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文言文诵读教学策略研究
2015-01-31黄晋
黄 晋
(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罗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广东 南海528226)
一、前言
何为“文言”?《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词典》)诠释:“指五四以前通用的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1]王力在《谈谈学习古代汉语》中亦作了注释:“文言是五四以前通用的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一种以简洁、典雅为特征的书面语体。”[2]何为“文言文”?《词典》释为:“用文言写的文章。”[3]意即文言文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文人模仿其而撰写的作品。文言文是智慧的华夏祖先创造出来已经沿用数千年并且已经定型化的一种语言文字,是古人用于文字沟通和文献资料最基本亦是最常见的一种书面语言。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唐宋诗词散文、明清八股文,等等,均属于文言文的范畴。文言文是伟大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沉淀和积累,浓缩着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古代数千年灿烂辉煌的文明和文化,其内涵繁杂丰富,但是精髓亘古不变,影响延绵不绝,犹如波澜壮阔的长江黄河一直蜿蜒至今,却依然激情澎湃奔流不息,至今还影响深远。[4]入选教材的文言文篇篇都是历经岁月的洗礼大浪淘沙流传至今的名家名篇,或忧国忧民,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或歌咏山河,或记事记人等,都是古人抒发爱国情怀或者对事业爱情人生等的执着追求,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这些经典名篇至今还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它们均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品鉴能力以及审美情趣的珍贵文化遗产资源。教师须引导学生去学习品鉴这些经典文言文作品,步入古人心田,与他们展开心灵对话,来感受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下的创作动机,学习他们高超的写作技巧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高雅的审美情趣,汲取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精髓,从中获得人生感悟和启迪。然而,由于文言文生僻冷奥的词语、佶屈聱牙的句子和过于精炼以致经常缺乏完整成分的句子抑或词语活用等原因,使学生学习和理解都颇为费力。
二、当前文言文诵读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文言文是语文教材的教学重点难点之一,其既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需要,同时亦是中考、高考必考的重要内容。《语文新课标》(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对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要求:“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查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5]然而,当前不少教师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和作用仅仅归结为应付中考或高考,而没有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提高学生感受形象、积累词汇、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语文素养这个角度来思考。由于认识存在偏差,所以一些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仅仅是指导学生了解文章大意并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就算大功告成,而没有真正引导学生通过朗朗上口的诵读来深入领会文章精髓、感悟作品内涵和品鉴其精练的语言。当前文言文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一)文言文学习目的认识上的误区
一些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仅是指导学生了解文章主旨,然后逐字逐句分析其意,使学生能够较准确翻译即可。同时,根据考试大纲,教师将整篇文章如同庖丁解牛一般,分成无数个知识点,然后再细化为无数考点,有的放矢地出题进行强化训练,学生只要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和考点就算教学成功了。对于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来领会、分析、揣摩、品味、鉴赏这些文质兼美的文言文作品等教学环节基本忽略了。教师既不引导学生去学习领会作者高超的布局谋篇和遣词造句的写作手法,也不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去引导学生走进作者所创设的作品意境,使学生能够与作者展开心灵的沟通与对话,达到共鸣。学生没能通过学习经典文言文作品来受到美的熏陶和获得美的享受,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也无从谈起。
(二)诵读教学策略的欠缺
