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搭台专家指导企业唱戏非农业农药市场孕育企业发展新“蓝海”
2015-08-03中国农资汪洋
□《中国农资》记者 汪洋
协会搭台专家指导企业唱戏非农业农药市场孕育企业发展新“蓝海”
□《中国农资》记者 汪洋
编者按
8月14日,中国农药工业协会非农业用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非农业用农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行业内领导、专家以及主流生产企业代表40余人围绕国内外非农业农药市场现状、机遇与挑战等话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大家一致认为,在传统农药日益出现产能饱和利润下降的今天,全球非农业农药市场却正以快速增长的态势赶超传统农药,预示着我国市场蕴含着无限的潜力。
非农业农药市场前景广阔
众所周知,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防治有害生物,应对爆发性病虫草鼠害,保障农业增产以及粮食和食品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农药还用于林业、工业、交通等国民经济部门,对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维护相关产业的正常运行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非农业农药领域的市场份额究竟有多大?从全球市场份额来看我国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会上,据业内专家介绍,从整个非农用药市场份额来看,我国占到全球份额的9%左右,位列第三,美国,日本分列第一、第二。其中,美国占到了一半的份额。此外,各大跨国公司也纷纷介入非农用药市场,和作物保护用药不同,非农用药市场并不是六大跨国公司垄断的局面,美国Scotts公司所占份额相对较大,占到17%以上,其次是拜耳,联合工业等。
记者从英国咨询公司GFK提供的一份研究数据中了解到,从1990年至2013年,世界上重要大国的非农业农药的市场持续增长,年平均增长为5.7%,而作物保护用农药市场年平均增长为4.75%。2013年,非农业用农药市场市值占全球农药的25.23%。我国由于使用农药历史短,农药使用管理分散,造成非农业用途农药占比远低于发达国家,仅占10%左右。
为什么非农业用农药市场增速如此之快?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钟华告诉记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非农业领域对农药的需求越来越多,包括:森林有害生物防护、城市园林绿化、草坪、道路及公共卫生、绿色植物、花卉植物等庭院观赏植物的病虫草害的防治、高尔夫球场维护、住房卫生及衣物、精密仪器、船舶等高科技产物的维护保养等等。“由此可见,农药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农药已不再是农业的专用产品,社会越是向前发展,农药的非农用市场前景就越广阔。”李钟华说。
环保、安全、高效是关键
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农药企业意识到非农业农药市场孕育的巨大前景和机遇。据了解,目前我国登记生产非农业农药和卫生杀虫用品的企业有200多家,登记的产品达2000多个,主要包括家庭驱虫剂、杀鼠剂、公共卫生用品、建筑防蛀剂、木材防腐剂和驱避剂等,中国非农用农药产值达到近25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10%左右。
“人们对非农用农药的品质要求更高,迫切需要高效、安全、环保的新型非农用农药及其专业化服务。”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信息咨询部主任齐武介绍说,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农药对人体和其他生物的伤害,我国已经有企业尝试利用植物源农药开发创新性产品,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目前国内处于有效登记状态的植物源杀虫剂有效成分有近20个,产品总数超过100个,印楝素、鱼藤酮、烟碱、茶皂素和除虫菊素等植物源杀虫剂产品在非农用领域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另据英国咨询公司GFK统计的一份研究结果显示,非农用农药产品除本身的市场价值外,还存在非常可观的服务行业的附加值,例如在家庭专业的消杀领域,15亿美元的农药产品价值可以用来支持一个价值高达200亿美元的服务性市场。这比我们在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领域的服务附加值要高很多倍。“随着我国经济能力、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要求,越来越舍得花钱购买非农用农药产品及其专业服务,将是非农化学品市场不断成长的主要驱动力。”湖南省林科院森保研究所附所长何振说。
对此,中国卫生有害生物防治协会副秘书长黄晓芸解释说:“我国非农用农药使用比例中,家庭用途占93.3%,公共卫生占6.7%。其中,目前我国非农用农药终端市场份额中,杀虫剂占85.3%,杀鼠剂 8.8%,其他占5.9%。”黄晓芸同时表示,非农用药的市场结构相对不平衡,尤其在林业,草坪等领域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在非农用农药需求量大增的同时,将更加注重产品的环保和健康品质。高质环保产品是有害生物防治业发展的方向,替代高毒农药产品的环保杀虫剂如菊酯类中的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联苯菊酯等有望大幅增长。
架起沟通、交流、合作桥梁
对于协会成立非农业用药专业委员会,李钟华介绍说:“为推动我国农药企业加速拓展非农业用药市场,尤其在林业、园林、草坪、工业防霉防菌等有害生物防治领域的应用,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决定成立非农业用药专业委员会,与成员企业共同把握非农业用药发展的新机遇,搭建农药与非农业用药市场的对接桥梁,规范非农业领域的科学用药,促进我国农药行业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末期,我国提出到2020年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农药行业欲求新发展,拓展现有农药的非农业市场、开发非农业应用的专用产品及应用技术的创新发展必将成为农药行业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着力点。”会上,与会代表纷纷表达了对于成立非农业用药专业委员会的支持和希望。
“目前我国非农业农药使用现状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一是直接登记农业用药,剂量、剂型无变化;二是缺乏专一、特殊、针对性药剂;三是农药企业只负责生产销售、生产单位只负责使用,但缺乏使用方法、技术的指导;四是缺乏与林业系统调研、沟通。”湖北省林科院森保研究所所长陈京元认为,未来非农业农药企业不仅要成为农药生产专家,更要努力争做农药应用专家。在产品研发、生产等环节,更要突出剂型多样化、产品系列化、技术细微化、服务功能化。他表示,随着非农业用药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更有利于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增加沟通与交流,共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上海生农生化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毕强坦言:“在农业植保领域,很多农药企业紧盯农药市场的‘一亩三分田’,竞争越来越大,导致产品利润逐年降低。而对于非农业农药市场的开发和拓展无疑将为更多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思路。”
“要充分了解非农市场与植保产品领域,才能顺利实现转化。这两个市场非常不一样,如果能够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剂型、高附加值的服务,就可带来更多机会。”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农药学教授凌云认为,对于非农业农药新的市场领域,国内农药企业要努力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转变,认认真真做产品、踏踏实实做服务。
研讨会上,与会领导、专家还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农药工业协会非农业用药专业委员会章程》及年度工作计划,为下一步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