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溶栓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探析
2015-01-31王志伟
王志伟
尿激酶溶栓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探析
王志伟
【摘要】目的 探究脑血栓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8月收治的34例脑血栓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19例选择尿激酶的溶栓治疗,对照组15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具体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3.33%,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栓患者选择尿激酶的溶栓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药物安全性高,有利于身体的早日康复,效果显著。
【关键词】尿激酶;脑血栓;治疗效果
作者单位:161200齐齐哈尔,黑龙江省富裕县中医院
脑血栓为常见的脑梗死类型,是一种脑血管疾病,某支脑动脉主干或者皮质支由于粥样硬化而造成血管腔的闭塞和狭窄,导致血栓的形成,使脑局部的供血区终端血流,而脑组织有缺血缺氧的现象,之后还出现了软化坏死,患者患病后一般会出现感觉障碍、偏瘫、失语的体征和神经系统的症状[1]。该疾病会对中老年患者造成严重的身体危害。而尿激酶为肾小球上皮细胞中产生的蛋白分解酶,可激活纤溶酶原成为纤溶酶,没有抗原性,疗效较为显著,在多年的治疗中,该药物受到关注,为使患者得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可采用该种药物的治疗。选取2013年3月~2014年8月收治的34例脑血栓患者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8月收治的34例脑血栓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19例,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范围:49~76岁,平均年龄为:(57.64±5.29)岁,发病到就诊时间范围:1~7小时,平均时间为:(2.23±0.68)小时。入院神经功能的缺损评分为:10~39分,平均为:(30.12±6.31)分。体重为:57~89 kg,平均体重为:(64.83±6.79)kg。对照组患者15例,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范围:50~77岁,平均年龄为:(57.32±5.18)岁,发病到就诊时间范围:1~6小时,平均时间为:(2.33±0.61)小时。入院神经功能的缺损评分为:10~38分,平均为:(30.03±6.28)分。体重为:58~90 kg,平均体重为:(64.96±6.81)kg。两组患者身体的基本资料没有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实验组 该组患者给予尿激酶的治疗,首先采用常规治疗。服用尼莫地平、维生素E、阿司匹林,给予500 ml低分子右旋糖和1.0 g脑路通的静脉点滴,并在500 ml 5%的葡萄糖溶液中加入20~30 ml脉络灵、1.0 g胞二磷胆碱针,每天使用一次。谈后针对患者的体质量,采用尿激酶的溶栓治疗,最初,在0.9%200 ml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50万U尿激酶,30分钟内静滴完成。观察患者肌力的增加情况,若没有改善,则再使用50万U尿激酶,若患者的肌力有2级以上的增加,则不再使用该药物,1疗程为15天,认真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以及治疗后的身体情况,若出现不良症状,要及时处理。
1.2.2 对照组 该组患者选择常规的治疗方法,服用尼莫地平、维生素E、阿司匹林,给予500 ml低分子右旋糖和1.0 g脑路通的静脉点滴,并在500 ml 5%的葡萄糖溶液中加入20~30 ml脉络灵、1.0 g胞二磷胆碱针,每天使用一次。1疗程为15天,认真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以及治疗后的身体情况,若出现不良症状,要及时处理。
1.3 疗效标准
治愈:患者上下肢的肌力都恢复到V级,且功能缺损的评分得到90%~100%的减少;治疗显效:患者功能缺损的评分得到46~89%的减少,瘫痪侧的肢体肌力也得到II级以上的提高;治疗有效:患者功能缺损的评分得到18~45%的减少,瘫痪侧的肢体肌力的提高不足II级;治疗无效:患者治疗后功能缺损的评分和肢体肌力都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治愈率。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19例患者中,6例治愈,所占比例31.6%,7例治疗显效,所占比例为36.8%,5例治疗有效,所占比例为26.3%,1例治疗无效,所占比例为5.3%,治疗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15例患者中,2例治愈,所占比例为13.3%,6例治疗显效,所占比例为40.0%,3例治疗有效,所占比例为20.0%,4例治疗无效,所占比例为26.7%,治疗有效率为73.33%。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较为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血栓是一种严重缺血性的脑血管疾病,若治疗不及时或者药物效果较差,会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对患者造成严重的身体危害。该类患者睡前一般没有先兆症状,清醒后就会有失语或者偏瘫的症状,该疾病经常发生在安静休息或者睡眠中,但也有患者在白天出现头晕、肢体的麻木无力以及短暂性的脑缺血等症状[2]。患者发病后的3~6小时内为治疗的关键时机,半暗带额脑细胞在死亡前恢复脑组织血液的供应,尿激酶这种药物能够使纤溶酶原得到激活,开通闭塞血管,达到内外纤维的溶解作用,促使血黏度的降低,有利于缺血区脑组织血液供应的尽快恢复。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尽量降低神经功能的损害,有显著的溶栓效果[3-4]。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3.33%,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脑血栓患者采用尿激酶的治疗,能够减少对脑组织的损害,促进身体的早日康复,药物的安全性高,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步桂芝.尿激酶溶栓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4(9):157-158.
[2] 余晓斐.尿激酶溶栓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25(9):147-148.
[3] 李军,姚春华,徐洪海.尿激酶溶栓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8):72.
[4] 周立群.观察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栓塞的疗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7):156-157.
Clinical Study on Urokinase Thrombolysis Application in Treatment of Thrombosis
WANG Zhiwe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yu County, Hei Longjiang Province, Qiqihar 1612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reatment method and its effect of urokinase thrombolysis application in treatment of thrombosis.Methods Choose 34 patients with thrombosis that are treated in hospital from March 2013 to August 2014 and separate them into two groups at random, 19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are given urokinase thrombolysis treatment, while 15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are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then observe medication effects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Patients’ treatment efficacy in study group is 94.74%, while treatment efficacy in control group is 73.33%, there is a treatment differential between two groups and such a differential has statistic value (P<0.05).Conclusion Urokinase thrombolysis is of clinical efficacy in treatment of thrombosis, it is conducive to increasing treatment efficacy with high medication safety and it is beneficial for patients’ recovery with significant efficiency, thus, such a treatment is quite worthwhile to be promoted widespread.
[Key words]Urokinase, Thrombolysis, Treatment effect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1.168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1-0200-0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