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检测的临床分析

2015-01-31王志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28期
关键词: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二聚体

王志杰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检测的临床分析

王志杰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D-二聚体(D-D)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80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与同期8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检测三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三个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cy、hs-CRP及D-D水平上升与急性脑梗死发病具有重要关系。【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中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中较为多见的疾病,其发病诱因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理性变化以及血栓生成等因素具有重要关系。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它是炎症反应的重要生物学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上升与脑梗死的出现具有紧密关系,近几年,Hcy作为评估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1];血浆D-二聚体浓度与凝血、纤溶系统存在一定相关性,是血栓产生或分解的生物学指标。本研究选择80例脑梗死患者,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Hcy、hs-CRP 及D-D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选择同期80例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45例,女35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57.5±5.4)岁。对照组男47例,女33例;年龄:47~81岁,平均年龄:(58.0±5.8)岁。根据NIHSS量表评估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将其分为轻度:NIHSS<4分;中度:NIHSS

4~15分;重度:NIHSS≥15分。入选标准:(1)发病后入院时间<48 h;(2)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MRI确诊。排除标准:(1)伴心肝肾等严重疾病者;(2)伴恶性肿瘤疾病、全身免疫性疾病、精神疾病者;(3)近期使用叶酸、维生素B1等药物者。两组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均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Hcy、hs-CRP;采用循环酶法测定Hcy;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采用全自动酶联荧光分析仪测定D-D。操作过程严格遵守说明书。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Hcy、hs-CRP、D-D水平;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差异检测Hcy、hs-CRP、D-D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3.0软件计算数据,计量资料(x-±s)表示、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Hcy、hs-CRP、D-D水平分析研究

观察组Hcy(15.02±3.18)μmol/L、hs-CRP(7.91±3.05)mg/L、D-D(0.88±0.21)m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04±2.97)μmol/L、(3.03±2.54)mg/L、(0.35±0.12)mg/L],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2.2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各指标水平对比研究

轻度患者Hcy、hs-CRP、D-D水平分别为(12.18±2.86)μmol/L、(5.15±1.33)mg/L、(0.51±0.14)mg/L;中度患者分别为(18.79±3.46) μmol/L、(8.38±2.51)mg/L、(0.84±0.13)mg/L;重度患者分别为(24.94±4.75)μmol/L、(13.44±2.53)mg/L、(1.39±0.18)mg/L。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的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各指标水平随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加重而升高。

3 讨论

导致急性脑梗死的因素主要包括脉粥样硬化与血栓产生等,其中前者是重要危险因素。有关研究资料发现[2],血管炎症反应和动脉粥样硬化、急性脑梗死之间存在紧密关系。目前虽然CT、MRI等方法可评估急性脑梗死病情,然而对于预后效果的判断则较差。近几年,Hcy、hs-CRP及D-D水平水平被作为评估心脑血管疾病的指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hs-CRP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它不仅可作为体内炎症反应的重要指标,另外还能够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栓产生,经形成终末蛋白等而导致血管内膜受损,加快凝血过程。本试验结果进一步支持了上述观点,观察组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重度梗死组患者hs-CRP水平高于其它两组(P<0.05)。近几年,同型半胱氨酸已经成为急性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它引起急性脑梗死的机制主要是因较高水平的Hcy会形成毒性使神经元受损,并经氧化应激反应,最终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出现,另外Hcy水平过高还能够引起血栓前状态,提高血栓发生风险性。本研究表明,观察组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重度梗死组患者Hcy水平高于其它两组(P<0.05)。D-二聚体属于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是检查机体高凝状态、纤溶亢进的重要指标,是血栓产生或分解的标志。它具有稳定性高、敏感性好等特点,是临床中判断脑梗塞病情程度和预后效果的重要生物学指标。有关研究资料表明[3],D-二聚体含量与急性脑梗死病情及病死率具有重要关系。本研究发现,观察组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重度梗死组患者D-D水平高于其它两组(P<0.05)。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患者Hcy、hs-CRP以及D-D含量的高低对于疾病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关系。三项指标进行联合测定有利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以及预后效果的评判,可以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准确的信息。

[1]周俊山,徐梦怡,陆敏.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超敏C 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脑与神经病杂志,2011,19(2):110-112.

[2]龙璐,陶亚,王堃,等.同型半胱氨酸、超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检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5):599-601.

[3]梁顺容,王希平,黄子安,等.中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3项生化指标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1):454-455.

Clinical Analysis of the Level Detection of Serum Homocysteine,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D-dimer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ANG Zhijie, People's Hospital of Daxing’anling, Daxing’anling 165000, China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levels of Hcy, hs-CRP, D-D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patients w 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s80 cases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80 cases of healthy outpatients as the control group, testing the levels of three index.ResultsThe levels of Hcy, hs-CRP, D-D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P<0.05).ConclusionHcy, hs-CRP and D-D closely related to elevated levels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Homocysteine,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D-dimer

R 743

B

1674-9308(2015)28-0028-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28.020

165000 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二聚体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常见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
CRP和PCT在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关系分析研究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重型颅脑外伤进展性颅内出血与D—二聚体、C—反应蛋白的临床分析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