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闻
2015-01-31
企业新闻
利尔化学上半年农药业绩喜人
本报讯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2015年半年度报告。2015年上半年,利尔化学共计实现营业收入8.09亿元,同比增长11.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55.25万元,同比增长22.09%。
报告期内,利尔化学农药原药收入4.42亿元,毛利率为24.44%,同比均略微下降;农药制剂及其他收入为3.28亿元,同比大幅增加42.14%,毛利率为27.09%,同比增加6.40%。公司在开拓国内市场方面的业绩显著,达到4.65亿元,同比增加32.17%。
利尔化学是继陶氏益农之后全球第二家成功掌握吡啶类化合物催化氯化系统集成技术的企业,并持续的对该技术进行优化,形成了稳定、成熟的规模化生产工艺与稳定的产品质量,具有国内最大的规模化生产氯代吡啶类农药原药和制剂的能力;公司已实现了草铵膦的商业化生产。与国内竞争者比较,公司主力产品较早进入国际市场,有一个遍及五大洲三十几个国家的客户群,主要客户为行业内国际知名农化企业,并且与之合作多年,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未来,利尔化学将加快制剂业务的发展,力争制剂、原药并举;保持老产品竞争优势,并积极推进草铵膦、国内制剂等业务的发展,同时兼顾其他精细化学品,确保公司稳健可持续发展。
中科院与杜邦先锋延长合作
本报讯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杜邦公司在京签署了农业生物技术和作物遗传学领域合作研究协议修订协议,以延长双方合作的研究项目。
在该合作研究协议框架下,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杜邦先锋公司在农作物遗传和生物技术方面开展各种合作研究,挖掘新型基因和性状,培育新的作物品种,从而推动中国及世界农业的发展。双方签订的合作研究协议修订协议,延长了五年的合作期限,希望对双方感兴趣的研究项目继续合作。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杨维才所长表示,希望通过与杜邦先锋公司的合作,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的贡献。双方过去五年的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只要双方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必将取得双赢的合作成果,共同促进农业生物技术前沿科学发展,为中国和世界农业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
杜邦先锋公司副总裁Barbara Mazur博士说,中国现在用不到全世界10%的可耕种面积供养着全球20%的人口。杂交育种技术在中国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水稻和玉米的产量。然而,需要新的技术来实现玉米和大豆生产力的突破性提高,从而确保中国未来的粮食安全。
杜邦先锋高级研发总监Tom Greene博士表示,杜邦先锋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的合作将集中双方各自的优势,为中国乃至全球粮食生产提供更好的品种,提高农田的生产力,增加农民的收入和改善他们的生活,从而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粮食、饲料、燃料和材料需求,推动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