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式PBL建立形成性评价体系的研究与设想

2015-01-31黄丹华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教学模式评价

黄丹华

(广州医科大学,广东广州510182)

●教学管理

网络式PBL建立形成性评价体系的研究与设想

黄丹华

(广州医科大学,广东广州510182)

网络式PBL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开展的新型教学模式,传统的评价模式已无法满足其教学需要,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及PBL学习效果的评价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研究将形成性评价引入PBL教学模式中,针对分析结果提出改革设想。

PBL;评价;形成性评价

PBL(Problem-Basic Learning)以“问题为中心”开展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的网络形式简称WPBL)作为一种有效教学模式在国内由广州医科大学首先提出并付诸实施[1]。PBL的理念是“PBL学生评价要面向过程,注重表现,及时反馈”。目前,国内沿用的总结性评价,已无法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后质量提升的需要,更不适用于WPBL教学模式。因此,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及PBL学习效果的评价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少数优秀的学生,而是为了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质,强化改进学生的学习,并为教师提供反馈[2]。由此可见,形成性评价与PBL教学理念相契合,弥补了传统评价体系的缺陷,有利于学习的主体及时了解和修正自己的学习及方式,以更好地达到学习效果。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在PBL教学模式引入形成性评价模式,更有利于PBL教学模式的推进。

一、目前实施情况及原因分析

(一)实施情况。

目前我校已引进PBL网络教学平台,并在耳鼻喉科学、外科学等课程中应用,研究以《现代实用管理学引论及案例分析》为例,尝试采用大班授课与WPBL教学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对于评价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WPBL学生的参与度、案例分析能力、讨论质量、完成作业的能力,二是期末针对知识点进行考核评价,最后综合以上评价进行最终考核成绩。除知识点的考核外,其WPBL参与度、案例分析及完成作业质量等的应用情况:在1048个贴子中教师未读贴子822个,老师读贴参与率是21.50%;1350人次的学生跟贴数为835个,学生跟贴参与率是61.85%。从数据上可见,PBL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不够理想。

(二)原因分析。

1.老师方面的原因。在PBL教学中引入形成性评价,教师除了要按计划完成教学方案,还必须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和学习效果,并将评价结果和改进意见及时反馈给学生,需要占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因此,他们更青睐于采用传统的总结性评价方式。此外,高校教师缺乏PBL形成性评价的技能规范和引导,在实践中,往往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实施,以致效果欠佳。

2.学生方面的原因。我国高校目前从课程设置到考核方式等都是以学业成绩来评判学生优秀与否。学生为得高分而疲于应付各类测验知识识记能力的考试。此外,学生缺乏对形成性评价的了解和认识,未意识到PBL形成性评价对自我提升的重要作用。进行PBL这种以问题为中心开展的讨论或案例分析,需要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查找文献资料,最后却与最终的考核评价结果相背,以致学生们会倾向于简单的背诵答题的考核模式。

二、针对目前的实施情况,提出设想

(一)改变观点,加强认识。

总结性评价由于其特殊功能,在教育范围被广泛地应用。目前我国无论是院校、课程、专业还是教师和学生评价都带有分等划类、甄别选拔的色彩,没有促进被评价者成长和发展的评价。当总结性评价发展为评价学生的惟一方法时,所造成的危害性是相当可怕的,“教育促进人的改进”这一功能逐渐被削弱。学生之间在学习上是竞争关系,缺乏合作与交流,使学习个体间缺乏团结协作精神,无论是对个人的生存发展,还是对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显然,这种评价方式与新时代的高等教育评价观是相违背的。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改进以往的评价系统,使评价成为教育的过程,成为促进被评价者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新的评价方式去实现评价的综合功能。

克隆巴赫(L.G.Cronbach)认为的,形成性评价的作用远比总结性评价重要得多,他指出:“评价能完成的最大贡献是确定教程需要改进的地方。”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D.L.Stufflebeam)[3]与古巴(Guba)在反思总结性评价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CIPP模式”,强调评价的形成性功能,他们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国内王道俊等在其所编的《教育学》一书中认为,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及时测试[4]。施良方等认为形成性评价又称为过程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是为了引导教学过程正确、完善的前进而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效率采取的评价[2]。

