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最后一片叶子》为例论中医院校大学英语课堂中医知识的融入※

2015-01-31任俊伟李涛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16期
关键词:化作叶子课文

任俊伟 李涛安

(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南昌330004)

以《最后一片叶子》为例论中医院校大学英语课堂中医知识的融入※

任俊伟 李涛安*

(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南昌330004)

本文以课文《最后一片叶子》为例,针对中医专业学生,在课堂设计上围绕“寻死之因”和“生机之由”两大问题,从文中病人思维、病人护理和精神力量三个方面,做了相应的中医阐释,以期学生在加深课文理解的同时,提升运用中医阐释现象的能力,最终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为整个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出路。

《最后一片叶子》;课堂设计;中医知识

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存在“费时低效”现象[1],改革之呼声日益高涨。笔者以为核心问题在于英语教师能否为课堂教学注入灵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要做到这一点儿,教师必须不断丰富自身知识结构,因材施教,令所教内容与学生产生共鸣。本文就以大学英语课文《最后一片叶子》(The Last Leaf)为例,针对中医院校中医专业学生,探讨如何将中医知识融入本课的讲解过程中,希望为整个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抛砖引玉。

《最后一片叶子》是美国20世纪初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代表作之一,集中体现其独特的创作风格,批评界多从文学和语言学的角度进行解读,比如赵迪的“错位认知下的艺术母题及生命之思——《最后一片叶子》的另一种解读”[2],王雅静的“评价理论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浅析——以《最后一片叶子》为例”[3]。因此,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也多从这两个角度进行讲解。但中医院校学生有其专业的特殊性,单从这两个角度进行授课,怕是效果不佳。笔者结合自身数年比较成功的教学实践,对整个课文串讲之后在课堂设计部分针对课文内容提出“why did Johnsy want to die”(寻死之因)和“how did her friends help her not to die”(生机之由)两大问题,引导中医专业学生进行思考,并不失时机地将相关中医知识融入。

1 课堂设计

1.1 寻死之因求生本是人之本能,为何课文主人公琼西(Johnsy)却万念俱灭一心求死呢?原来她不幸患上肺炎,病情危重,正值素秋时节,看着窗外藤蔓上的叶子,答她的挚友苏(Sue):“最后一片叶子飘落,我也该去了。”[4]显然,她将藤叶跟自己的生命相连,认为前者落尽之日,就是她生命终结之时。其中科学性之有无姑且不论,然这种观天地万物以察己身的思维倒与中医取类比象有几分神似。

古代科技落后,中国古人多观察天地万物来认识自身,指导医学实践,这就形成了中医特色的取类比象思维,其在医家圣典《黄帝内经》中体现尤为突出,如“黄帝问于伯高曰:愿闻人之肢节以应天地奈何?伯高答曰: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声音;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曰,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窘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5]显然,伯高以天地万物为参照来认识人体。但中医的这种取类比象跟琼西的思维不同。前者观察天地万物旨在阐释人体生理,以指导临床;而后者生之意志微弱,妄加联系,也不同于中国文人悲天悯人之情怀。

中国文人伤时之作不胜枚举,比如《红楼梦》中的《葬花吟》。花开花落,本是自然运作,但在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眼中却是悲伤不已,并“锦囊收艳骨”,居然不顾体弱手把锄头来葬,还像读祭文似地念念有词:“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6]显然,花谢令她想到了红颜易老、生命消逝的自然定律,由于怜花才去葬花,但她并未像琼西将自己的生命跟藤蔓上的叶子无端联系那样把花之凋零与自己生命之终结强加关联,尽管她本身也体弱多病,但对自己生命何时结束她并无定论。

总之,琼西之思维虽然跟中医取类比象、文学悲天悯人同出一辙,但着眼不同,前二者观自然以察人身,后者却妄加联系,无怪老贝尔曼(Behrman)斥责说:“什么?世上还有人傻到因为藤蔓上的叶子落了去死的?我从没听说过这样的事”[4]。

1.2 生机之由琼西本来存活希望渺茫,然最终生机再现,其中因由离不开好友苏精神与物质层面上的细心呵护,而这种呵护又与中医理论暗合。

苏(Sue)听了医生对琼西病情危重判决之后,为了掩盖实情不让好友难过,她故作姿态,“(医生走后,苏走进画室哭了)之后她哼着自在的小调儿,带着画板走进琼西的房间”[4],甚至还不惜撒谎来安慰“今早上医生告诉我你很快痊愈的几率是十比一(而实际上医生说她只有十分之一的痊愈几率)”[4]。她所做的一切可以从中医的角度找到解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有云:“(肺)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4]。中医理论把五行与五脏、五志相配属,肺五行属金,在志为忧,过分忧伤则伤肺,如果要借助情志做辅助治疗,那就要调畅病人心情来消解忧伤,因为五行关系中火克金,心五行属火,在志为喜。苏之所以掩饰自己、撒谎骗人,是不想让身患肺炎的琼西知道实情加剧忧伤,恶化病情,如果她的努力凑效的话,还能让对方心情好转从而利于疾病向愈。或许有人会反驳说,古今中外不管什么样的病人,大家都会这么做来安慰。没错,确实是!可谁能否认情志致病这一客观事实呢?当然,懂得此理的人不见得都懂中医,这就是常说的“道日用而不知”。

