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2015-01-31李怡民
李怡民
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 北京 100096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李怡民
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 北京 100096
围绕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岗位的需求,构建“行业引领、校企共建”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探索学校和企业共同构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发配套教学资源、共同实施教学任务等合作模式,力争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深度合作。以校企合作创建实训基地为契机,进行“人才共育、基地共管、效益双赢”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等建设,从而探索国内高职院校进行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人员培养培训的新途径,为其他开设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高职院校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实习实训;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速度加快,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车辆运行以及设备维修维护等岗位群的人员需求数量日益增加。据统计,仅北京市到2015年就有23 000人左右的专业人员需求缺口。因此,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与人才的培养存在严重差距。同时,为满足地铁企业“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提升服务水平、提高管理效能”的新需要,对各专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是我国的新兴行业,各学校的实习实训设备非常缺乏,构建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训基地已迫在眉睫。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实践教学强调的是理论知识在产业中的应用,是学生在进入企业前的预演和准备,能够全面地体现和检验学生的综合能力,较好地提升学生的岗前竞争能力。学生的实践过程主要是在实训基地中完成,实训基地的建设效果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如何建设高质量的实训基地,将关系到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提高学生的岗位竞争力、如何突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最终将关系到实训基地建设资金的高价值使用。为此,需要对已有的实训基地建设过程进行经验总结、归纳,确定实训基地的建设原则和明晰建设内容,为后续建设提供指导。
1 实训基地建设的原则
从科学角度上讲,明确实训基地建设的原则,能够让以后的建设工作有一个合理的指导框架,提高建设质量。
1.1 领先性原则
通过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研究,构建“行业引领、校企共建”理念的轨道交通综合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以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组建专兼结构的教学团队,编写城市轨道交通相关岗位对接的实习实训教材,探索与实训基地相适应的“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建立一个与社会接轨,引领地铁行业职业技术发展的实训基地,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能够适应未来职业技术发展的需要,因此,建设方案的设计要有一定的超前性。
1.2 实用性原则
在德国,职业教育很发达,早已演化成“企业手中的教育”。在我国,高职教育近几年才有较大的发展,但与“企业心中的教育”目标相比还有较大的距离。以北京交通职业教育集团为依托,在北京市政府的帮助支持下,围绕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岗位的需求,构建“行业引领、校企共建”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通过实训基地,实现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产学结合的训练模式、双证课程的学习模式、服务就业的评价模式、社会服务的培训模式的实施,并完善相关教学文件;以校企合作创建实训基地为契机,进行“人才共育、基地共管、效益双赢”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等制度建设,加强行业企业在实训基地建设中的参与度。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实训基地应该尽量模拟真实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环境,实训设备的功能尽量符合地铁企业的工作需求,实训任务的实施过程尽量符合地铁企业的流程和规范,最大限度地使学生能够提前体验到地铁企业中相关岗位的真实需求,做到“真实业务真正操作”,提高学生的岗前竞争力,减少企业的岗前培训成本。
1.3 通用性原则
实验实训基地是将地铁企业岗位真实使用的设备以教学形式进行二次开发,将岗位从业人员应具有的知识和技能以实训项目的形式进行二次设计。因此,在实训基地建设的筹划阶段,要在总体设计上同时考虑专业性和通用性,既要满足不同专业的特殊要求,又要提高不同专业在设备、软件、师资、人员等方面的共享程度,以便提高设备设施的利用率,扩大投资效益。在基地功能设计上,必须既是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场所,又是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养单位,还是高新技术开发、应用、推广基地,也是终身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考核、鉴定的依托。在基地场所设计上,不只强调实训基地与校内所设专业一一对应,而要以学生关键技能训练为平台,以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培养为引领进行实训基地场地规划。以此为中心,便能对综合技能训练和专项技能训练进行有机结合,既提升了设备设施的通用性,又不会削弱其专业性,充分发挥实训基地在技能训练、技能竞赛、技能鉴定、就业训练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综合作用,突出实训基地的共享功能。
1.4 开放性原则
为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产生最大效益,既要将其使用权限对校内开放,又要对校外开放。对于校内,实训基地不仅要为学生的技能训练、竞赛、考核鉴定提供服务,而且要为教师培训带来便利。对于校外,要为其他院提供培训场所、观摩借鉴等服务,也要为相关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使实训基地成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坚实桥梁。
2 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内容
2.1 凭借行业办学优势完成北京城市轨道交通人才需求调研
由于我校隶属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凭借行业办学优势,通过与行业领导和专家座谈,了解北京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动态。通过走访北京地铁集团所属各公司等企业,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相关岗位的人才需求情况,形成《城市轨道交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2.2 行、企、校三方合作 制定城市轨道交通相关岗位人才培养方案
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邀请行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探讨城市轨道交通各岗位的专业定位;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学院的兼职教师,与学校教师共同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企业的岗位要求,提炼和具体化典型工作任务,以教学形式对其进行展现;组织学校的专业教师对企业提供的岗位信息进行分析,提炼各岗位的核心能力,以便优化专业学习任务和改进人才培养方案。
2.3 依托交通职教集团平台设计城市轨道交通实训中心建设方案
北京交通职业教育集团是北京市首个经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的职业教育集团,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39个单位共同组建。我校作为交通职教集团核心层单位,将利用职教集团成员的综合优势,将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紧密联系在一起,紧密结合企业实际需求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实训中心建设方案设计。
2.4 组建专兼结合教学团队 编写城市轨道交通相关岗位实训指导教材
