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记叙充满音乐的美感
2015-01-31蒋为民
蒋为民
学生作文,特别是记叙文,在描绘生活的时候,除了要刻画出事物的特征这一基本要求,还要尽可能记录下它们的声音,“绘声绘色”是最直接撩人耳目的手段,很容易直接形成氛围,从而形成共鸣,更好地表达主旨。那么,怎样才能逼真地描摹出自然界、人世间的各种各样的声音,让你如闻其声,绕耳不绝呢?
一、适当使用拟声词,描绘自然中最真实的声音
作文中妙用拟声就是恰当地选用拟声词。拟声词就是一些专门用来摹仿自然声音的词语。巧妙地借用生活中原汁原味的拟声词摹绘声响,是描写声音最常见、运用最广泛的手法。准确地使用拟声词,将会使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大大增强,给文章注入浓厚的生活气息。如谢雪畴的《“老虎团”的结局》一文中,有这样一些句子:
“地上是冰凉的,身子一贴着地皮,那寒气飕飕地直往肚皮里钻。”
“那双堆集上的榴弹炮,咕隆隆,咕隆隆地轰响起来。”
“中午过后,天边忽然响起了飞机的嗡嗡声。”
“在大炮轰鸣中,坦克出动了,排成横队吱吱嘎嘎地轧将过来。”
文中“飕飕”“咕隆隆”“嗡嗡”“吱吱嘎嘎”等几个拟声词,就把当时大王庄阵地上的寒冷刺骨、敌军疯狂反扑的气焰活生生地描绘出来了。
如果学生在作文中也能恰当运用拟声词就能很好地表情达意。一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我听见咚——咚——咚的敲门声,就噔噔噔地跑过去,吱扭一声地把门打开。”这里有意运用拟声词,想法很好,但还要修改。“咚——咚——咚”之间的间隔号要去掉,以显得敲门声音的急促,这样也更好地和下文的“噔噔噔”照应,至于“吱扭”一词也应去掉。全句可以改成“我听见咚咚咚的敲门声,就噔噔噔地跑过去,把门打开”。恰当地运用形象活泼的拟声词,模拟了生活中真实的声响,令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二、巧用比喻,描绘自然界中最美妙的声音
写声音时我们也可以用比喻来描绘。用比喻绘声,一般是通过联想、想象,把无形的声音,外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常常是用人们比较熟悉的形象、可想的各种声音去比喻比较陌生的难以用拟声词摹拟的声音。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两句诗:“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你看:大弦嘈嘈,小弦切切,交错杂弹,就像大珠小珠泻落在玉盘。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出来,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闻。
再看陆定一《老山界》里一段文字: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作者一连用四个比喻句写声响,调动读者以往的经验,引起读者多方面的联想,由于处于山谷,有的声音,分明来自远处,很低微,但由于寂静,听起来仿佛近在咫尺,而且响亮;有的声音分明起自近处,很洪亮,可是由于山峰重叠,反响回荡。作者以形象贴切的比喻,用耳朵里感觉到的声响,烘托午夜雷公岩的寂静,生动具体地将自己的深切感受细腻入微地描绘出来了。
下面一段用比喻写声音的语段也相当优美:
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优雅的“水袖”中,从她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掉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叶君健《看戏》)
声音是无形的,人们看不到也摸不到。相较有形的事物,声音的摹写是非常困难的;例句中将抽象的音乐形象具体化了,通过比喻表现了清晰可现的画面:晶莹透亮的 “珠子”,“一笑一颦”的表情,“优雅的水袖”及“婀娜的身段”,这些生动的画面调动读者依据这些视觉形象,联想到音乐形象,使人觉得美不胜收。
一些同学用比喻来描绘声音的笔法也相当老练,相当优美,也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如一同学模仿白居易的《琵琶行》,写到:
天不知什么时又阴了起来,雨说着说着也就来了。起初,雨不大,叮叮咚咚,好像无数珍珠落到玉盘上。尤其是敲在屋瓦上的古老的音乐,似乎柔和而又铿锵,似乎远远又逼近。重重轻轻,密密细细,点点滴滴,仿佛俞伯牙《高山流水》中的沉吟。似水柔情,雨仿佛在诉说着婉转的心声。后来雨越下越大,大得砸在梧桐叶上啪啪作响,房檐上飞流下来的水嘈嘈切切,清脆悦耳,真可谓‘大珠小珠落玉盘’,使人心旷神怡,偶尔来阵风,树枝便扭着身躯,叶子呼呼地响,挤出了千万点水珠,飞落而下,与檐下的滴水一唱一和,创作一曲大自然的交响曲。”
这位同学写声音时奇妙地运用拟声词、比喻的手法,十分形象具体地写出了雨声的特点。需要指出的是,用这种方法,比喻一定要贴切,不要牵强附会,生搬硬套。
三、善用侧面描写,间接表现声音之美
侧面写声音即把听众的感受,通过自己的动作、神态、嗅觉、视觉等感觉外化出来。例如,林嗣环的《口技》中,作者一方面着力描写表演者口技的高超,另一方面又注意写听众的反应,从侧面显示表演者技艺的高妙,如第一处写观众的反应“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描写他们专注、入神及叹服的神态、动作,有力地表现了声音那夺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又如《明湖居听书》在王小玉演唱完后,就用“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等描写,从侧面写了歌声的美妙绝伦,并用台下听众的议论(感受)——“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有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我总不懂……及至听了小玉先生说书,才知古人措词之妙。每听他说书之后,有好几天耳朵里无非都是他的书……”,烘托了小玉的歌声是何等的美妙动听。
四、巧用通感写声音,状美妙声音如在耳边
运用通感这一修辞手法可将人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形容或比喻勾连起来。高明的作者写声音时往往会巧用通感将无形之声化为可见之物。刘鹗《明湖居听书》就运用通感描写了王小玉美妙的声音——“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地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这段文字,作者先是把听觉范畴的歌声用味觉范畴的吃人参果描绘,表现了歌声的悦耳动听,接着又用触觉范畴的浑身畅快表现了歌声之美妙令人心旷神怡,最后又用视觉范畴的钢丝抛入天际描绘了音调之高令人叹为观止。又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一文中“远处的钟楼上飘来了温暖的歌声。”歌声本来是听到的,用的是人类的听觉;温暖本应是人感觉到的,用的是人类的触觉。可是作才在这里却说歌声是“温暖”的。在这里,作者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人们听到声音之后的那种舒畅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