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院合作办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15-01-31周梅芳顾蒙曦俞茹云朱杰敏

职业技术 2015年12期
关键词:校院工学康复

周梅芳,顾蒙曦,俞茹云,朱杰敏

(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无锡 214028)

“校院合作办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周梅芳,顾蒙曦,俞茹云,朱杰敏

(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无锡214028)

目的:为了实现教育与产业、学校与单位两翼齐飞,办出有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方法:学校五年制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通过“校院合作,工学交替”模式,积极与医院建立产教深度融合、校院紧密合作的体制机制;结果:探索出“校院合作办专业”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结论:“校院合作办专业”,实现了校院优势互补,学校五年制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得到更好更快发展。

职业教育;校院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0 引言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为广大青年打开了通往成功成才的大门。现代职业学校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的重要职责,必须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现代职业教育只有建立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的体制机制,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模式,将职业教育化实践,实现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两翼齐飞,才能办出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我校以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为试点,按照“对接产业设专业、校院(医院)合作办专业、内涵发展强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探究“校院合作办专业”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工学交替,来深化办学模式、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的改革;通过校院合作,构建“以需要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人才培养途径,从而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1 合作背景

学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近年来为适应社会对康复专业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而设立的新专业。学校非常注重该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根据专业发展需求,力求实现紧密型的工学结合模式。无锡同仁(国际)康复医院是一所集临床、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专业康复医疗机构,被卫生部纳入国家康复医学体系建设重点联系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旗下唯一的康复医学培训中心——江苏康复医学培训就设在院内。本校和该院共同隶属无锡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这给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现学校教育与临床实训紧密结合,推进“校院合作,工学交替”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提供极了好的基础。

“校院合作,工学交替”项目的开展,实现理论教学、实践实训教学、临床见习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能使学生直接了解工作的职业要求,切身体会到就业形势,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用性,真正成为医院“用得上、上手快、留得住”的人才。

2 合作内容

2.1校院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双方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过程、方式等。合作班的方案应更具有针对性,要符合高职教育的规律,也要凸显医院的特色,确保培养出符合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校院双方经过反复研究,开展“3+1+1”(三年在学校、一年在医院、一年毕业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2.2构建与岗位技能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在“3+1+1”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下,由医院临床专家、学校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共同商讨,根据康复治疗工作岗位的要求,分析归纳典型工作任务及每个典型工作任务需要具备的能力和对应的学习课程,整合部分课程;根据医院的特色和优势,调整部分课程;利用同仁康复医院的临床优势,开发院本课程。构建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理论课以“必须、够用”为度,突出实用与技能。

2.3探索紧密型工学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

利用医院的病人资源、仪器设备资源,改变“填鸭式”、“满堂灌”等传统的教学方式,广泛开展案例教学、情境模拟教学、现场教学、项目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

安排学生参与医院的文化构建,融入医院的工作生活,以主人翁的精神参加医院、卫生系统及学校组织的活动,在活动中加强德育教育,并以此作为校院合作、工学交替学习模式下德育及体育课的重要变革内容。

2.4校院联合,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和医院共同隶属于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医院派驻校教师,在相对稳定的时期内在学校兼课,这些兼课老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学校派出驻院教师,一方面教师参加临床实践,提高自身康复治疗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参与合作班教学管理。

3 保障措施

3.1人员保障

根据校院双方共同签定的协议,双方选派技术过硬、责任心强、中级以上职称并有一定的教学管理经验的业务技术人员配对,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专业实践的教学以及见、实习带教,配对备课、互相听课,教学人员相对固定,带教老师与学生相对固定,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在医院成立了康复教研室,随时研讨、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3.2条件设施保障

无锡同仁(国际)康复医院是一所集临床、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专业康复医疗机构,投资近3000万元,配备了康复评定、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等所有类别的专科设备和基本设备,多种进口模拟仿真测试训练系统(BTE),康复训练机器人,三维运动分析系统等国际先进的医疗、康复、科研设备,装备水平达到国内领先。

医院为合作班新建了专用教室、示教室、实训室保证教学需要。

3.3运行机制保障

3.3.1同仁康复医院挂牌成为无锡卫生高职校的教学医院,双方签订校院合作协议书,共同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依法经营,合法办学,保障教学工作的开展和保证医院的工作秩序。

3.3.2有健全的管理制度,保证合作办学正常运行。学生有安全应急预案,见习管理规定,自修课管理规定,示教室规章制度,班干部职责等等

3.3.3双方齐抓共管,保证有效、高效运行。运行期间按相关制度进行教学质量监控管理、成绩评定、中期检查,实现课程标准统一、考核评价统一、教研活动统一,以确保教学质量。

4 实践效果

4.1深度融合,建立了校院合作的长效机制

挂牌和签约有力地保证了该项目的顺利运作,真正实现紧密型的工学结合,实现职业教育与岗位“零距离”对接,建立“管理一体化、育人一体化、资源一体化、文化一体化”的校院一体化合作模式,建立了校院合作的长效机制,也使我校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迈上新的台阶。这种强强联合适应了高职校人才培养和现代化医院内在发展的要求,产学研的结合对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医院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4.2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一是以为专业课服务的理念调整文化基础课程内容。文化基础课程设置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注意课程间的渗透,将德育课贯穿专业课程的始终,培养学生专业思想,鼓励他们热爱本专业,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良好的就业和创业观念。