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组建“专兼结合、比例合理”的教学团队。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驾驶以及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维修等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编写城市轨道车辆驾驶、城市轨道运营管理、城市轨道机电设备维修维护等实训操作手册。
2.5 健全管理制度 确保实训中心正常运行
建立健全实训中心管理机构,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各类管理规程,将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引入实训中心管理工作中,遵循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建立一系列的管理操作流程,将实训中心的管理工作与教育教学、岗位技能培训以及教学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实训中心设施资源共享,为教学、生产、科研、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提供有效服务。
3 实训基地建设的保障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一项投资庞大的复杂工程,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必须建立严密的保障体系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措施。
3.1 强调整体规划 建立有效机制
学院领导和系部领导要在各个阶段加强对项目的统筹和协调,为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组织保证。具体来说,成立一个院级领导—系部领导—项目组长—普通教师的层次化组织体系,规划好每个人员的具体任务和目标,保证资源计划、任务计划、进度计划和质量计划能够落实到人,顺利推进。
3.2 加强资金保障 确保按时到位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群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按照人才培养方案中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需要以及整个项目的实施情况,有条不紊地安排好项目各个阶段的工作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实训基地建设资金的投入,加强资金的管理,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和高效使用,保证建设工程的稳步推进。
3.3 完善评价标准 实现科学管理
从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的制定阶段开始,按照基地建设的不同阶段制定详细的评价体系,涵盖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的内容和标准,尤其要注意隐蔽工程验收的问题。建立全程评价体系后,要落实全程跟踪监督的人员部署和行动安排,确保招投标、现场监管、设备采购、阶段验收、竣工验收等每个环节的跟踪监督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避免流于形式。基地项目建设完成后,实训区负责人应及时提出“验收申请报告”,根据“验收申请报告”,系里组织本专业校内外专家,按照招标文件要求进行初验,初验通过后系里向学院提出验收申请,学院组织包括财务、法务在内的验收小组对建设项目进行验收,并提交验收报告。竣工验收过后,做好各种交接手续和归档手续。
4 实训基地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有着工程量大、复杂性高的特点,随着资金的不断投入,工程规模在逐渐扩大,建成后的档次都会有显著提升。为了保证建设过程的可控性和建成后的使用效益,应该注意在建过程中的如下问题。
4.1 更新建设理念 扩大共建途径
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主要是为职业院校师生提供实践场所,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增强学生职业素养。然而,它还承载着职业训导、技术培训、社会服务、职业技能资格鉴定等社会化功能。不论是从分担建设成本的角度来说,还是从满足有关各方的功能需求角度来说,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都要确保校企共建、合作双赢,实现资源共享。
4.2 渗透职业文化 践行校企合作
实训基地是行业企业工作岗位的仿真和模拟,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体验到职业文化,培养职业道德素养和岗位技能。因此,在实训基地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不能仅仅强调岗位技能的锻炼和提升,还应该注意职业文化的渗透,为行业企业输送具有岗位能力和职业使命感的复合型人才。
4.3 加强环境建设 探索职业教育教学一体化
从行业企业的岗位技能的掌握过程来看,学生的学习一般有四个阶段:理论学习阶段、课堂实训阶段、实训基地仿真实训阶段以及企业现场顶岗实习阶段。实训基地仿真实训阶段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般都是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的,学校可以很好地把控它与前两个阶段的有机关系,又能为第四个阶段做好针对性的准备。因此,学校应该做好实训基地的环境建设,加强仿真性和生产性的有机结合,保证职业教育教学一体化理念的顺利实施。
4.4 提升教师能力 探讨实训基地产业化
与其他教育类型相比,职业教育要重点关注校企合作与行业共建,因此,实训基地的功能定位不应只停留在单纯的学生实训方面,还应包括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升和行业企业的有效参与。为此,应该探讨一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新道路,积极引进社会技术人才利用基地现有条件开展社会化服务,实现实训基地使用的产业化,在提高学生岗位技能的同时,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和弥补资金不足。这将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未来发展方向。
[1] 刘善华.职业技术本科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对策探[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87-89.
[2] 李坚利.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3(22):19-21.
[3] 王美姣,王卫平.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误区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15):48-49.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in Urban Rail Transportation Specialty
Li Yimin
Bei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Transportation, Beijing, 100096, China
Focusing on job requirements in Beijing urban rail transit industry, this paper proposes a scheme to build the training base characterized by “industry leading,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explores how the college and the enterprise jointly build the training base, develop supporting teaching resources and implement teaching tasks, in order for innovation of training model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for deep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Grasping the opportunity of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building the training base, this paper discusses institution building on how the college and the enterprise jointly nurture talent, manage the base and obtain win-win benefts. New routes are explored for domestic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nurture personnel in urban rail transport industry in order to play a leading and exemplary role.
internship and practice; construction of training base;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2014-12-29
李怡民,硕士,高级工程师,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
北京市职业院校专业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