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成曲调先造境——课堂导入探究

2015-01-31王玉莲

中学语文 2015年27期
关键词:课文课堂教学

王玉莲

课堂导入方法多种多样,关键在于教师精心设计,灵活运用。设计导入语要体现:切题、精短、激趣。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音乐渲染,激发感情

贝多芬曾说:“音乐会使人类的精神爆发火花。”上课之前,播放一段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乐曲来导入,在情感上能唤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同时,歌词的内容也可辅助教学。在学习《虞美人》时,我首先让学生听邓丽君演唱的歌曲《虞美人》。音乐声响起,学生立即被歌曲中所表现的无限哀思及前路迷茫的无奈所深深吸引。在这种情境下,我提问:“曾经是一国之主的李煜,怎么会沦落到这样一种下场呢?让我们来看一下他自己是如何告诉我们的。”这样便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恰当的轨道,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

二、故事导入,激发联想

人往往有一种猎奇心理,很喜欢一些新鲜事物。学生在拿到语文书时总会翻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文,等老师上这篇课文时,这种新奇感已经消失了。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应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以课本外的故事来导入课文。在教《拿来主义》时,我讲了有关冯骥才的一个故事:作家冯骥才访问法国时,在一次欢迎宴会上,有记者向他提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这则故事饶有趣味,而且也间接告诉我们继承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趁机导入到“拿来主义”。

三、幽默趣味,引人入胜

我在上《项琏》这篇课文时,先给学生读了一则手机短信:“亲爱的!当我在大街上扭头离你而去的那一刻,你放声痛哭!听到你撕心裂肺的哭声,我的心软了,我舍不得你走,我怎么忍心离开你呢?于是我便飞奔过去,一把抱住你,说__”我卖了个关子问:“你们猜会说什么?”学生纷纷猜测回答。最后我才告诉他们说的是:“这头猪我不卖了!”(众生暴笑)我紧接着引入正题:乍一看短信,我们感觉肯定是恋人分离呢!但最后才知道原来是卖猪!回头想想,它的确没有戏弄我们,它从头到尾都没说明是“人”,只是我们按照习惯思维来猜测,所以,这就叫出乎预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预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经典作品《项琏》。

四、诗歌、典故,提示内涵

新课标突出了语文课程注重审美、应用、探究的基本理念,强调了作品阅读的审美感受和审美创造等。诗词、名句是浓缩的精华,设计导语时,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诗文名句,不但能够很快地渲染一种诗情画意的典雅气氛,而且能创设“先声夺人”的审美情境,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在上《故都的秋》一课时,我问学生:“在历代诗人笔下,秋给人的感觉是怎样的?”学生往往能背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等已学的诗句。我一一写出这些诗句并指出秋天是多姿多彩的,给不同的人不同的感受,而在郁达夫的眼中秋天又是怎么样的呢?趁机导入课文。

五、巧设悬念,引发思考

巧妙地设计悬念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对要学的内容产生好奇心及兴趣,让学生在解疑过程中很自然地进入到新的内容的学习中,或者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的知识。在教《药》这篇课文时,我这样导入:平常我们总会头痛感冒发烧,这时我们就要吃药,因为“良药苦口利于病”,而本文中的药是什么?医的是谁?治的又是什么病?疗效如何呢?我们细读这篇文章后就能得到答案。针对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巧设问题,造成悬念,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六、剪辑电影,吸人眼球

学生在上课时总是喜欢直观的、感性的内容,而视频演示恰好能投其所好,牢牢抓住学生的眼球。笔者在上《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一课时,就剪辑了电影《巴黎圣母院》中的结局部分:在一个山洞里,卡西莫多和艾丝美拉达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当人们上前想把他们分开时,两人都化为灰烬。看完视频学生心中就留下了疑亡,妻离子散的场景,比比皆是。孔子赞成曾点,正是基于曾点所描绘的太平盛世的场景和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天下子民都能够真正享受生命,人们生活安详、自得,天下大同,这正是师生共同对完美人生的向往与憧憬。所以,此句点评言简意赅,更是对人生的引领。

综上所述,《论语》中蕴涵的“师生关系融洽,不好为人师,尊重个性,评价即引领”等教育教学思想,正与当下正在实施的高效课堂理念和教学模式有着惊人的相似。勿庸置疑,凝聚着中国古老智慧的《论语》为我们更好地开展高效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供了极其科学的依据和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猜你喜欢

课文课堂教学
甜蜜的烘焙课堂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美在课堂花开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背课文的小偷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背课文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