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肇庆市建设休闲旅游城市的若干思考

2015-01-31肖光明

肇庆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观光旅游肇庆旅游

肖光明

(肇庆学院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肇庆是广东传统旅游城市,岭南山水名城。1984年肇庆市区范围被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9 年被批准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自20 世纪80 年代初肇庆即发展旅游业,主要以七星岩、鼎湖山以及德庆龙母祖庙为依托,当时已基本确立旅游城市的形态,旅游业一直拥有较高的产业地位。但多年来肇庆旅游主要走观光旅游的路子,兼有文化旅游、宗教朝拜旅游,以慢节奏和深度体验为特征的休闲旅游未得到特别重视。结合市场需求的变化和肇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在对比传统观光旅游的基础上,笔者提出肇庆应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建设休闲旅游城市的构想。

一、休闲旅游城市的内涵分析

(一)休闲旅游与休闲旅游城市

在我国,休闲旅游的概念是相对于观光旅游与度假旅游而提出的[1]。休闲旅游与观光旅游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常常使游客处于紧张奔波的状态(这是使很多游客感到旅游是“花钱买罪受”的主要原因),游客消费水平不高且重游率较低;而休闲旅游则属于“慢旅游”,节奏相对缓慢,游客在目的地能安静悠闲地放松身心游览,有机会参与当地的各种休闲游憩项目,体验层次较深,消费水平和重游率均较高。休闲旅游与度假旅游的区别在于,休闲旅游虽节奏上相对缓慢,但整体过程仍处于动态活动之中,而度假旅游则居住地点相对固定,消费时段集中;同时,相对于休闲旅游,度假旅游需要更高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作支撑。实践证明,目前肇庆还不具备由观光旅游城市直接过渡到度假旅游城市的条件。因此,在观光旅游发展多年而度假旅游一时难以发展起来的情况下,结合市场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背景,肇庆应积极发展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休闲旅游,将建设休闲旅游城市作为发展目标。

休闲旅游城市是与传统观光旅游城市、度假旅游城市相对的概念。目前,国内论述“休闲城市”的学者不少,但明确论述“休闲旅游城市”及其发展思路的学者不多,只有宋东宁[2]、金丽[3]、王虹[4]、郑文[5]等几位,其中仅王虹对休闲旅游城市的概念进行过探讨。她认为,由于经济、文化、地理、自然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城市的休闲旅游功能在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决定着城市的性质,这样的城市就是“休闲旅游城市”[4]。笔者认为,休闲旅游城市就是休闲旅游资源丰富,休闲产业明显聚集,随着外来游客与城市居民休闲活动的发展,休闲类行业在城市产业中具有主导地位的城市。在休闲旅游城市中,城市休闲资源丰富,休闲氛围浓郁,休闲设施和休闲场所众多,并且休闲服务水平较高,休闲管理机制比较完善。因此,休闲旅游城市是生态环境、市民生活品质和对外吸引力皆达到较高状态的城市,是城市资源禀赋、休闲功能与建设管理不断优化发展的结果。在休闲旅游城市中外来游客的休闲旅游活动与本地市民的休闲活动能够相互交融、和谐共生[6-7]。休闲旅游城市一般应符合宜居、特色、人文与和谐等要求,也即环境适合居住、地域文化挖掘充分、对外来者有包容精神,同时各行各业能融合发展。

(二)休闲旅游城市与观光旅游城市的比较

传统观光旅游城市主要以旅游资源、旅游形象、旅游设施为吸引元素,以城市接待设施为依托,以吸引外来游客获取旅游收入为主,旅游业是其主要产业,当地居民的感受和利益常常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观光城市在旺季时城市氛围往往比较嘈杂,有很多观光性质的景点,以接待短暂停留的游客为主,服务水准不高(突出经济效益),一般性价比不高,同时淡旺季明显,旅游就业人员在旅游淡季失业或改行的比率很高。

