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研究述评

2015-01-31余德英

肇庆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英语教学

余德英

(肇庆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承载着多元的教学功能。因此,如何探索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水平,历来是国内外英语教育者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我们借助中国知网,查阅到有关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研究的文章共1700余篇。它们可以归纳为四类:一是国外英语阅读理论及教学模式的介绍;二是基于某种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模式研究;三是探讨种阅读教学模式如何应用于英语教学;四是教师教学实践中创设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通过对这些研究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文章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特点、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以便更好地促进英语阅读教学的发展。

一、国外英语阅读理论及教学模式的介绍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从行为主义,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等各个不同角度对英语阅读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阅读理论,并根据这些理论先后提出了不同阅读模式,用于阅读教学。对于国外英语阅读理论及其教学模式的介绍和评价,自然成为我国英语教育研究者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

首先是介绍国外英语阅读理论。这类研究文章比较多,侧重点也各有差异,但涉及的阅读理论主要包括信息加工理论、心理语言理论、交互作用理论、图式理论及话语分析理论等。例如,李远方的《国外阅读理论与我国英语阅读课教学》(1993),介绍了国外与阅读相关的五种阅读理论:多层次因素理论、信息加工阅读理论、相互作用心理语言理论、情绪型阅读理论和篇章层次上分析阅读过程的理论[1]。杨素珍的《国外阅读理论研究概述》(1995)从心理语言学对阅读理论影响的视角,重点介绍了图式理论和相互模式。姚喜明、潘攀的《英语阅读理论研究的发展》(2002),吴玉玲、朱益华的《英语阅读理论研究的历史回顾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影响》(2006),孙晓红的《国外阅读理论对中国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2011)等等,这些文章回顾了阅读理论的发展历史,并有选择地介绍了几种典型的阅读理论,阐明它们对英语阅读教学的指导作用。

其次是介绍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它们主要分为三种典型教学模式:自下而上的模式(Bottom-up model)、自上而下的模式(Top-down model)和相互作用的模式(The interactive model)。刘天伦的《国外阅读理论模式述评》(1992),史耀芳的《国外中小学阅读模式述评》(1992),秦建栋的《阅读模式理论探讨》(1993),张建怀、黄建滨的《阅读模式》(1996),高佑梅的《T.R.L 阅读模式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1996),吴昊的《阅读理论模式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2001),罗蓉的《B.T.I.阅读模式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2002),王晓平、胡娇的《西方阅读教学模式及其发展述评》(2007),倪锦诚的《外语教学中的阅读模式研究》(2007),孙先洪、丁昌浩的《英语阅读模式研究概述》(2007),王云华的《阅读认知模式的运作及其应用》(2009),马真的《国外阅读模式与第二语言阅读教学》(2010),等等,这些研究文章按照模式所描述的阅读理解过程特点,具体介绍了上述三种典型的阅读教学模式,对它们各自的理论依据、内容特征、优势与不足进行了具体说明。同时,通过比较和分析,多数研究者认为相互作用阅读模式(The interactive model)是在承认或接受上述前两种阅读模式合理性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更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行性,更适合我国英语阅读教学的实际需要。

二、基于某种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离不开相关理论的指导。一些较为典型的理论流派,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流派等,为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而形成多种多样的阅读教学模式。

首先是基于行为主义理论的阅读教学模式研究。这类文章有韦汉、王志军的《关联理论与控制性阅读模式》(2001),张文霞的《试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影响》(2005),张敏的《行为主义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初探》(2008),刘延的《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外语学习的指导意义》(2009)等等。它们强调语言习得是一个“习惯形成”的过程,是“刺激—反应—强化”过程的结果。要求阅读教学过程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语言输入,提供语言锻炼机会,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外语。

其次是基于认知主义理论的阅读教学模式研究。这类文章频现于国内语言刊物。例如,陈爱国的《古德曼阅读理论与模式介绍》(1986),赵国龙的《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探究成人阅读理解教学新模式》(2010),李卫清的《基于格式塔理论的英语阅读模式》(2010),方哲的《试论信息加工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语篇阅读模式》(2011)等。它们注重阅读教学过程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注重语篇理解的整体性,帮助学生建立起合理的认知图式。

建构主义理论作为认知主义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成为我国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支柱之一。因此,依托建构主义理论研究英语阅读教学成为新课改以来研究热点之一。诸如钟书能的《建构主义视野中的“写长法”教学》(2004),李景娜、王遥的《基于建构主义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2008),梁悦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2009),蒋蓉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2011),侯晓宁的《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2012)等。这些文章往往强调英语阅读教学过程应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对知识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

此外,研究者还借鉴其他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展开研究。例如,王淼的《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网络英语阅读模式》(2011),运用动态系统理论诠释网络英语阅读,并尝试提出网络英语阅读动态系统模式;雷亚妮的《基于概念化的互动式英语阅读模式研究》(2012),将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化和互动观理论引入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中;姚倩、孙晓燕的《基于解构理论构建阅读教学模式》(2012),从解构理论的角度强调读者在阅读中的地位,并通过课堂上的个案研究来阐明英语阅读教学利用解构式阅读模式的可行性。诸如此类的研究成果,丰富了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体系。

三、各种阅读教学模式应用于英语教学的探讨

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及其教学成效如何,最终还是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检验和证明。在这方面,国内的研究者比较注重研究国外新型教学方法和模式,并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进行实验。

