)则强调跨文化沟通能力,把文化智力界定为由文化知识、对跨文化情境的敏感性和全部应对行为技能组成的适应跨文化的能力或潜能。[1]287其实,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中的情境亚理论就体现出文化智力的内涵。文化智力强调智力文化属性,将非认知因素纳入智力概念中,结合文化背景来探讨智力,使得对智力理解的视野更加宽阔。
由此可见,智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难以回答的问题。纵览智力概念的演变,我们可以发现智力这一概念从最初重视认知能力,到提倡特殊能力,到元认知能力的加入,再到社会智力、情绪智力、文化智力的提出,其内容是一个不断丰富、充实和扩展的过程。
(二)智力研究的取向不断趋于整合
早期对智力的研究注重探究智力的内在结构,认为智力是一种“化合物”,它由一些基本元素组合而成。如斯皮尔曼(C.Spearman)的二因素理论(认为智力是由G因素和S因素两个因素构成)、桑代克的三因素理论(包括抽象智力、具体智力和社会智力)、瑟斯顿(L.L.Thurstone)的群因素理论(认为智力由七种基本心理能力构成)、吉尔福特(J.P.Guilford)的三维智力模型(认为智力可以从操作、内容和产物三方面来确定智力结构)。以上的几种理论都是在因素分析基础上提出的,都只是静态地描绘智力的内在结构,仍局限于从个体差异或“因素”来理解智力,并未揭示人类智力活动的内部加工过程。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研究者们开始注意到智力的内部过程和心理机制,采用成分分析法来刻画智力的动态加工过程。
20世纪80年代初,詹森(Jensen)提出了一个“树形结构模型”,认为智力活动是由外界刺激通过特定的神经通道传递到特定的反应中枢,然后再由中枢作出指令,作出特定反应的过程。外界刺激强度越强,或者个体神经通路上各个关节点的激活阈限越低,所需的反应时就越短,从而表明个体的智商就越高。该模型纯粹是从信息加工速度来理解智力的。威斯(Weiss)认为,信息加工过程中每一步骤的反应时与所需的信息量都可以量化,若某个体在单位时间所加工的信息量超过平均值,则说明其信息加工程度较好,智力较高。威斯的理论也强调信息加工的速度,但不考虑信息加工的精确度与策略性。[8]克尔比(R.Kirby)和戴斯(J.P.Das)提出的智力活动PASS模型,从神经生物学角度关注智力的心理操作层面,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了精细的分析和描述。詹森、威斯、克尔比和戴斯等人提出的理论是典型的信息加工智力结构理论,注重揭示智力活动的内部加工过程和机制,较之前的静态结构理论前进了一步。
受信息加工智力观的影响,斯腾伯格(Sternberg)、罗比·凯斯(Robbie Case)和林崇德等人试图将静态的结构观与动态的加工观两者整合,提出了全新的智力理论。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中的成分亚理论揭示了智力操作后面的心理机制。成分亚理论中的元成分是最高层次的控制加工过程,用于执行计划、监控、评价等认知过程;操作成分则是低层次的加工过程,用于执行元成分的指令。成分亚理论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动态地刻画了信息加工过程中的各种智力成分。三元智力理论将智力的外部世界、内部世界和经验世界三者结合起来,既重视内部的加工过程,又注重展现智力的结构。新皮亚杰学派的罗比·凯斯提出的儿童思维发展阶段论,也是一个将结构论和过程论整合为一体的智力发展理论。在智力结构论方面,罗比·凯斯描述了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的转换机制,认为智力发展具有一种结构,能够对阶段内和阶段间的发展加以控制。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在以过程为出发点的研究中,则侧重考察儿童全部加工空间发展的问题。[9]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的三棱智力结构模型,认为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思维的结构是一种三棱结构,由思维的目的、过程、材料、品质、自我监控和非认知因素等方面构成。[10]智力的结构对应思维的结构,是由智力的目的、过程、材料、品质、自我监控和非认知因素组成,体现了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的统一。
以上的智力研究也还只局限于“纯粹”的智力,没有强调社会文化环境对智力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智力研究出现了一种新取向——生态学取向。塞西(S.J.Ceci) 提出了智力发展的生物生态学理论,认为智力是生物潜能、环境(背景)、内部动机相互作用的函数。[11]塞西非常强调生物潜能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并把动机整合到智力发展模型中,体现了塞西对个体主观能动性的重视。该理论超越了狭隘的静态结构观,具有动态性、过程性、发展性和整合性的特点。
可见,智力研究取向的演变是一个关注内部结构到探索内在加工过程,再到主张结构和过程相结合,再到注重生物潜能与情境变量的相互作用以及个体的主观能动作用的过程,从动态的、发展的、整合的视角探讨智力的发展机制。
(三)智力差异的研究从注重水平差异到注重类型差异和群体差异
人类的智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智力差异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智力的水平差异方面,后来人们更关注智力的类型差异和群体差异。
早期的智力测量学家们根据智力测验的结果将人们的智力分成超常、中常和低常等不同水平,认为人们的智力呈现正态分布,每个人的智力处于智力分布曲线中的某一点。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智力的差异主要不是水平差异而是类型差异。于是,智力差异的研究重点逐渐从水平差异转移到类型差异。人们对智力类型差异的认识早期还局限在智力结构中各成分的差异,如在观察力、记忆力、思维方式、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后来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智力研究中出现了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类的智力不只是一种,而是多种,智力的差异主要不是水平差异而是类型差异。1983年,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就把智力分为七种:言语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他强调每一种智力都是独立于其他智力的截然不同的智力,每一种智力代表了以大脑为基础的一种能力的模块,这突出了智力的不同类型。[12]