而休闲旅游城市则强调以城市休闲环境与休闲文化为吸引要素,城市氛围悠闲,具备丰富的休闲旅游产品,休闲旅游业是其重要产业。休闲旅游城市既服务外来游客也服务于当地市民,既关注游客在该城市进行休闲旅游的品质,也关注当地市民的休闲生活质量,不像传统观光旅游城市那样只关注游客的钱袋子,丰富的休闲旅游产品对本地市民和外来游客均形成多元化吸引力。休闲旅游城市内,往往配备休闲娱乐项目和健身场所,而不单纯是观光型景点(传统景区往往进行了休闲化改造),服务方式以常规的居家生活及其配套服务为主,服务设施方便实用,内在品质和性价比较高,淡旺季不明显。许多休闲旅游城市往往从传统观光旅游城市发展而来。观光旅游城市发展成为休闲旅游城市,除了与城市管理者的经营管理理念有关外,还与该城市的地理位置有一定关系,一般距离大城市近而环境好者更有条件发展成休闲旅游城市。

二、肇庆市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发展,肇庆旅游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山水肇庆”的观光旅游形象难以改变,先前的旅游资源已挖掘到极致;城市旅游景区周边房地产建筑密集,观光旅游产品升级困难,山区旅游收入单纯依赖门票的现象突出,游客停留时间较短;旅游体制机制落后[8],旅游经济增长缓慢。虽然肇庆旅游市场总体规模在持续扩大,但与珠三角九城市横向比较,旅游经济比重有所下降;同时,城市与区域旅游形象仍不鲜明,外界影响力、知名度仍不高。近年来,省内其他城市尤其是珠三角及其周边城市(如佛山、江门、清远、中山、惠州等)旅游发展很快,对肇庆旅游客源争夺明显。作为传统观光旅游城市,肇庆在区域旅游市场上的号召力仍然不够强。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过度依赖传统旅游资源。传统旅游资源和著名景区代表了当地的旅游品牌形象,这使肇庆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先天优势和基础;但如果长期固守传统景区,过度依赖传统资源,旅游形象缺乏更新,这些有形无形资源将逐渐成为“包袱”,最终演变成相对单一的旅游发展模式,导致旅游发展思路墨守成规、难以结合市场需求进行创新,各种新型旅游形式和旅游产品难以落地生根或缺乏规模和影响力。目前,国内旅游者已逐渐成熟,现代和后现代旅游者日益增多,旅游需求变化很快,旅游经验日益成熟。许多游客已不满足于过去马不停蹄、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快旅游、浅层次旅游),逐步向注重旅游品质的休闲旅游(慢旅游、深度旅游)转变,即许多有经验、有知识的旅游者希望能放慢旅游节奏,更深入地了解旅游目的地的风俗、文化和居民生活。

近年来,肇庆市政府多次提出要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那么转型升级的方向是什么?笔者认为,肇庆应实现由传统观光旅游城市向现代休闲旅游城市的转型升级。如何寻找突破口?关键是要改变过去那种过度依赖著名景区发展观光旅游的模式,应结合市场需求改变发展思路,争取实现两个转变:一是要转变局限于传统资源的狭隘的旅游资源观,把肇庆城市和社会文化生活作为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实现游客旅游活动由传统景区向景区、城市和社会的转变;二是积极拓展肇庆休闲旅游空间,丰富休闲旅游产品配置,实现由以快旅游为特征的传统观光旅游向以慢旅游为特征的现代休闲旅游转变。对于肇庆中心区(以端州、鼎湖两区为核心)而言,这种转变是较为迫切的。具体的做法是,对于珠三角城市群的近距离游客,以培育休闲旅游为主;对于远距离及外省游客,以推广观光旅游为主,同时不排斥休闲旅游。

三、肇庆市建设休闲旅游城市的有利条件与重要意义

(一)肇庆建设休闲旅游城市的有利条件

肇庆具备建设休闲旅游城市的有利条件。肇庆在空间上与广州、佛山接近,拥有珠三角城市群庞大的潜在休闲度假客源。肇庆优越的生态环境、真山真水的景致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使其在广东省内诸城市中显得别有一番魅力。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10年来的发展,在“向东看、向东赶”和“两区引领两化”发展思路的指引下,肇庆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方面成就显著。肇庆环星湖绿道的建设,明显提高了肇庆城市的美誉度和市民的生活品质,拓展了旅游发展的新思路。就对外交通而言,近10年来,在广肇高速公路的基础上,新增广佛肇城际轻轨、两广铁路、昆汕高速、澳太高速、广贵高速、广梧高速等交通线路,随着这些项目的启动或完工,肇庆区位条件已明显改观,这为肇庆在传统旅游城市基础上建设休闲旅游城市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肇庆建设休闲旅游城市的重要意义