《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做了深入阐述:“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6]同时,还对如何实施阅读有非常具体的指引:“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7]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而诵读教学又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策略之一。诵读教学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宋代朱熹对于诵读教学特别推崇:“荀子说,诵数以贯之。见得古人诵书,亦记遍数。乃知横渠(人名)数人必须成诵,真道学第一义。”[8]朱熹其意即学习文言文须“熟读精思”方能奏效。古代教授和学习文言文最重要亦是最常用的有效策略就是诵读教学,现当代亦如此。阅读教学特别是诵读教学对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毋庸置疑。不少语文教师的文言文教学课堂只有教师满堂灌抑或学生埋头解题的场景,而缺乏朗朗的读书声,已经失去了语文的本性和韵味,亦使文言文所蕴含的丰富知识、审美情趣和情感熏陶统统被湮没了。
三、提高文言文诵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新课标》对诵读文言文有明确要求:“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9]同时,对文学作品阅读亦有非常具体要求:“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感染力的语言。”[10]诵读教学是文言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手段和策略。那么,何为“诵读”?《词典》解释为:“念(诗文)。”[11]《词源》解释为:念、熟读。两种解释略有区别,但在本质上基本一致。而段玉裁在依据《周礼·大司乐》对《说文解字》中的“诵读”作注时把“诵”和“读”分别进行了精辟剖析:“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倍同背,谓之不开读也。诵则非直背文,又为吟咏以声节之。”[12]虽然“诵”和“读”有一定区别,概括而言,对于“韵文”宜用“诵”,而对于“散文”则宜用“读”。但是“诵”和“读”在本质上却是一致的,都是须熟读精思,口诵心惟。两者相得益彰,紧密相连,难分彼此。诵读教学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诵读的重要性
《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明确规定:“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13]我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创作者大多追求音韵合一,讲究“平、上、去、入”,须朗朗上口,须在反复诵读中才能领会文章作者创作的精妙所在,意即通过抑扬顿挫的反复朗读才能充分领会到文章的精髓和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从孔子开始的私塾教育至明清时期的语文教育,已经历经了数千年发展,积淀了无数宝贵的语文教育经验,其中最有效的语文教育模式就是“诵读——教授——诵读”。从儿童识字后,教师就开始指导学生诵读,学生熟读后,教师再教授,然后学生再诵读。如此反复训练,学生在不断诵读中认知文字,领会词语,感受韵律,把握文脉,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剖析文学作品人物形象,品鉴作品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之奥妙所在,可以说对全文烂熟于心,了若指掌。朱熹把读书法总结归纳为六条,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熟读精思”,其首先须“诵读”。朱熹还对“诵读”做了详尽解释:“诵数已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遍数。”[14]正如清代学者张岱在谈自己的学习体会时所云:“正襟危坐,朗诵白文数十余遍,其意忽然有省。”[15]古人对学习文言文必须反复诵读的教学策略倍加推崇。现当代不少语言学家、教育家亦非常赞赏和推崇在语文教学特别是在文言文教学中高度重视诵读教学。著名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亦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没有朗朗的读,哪有出口成章?”[16]综上所述,从古至今,诵读教学都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教学策略,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雅的审美情趣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培养学生的诵读兴趣
《新课标》明确提出:“诵读的评价,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感悟。”[17]古人写文章非常讲究声韵,其目的主要是便于吟唱。不仅诗歌如此,而且一些文言文特别是骈文亦如此。正如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所云:“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18]从先秦到南北朝的文言文作品,均特别重视声韵,古人一般采用“吟唱”方式来诵读诗文等文言文作品。汉赋在铺采摛文的同时亦非常重视排偶形式,将铿锵之声展现得淋漓尽致。到了东汉之后,文章开始趋向于骈化,到南北朝时骈化达到鼎盛,声韵之文亦更加完善。古人诵读文言文作品时,须抑扬顿挫放声诵读,让听者有一种心旷神怡之感。孟子《鱼我所欲也》读起来韵律之声不绝于耳,有一种铿锵节奏,让读者和听者在诵读声中很清楚了解了文章的脉络和主旨,恐怕比教师单纯讲解作品的效果更佳。现在虽然不提倡通过“吟唱”方式来诵读文言文作品,但是“读书百遍”亦必不可少。
(三)创设良好的诵读教学情境