智力的群体差异主要是性别差异、种族差异。对性别差异和种族差异的研究最先都是从水平差异这一角度展开的。如传统观点认为男性比女性聪明,主要理论依据是著名的科学家和领袖人物中男性远比女性多;在种族差异方面,传统观点认为白人比黑人聪明。后来,人们更多地从类型差异角度来探讨性别差异和种族差异。一般来说,女性普遍在语言表达、数的识记、机械记忆、听觉反应、手工技巧和审美等方面表现优异,男性则在空间关系、逻辑演绎、数学推理、机械操作、视觉反应等方面有优异表现。智力的性别差异可能是由于进化过程中大脑左右半球特定区域上的发展差异导致的,一般情况下,女性大脑右半球的某些部位优于男性,而男性大脑左半球的某些部位优于女性。关于智力的种族差异,Lynn等人曾对日本儿童进行了系列研究,发现日本儿童有较强的视觉空间组织能力和相对较弱的言语能力,其视觉空间组织能力优于白人儿童,而言语能力低于白人儿童。黑人与白人在智力测验中最大的差异体现在推理和逻辑方面。黑人在简单记忆方面的能力与白人相当,在倒背能力方面则逊于白人。在美国,非裔儿童言语智商高,拉丁裔和美国印第安人儿童在空间能力这类非言语项目上得分高。[13]
(四)智力的测验和评价由静态测验到动态评估
智力测验最早可追溯到中国秦末汉初时期(约公元前200-前100)。美国学者戴维·霍瑟萨尔(David Hothersall)认为,心理测验的非凡历史根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古代中国。[14]在当时的考试中,关于阅读和写作能力的书面测验,可以看成是最早的智力测验形式。在西方,英国的高尔顿是测验运动的最早倡导人,他以感觉敏锐度为指标,设计了简单的智力测验。法国的比纳和西蒙发表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取向的智力测验量表,即比纳—西蒙量表,开启了智力测验的大门。后来斯坦福—比纳量表、韦氏智力测验量表等各种传统智力测验量表纷纷涌现。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智力测验涌现了一批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如项目反应理论(IRT)、概化理论(GT)、验证性因素分析(CFA)等,都对传统智力测验产生了冲击。如考夫曼的儿童评价成套测验(K-ABC)、最新修订的斯坦福—比纳量表(简称SB-IV),都提供了基于IRT的测验分数,以IRT为基础的项目功能差异(简称DIF)诊断技术也被用来考察智力测验题目的偏倚性等。[15]此外,现代测量理论和技术,如标准参照测量、协方差结构分析、元分析、项目差异功能分析、计算机化测验等的应用,也使智力测验的编制、施测和评价呈现焕然一新的面貌。值得一提的是认知诊断测验,它是将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应用于认知诊断、评估和教学中,通过认知诊断了解被试的认知特点和解题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建立观察分数和被试认知特征之间的关系,这样就可以估计学习者在不同加工成分上的特征,也可以预测学习者在不同作业上的反应。[16]在教育领域,认知诊断常用于判断学生是否掌握所测任务的心理成分与技能,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补救性教学与措施。
以上是智力测验在方法学基础上的变化,其实智力测验的评价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戴斯的PASS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等,以一种动态、发展、多元、生态的视角阐述智力,使得智力测验从“结果取向”转向“认知过程取向”,由静态回顾性转向动态发展性。如加德纳主张用情景化评估替代标准化的智力测验就是一种创新。情景化评估是创造出便于评估的情境,观察学生在从事学习、解决问题、创造作品等方面的表现,然后给学生的能力特点以全面的、诊断性的评估。动态评估揭示了人们作答的认知加工过程,而不单单是对作答能力的整体评估;动态测验更多关注学习和发展过程,关注主试与被试之间的互动,关注主试对被试的学习能力作出的评价。动态评价更符合现代评价的理念。目前来看,将静态智力测验和动态评估、情景化评估相结合是评估智力的较好选择。
(五)智力研究的方法和手段趋于多样化、综合化和现代化
智力研究的方法有很多,传统的智力研究方法主要有问卷法、测量法、实验法和访谈法等。早期的智力研究由于其研究内容相对比较简单,研究目标比较单一,因此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也比较单一。如运用因素分析法探讨智力的结构,运用测量法探讨智力的发展水平,运用反应时法(一种智力实验方法)探讨智力的活动过程。后来随着智力研究的深入,研究范围的扩展和研究内容的复杂化,使用单一的方法不能取得理想的结果,多数研究者尝试将几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于是研究的方法呈现多样化和综合化的特点。如信息加工测验就是把测量法和实验法相结合,斯腾伯格提出的三元智力就是使用内隐分析法,从人们对智力的一般观念或看法的角度来研究智力。
认知神经科学兴起后,研究者们开始从脑机制角度对智力进行研究,探讨个体智力差异的原因,揭示遗传、环境和智力之间的关系,早期研究采用的技术有脑损伤法、刺激法、电记录法和生物化学分析法,这些方法对于探讨智力的生理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这些方法仍显粗糙,难以精确地把握智力活动的过程和机制。当代智力研究已越来越多地采用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PET)、神经磁成像(MEG)、磁共振成像技术 (MRI)、脑电地形图(BEAM)、事件相关电位方法(ERP)等新方法。研究方法的更新使得人们对智力活动大脑内部机制有了新的认识。此外,信息时代的到来也给智力研究提供了新方法。计算机模拟法是根据智力活动规律的理论编写计算机程序,模拟某些智力活动的过程,以此来揭示智力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计算机模拟法除了可以模拟人的智力活动一般过程外,还可以模拟智力活动过程的微观结构,证实某些智力理论,从而促进智力的深入研究。可见,随着智力研究的内容不断扩大,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智力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也趋向于多样化、综合化和现代化。
