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5-01-31曹付义郭广林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5年23期
关键词:工科导师研究生

曹付义 郭广林

河南科技大学 洛阳 471003

“双创”教学专题

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曹付义 郭广林

河南科技大学 洛阳 471003

提高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是工科高等院校所肩负的重要使命与核心内容,也是衡量工科研究生教育成效的重点。本文结合笔者所带研究生的指导过程,从生源质量、课程设置、导师队伍、学术道德水平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提高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

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及对策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拥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层次人才不仅是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需,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所在。研究生教育是培养这类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创新能力培养是工科研究生教育质量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重视并培养工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构建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原始创新的发展,在校工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也代表了一个学校的科研能力。

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的数量已经形成了相当大的规模,从根本上已经改变了我国高等教育高层次人才不足的现状。然而,从生源、课程、导师、学术论文等几个方面搜集的数据分析来看,我国工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尤其是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不足,本文就从这几方面探索提高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1 存在问题

1.1 生源质量

近年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工科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迅猛增长,但从招生情况来看,工科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存在着不利于其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1.1.1 专业知识不够扎实

近年来,由于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长,随之而来的就业压力也是年趋严峻,一些民办工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的本科生迫于就业压力选择了考研,笔者所在专业近三年所招研究生超过70%来自民办工科院校。相对办学时间长的公办工科院校的本科生,由于师资、办学条件等原因,他们在对专业知识掌握上要有较大差距,仅仅对专业名词及一些简单专业知识有所了解,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够系统、扎实及深入。

1.1.2 研究生选拔制度存在缺陷

考试一词是我国教育制度的缩影,我国研究生的招生选拔是以笔试为主,在理论上也就是说只要考生在考试过程中考取较高的分数,其考上研究生的概率也就相当高。考试也仅仅是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查,很少有突出应试者创新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的项目,这一点对工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考查尤其重要,工科研究生本科阶段是否参与科研实践活动也是考查其创新能力的重要参考。复试阶段多是流于形式,笔者所在专业多年来所招研究生基本上通过了初试(理论考试)就能被录取,没有组织过科研实践能力考试过程,也不能真实考查入学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水平。

1.2 课程设置

研究生课程的学习是其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坚实基础。而现阶段我国特别是地方高等院校工科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承袭了本科课程设置的方法,并没有完全体现较前沿的知识。同时在研究生选课过程中,由于条件所限,重理论而轻实践。研究生跨学科开设的课程比较少,涉及的知识面较窄,缺乏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笔者所在学校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上对工科研究生的实验、测试基础、专业技术类课程的教学不够重视,教学内容跟不上知识更新需求,无法满足科研及工程应用需要。这都不利于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3 导师队伍

我国研究生教育是以导师制为主,导师基本对研究生的日常学习、科研、品德及生活等各方面进行指导与管理。导师的科研水平、学术能力以及对本学科前沿研究的把握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关系到研究生培养质量,更是研究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但随着我国研究生数量的不断增长,导师的数量与工作质量却不能满足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有些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较少,并且没有充足的科研经费,就不能为研究生提供科研实践的机会,笔者所在学校据保守估计有超过30%的硕士生导师没有真实的科研项目,仅仅靠研究生培养津贴来培养研究生,研究生基本上也是在工作间闭门造车,缺少最基本的试验条件和经费保证。另外有些导师只顾自己的科研成果与社会活动,对自己所带的学生采取与本科教育一样的“放羊式”管理。

1.4 学术道德水平

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水平影响其发表具有创新能力的学术论文的好坏及实践能力的高低。与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宽进严出”不同,我国研究生教育大体上都是“严进宽出”型。这种模式在思想上已经使某些研究生处于放松的状态,不利于其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由于研究生的生活补助及导师的科研经费较少,有些研究生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在读研期间干起兼职。在这种状况下,不要说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能顺利毕业就已经是相当困难。更有甚者花高价钱雇请“枪手”代写论文。这些不良的学术道德现象,严重制约着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 解决对策

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工科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所在。要想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本文结合笔者所在专业研究生培养现状,从培养机制、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导师队伍建设、创新能力环境创造等几方面进行探讨。

2.1 培养机制改革

建立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培养机制,形成集研究生培养、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及就业一体的工科研究生培养机制,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协作和分工,使研究生培养的创新成果在企业转化为产品,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提高其学习新方法和技术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工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笔者所在学校的所在地(洛阳)是国家重型装备制造业基地,学校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教改项目“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培养车辆工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研究与实践”获省级成果特等奖。

2.2 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

我校在研究生教育中提出“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目标。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上,要求老师对每门课程除提供指定教材外,还要给学生提供参考教材、并且在上课过程中还要多从科技文献、学术杂志中组织课程内容,年年要更新教学内容,鼓励教师编写和出版一些适合现代教学需要的研究生基础课和专业课教材,改变研究生课程内容陈旧的局面。同时鼓励企业导师来校上课,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真实感受科学问题。

结合工科研究生的特点,教学方式上采取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学生自学、查阅理解文献、科学实验等多种方式。教师在教学课程中可以把课程特点、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方法、自己科学研究的进展及相关科学问题做一引导,让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寻找科技创新的思路,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课程考核上,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总结和应用,而不是一些具体问题的解答,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是培养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2.4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创新教育,而只有创新型的导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为此,笔者所在学校制定了研究生导师遴选的一些具体措施,如研究生导师应有博士学位、必须有充足的科研经费、必须有与企业合作的经历等,对为研究生做出突出贡献的导师予以奖赏,建立导师年终岗位考核等。另外,导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与前沿科学成果保持一致,从而在制度上保证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5 营造学术氛围 强化创新能力

学术论文是研究生读研的科研成果,保证其学术论文的创新性就必须要有严格的监管制度。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其培养方案与高等院校学术氛围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建造自由、良好的学术氛围是研究生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石,笔者所在学校每年都组织研究生论坛,让研究生充分自由地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其次规划研究生的课题研究内容,优秀的课题才能够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索精神。第三加强论文答辩的监管制度和学术成果考核制度,严厉打击学术造假的行为,达到净化学术环境,强化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的目的。

3 结束语

教育是基石,科教兴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高等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坚强后盾,高等院校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基地,具有高层次学历的研究生正是创新能力的载体。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又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国家、地方政府及高等院校的共同努力,更需研究生自身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与探索新知识的动力。针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所面临的制约因素而提出的对策,通过综合考虑与改革,可为社会输送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1] 石勇,范立云,马修真.以产学研为导向的创新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4):15-16.

[2] 白福臣.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13(3):1-3.

[3] 周丽梅,武素梅.产学研合作模式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9):20-21.

[4] 孔祥雷,周根明.工科专业毕业设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9(9):138-139.

[5] 姚东瑞.密切校企合作提高地方高校科研生产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9(18):45-46.

[6] 朱晓东,戴悦.高校创新教育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9):7-8.

Questions and Solving Strategies of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of Engineering Postgraduate

Cao Fuyi, Guo Guanglin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Luoyang, 471003, China

The innovation ability increasing is the important mission and core content of engineering academy and college, and is the key aspect to measure the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of engineering postgraduate. Basing the directing course and demand of engineering postgraduate, the existing questions and reasons of the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of engineering Postgraduate from quality of postgraduate、curriculum、advisor team、academic morality and etc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e concrete solving strategies are given to increas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engineering postgraduate;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questions and strategies

2015-05-27

曹付义,博士,副教授。

本文系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基于PSAE实践创新平台的车辆工程卓越计划培养模式研究”;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工科导师研究生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职“产学研创”一体化工科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V eraW an g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爱情导师
36位导师的创业建议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