二是增设适应医学模式的专业课程。医学模式的生理——心理——社会化,要求康复治疗技术应该关注病人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各个方面。我们顺应这一要求,也顺应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开设《医患沟通》、《康复心理学》课程,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临床需要,不仅掌握康复治疗技术基本技能,帮助患者生理功能的恢复,还要协助患者心理和社会等功能。

三是开设院本特色的选修课程:《精神康复》、《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消防安全知识》等。

4.3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职业技能培养

一是工学结合,分级实践。第1学期开设专业认知实践课程,让学生进入医院、接触临床,明白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岗位要求,真实地感知临床康复治疗技术工作的价值。第5~6学期到合作医院集中见习,在服务病人的过程中了解病人的需求,学习沟通技巧,学习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第7~8学期将康复专业课程理论学习、实践、见习融合,上午医院临床实践,下午在医院内的教室由医院的康复治疗师担任理论授课,工学交替。第9~10学期毕业实习,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二是院校合作,建设实践教材。为了保证各阶段临床实践的效果,学校与医院共同制定《见习指导手册》。明确每一阶段学生临床实践的目标和内容。教学组织上,临床实践教学与专业课程的授课计划相结合,与毕业实习内容融合,同期每天上午的实践教学内容与下午的理论授课内容相适应。

4.4形成了校院双方共同参与教学管理的体制

为确保校院合作的工学结合能顺利进行、保证质量,根据校院双方共同签定的协议,双方选派技术过硬、责任心强、中级以上职称并有一定的教学管理经验的业务技术人员承担教学工作。医院的带教和任课老师竞争上岗,无任课经验的或开新课程的临床医师必须先试讲,医院老师先由学校统一组织培训,由学校、医院专家共同进行评定后方能走上讲台。所有教学人员需参与双方教研活动,以确保培养质量。

医院科教科配备专职人员负责该班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派康复专业老师进驻医院进行指导。医院各科室也有具体负责教学的总带教人员,同仁康复班的教学纳入双方教学管理范围。主干课程由校院合作研讨,建立试题库,并与校内普通班同卷实施教考分离。

4.5优化了校院双师型师资队伍

院校合作、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尽早进入临床,迫使校内指导教师深入临床实际,多与医院内专家沟通交流。特别是以校内老师为主执笔编制的临床实践指导类校本教材,涉及医院各科室的带教能力、带教方法、带教要求以及病例的选择,校院双方老师的参与,对校内老师专业技能的更新和提高帮助显著。同时,教学与临床骨干一对一共同构思每次课的教学环节,既发挥了学校教师多年的理论教学优势,又能够将临床教师的专业实践优势和医院专业实践环境优势充分带入到教学中,提高了医院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造就了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双师素质”师资队伍。

4.6创建了岗位工作的情境教学

在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中,选取了典型病例,以“病人疾病问题和康复过程”建构学习情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以一个病人完整疾病过程为轴线进行学习的过程。学生能够形象、直观地观察疾病康复的全过程,理解临床工作的动态变化特点,在提升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学生参与医院的文化构建、各种活动,融入医院的工作生活之中,以主人翁的精神参加医院和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加强了学生的德育教育和体格锻炼,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

5 结语

我们校院合作,开办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做到了学校与医院信息、资源共享。学校利用医院提供的设备,实现了让学生在校所学与医院实践有机结合,学校教学经验和医院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校院合作办专业”为我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发展带来了一片春天。

[1]习近平.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http://kaoyan.eol.cn.新华社,2014-06-24.

[2]张俊玲.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案例评述——以20所职业院校典型案例为例[J].职教论坛,2013,(3):21-24.

[3]杨超英.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缺失及完善途径[J].科技创新导报,2010,(25):148.

[4]刘敏.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加强职业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8):161-161.

[5]张美琴等.临床护理兼职教师有效教学行为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0,24(7A):1708-1710.

(编辑 马海超)

Research on Higher Vocational Talents Cultivating Mode of“School-hospital Cooperation for Running a Major”

ZHOU Meifang,GU Mengxi,YU Ruyun,ZHU Jiemin
(Wuxi Higher Health Vocational TechnologySchool,Wuxi214028,China)

Objective is to establish the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with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industry,as well as school and hospital.The method is that the five-year higher vocational major of rehabilitation technology has established a mechanism of deep school-hospital fusion through close school-hospital cooperation and working-learning alternation.The result is to explore higher vocational talents cultivating mode of“school-hospital cooperation for running a major”.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five-year major of rehabilit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developingbetter and faster thanks tothe complementaryadvantages gained through school-hospital cooper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school-hospital cooperation;working-learningalternation;talents cultivatingmode

G712

B

1672-0601(2015)12-0043-03

2015-10-13

周梅芳,(1962—),女,医学学士,管理硕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医学教学和职教管理。

猜你喜欢

校院工学康复
盐工学人
——宋辉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2021DMP大湾区工学博览会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综合性大学校院两级教学督导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现代学徒制下的工学情景教学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校院(系)合作模式研究
“瞄准”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