将休闲旅游城市确立为肇庆市建设目标,对肇庆各方面的发展均有重要意义,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肇庆市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改善生活品质。休闲旅游城市以“休闲”为城市的首要特质,把提升当地市民的生活品质、满足其各方面需要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性目标,这种环境中培养出来的人具有宽阔的心胸、健康的体魄、高雅的文化和创造性的思维,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的素质。当然,这要求政府要善于普及健康的休闲观念,努力建设丰富的休闲文化设施,长期有效地改进肇庆市民的居住环境。通过休闲化城市建设,肇庆还能避免“城市病”的出现,形成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谐共存的生态文明,也即形成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休闲需求可以推动休闲产业的发展,使城市经济向服务业转型,就业岗位将明显增多,有利于当地市民安居乐业。因此,提出建设休闲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有利于肇庆旅游城市品牌由观光型向休闲化、多元化转型,是肇庆生态环境、生活品质达到较高水准的反映。

2.有利于肇庆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经济发展。首先,休闲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多数城市经济转型的主要方向之一。休闲业涉及面较广,可初步分为3 部分:包括旅游、文化、体育、网络在内的休闲主体产业,包括农业、商业、房地产业和邮轮游艇在内的休闲延伸产业,包括某些工业、信息、交通、休闲中介在内的休闲支撑产业[9]。这些行业有许多属于劳动密集型,或劳动与资金密集型,就业岗位和层次较多,对解决社会就业有积极意义。其次,建设休闲旅游城市能有效解决现代城市普遍存在的“异化”现象(主要从环境优化和产业培育两方面),有利于肇庆形成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和投资环境。再次,休闲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城市休闲产业的最初发展,虽然受制于城市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但当休闲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又会出现和聚集新的业态,能反过来推动城市经济的持续提升,形成更多就业岗位。最后,建设休闲旅游城市,对统筹区域发展尤其是城乡发展也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城市休闲氛围的营造、休闲旅游产品的设计和休闲品牌的建设,需要利用各种空间范围,如从城市社区到城市广场、滨水区等开放性空间,从城市内部到城市郊区(环城游憩带),并延伸到周边更广大乡村的农家、田野和山地区域,这是对传统城市土地规划建设和空间开发利用模式的突破,有利于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因此,建设休闲旅游城市符合肇庆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具有战略意义。

3.有利于肇庆转变旅游发展方式,形成休闲旅游、城市旅游、社会旅游与观光旅游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长期以来,肇庆旅游发展过分依赖星湖景区,偏重发展观光旅游,同时区域经济背景不强,游客来去匆匆,门票经济明显,政府部门也曾作过各种努力和尝试,希望把度假旅游迅速发展起来,或至少增加过夜客的比例,如1993年以来七星岩省级旅游度假区的开发、高要白土镇广新农业生态园的开发、高尔夫球场的建设以及近年推出的“砚都之夜”歌舞晚会等,但与高比例的当日返程游客相比,真正有意识留在肇庆住宿的游客比例仍然很低。目前通过自驾车来肇庆旅游的游客日益增多,“住”与“不住”对肇庆旅游经济起到的作用大不一样。因此,破解肇庆“留不住客”的难题需要战略思维,而不是“小打小闹”。如果我们能把肇庆与休闲旅游城市的概念等同起来,对游客进行观念上的引导,即来肇庆旅游不仅仅是观光的需要,更是追求一种生活方式,那么效果将明显不同。既然来肇庆旅游是代表一种生活方式,那就需要小住几天,好好感受和体会,这样,游客自然留了下来,长期存在的“难题”也将有望逐步破解。

四、肇庆市建设休闲旅游城市的对策思考

作为地级市和传统旅游城市,肇庆应建设什么样的休闲旅游城市?一句话,应是形象鲜明、内容丰富、市民与游客共享的富有岭南特色的知名休闲旅游城市,这与肇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国际旅游会展胜地”的目标和广东省委对肇庆建设“珠三角连接大西南的枢纽门户城市”(强调其独特区位)的要求是相吻合的,同时也符合2013 年2 月国务院颁发的《国民休闲旅游纲要(2013—2020 年)》的精神。这里结合肇庆实际提出以下6 点对策,同时也应认识到,建设休闲旅游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不可能一蹴而就,关键是贵在坚持,常抓不懈。