一反常人做好吃的给病人的习惯,苏准备“soup”(汤)给琼西,其中也体现了中医护理思想。《伤寒论》在桂枝汤方下面明确注明:“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5]。因为外感病人邪气外侵,正气趋表抗邪,无暇顾护于里,脾胃之气相对不足,因此不宜吃难消化之物,而引文所列食物皆属此类。有关照顾胃气的饮食,张仲景在十枣汤方给出“糜粥自养”[5]的护理方法。尽管身患肺炎的琼西此时可能没有表证,也极可能没有服用类似于十枣汤泻下伤胃的药物,但患病之人脾胃之气相对不足却是事实,因此苏准备易于消化吸收的“soup”给琼西,大致符合中医护理病人的原则精神。

另外,然对琼西生命起到强心针作用的还得说是老贝尔曼。有关琼西的病情,医生做了判决:“她有十分之一的痊愈可能。这个可能就是她自己想活下来。而你的这位小姐断定自己不会好起来了……”[1]鉴于琼西无端将自己的生命与藤蔓上的叶子相连,为了重燃琼西生之意志,老贝尔曼不惜牺牲生命,冒着风雨连夜在墙上画了片叶子,而这片“叶子”几经风雨矗立不落,以至于令琼西感受到万物霜天争生存之意志,求生之欲顿生,接着就向苏索要食物吃。这要与中医的“除中”,即常说的“回光返照”相鉴别。中医的“除中”是说人久病在床,不思饮食,精神萎靡,突然神采奕奕,要求进食,但很快病人会气绝身亡。而琼西精神突变、饮食要求有她求生意志坚定这一内在因素驱动,并且她后来渐渐恢复健康,并无生命危险。

总之,琼西之所以痊愈离不开其精神力量,类似于当下时髦的心理辅助治疗,这在《内经》中早有记载。黄帝向岐伯请教避免五疫相染之法,“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天牝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邪干。气出于脑,即室先想心如日。欲将入于疫室,先想青气自肝而出,左行于东,化作林木;次想白气自肺而出,右行于西,化作戈甲;次想赤气自心而出,南行于上,化作焰明;次想黑气自肾而出,北行于下,化作水;次想黄气自脾而出,存于中央,化作土。五气护身之毕,以想头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后可入于疫室。”[4]大致意思是说,人体只要正气充盈,邪气便无法侵入。所谓正气出于脑,即室内要集中精神,想象心中如日普照般光明。将要入病房,先想一股青气自肝而出,左行于东方,化作繁茂之树林;次想一股白气自肺而出,右行于西方,化作甲兵;次想一股赤气从心而出,南行于上方,化作火焰光明;次想一股黑气从肾而出,北行于下方,化作寒凉之水;最后想一股黄气从脾而出,驻于中央,化作黄土。有此五气护身之后,再想头上北斗璀璨,入得病室方保无忧。有人可能觉得岐伯是在装神弄鬼,自欺欺人。实际上,他是在借意念作用于五脏,振奋五脏功能进而达到抗邪目的,跟当代的气功健身之意念导引有相似之处。

2 小结

本文以《最后一片叶子》为授课材料,以课堂设计上“寻死之因”和“生机之由”两大问题为中心,从主人公琼西把自身生命与藤蔓上的叶子无端相连的思维出发,与中医取类比象、文学中悲天悯人之情怀做了分析鉴别,接着从中医角度阐释了苏对琼西的护理方式,最后对琼西借其精神力量迅速恢复健康做了中医解释。中医专业的学生从中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运用中医解释现象的能力,从而激发学习英语和中医的兴趣,不可不谓一石二鸟。

[1]戴炜栋.外语教学的“费时低效现象”——思考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1-32.

[2]赵迪.错位认知下的艺术母题及生命之思——《最后一片叶子》的另一种解读[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3):90-92.

[3]王亚静.评价理论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浅析——以《最后一片叶子》为例[J].山西师大(社会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2010:40-42.

[4]李荫华,等.大学英语全新版(第三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89-193.

[5]河北医学院校释.灵枢经校释[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74.

[3]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0:201.

[4]山东中医学院、河北医学院.黄帝内经素问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78,1325-1326.

[5]张仲景著.厉畅,梁丽娟点校.伤寒论[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19,39.

On Infusion of TCM Knowledge into English Class of TCM Universities in the Example ofThe Last Leaf

RENJunwei,LI Taoan
(HumanityCollege, Jiangxi University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Nanchang330004, China)

Taking The Last Leaf as the example and students majoring in TCM as objects,and centering round two questions"why did she want to die"and"how did her friends help her not to die",from such aspects as thinking mode,nursing and spiritual force of patients,we made corresponding TCM interpretation to arouse students'interest in English learning by furthering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 and improving their TCM application in interpreting things,and thus provided a way for English teaching reforms.

The Last Leaf;teaching design;knowled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0.3969/j.issn.1672-2779.2015.16.048

1672-2779(2015)-16-0099-03

:苏玲本文校对:李涛安

2015-06-09)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No:13WX208)

*通讯作者:1356323140@qq.com

猜你喜欢

化作叶子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愿你化作地坛的一棵树
我愿化作白云一片
你只是化作天空最亮的一颗星,与FAST遥相望
叶子
愿化作一粒孤独的尘埃
最后一片叶子(节选)
背课文
一见倾心的优雅——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