三、对智力研究的展望
对智力研究的演变趋势和脉络的梳理,有助于我们推测出智力研究的发展趋势,找到未来的研究出路和努力方向。笔者认为未来的智力研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从理论上对智力概念进行整合
随着人类对智力的研究不断深入,智力概念的外延在不断扩大,当今的“智力”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了“认知”的范围,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的特点,这使得人们对智力概念的理解和把握越来越困难,也给智力测量与评价、智力开发等实际操作增加了难度,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对智力概念进行梳理和整合。从宏观上看,要树立“大智力观”,能够包容认知能力、情绪智力、社会智力等多方面内涵,使得人们在思想上要认识到智力内容的广泛性。而在对具体概念的分析上,要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地理解智力概念。如对概念的理解,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去理解,广义的智力包含认知能力和情绪智力、社会智力等内涵,而狭义的智力仅指认知能力。当我们理解某一种智力时,则需要确定该智力的范围,分析该智力的内涵、具体表现特征、智力活动的过程与方式、智力发展所依存的条件以及智力训练的条件和方法等,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我们去理解、测量、诊断和开发。
(二)智力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进一步综合化和现代化
由于智力本身就比较复杂,具有多维性、多层次性等特点,因此,未来的研究必须打破学科界限,将心理学与神经生理学、心理测量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结合起来,实现各领域专家的共同参与、合作研究。综合多学科进行合作研究是未来智力研究的一大趋势。当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上,也要采用综合的方法,需要将元素分析方法和整体综合方法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实验室研究与自然生态化研究相结合,心理行为研究与神经心理学研究、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计算模型等相结合,使智力研究无论在方法论层面还是具体技术层面都实现综合化,从而达到全面地、深入地认识智力的目的。
随着行为遗传学、脑科学、认知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未来的智力研究还会继续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对智力活动的神经生理机制、心理加工机制以及社会适应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进一步揭示智力本质、智力活动过程以及智力开发提供科学证据。智力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越来越现代化是未来智力研究的一个趋势。
(三)重视智力的生态化研究和跨文化研究
智力的生态化与跨文化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会成为智力研究领域中鲜艳的奇葩,其理由有多方面:一是因为智力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传统的实验室研究难以揭示智力的本质;二是由于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许多学者对传统智力研究所得到的结果并不满意,他们迫切呼吁要对智力进行生态化研究和跨文化研究;三是由于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多学科专家的交流与合作,使得智力的生态化研究和跨文化研究条件越来越成熟;四是通过智力生态化研究和跨文化研究所获得的丰富成果激励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展此方面的研究。智力生态化研究要求充分考虑社会文化和情境变量对智力的作用,在自然的、真实的环境中进行研究,将智力的外部环境影响与内部机制研究相结合,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出智力的本质特征。智力的跨文化研究,不仅可以了解特定文化背景下智力发展的特殊性,还可以把握不同文化背景下智力发展的普遍性。可见,智力的生态化与跨文化研究顺应了心理学研究的总体潮流,有着广阔的前景。
(四)重视智力开发等应用性研究
从已有研究的综述可知,智力的理论研究较多,而应用性研究较少。智力的理论研究是为应用服务的,探讨智力的本质、内涵及其发展变化规律,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认识测量与评价智力,根据一个人的智力表现和特点进行教育。所以,未来的教育要更多地去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智力教育和智力开发。我们认为,未来的智力开发可以从四个层面进行探讨:一是从生理层面探讨,着眼于促进脑细胞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与改善,如已有研究表明,充足而合理的营养、早期丰富的环境刺激都有利于婴幼儿脑与神经系统的发育,但如何精细地搭配营养和如何设置丰富的环境刺激才能够最有效地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二是从智力活动过程层面探讨,着眼于从微观层面,即从智力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入手,探讨如何提高智力活动的有效性;三是从智力的表现入手,探讨创设良好的情境使得智力水平很好地表现出来,如通过动机、情绪、意志、人格等非智力因素来促使智力水平得以更好地发挥;四是从影响智力形成与发展的外部因素入手,探讨如何优化环境与提高教育,促进智力的发展和潜能的开发,如根据生态学理论,在微观、中观和宏观环境层面进行优化,为个体的智力发展和潜能开发提供最优的生态环境。可见,智力的开发研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还有许多课题值得深入地探究,也将成为未来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1]蔡笑岳,邢强.智力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2]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953.