(一)以“悠游肇庆”统领肇庆城市与区域形象宣传,并使其品牌化

“悠游肇庆”的形象宣传口号已确立了几年时间,与以往的宣传口号相比,这一口号更符合肇庆环境优越、风景优美、涵盖下属数个山地县市的自然地理特征,也尊重了目前肇庆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能够得到旅游市场广大消费者的认可。该口号其实向广大游客传达了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和旅游理念。“悠游”,具有心情悠闲、从容放松之意味,反映出一种旅游品位和旅游境界,暗含肇庆“适合休闲、适合小住、值得品味、值得多次前来”之意。该宣传口号以“肇庆”市名直接点题,有别于以往的提法,对提高肇庆在外界的知名度很有帮助,这与曾出现过的“我们是香港”“上海,精彩每一天”“精彩深圳,欢乐之都”以及“精彩东莞”类似。平和务实的口号往往最有生命力。“悠游肇庆”符合肇庆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平淡而不平凡,目前的任务在于将这一口号坚持下去,并不断丰富旅游内容,提高旅游品质。

由“悠游肇庆”形象宣传口号统领,目前肇庆旅游部门将肇庆的旅游内容提炼为“六大旅游主题”:文化之旅、祈福之旅、美食之旅、休闲之旅、寻宝之旅、红色之旅,来肇庆旅游的游客旅游目的将更加明确。结合各地具体资源或内容,各地还可对旅游主题进行层级细化,如县域层次的“悠游肇庆:山水古城端州游”“悠游肇庆:龙母故乡德庆游”“悠游肇庆:两广门户封开游”以及社区层次的“悠游肇庆:白石村砚都寻踪游”“悠游肇庆:紫云谷寻幽、砚洲岛观光、九龙湖溯溪、八卦村探秘”,等等。实际上,只要长期坚持,加强管理和服务,“悠游肇庆”有望成为广东著名休闲旅游品牌。

(二)构建休闲化、特色化的景观体系,强化城市休闲特质

肇庆建设休闲旅游城市应重视城市景观体系的总体设计,包括整体景观、建筑景观、景观绿化、水体景观,从大尺度的城市区块到小尺度的城市雕塑,都要考虑。10 多年来,肇庆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绩,这主要包括:夜星湖亮化工程、旧建筑的“穿衣戴帽”工程、七星岩牌坊广场的改扩建工程、东门广场的兴建、环星湖绿道工程,以及星湖大道、肇庆大道的改扩建工程,肇庆城市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已初步凸现出花园式生态型现代化大城市的新貌。环星湖绿道的建设,使城市滨水区水岸设施更加休闲化,已成为肇庆城市的标志性景观和特有的风光带。

目前,肇庆新城区建设方兴未艾。由于一个城市的文化传统有其稳定性和长期性,新城区在一些节点的处理上,不仅要设置项目(如雕塑、街头小品、娱乐设施等),而且要精雕细刻;不仅要注重形象设计,还要注重文化挖掘,切忌急功近利、忽视肇庆地域特色和个性。应特别考虑商业街区、历史文化街区、城市公园、道路路口、公交车停靠点、小广场等城市特殊空间的休闲化、特色化设计,注意表现适当主题。特色就是文化,细节决定品位。对于开发商投资建设的楼盘,城建部门在审批过程中,也应对其整体特色和风貌、休闲设施的配置予以关注或给予适当建议。公共设施要朝着宜人化、精致化方向发展。可以明确,城市建设的过程,就是营造肇庆休闲环境和休闲特色的过程,并由此塑造出肇庆特有的城市休闲气质。当外来人员被肇庆这座城市的休闲特质感染后,他们将愿意在此停留、体验和消费,由此带动肇庆休闲产业和休闲经济的发展。

(三)完善规划和整合资源,丰富肇庆休闲旅游产品供给

城市休闲空间从空间层次可分为室内、社区、城区、郊区和异地5类,其中社区、城区、郊区休闲空间是规划的重点。肇庆城市规划应注重休闲游憩空间规划,在快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新城区的休闲空间规划,也要注重老城区和建成区的休闲空间优化。在肇庆城市规划布局中,目前七星岩牌坊广场、东门广场、大润发商场后的城区休闲空间和环星湖绿道的设计体现出较高水准,对满足全市市民的户外休闲活动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如果按照“人人共享的城市”“资源共享与参与文化”和“回归自然与绿色文化”等现代先进城市休闲游憩规划理念来看,肇庆对老城区、建成区的休闲化开发依然十分薄弱,应多加重视。

