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例脑积水的手术治疗
2015-01-31谢勇
谢勇
20例脑积水的手术治疗
谢勇
【摘要】目的 对手术治疗脑积水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本病确诊患者20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经治疗在20例患者中有14例疗效显著,4例有明显改善好转,2例患者效果不理想,治疗总有效率为90%。结论使用手术方法对脑积水进行治疗,其效果较理想,并发症较少且创伤轻微。
【关键词】脑积水;手术;脑室枕大池分流术
作者单位:157400 黑龙江省宁安市人民医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本病确诊患者20例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5~67岁,平均年龄为38岁,患者主要以头痛头晕呕吐并伴有颅内压增高等为临床表现,主要致伤原因为车祸8例、坠落5例、打击7例。
1.2 脑室枕大池分流术
1.2.1 颅骨钻孔 进行麻醉和术前准备后进行手术,切口一般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位于枕部及枕下。首先在枕部作颅骨钻孔。其皮肤切口位置与一般脑室造影术相同。骨孔钻好后,硬脑膜十字切开。大脑皮层电灼,以备脑室穿刺之用。颅骨钻孔的下方边缘最好用咬骨钳将外板的棱角咬去一小片,使边缘圆滑并成沟形,分流导管在转弯部位不致弯折[1]。如无特殊原因,枕部钻孔都做在非主半球一侧。
1.2.2 作枕下骨窗 钻孔做好后,作枕下骨窗。首先进行中线皮肤切口,切口下端到达第5颈椎棘突。项韧带切开,肌肉向两旁分开。暴露枕骨和颈椎椎板。分流导管的下端,置入上部时紧接在小脑扁桃体的下方,并将枕大孔后缘和其上方直径3~4 cm的一片枕骨切除。之后在小脑延髓池表面作纵向硬脑膜切口。如将导管下端置入小脑延髓池的上部,则硬脑膜切口的上端应抵达小脑扁桃体表面,并略向枕部钻孔一侧偏斜,平行于分流导管,使缝合时较为平整。将导管置入小脑延髓池下部时,硬脑膜切口位于中线,以枕大孔边缘为其中点。切开硬脑膜时,注意勿将蛛网膜损伤,以免脑脊液流出后,妨碍手术操作,并使小脑延髓池萎瘪,导管不易置入。
1.2.3 放置分流导管 先经枕部钻孔用脑针作侧脑室穿刺。记下脑皮层厚度和穿刺方向,然后将导管沿脑针穿刺孔道放入侧脑室中。放入深度应较皮层厚度增加4~5 cm,使导管末梢游离于侧脑室中。导管的内径约3 mm,硅橡胶管较合适,聚乙烯塑胶管太硬,优质橡胶管也可使用,但组织反应较著。导管末梢的形状应与导尿管相似,即在顶端没有开孔,而在离顶端2 cm的长度内作侧孔3、4个,这样在穿刺时不会有脑组织嵌入管内。导管在插入脑室之前,可在预定的深度用中号丝线先行结扎一道。这样既可作为插入深度的标记,又可用以将导管缝合固定于脑膜上。导管放入侧脑室后,因脑室内压力较高,脑脊液即源源自导管流出。导管用贯穿缝结固定于枕部钻孔的脑膜切口边缘。于是将导管下端经头皮下放到枕下减压孔中。方法是用弯血管钳在帽状腱膜下作一窦道,连接枕部钻孔切口和枕下骨窗切口,将导管自上方放入,下方拉出。导管穿过皮下后,枕部钻孔的皮肤切口分两层(帽状腱膜和皮肤)紧密缝合。
1.2.4 缝合结扎 将导管下端置入小脑延髓池之前,先沿枕下硬脑膜切口穿好缝线2~3个。缝线自一侧硬脑膜外穿过硬脑膜和蛛网膜进入脑池,再自对侧经蛛网膜和硬脑膜穿出。于是将导管下端放到脑膜切口,比拟所需长度,使有1.5 cm的一段放在脑池中。按此长度将导管剪断,剪时略作倾斜,使开口朝向脑池。并在离末端1 cm内另作侧孔1~2个。提起脑膜切口两侧缝线,将导管下端穿破蛛网膜插入脑池中[2]。然后将两侧硬脑膜上的缝线结扎,并围绕导管将之结扎固定。要尽可能保持脑池和蛛网膜完整,同时导管务必放在蛛网膜下腔中。
1.2.5 其他 枕下硬脑膜切口如尚未完全闭紧,可再用丝线数针缝合。这时分流手术已结束,可试验导管是否通畅。如穿刺脑室时曾向脑室内注入颜料(酚红、靛胭脂等),则可见染色脑脊液自枕下硬脑膜切口流出。也可用细针穿刺导管,用注射器抽吸试验。证实导管通畅后,肌肉和头皮紧密缝合,不引流。
2 结果
通过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采用适合的方法进行了治疗,由随访结果显示,20例患者中有14例治疗效果显著,有4例症状有明显改善,病情好转,有2例患者效果不理想,有3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了并发症。治疗总有效率为90%。
3 讨论
本病的发病症状主要有烦躁淡漠,易激惹,经常性的尖叫哭泣,或有发育迟缓以及运动落后,恶心呕吐,头痛嗜睡,肢体痉挛,出现视力下降或复视,行为异常等,并会有不明原因的发热等现象,发病率依次减弱。随病情的进展患者体征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首先表现为头围、囟门及颅缝的增大,囟门饱满、张力增高,头皮变薄、头皮出现静脉曲张或怒张,叩颅骨可听见“破壶音”,颅骨透照试验呈阳性;其次表现为颅神经功能障碍,以眼球运动异常为主要表现,双眼不可上视,眼球处于下视位置,眼上半部为白色的巩膜,眼球下半部沉降于下眼睑的下方呈落日状,又被称为“落日征”[3]。还可以出现凝视麻痹,上下视或左右视时不同步或眼球分离,眼震等。出现其他颅神经功能障碍可能与导水管阻塞后,挤压脑干神经核和传导束有关;一般视网膜静脉曲张在临床上较为多见,病情严重者会有视乳头水肿症状;再次还会出现痉挛性瘫痪,表现为下肢沉重,走路呈“剪刀步”,甚至有少数患者会出现偏瘫症状;若患者年龄较小还会出现生长发育迟滞,智能和运动发育均有障碍表现等,一般体格发育也会落后;还会有内分泌异常、颈强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以及意识障碍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于军,李旭琴,熊文德,等.脑积水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6,22(1):62-64.
[2] 孟辉,冯华,王宪荣,等.经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积水[J].中国内镜杂志,2002,8(10):4-6.
[3] 王玉玉,李刚,李毅,等.4种神经内镜手术方法治疗脑积水临床效果分析[J].重庆医学,2014,43(27):3575-3576,3579.
20 Cases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Hydrocephalus
XIE Yong,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Ning'an, Ning'an 1574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Surgical treatment of hydrocephalus and cerebral treatment effect analysis.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this disease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June 2012 to June 2014 were treated 20 case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After treatment in 20 patients 14 cases a significant effect, four cases hav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improved, 2 patients are not effectiv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0%.Conclusion The use of surgical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hydrocephalus, the effect is more ideal, fewer complications and minor trauma.
[Key words]Hydrocephalus, Surgery, Ventricular shunt cisterna magna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1.021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1-0026-0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