社区参与:澳大利亚土著民族参与高等教育的新途径…………………………………………许伊娜,陈·巴特尔(3,106)

从相关的研究文章看,除了探讨国外三种典型的阅读教学模式(自下而上模式、自上而下模式和相互作用模式),研究者还对其他阅读教学模式展开深入的分析。例如,段绍俊的《CBI和IMR在英语专业阅读课中的结合应用》(2011),重点研究了交互式阅读模式(Interactive model of reading,简称IMR)和依托式外语教学(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简称CBI),并且具体说明了四种常见的CBI教学模式:主题模式、课程模式、辅助模式和专题模式[2]。段芙英、张宏春的《CSR 阅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探讨》(2012),则详细探讨了合作阅读模式(Collaborative Strategic Reading,简称CSR)在具体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操作与实施。

当然,在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影响下,任务型教学模式一度成为课改以来英语教学研究的热点,相关的研究论文数量颇大,本文不予赘述。

四、教师教学实践中创设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教学是充满创造性的活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善于发挥自身的教学智慧,探索并创设出了一些新颖的、个性化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刘安琪的《英语语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1998),依据语篇阅读特点设计了两种不同的阅读教学模式;程娇、赵丹的《大学英语阅读互动模式的探索与研究》(2009),按照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与阅读材料等不同互动类型,提出了可贯穿使用于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过程中的英语阅读基本互动模式[3]。诸如此类的教学模式探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并不少见。

在中学英语教学上,新课改实施过程中也涌现出一些新的阅读教学模式。例如,陈书元、曾莉的《新课程理念下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2008),提出了新的阅读教学模式,其包括8 个环节:①导入激趣,乐学知新;②设秘置疑,挑读探秘;③导读提示,跳读擒旨;④导引点拨,推理判断;⑤导读点津,认别标志;⑥开发能力,推断词义;⑦总结反馈,及时补救;⑧导练创新,即学即用[4]。这八个环节依次递进,环环相扣,形成整体性的阅读教学过程。

此外,赵继光的《新课程中学英语“5S”阅读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2010)也提出了“5S”教学模式。依据该教学模式,阅读教学活动可分为五个环节:激趣导入(Stimulating)、通览阅读(Surveying)、细节阅读(Scanning)、品味阅读(Savoring)和巩固阅读(Summarizing)。教学实践证明,“5S”阅读教学模式较为充分地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既充分发挥了教师驾驭教材和处理教材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又有效增强了学生自主探究、反思批判的多元意识和能力,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值得借鉴。

五、我国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特点、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通过对上述我国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文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当前我国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一些特点、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是重视对国外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介译、移植和模仿。自从20 世纪60 年代以来,国外英语阅读理论及其教学模式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为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国家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机会。从上述相关研究论文中,可以发现大量的文章是以介译国外英语阅读理论及教学模式为主的。部分研究者能够结合英语阅读教学加以实践检验,并从中发现,国外以英语作为母语学习与我国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在教学模式运用上是存在差异性的,换言之,国外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并非可以简单移植、模仿于我国的英语阅读教学中。

二是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与相关学科理论发展密切联系。研究表明,阅读教学模式往往基于某种思想或理论观点而确立。近些年来,随着认知心理学、心理语言学、脑科学、社会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等学科领域研究不断深入,新的理论成果不断出现,理论流派日趋多元化,它们为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理论活水。

三是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研究由抽象向具体、由模仿向创造发展。关于我国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早期的研究文章重点是介绍国外各种阅读理论及其教学模式,偏重于理论层面的研究;而近十年来的研究文章趋向于探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阅读模式构建及应用,注重教学模式的具体化和可操作性,偏重实践层面的研究。同时,随着对国外阅读理论不断吸收和消化,结合国内百余年来的英语教学历史经验,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致力于构建本土化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当前英语教学的发展。

从总的发展趋势看,我国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研究已经由单纯引进国外的阅读理论及教学模式,发展为以国外的阅读理论与教学模式为依托,根据中国自身的英语阅读教学条件与实践经验,不断构建出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英语阅读模式,体现了国际化、时代化、多元化、特色化的趋势。

当然,我国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依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它们主要表现为:一是我国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比较注重阅读理论及模式的构建,忽视了对英语阅读模式中诸多因素,尤其是对教学对象的研究,导致理论与实践之间缺乏联系性;二是研究重点相对聚焦于传统的英语课堂阅读模式的构建,对于课外阅读模式以及借助互联网的阅读模式的研究相对薄弱;三是缺乏对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评价系统的构建,无法有效追踪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实施的效果。这些问题也需要研究者加以重视并努力解决。

总之,在学习、借鉴国外英语阅读理论及其教学模式基础上,我国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有了很大发展,符合本国英语教学特点与要求的新型阅读教学模式日渐增多,体现了我国英语阅读教学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发展趋向,有力地促进了当前我国英语阅读教学的发展。

[1]李远方.国外阅读理论与我国英语阅读课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3):61-64.

[2]段绍俊.CBI 和IMR 在英语专业阅读课中的结合应用[J].海外英语,2011(5):124-127.

[3]程娇,赵丹.大学英语阅读互动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0):199-199.

[4]陈书元,曾莉.新课程理念下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8(2):58-62.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理论英语教学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英语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