要转变观念,结合市场需求整合社会资源,以丰富肇庆休闲旅游产品供给,尤其要善于挖掘城市周边的各种资源,设计富有肇庆特色的休闲旅游产品[10]。首先,应将各种传统非休闲性社会资源,尤其是城市绿道沿线的乡村、农田、特色建筑和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将其纳入肇庆休闲旅游资源和休闲旅游产品的范畴,在扩大肇庆休闲空间范围的同时,提高资源赋存量,推动各类资源的休闲化开发,使其成为肇庆休闲旅游产品的新成分。目前尤其要重视以七星岩度假区、鼎湖建成区附近为核心的城市周边休闲旅游产品的二次开发和深度开发,特别是有一定特色的社区、村镇的休闲化开发,包括划定适当区域打造“国际慢城”的思路也很值得尝试。其次,要不断推进旅游“六要素”(行、游、住、食、购、娱)的系统性开发。这就要求既要注意突出各地资源的特色化、休闲化,又要善于在交通、餐饮、购物、娱乐和住宿方面体现自身的特色,而不是相互雷同,这有利于为人们创造各种差异性消费体验,有利于形成综合性经济收入(而不是局限于门票经济)和良好的口碑。要改变过去那种过分看重景区门票收入和游客人次增长、忽视旅游收入综合性和游客消费多样性的思维方式,对于有些毗邻城区或城区内部的景区,如七星岩、城区部分历史古迹,可考虑采取放弃门票收入以增加其他要素收入的方式经营。要加强体制机制改革,消除各种行政壁垒,不断开放市场、简化审批手续,营造良好的旅游投资环境。目前经过多年的区域旅游合作,尤其是自“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两广六市区域旅游合作”提出以来,宏观层面的市场壁垒已经破除,但微观层次的市场壁垒还有不少;要引进外部竞争机制和大型休闲旅游企业,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肇庆在休闲旅游城市的建设中,要形成从容大气、开放包容的城市心态和文化氛围,这对肇庆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四)加强社会休闲教育,提高肇庆休闲文化建设水平

休闲文化是人们将休闲时间用于自我享受、自我调整和发展的观念、态度、方法和手段的总称。休闲文化往往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命质量,并反映在个体、家庭和社会群体的价值认同、品位追求和消费倾向方面。肇庆城市工作节奏相对缓慢,市民生活闲适,具有休闲文化传统。休闲行为是有价值评判标准的,也是有价值取向的。政府应通过社会休闲教育,营造积极健康、内容丰富、充满人文关怀的城市休闲环境,不断提高肇庆休闲文化建设水平。

休闲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培养人们健康的休闲观念,即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休闲价值观和建立正确的评判休闲行为的标准体系,使人们不仅把休闲看成是放松身心的方式,也看成是提高个人修养和智力的手段;二是休闲技能的培养,这方面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通过休闲教育,既能培养人们的休闲爱好与技能,也能培养人们豁达的心态,使人们以积极健康的方式去安排自己的休闲时间,这种生活方式对于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以及维系一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都是至关重要的[7]。积极健康的休闲,能使人们将休闲的过程自觉变成学习的过程和自我发展的过程,有利于肇庆营造良好的城市人文环境,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政府有关部门在介绍休闲新理念、提供多层次休闲产品、普及休闲规范、提供社区现有休闲资源信息、满足特殊人群的新要求、加强对成人群体休闲消费的指导等方面大有可为,有关学校可开设相关的课程。

(五)建立肇庆城市现代休闲产业公共服务与管理体系

目前,肇庆城市旅游产业管理与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但现代休闲产业管理与服务体系尚待健全。休闲产业可划分为两大类型[7]:一是公共休闲,即服务设施配置、休闲环境的营造和城市整体休闲空间、休闲景观的规划建设及由此构成的相关经济活动,如城市公园、城市广场、步行街、图书馆、博物馆和各种活动中心,这些多数是非营利性和公益性的,属于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二是付费形成的商业休闲活动,如休闲旅游业、休闲娱乐业、文化休闲业和康体休闲业等。对前一类休闲产业进行管理是政府的基本职责之一。