良好的情境能使一个人心情舒畅、心旷神怡,学习和工作效率亦会倍增。诵读教学亦如此。如果教师能创设一个良好的诵读教学情境,并且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等辅助手段,一定能在诵读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岳阳楼记》通过描述洞庭湖的壮观之美来抒发作者的爱国情怀。学生可以根据文本记述,借助多媒体进行一次洞庭湖之游,去领略洞庭湖那或汹涌澎湃或碧波万里的浩瀚美景,去领会范仲淹那忧国忧民的拳拳报国之心。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作者范仲淹生平用幻灯片做简单介绍。同时将与该文内容一致的音乐、录像予以展现,让学生领略岳阳楼的美景和浩浩荡荡惊涛拍岸的洞庭湖的壮观景象,此举既可激发学生对祖国美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亦使学生在欣赏美景中融于诗文情境,细细品鉴范仲淹大气磅礴的美文,并且初步领会文章主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举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和诵读文本的兴趣。稍后学生诵读文本时,教师再予以适当指导点拨,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生语感,诵读教学就会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还有的文言文需要教师配备课文诵读录音带——诵读不仅要准确并有感情,而且最好能配备音乐,使学生如同参加一场盛大的诵读晚会,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语感和提高学生的诵读技巧都颇有裨益。
(四)合理运用多种诵读教学策略
《新课标》明确提出:“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19]教师须对学生进行指导并且合理运用诵读教学策略,使琅琅的读书声充满语文课堂,充分展露语文课堂的“语文味道”。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是诵读教学的前提
诵读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要读准字音,读准字词句。教师教授每一篇文言文作品,均须让学生通过查阅字典词典或者教师范读或者听录音来指导学生读准每一个字词句,特别是对于一些不常用的人名地名年号、通假字、字词活用等,教师须指导学生通过辨析比较来正音,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准确无误地读准每一个字音。下面仅列举四种常见并且容易混淆的情况来加以说明:(1)为人名正音。古人的名字喜欢用一些冷僻深奥的字,学生难以认识和读准,教师须为学生正音。《短文两篇·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的“颛顼”属于较冷僻的人名。简析:“颛顼”乃是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的后裔,是人名。教师须为“颛顼”这两个字正音:zhuān-xū。(2)为通假字正音。由于篆刻造成的谬误等诸多因素,所以通假字在文言文中较常见。然而,通假字与本字的读音一般区别较大,通常都是读本字,亦有一些通假字的读音与本字相同。如,读音不同的通假字。《愚公移山》:“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是“没有”之意,应该读为“wú”,不应读“wáng”。再如,读音相同的通假字。《核舟记》:“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诎”通“屈”,是“弯曲”之意。并且读音亦相同,都是读“qū”。(3)为多音多义字正音。在文言文中,不少字都是多音字,须根据上下文来理解并确定该字的准确读音,并非都是一种读音。《曹刿论战》:“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间”是“参与”之意,应该读为“jiàn”,不读为“jiān”。(4)为破音异读正音。在文言文中,有个别字会通过改变声调来改变其读音,以此来区别词义和词性的一种语言现象,虽属罕见,亦须指导学生去了解。《陈涉世家》:“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王”是“称王”之意,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该读为“wàng”,不应读为“wáng”。
2.指导学生正确掌握诵读中的停顿划分
众所周知,古人撰写的文言文无标点符号,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文言文标点符号都是编者为了便于读者诵读和理解而添加的。然而,文言文中依然有一些长句,学生诵读时须在词组与词组之间,或者字与字之间做短暂停顿。如果能够准确停顿地诵读,既能充分展现抑扬顿挫的语感,又能帮助学生更准确理解作品,可以达到一箭双雕的教学目的。句子停顿一般有以下五种划分情况:(1)按照“主语——谓语——宾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的结构规律来划分停顿。如《狼》:“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为了表现出屠户恐两面受到狼攻击的危险处境,诵读时须在句子之中做相应的停顿: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2)对于国号、官职、人名、物名等词组,既要保留其整体性,亦要予以区分,诵读时须予以相应停顿。《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致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奇巧人”意思是特别手巧的人,是一个整体。“王叔远”是人名,亦是一个整体。均须要保留其整体性,中间不能分开停顿。而“鸟兽、木石”分别指“鸟、兽、木、石”,诵读时须在字与字之间做相应停顿: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致/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3)句子省略成分之处要停顿,才能使听者了解省略的句子成分。如《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作者为了凸显文章的简练和诵读时朗朗上口,所以在“再”和“三”的后面均省略了“鼓”。诵读时须在“再”和“三”之后做适当停顿: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4)古今同形异意的双音节词诵读时须停顿,才能区别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桃花源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词典》对“妻子”解释:“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20]这是现当代对“妻子”的诠释。而在文言文中的“妻子”却是统指“妻子和儿女”。本文的“妻子”亦是此意,指“妻子和儿女”,诵读时须在“妻”与“子”之间停顿: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5)句子之首的语气词、关联词后面应停顿,强调语气抑或统领全句。《狼》:“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盖”表示揣测语气,类似的还有“故”“夫”“若夫”等语气词,不能与后面的文字连读,诵读时须在语气词后稍作停顿。如:诵读“盖以诱敌”时,须在“盖”后稍作停顿: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3.读出文言文的语感和情感