事实上,以改进为目的的PBL教学模式和形成性评价正好顺应了高等教育评价观的这种转变。因为它不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劣为目的,而是注重被评价对象的自我诊断、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培养了自学和思考的能力。因此,正确使用并推广PBL教学模式和形成性评价,不仅可以满足高等教育评价观转变的需求,也将会促进教育自身的发展和进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加大宣传力度和培训职能。

PBL评价理念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许多教育实际工作者并不了解PBL评价,以至于直接影响评价的效果。具备一定的评价知识和技能是教师履行专业职责的必备的核心技能。否则,教师就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而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教学职责。因此,除引入PBL教学平台外,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进行师生培训,尤其是PBL及其评价系统操作相关知识及技能,使其认识到PBL形成性评价是为了引导教学过程正确、完善的前进而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效率采取的评价。使其更主动,更有目标方向进行培养学生,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及时测试。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教学大纲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试,使教师和学生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其目的是更好的改进教学进程,提高质量[5]。

教师在PBL教学及评价过程中,根据评价结果提供反馈,指出改进方法,给学生反馈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提高教学专业水平的过程。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经验、积累提高,完善自身的专业技能。当教师认识到这种PBL过程性评价能满足自身专业水平提升及需要,就更有继续前行的动力。

(三)完善PBL评价平台,便于师生使用。

目前具体做法是以网络作为学习载体,进行教学、评价,动态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可以从评价的反馈信息中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有效控制学习进程,高质量的完成学习活动。我们需进一步完善PBL教学平台,使其简化操作指引,增加学生自我评价模块和教师工作量统计模块等,使平台更具实效。

(四)增强制度保障。

医学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是促使医学院校建立自我约束、协调内部运行机制的重要手段。世界一流医学院校均有一套严格健全的质量标准和保证体系。我国的医学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尚未完善,缺乏竞争机制,建立宏观上的医学教育评价制度势在必行。由于体制等各种原因,形成性评价在我国高校目前的实施状况并不理想。诚然,培养的结果将难于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需充分运用“评价考核”这根“指挥棒”,引导和规范高校师生的教学活动。由于PBL教学法在我国还处在实践探索阶段,若缺乏与之相适应的考核方式,教育目标将难以实现。由于当前PBL教学及形成性评价在网上进行,针对目前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学术管理方式,可尝试采取以教师参与度(如及时反馈对学生的评价结果及意见改进等),以工作量进行计酬,相信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PBL形成性评价的推进。此外,PBL教学方法的实施需要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打破,需要跟进相应的教学大纲、教材、人员配备及政策制度等,而且以“问题为中心”开展的教学涉及多学科多门类课程,若以传统的单一课程或单一学期简单地对学生作出评价是欠合理的,因此需要探索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引导和推进教学,以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培养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创新意识和良好沟通合作能力。

[1]魏东海,林爱华,陈戏墨,等.医学教育网络式PBL教学模式的实施与案例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1):63-66.

[2]施良方,崔允淮.教学理论:课掌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36.

[3]Stufflebeam DL,ShinkfieldAJ.Evaluation Theory,Models,Applications[M].USA:Jossey-Bass,2007:325.

[4]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94.

Building Formative Evaluation System w ith online PBL

Huang Danhua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182,Guangdong,China)

Onlin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s a new teachingmodel.Conventionalmethods can’t satisfy the needs of online PBL.The study aims to find out how use formative assessment in online PBL and put forward plans for formative assessment implementation.

PBL;evaluation;formative assessment

G420

A

1002-1701(2015)01-0062-02

2014-01

黄丹华,女,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教研究。

广州医科大学2011年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 201160)。

10.3969/j.issn.1002-1701.2015.01.032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教学模式评价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