建立先进的现代休闲公共服务规范和管理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下述4个方面:一是建立各项休闲管理制度,在休闲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给予企业不同的指导。二是不断增加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供给,并予以合理配置,同时尽量延长休闲场所的开放时间,以保证社会的公平性,但投资主体、资金来源、经营模式均可多样化。三是加强对休闲产业的规范化管理,实行以有效竞争为目标导向的产业组织政策,促进休闲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强化休闲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名牌意识。对于商业休闲产业,可通过有关经济政策、经济杠杆给予扶持或调节,其产品定位应以中档为主,兼顾高档。四是逐渐推进包括休闲、旅游在内的服务业标准化工作。服务业的标准化工作对于塑造品牌形象、提高服务质量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总之,政府应积极实施休闲产业政策、构建高品位的休闲经济体系,推动肇庆休闲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六)实施旅游目的地创新营销战略,不断完善旅游节庆策划

尽可能多地吸引外地游客来肇庆休闲旅游,是旅游部门的重要工作。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方式多种多样,需要不断积累和创新,其中节庆营销(节事营销)是方法之一。近年来,肇庆旅游部门通过系统梳理,形成了“一年四季,季季精彩”的肇庆节庆文化,包括春天的欢乐祈福季、夏天的赏花美食季、秋天的逍遥活力季和冬天的徒步休闲季,每个季节集中的节庆,少则7 个,多则13 个,既有传统节庆,也有现代节庆,当然不同节庆的影响力和吸引外地游客的程度,不尽相同。节庆营销的突出成绩在于,有望将2012年秋季举办的国际徒步旅游节打造成肇庆的标志性品牌节庆,这将弥补肇庆多年来缺乏标志性节庆的窘境,有利于提高肇庆的知名度,类似于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赛,关键是坚持每年举办,不断总结,充实内容,做好宣传。

肇庆旅游节庆的举办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旅游节庆应充分体现肇庆独特的地域文化、城市文化和民俗风情,展示肇庆这座城市的灵魂。成功的节庆,必须以当地人引以为豪并热心支持为前提,它应成为本地居民与外地游客的共同节日。组织节庆应坚持“以众为本”和平民化原则,以利于聚集人气。有生命力的旅游节庆,往往都是具有文化底蕴的平民化、大众化节日。为什么青岛的啤酒节、大连的服装节能够成功?这是因为,啤酒、服装已从单纯的商品转化为两城市的品牌文化,深植于当地居民的心中。二是旅游节庆与行政活动及国家层次的重要活动(如奥运会)不同,要逐步走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路子。各具体节庆项目可通过招标的方式交给有关公司或企业承办,政府在制定计划、协调各方关系、整体形象宣传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即可。创新营销不仅仅表现在节庆策划方面,目前肇庆市还逐步推出了以旅游企业联动为基础的“肇庆旅游护照”和以整合肇庆特色餐饮为基础的“肇庆全宴”,以及假期面向广州高校师生的针对性营销,这些都是近年来肇庆旅游营销方式的革新和有效尝试。

[1]李天元.旅游学[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40.

[2]宋东宁,佟敏.打造哈尔滨休闲旅游城市的构想及对策[J].北方经贸,2007(11):123-124.

[3]金丽.休闲时代的区域旅游开发研究——兼论沈阳休闲旅游城市定位问题[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8,32(5):33-35.

[4]王虹.马鞍山市构建休闲旅游城市的思考[J].池州学院学报,2011,25(6):78-81.

[5]郑文,李晓东.鄯善县创建国际休闲旅游城市的条件分析和战略研究[J].旅游纵览,2011(11):73-75.

[6]吕宁.中国城市休闲和休闲城市发展研究[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0:77.

[7]魏小安,李莹.城市休闲与休闲城市[J].旅游学刊,2007,10(22):71-76.

[8]王旭科,宋健,冯书春.传统旅游城市发展问题与转型升级[J].旅游论坛,2009(5):648-652.

[9]叶文,王越平,马谊妮.城市休闲旅游:理论·案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170.

[10]肖光明.肇庆市建设休闲旅游城市的必要性与可行性[N].西江日报,2014-02-25(6).

猜你喜欢

观光旅游肇庆旅游
大地回春—肇庆十八年林丰俗作品特展
基于指数模型的R = P(Y <X <Z)统计推断
观光旅游农业的发展策略与模式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奇伟的肇庆(外二章)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3 STEP BY STEP随堂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