周德富在《文言诵读中的讲解》中对于诵读技巧的重要性作了阐述:“诵读要有成效,必须严而有格,使之读有其法,思有其绪。阅读不单纯是一种技能,而且是一个复杂的智力发展过程。”[21]教师在指导学生了解作者和文章历史背景、领会文章主旨、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精髓的前提下,须根据文本需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运用或者慷慨激昂或者轻重缓急等不同的语气抑扬顿挫来诵读文本,力求把作者在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样的诵读才饱含激情,才能充分表现出文章的神韵。《唐雎不辱使命》:“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表面上以五百里地交换安陵,其实质是包藏祸心,希望以强凌弱霸占安陵国土。而作为安陵君使臣的唐雎面对强国君主秦王的威胁,不畏强暴,通过自己的智慧使秦王最后辞穷色挠,不敢轻举妄动,有力地维护了安陵国土的完整。充分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权大义凛然的自强精神和独立人格,千百年来被视为不畏强暴的楷模。诵读时不仅要表现出秦王那种以强凌弱的霸气,而且更要表现出唐雎不畏强暴不卑不亢的自强精神。
4.引导学生感悟文言文所蕴含的作品内涵
《新课标》对基本理念之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2]做了具体说明:“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23]我国世世代代的墨客文人创作了无数文言作品,能流传至今的都堪称精品。特别是“古典诗歌更是中国艺术精品中的精品,其语言凝练、内容丰富、情感浓郁、辞采华茂,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是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素材。”[24]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诵读文言文作品,架起一座与作者沟通的桥梁,使学生能够跨越时空走进作者心灵,与作者产生共鸣,深刻感悟文言文作品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会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会观察事物、辩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25]
四、结语
文言文诵读教学须教师采取正确的诵读教学策略长期指导学生训练,激发学生对诵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且在诵读技巧上予以指导,使学生通过抑扬顿挫、感情充沛的诵读来剖析文本。“通过诵读,学生能培养语感,积累名词佳句,感受古诗文的韵律、节奏之美,更直观、直觉地体会文本的情感与美感,进而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26]通过诵读,能不断提高学生鉴赏文言文作品的能力,加深对文本的理解,领会文章主旨,感悟作品内涵,使他们受到优秀古典文学的熏陶,[27]增强中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逐步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优雅审美情趣和较高文学素养的高素质人才。[28]▲
[1][3][11][20]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319,1319,1201,991.
[2] 王力.谈谈学习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1.
[4] 黄晋.《三国演义》在明清时期的传播与影响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5][6][7][9][10][13][17][19][22][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9,22,22,16,15,4,29,22,4,2.
[8][14] 朱熹.朱子读书法[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12]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90.
[15] 张岱.陶庵梦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54.
[16] 吕叔湘.吕叔湘语文论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158.
[18] 沈约.宋书·谢灵运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136.
[21] 周德富.文言诵读课中的讲解[J].中学语文教学,2003(9):28.
[24] 黄晋.新语文课标下对提高中学生古典诗歌品鉴能力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3):50.
[25] 黄晋.口语教学现状、认识偏差及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4(5):50-53.
[26] 冯现冬,张伟忠.古诗文教学中的唤醒方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3(4):50-54.
[27] 黄晋.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健全人格的栋梁之才——加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刻不容缓[J].吉林教育,2009(7):118.
[28] 黄晋.现当代散文教学现状、误区及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