[3]斯滕伯格.超越IQ: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M].俞晓琳,吴国宏,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1-42.
[4]白学军.智力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167-174.
[5]王晓辰,李其维,李清.大卫·帕金斯的“真智力”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2009,32(2):381-383.
[6]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1-33.
[7]王晓钧,廖国彬,张玮.22年情绪智力研究的现状、特点及趋势[J].心理科学,2013,36(3):753-760.
[8]蔡笑岳,庄晓宁,向祖强.智力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当代智力研究的基本状况与发展趋向[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36-48.
[9]张向葵,蒋红,李建群.罗比·凯斯关于儿童智慧发展的“过程—结构”论[J].吉林教育科学,1996(4):14-15.
[10]林崇德.智力研究新进展与我的智力观[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6):1-5.
[11]赵笑梅.智力理论的最近发展与演变[J].比较教育研究,2005(1):49-53.
[12]吴志明.加德纳的多种智力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2000(2):244-245.
[13]于大海.智力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391.
[14]戴维·霍瑟萨尔,郭本禹.心理学史[M].郭本禹,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350.
[15]张阔,胡竹菁.略论智力测验发展的现状与趋势[J].心理学探新,2002(2):36-40.
[16]刘声涛,戴海崎,周骏.新一代测验理论——认知诊断理论的源起与特征[J].心理学探新,2006,26(4):73-77.
Evolution and Prospect of Intelligence Research
LIU Wanlun,DAI Minyan
(CollegeofTeacherEducation,ZhejiangNormalUniversity,Jinhua321004,China)
Abstract:After a hundred years of evolution, intelligence research has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By reviewing intelligence research, this paper presents in detail the evolution of intelligence research, and holds that it manifests five characteristics: The connotations of the concept of intelligence is being continuously enriched and extended; The orientation of intelligence research tends to be constantly integrated; The focus of research on intelligence difference is transferring from level difference to type and group difference; Test and evaluation of intelligence changes from static test to dynamic assessment; Methods and means of intelligence research tend to be more diversified, comprehensive and modernized. This paper looks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ce research, and claims that further studies are required concerning areas like the integration of concepts, moderniz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research methods, ecological research and cross-cultural studies of intelligence and other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Key words:intelligence; intelligence research; intelligence differences; intelligence test;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责任编辑傅新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