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一新生工程意识的培养

2015-01-31米伟哲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5年19期
关键词:工程师意识大学

米伟哲

哈尔滨工程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大一新生工程意识的培养

米伟哲

哈尔滨工程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大一学年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关键的阶段,是学生大学学习生涯的基础。对其进行工程启蒙,培养工程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大一新生;工程师;工程意识

通过高等工程教育4年的学习,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这4年的大学学习时光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设计,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方法是保证学生培养质量的必要条件。大学第一学年对于学生培养来说,非常关键,既是中学与大学生活的过渡,也是大学学习生涯的基础,因此只有深入地了解大一学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大一开始进行工程启蒙,建立工程意识,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1 面向工程人才培养 大一新生存在的几个常见问题

大一对于学生来说是崭新生活的开始,也是其成长历程中非常关键的一年。基于工程人才的培养,大一学生以下几方面问题要给予重视。其一是紧张的高考过后,部分学生认为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将大学看成了学习的终点,加上大学的管理与中学不同,学生要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不再有家长和老师的时时监督,部分学生的学习开始放松,出现动力不足的情况。

另外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部分学生还没有意识到,大学生活实际是未来职业生涯的起点,他们仍把大学学习作为中学学习的延续,一切以“分”为目标,选课时什么课程学分好得选什么,学习时教师考什么学什么,并没有把学习知识,掌握知识,与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很好地结合起来,学习目标不明确。有的学生学习很努力,但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得高分而学习,并没有将大学的学习与未来的职业联系起来,更注重纸面的成绩,轻视动手实践或不愿动手。这些问题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会对学生的成长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针对大一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大一学年,对学生进行工程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能够了解工程,认识工程,了解工程师职业,树立起正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培养工程意识 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2.1 明确学习目标

高等工程教育过程中课程的设置是为培养一名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服务的,例如大学一年级开设的数学、外语、计算机基础、制图等,这些都是基础课程,是后续学习的工具。但是对于大一学生来说,为什么开设这些课,这些课在后续课程中的作用是什么,这些课与他们所要成为的社会人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在学生学习这些课时是不明确的,如果不把这些课程的学习与卓越工程师这个培养目标结合起来,学生就会将这些课程分割开来,学习这些课变成了为了结业考试而学。所以在大一的学习期间,需要为学生建立一个工程实践学习的课程,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了解通过学习要把他们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了解作为工程师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了解要具备这些条件应该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才能实现,明确每一门课在他个人成长中的作用,这样学生的学习才能由被动变为主动。

通过面向大一新生开设工程实践课程,让学生了解未来职业,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没有目标的学习是盲目的,动力也是不持久的。工程的本质是为了满足人类需要,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工程实践课程的教学设计,将真实的工程案例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做”的过程了解工程领域对知识的要求,了解工程领域的通用原则,明确大学学习努力的方向和学习目标。

2.2 培养工程意识

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新及传播速度的加快,科学与技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日益密切和融合,这些对工程活动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工程活动对知识、技术、能力综合的需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工程活动的经济效益及其对生态、能源、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也日益明显。在此背景下,人们的工程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认识到了工程内部的系统综合和工程在社会大系统中综合的必要性,因此要求高等工程教育的课程设置也应随着现代工程的特点而进行相应的改革,在学生进入大学后,必须尽早地进行现代工程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的成长。

从哲学观点分析,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所特有的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在心理学上,意识一般指自觉的心理活动,即人对客观现实的自觉反映。[2]现代工程意识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包括很多方面,如系统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市场意识、协作意识、竞争意识等。[2]在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学年,通过工程实践课程,使学生能够了解工程和工程师职业,了解工程实现的过程及要求,了解工程师职业的特点及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这个学习过程对学生建立工程意识,在后续的学习中能够自觉地运用工程思维,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是非常必要的。

工程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越早开始进行越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大批的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而必要的工程意识特别是现代工程意识是工科院校合格毕业生综合素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从学生开始高等工程教育就要让学生逐步明确今后在工程实践中应该干什么、怎么干。培养学生认识工程现象、分析工程问题以及指导工程实践的能力。

3 工程意识的培养途径

3.1 创造工程环境

就像无法在陆地上学好游泳一样,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离不开工程环境。通过为学生创设工程环境,让学生直观的来体会现代工程的内涵。学校与社会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进入实际的工程现场学习的机会,也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工程情境搬进课堂。钱学森先生在创办国防科技大学的时候就曾提出,工程知识的学习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放映相关的科技电影,同时可以结合学校的重点科研项目,现身说法。[3]工程意识的培养是贯穿高等工程教育整个过程的,但是面对工程领域还是一张白纸的大一学生,生动直观、有趣易懂的教学是要把握的原则。

3.2 体验“工程师”角色 培养工程思维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实际的工程案例,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工程项目中通过自己“做”,教师引导,目标实现等过程,完成工程师角色的体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质量、标准、成本、安全等的内涵。

在“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体验创新、合作等对于工程产品的意义,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运用工程思维的方式来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学生日后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都是非常必要的。

4 结束语

面对在工程领域是一张白纸的大一学生,在开设基础课的同时,开设导引式的工程实践类课程是非常必要的,这类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新奇的,也为后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还有许多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如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要如何做到因材施教,考核的方式如何更科学合理,教师的选择与培养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总结与改进。

[1] 宗兰,李振兴.高等工科院校大学生工程意识培养的途径[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17(2):94-97.

[2] 王永止,郑家泰.略论现代工程意识的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4):83-84.

[3] 马望星,马近远.钱学森创新教育思想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How to Cultivate the Engineering Consciousness of Freshmen

Mi Weizhe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01, China

Based on the goal of being excellent engineer, freshman year is an very important stage for the student to grow up. It is the base for their university studying career.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students to carry on the project engineer and to cultivate the engineering consciousness.

freshman; engineer; engineering consciousness

2015-08-04

米伟哲,硕士,高级工程师。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专项课题《“导引式”工程实践类课程的设计研究》(编号:GJE1214006)。

猜你喜欢

工程师意识大学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留白”是个大学问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青年工程师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