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姆斯基基于语言理论的人性概念研究
2015-01-31黄凌燕
黄凌燕
(泉州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乔姆斯基一生的学术研究都是围绕着数理语言学和政治评论这两个方面,而人的本质的研究使乔姆斯基的语言学和政治学这两个领域微妙地联系在一起,他的学术研究都是在以人的本质为出发点。人是唯一拥有语言的动物,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决定人的属性的最主要东西之一,从语言的本质特征透析人的本质,语言的研究为我们认识人类本质提供了一个新的科学视角。任何理想社会的设计都必须以人的本质为出发点,任何扭曲人性的措施、制度都必须受到谴责。
一、乔姆斯基关于语言本质特征的研究
经验主义者认为大脑中所有的观念和思想都是通过感官在环境中形成,感官受到外界的刺激强化被动地获取经验,一切知识都是来源于经验,其中最具代表性是洛克(John Locke,1632—1704)的“心灵白板说”(theory of tabula rasa),认为人脑是一块空白的板,没有任何的痕迹和填涂,只有通过经验的方法(empirical method),特别是归纳方法(inductive method)概括或综合成一个体系。20 世纪50年代,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斯金纳(B.F.Skinner,1904—1990)认为,传统上用来解释行为的所有独立因素都是由环境所取代,所谓的环境是指生物演化和个人行为被塑造和控制的地方[1]。语言、观念、感觉、人格、目的等都可以用环境的刺激强化来解释,环境具有解释一切行为的功能。
乔姆斯基批评经验主义和行为主义的语言观,他在接受布莱恩麦基(Bryan Magee)的采访时指出:“古典的经验主义传统——休谟代表了它的最高形式——在我看来是极其重要的一种传统,因为它试图提出一种知识的起源的科学理论……但是当我们探究它时,我认为它完全是错误的”[2]。经验主义和行为主义企图用许多动物做大量的实验,使用操作条件性刺激反应理论描述动物的机械行为来解释人的语言习得问题,这种做法本身就非常不科学,因为它无法解释两种基本的语言现象:一是刺激的贫乏(poverty of the stimulus)现象,即为什么儿童能够从上千万的语言中选出和掌握自己的母语,并在生活的早期接触的语言数据如此有限,却能够无师自通地获得基本上一致的语法系统;二是语言使用的创造性现象,即儿童为何能在有限的输入不足的语言经验下,说出许多以前从未学过、从未听说过的句子。
(一)语言机能的先天性
在语言习得的早期(特别是在学龄前),儿童不可能根据有限的语言材料归纳出自己母语的语法体系,而这体系具有很大的一致性,能够达到彼此有效地交流,这些都不是后天环境学习和强化的结果,而是人类具有这种能力,很可能是与生俱来的均匀地存在每个人身上。我们能够在贫乏的刺激下拥有完美的表达力极强、高度复杂而又有组织的语言知识,这些都不是因为我们与经验的互动中总结出来,而是因为在我们出生时,就已经拥有了一套语言规则,这就是普遍语法,儿童有一种受遗传因素决定的“先天语言获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任何后天的学习或使用不能改变其属性和实质,外部环境的刺激只能激发它们而已。
乔姆斯基的语言先天假说是建立在遗传生物学的基础上,规则、语法等与生俱来地潜存在人脑中,这些具有人的生物学特征。乔姆斯基没有把语言看作是社会现象,语言被视作“生物”,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人类的语言能力是来自于一种遗传学上决定的器官,并且普遍存在人类的大脑中,语言是一个生物机体(biological organism),器官被称作“语言器官”(language organ)或语言机能(language faculty)。所以,结构复杂的大脑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经验,而是对经验进行积极地加工与诠释,经验不是知识的来源,经验只能起到激活和触发的作用。
(二)语言使用的创造性
乔姆斯基语言观的核心是语言机能的先天性,把人类语言能力看作是一种先天被赋予的遗传生物能力,但他还明确指出语言使用的创造能力也是天赋的,人类一出生就已经植根在人脑中。当一个儿童面对新的语境时,说话时能满足各种新情景不同的要求,使用的语言能瞬间新创造出来,但小孩是无法在很小的年龄阶段掌握如此庞大又复杂的知识并能够创造出新的句子,所以语言使用的创造性不是后天环境刺激引起的,虽然我们要根据环境进行得体的交流,但却与环境没有因果的关系。
乔姆斯基在与福柯关于人性之辩时,对语言使用的创造性进行充分的解释说明:“在与人正常交流中,一个人说的东西大部分都是新的,你所听到的东西也是新的,这不是随机的新行为……这种行为具有很多特征,我想最好把这些特征称作创造性。”[3]这里的“新”是指这些句子在人们的经验理解中从来没听过,这些话甚至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也没出现过,但是从来没有人说过完全相同的句子,却能表达相同的意思,主要原因是他们拥有几乎相同的语法体系和语言知识。但是,语言使用的创造性要受到规则等的制约,使用有限的手段创造出无限的句子必须合乎语法规则,而且语言的使用也要受制于我们的心智结构,因为人类的心智能力似乎也要在一定的范围内运作的,也就是,我们要在一定的规则和原则的设定下,才可以自发地自由地创造日常使用的语言。
语言的本质特征表现为语言机能的先天性和语言使用的创造性,对语言这两个特点的研究,乔姆斯基确信:人出生时就已经被赋予语言能力,并且在日常语言使用中能行表现出高度的创造性,这能力普遍地存在每个人身上,是最普通的能力,语言机能及其工作方式代表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二、从语言的本质看人的本质特征
(一)是否存在人的本质
