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五跨”中成长 让教师在“五定”中奋进
2015-01-31贺陆军
贺陆军
让学生在“五跨”中成长 让教师在“五定”中奋进
贺陆军
在“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制度的学校中,学生是“定”的。学生的学习环境锁定于某校园;学生的学习生活坐定于某教室;学生学习着学校规定的课程;学生的学习流程是学校确定的课表;学生面对的是学校决定的老师。
学生的“定”,缩短的是“学”与“教”之间的空间距离;节约的“学”与“教”之间交易成本;提高的是“标准学生”的“生产效率”。然而,学校组织与师生个体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丧失了法律意义上平等的、竞争性的关系。学生个性的棱角在抹去;教师事业的激情在消逝。
实现学校组织内部管理由“计划”向“市场”的机制转型;促进学生由“定”到“跨”的形态的转换,让“每一个学生具有一份适合自己的课表,每一个学生拥有一群自己喜欢的老师,”是近代学校制度向现代学校制度转变的主要内容。
1.学生的“跨”,给职教带来了活力。实现学生由“定”到“跨”,不是人为的“闭门造车”。浙江省正在开展的中职“选择性”课改是教育发展的时代召唤,是教育改革的水到渠成,是教育本质的自我回归。学生的“五跨”是我校“选择性”课改的基本经验。(1)学生“跨界”学习、实现产教的深度融合。“方格男衬衫制作中,流水大货裁剪的对格对条”,“门襟开花还原的对格对条”……这是我校服装专业学生在研制男衬衫时遇到的技术问题。产品源自企业,技术来自生产。让学生跨入企业,技术问题迎刃而解。让学生跨界学习,学到了实用技术,增强了职业意识。“双期交替、双地轮训、双师指导、双技共进”的限定选修课教学正在进行时。这就是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教育追求;(2)学生“跨校”学习,促成就学的两全其美。“老师我很想学汽修、也很想进你们学校。你们为什么不开汽修专业,让我两全其美呢?”每年招生时,经常会听到一些学生关于选择“学校”与选择“专业”之间的两难。在“必修课一统天下”的课程制度中,学生要么望“专业”止步,要么望“学校”兴叹。如今,在“选择性”课程制度的设计中,学生可以跨校选课,促成了学生就学的两全其美;(3)学生“跨班”学习,推动教育的自由公平。建立“课程超市”、“教师超市”,创造机会面前人人平等的“选课择师、跨班上课”机制,既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教育公平的有效手段。编印《选课手册》、教师下班推介,努力让每一位学生在选课中实现“信息对称”;课程预选,确定选修课程的班级数,尽可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网络“正选”,实现选课面前的人人平等;(4)学生“跨科”学习,提高教学的“乘数效应”。“专业情景剧编演指导”、“专业网站建设指导”……是专业课、语文课、计算机技术课的“跨科”综合课程。在“专业情景剧编演指导”的课程中,学生在专业课教师和企业师傅的指导下,进行着生产现场的采访;学生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并编写“情景剧”的脚本;学生在专业教师和工美教师的指导下,制作“情景剧”的道具;学生在戏剧教师的指导下,编排并演出“情境剧”;通过“情景剧”的演出,为学生观众提供了专业学习的机会。如今,我们正在“边设计、边实践”着……,并提升着职业教育学生学习的“乘数效应”;(5)学生“垮时”学习,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老师,我觉得整天在学校学习有点厌烦,能否到企业去工作一段时间?”“老师,我刚好接到一批‘机加工’任务,我想停一段时间的课堂学习,借用学校的数控车床加工零件,行吗?”“老师,我能否通过网络学习,参加自学考试,学校能认定学分吗?”可以吗?答案是肯定的。如今,我们正实践着学生的“跨时”学习。因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教育的使命。
2.教师的“定”,给教师带来的是奋进。“校长,我近来身体不好,能否减少点周课时数。”在学期初安排课务,总会有教师向学校组织提出申请。“校长,我课时津贴怎么只有这一点,你安排我好了,我愿意上的呀。”学期末奖金分配时,也总有教师对奖金分配结果提出异议。教师人事制度实行聘任制已经多年,分级聘任、末尾淘汰……,其成效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即使有点效果,也往往是对“上”的一丝“敬畏”。“选择性”课改,也推进着教师人事制度的改革。学生不仅在选课程,也在选老师。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将促进教师的“五定”。(1)教师驻定于某教室实施教学。取消“行政班教室”,建立“教学班教室”,让教师“驻定”于某教室教学。教师的“驻定”,可以给教室带来课程的特性和教师的特色。由此,教室的环境也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教材”;(2)教师间课务量存在一定差异。“校长,学生选老师后,有的老师课务量不足怎么办?”有的老师在担心地问道。其实,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让教师之间的课务数量产生一定的差异,在教师的内心形成一定的张力。当然,这种差异和张力并非“人为”的产生,而是教育的服务对象——学生选择后的“自然”结果; (3)任课教师的岗位角色需要重定。选修课制度的实施,诞生了许许多多的教学班。在教学班,老师既是任课教师,更是教学班的班主任。班级的组织架构、学生的座位、教室的卫生、学生的道德行为……需要全面地关注与教导。“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经过选择性课改,得到了一定的落实;(4)教师教学行为优劣由学生评定。学生不仅是课程的学习者,也是教学的管理者。“自下而上”的教学评价最真切、最全面、最有效。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不是监督教师,而是提高学生对教学、对教师评价的理性程度;(5)面对课改,教师内心保持一份淡定。面对课改,即使是“门庭冷落”的教师,他们也没有了抱怨,更多的是一份淡定。也许,在这淡定的背后,更多的是自我的反思和自我的奋进。这里的教师人事制度改革虽然静悄悄,但是脚踏实地、抓铁有痕,富有实效。
(作者系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