经验主义和行为主义的语言观无法解释刺激的贫乏和语言使用的创造性问题,但他们的观点却被资产阶级及其统治者极力推崇,左派自由主义认为它是进步理论,某些右派与将它与“自由”联系在一起,因为如果人出生时大脑就如一张空白的板,那么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实际上生来是平等的,如果国家实行恰当的社会政策,人的潜能就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形成他们理想中自由平等的和谐社会。乔姆斯基指出这种观点是非常危险的,实际上抹杀了人类具有某些共有的内在品质,如果人与动物没有本质的区别,人的身上不存在任何的本质,而由后天环境起决定性作用,那么统治阶级就能以刺激、强化的手段控制民众,把群众当作“空洞的有机体”,任意的填涂和塑造。经验主义和行为主义否认人类的本质,实际上是为统治阶级操作和控制民众提供合法的理由,民众永远都在统治者的奴役控制下。乔姆斯基强调,任何人都具有区别于动物的品质,只有首先承认人具有这些属于本质的东西,并找出人类本质的各个方面,人类才不会像软塑料可以被外力随意地弯曲,民众才会致力于消除违反人性的种种做法,才能为自己争取适合人性发展的社会环境而斗争。
(二)人的本质与语言本质的联系
人的本质是什么?对于人的本质的研究,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乔姆斯基认识到人类本质的复杂性,他认为目前的科学还没有提供令人满意的解释,但是关于人的本质特征,乔姆斯基继承了笛卡尔学派的关于语言的唯理主义观点,赞同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88)、洪堡特(Humboldt,1767—1835)、巴枯宁(Mikhail Bakunin,1814—1876)等人的观点,“人的本质基本特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某种创作的冲动;控制自己生产性和创作性劳动的愿望;不受权力侵害的需求;崇尚自由和创造的本能追求;在自己选择和决定的条件下自愿与他人合作进行生产劳动的真正需求”等[4],自由和创造是人的本质的核心。他同时也指出,要探讨人的本质,最可靠的方法就是研究人类心智中所蕴含的那些独特方面,而语言能力显然是人类所独有的最明显的心智组织方式和工作方式,语言这一器官和机能就像一个中枢认知系统,使人们能够组织其他认知系统所提供的材料去解决问题,它提供了一种概念工具,因此在乔姆斯基看来,对语言本质的研究有利于我们了解人的心智结构以及人类的本质特征。麦吉尔弗雷指出:“我们有一种内在的观念,不用学习这些观念,就可以用无穷无尽的方式结合形成句子;它们可以随时被使用;它们与其他系统有着灵活的关系,使创造成为可能,它给我们一种自由,一种只属于人的满足感。”[5]这段话明确概括乔姆斯基的语言本质的特征,提到了语言的先天假说和语言使用的创造性,并指出语言与其他系统(人的本质)微妙的联系,比如创造、自由问题,这段话把语言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的联系很好地体现出来。
人类语言能力的先天性说明人出生时大脑不是一片空白,我们先天被赋予一些心智概念,人类语言的使用方式为语言的发展提供一种手段,使人们每时每刻都能创造出无限新的句子,这样新的思想才会不断产生,思维方式的更新会促使人类设想出不同于现实世界的新秩序,会自动选择和建构适合人性发展的新社会制度和新环境,因此自由是保障这一过程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自由为人类实现自身的潜能提供有效的工具。人必须是自由的,这不是政治或法律所规定的权利:自由是人天生被赋予的权利,人先天地具有自由的品质和条件。正如乔姆斯基指出,巴枯宁所说的“对自由的本能追求”才真正是人的本性的一个核心组成要素[6]152。
我们也许能从许多方面为人的自由辩护,但语言的本质特征无疑是最有利的证据,“就其本质特性和使用方式而言,语言提供了一个基本标准,可以用来判定一个生物体是不是拥有人类心智的存在体,拥有人类自由思考和自我表达的能力,拥有对自由的一种基本需要”[6]106。这一论断说明了语言使用的创造性和思想自由的关系。从内部来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语言时所体现的高度创造性,根本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刺激,这说明人类天生具有自由的意识,追求创造性活动和自由生活是人类的本能,也是最基本的人类需求;从外部来看,自由也意味着人类要创造自由的环境,为人类各种天赋和潜能得以充分发展提供有利的多样化环境。
乔姆斯基没有把对人的本质的研究建立在形而上学的假设之上,也没有抽象地谈论人的理性如何决定人的本质,他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是建立在人类语言的科学研究上,他的转换生成语法是研究语言知识的存在方式和使用方式。基于这种研究,乔姆斯基认识到语言机能的先天性和语言使用的创造性代表语言的本质特点,是人类所独有的心智结构以及运作方式,是人类属性的基本特征,并解释了人为什么对创造性活动和自由生活的本能追求,而这种自由和创造性恰是我们人的本质特征。
[1]尤泽顺.乔姆斯基语言、政治与美国对外政策研究[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84.
[2]赵美娟.乔姆斯基的语言观[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3]Noam Chomksy,Michel Foucault.The Chomsky-Foucault Debate on Human Nature[M].New York:The New Press,2006:2.
[4]郭庆民.语言、人的本质与自由——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与政治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56.
[5]McGilvray J.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Chomsk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220.
[6]Noam Chomksy.Chomsky on Anarchism[M].Edinburgh:Ak Press,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