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护理

2015-01-31王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22期
关键词:佝偻病骨骼畸形

王敏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护理

王敏

目的 探讨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确诊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楼病患儿50例,对其进行对症护理。结果 经我院的治疗及护理后,50例患儿均治愈出院,疗效显著。结论 对患儿采取补充维生素D是治疗的关键,对患儿也不应疏忽钙、铁、锌等营养的补充,多让患儿进行户外活动,多晒阳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小儿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临床护理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缺乏所致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其特征是正在生长的骨骺端软骨板不能正常钙化及造成骨骼的病变[1]。本病多见于婴幼儿,是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患病率我国北方高于南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50例,其中男患儿27例,女患儿23例,患儿平均年龄(2±0.5)岁。所有患儿均符合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

治疗主要控制活动期,防止骨骼畸形。采取维生素D疗法。于活动早期口服维生素D制剂0.5万~1万IU/d,连续服用1个月,达到预期疗效后改为预防量。不可长期大量服用,以免中毒。

2 护理

2.1 护理观察

2.1.1 骨骼 主要是正处于生长中的骨骼发生病变,头部主要表现为颅骨软化(多见于3~6个月患儿,压之有乒乓球样感)、方颅(多见于7~8个月患儿);前囟过大或迟闭、出牙延迟或顺序颠倒等[2];胸部主要表现有肋骨串珠(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骨样组织增生呈钝圆形隆起,上下排列如串珠状,以7~10肋最明显,也称佝偻病串珠)、肋膈沟(因肋骨软化,膈附着处的肋骨受膈肌牵拉内陷,形成的横向浅沟,也称郝氏沟)、鸡胸或漏斗胸,胸部表现主要见于1岁左右患儿;四肢表现有腕、踝畸形(“手镯”或“足镯”征),见于6个月以上患儿;下肢畸形主要是“O”形腿或“X”形腿,见于1岁以上患儿[3]。

2.1.2 用药观察 口服维生素D制剂应注意保证用量;对3个月以下患儿及有手足抽搐症病史的患儿,在大剂量突击治疗前需按医嘱加服钙剂(从用药前2~3 d开始直至用药后2周),以防发生低钙抽搐;注射给药应注意注射时选择较粗的针头,并用1 ml注射器抽取药液,进行深部肌内注射,以保证药物充分吸收;每次应更换注射部位,以免发生硬结,若已发生硬结应及时热敷[4]。观察维生素D中毒反应:中毒的早期症状为厌食、恶心、烦躁不安、低热,继而发生呕吐、腹泻、顽固性便秘、体重下降[5]。重者可出现惊厥、血压升高、头痛、心律不齐、烦渴、尿频、夜尿,甚至脱水酸中毒。葡萄糖酸钙静脉滴注时,药液外渗可致注射部位皮肤发红、皮疹和疼痛,严重者出现皮肤坏死。静脉注射宜缓慢,以防心跳骤停。因钙剂与洋地黄有协同作用,故用洋地黄类药物时应避免用钙剂。

2.2 护理措施

2.2.1 环境 环境要舒适、安静,保证患儿足够的睡眠;应保持居室的清洁卫生,室内应阳光充足、空气新鲜。

2.2.2 饮食 提倡母乳喂养,无母乳者指导哺以维生素D强化牛乳或配方奶;指导按时添加辅食,帮助家长选择含维生素D的食品,如鱼肝油、瘦肉、肝类、蛋类、豆类等。

2.2.3 定期户外活动 根据不同年龄及不同季节,指导家长选用不同方法,携带小儿进行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夏季可在树荫或荫凉处进行,其他季节可多晒太阳。因紫外线不能透过玻璃,故患儿在室内时,应经常开窗接受阳光。在许可的气候条件下,可酌情进行日光浴,让阳光照射到患儿裸露的皮肤,每日接受日光照射由10 min开始渐延长至2 h[6]。

3 结果

50例患儿全部治愈,疗效显著。

4 讨论

本病常见于3个月~2岁的小儿,临床初发时多在出生后3个月左右发病,主要表现神经兴奋性增高,如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惊、多汗,患儿常摇头擦枕致枕后脱发形成枕秃。维生素D缺乏数月后除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外,有骨骼改变、肌肉松弛和运动功能发育延迟等[7]。多见于3~6个月患儿,头部主要表现为颅骨软化,压之有乒乓球样感;方颅多见于7~8个月患儿;前囟过大或迟闭、出牙延迟或顺序颠倒等;肋骨串珠、肋膈沟、鸡胸或漏斗胸,胸部表现主要见于1岁左右患儿;四肢表现畸腕、踝畸形(“手镯”或“足镯”征),见于6个月以上患儿;下肢畸形主要是“O”型腿或“X”型腿,见于1岁以上患儿;脊柱畸形及扁平骨盆[8]。

日光照射不足,缺乏户外日光照射可造成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不足;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较少,乳类中含量也少,不能满足小儿生长的需要。早产或多胎婴儿及母亲在妊娠晚期缺乏维生素D,可使婴儿体内贮存维生素D不足,加之生长发育速度相对较快,易造成维生素D缺乏。

由于日照不足及维生素D摄入不足等原因造成体内维生素D缺乏,使肠道吸收钙磷减少,血钙、血磷水平降低,刺激甲状旁腺分泌增多,从而加速旧骨溶解,释放骨钙入血,以维持血钙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但由于甲状旁腺素抑制肾小管重吸收磷,使尿磷排出增加,从而血磷降低,致钙、磷乘积下降(每分升血清中钙磷毫克数相乘值,即钙磷乘积,正常值>40),骨样组织因钙化受阻,成骨细胞代偿性增生,产生很多骨样组织而形成局部堆积,临床出现骨骼畸形等一系列佝偻病症状、体征和血生化改变。

[1]王孝林,戴晓月.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181例临床分析[J].江苏卫生保健,2006,8(2):54.

[2]裴敏昕,唐巧云.不同药物治疗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09,7(7):53,82.

[3]邹时朴,李维君,钟云莺.骨碱性磷酸酶在婴幼儿佝偻病诊断中的评价[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3,43(1):76-77.

[4] 李萌,梁雪松.伊可新与鱼肝油丸治疗佝偻病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21(6):82

[5]刘湘云,陈荣华,赵正言.儿童保健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96-305.

[6]张丽敏.先天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56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0):55.

[7]黎海芪.陈荣华.毛萌,等.新时期我国儿童保健发展的现状与思考[J].中华儿科杂志,2009,47(7):481-483.

[8]俞淑敏,沈阳霖.再论亚临床型佝偻病的名称及诊断标准[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0):597-598.

Clinical Nursing Care of Children With Vitamin D Deficiency Rickets

WANG Min, James River Forest Hospital, Wudalianchi 164133,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are of children with vitamin D deficiency rickets.Methods 50 cases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patients of rickets were analyzed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2 to December 2014 , its symptomatic care.Results After my hospital treatment and care of 50 patients were cured and discharged, a significant effect.Conclusion The children take vitamin D is key to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should not neglect nutritional supplement, calcium, iron, zinc, and many more outdoor activities so that children, more sun light to some extent, can prevent rickets occur.

Children with vitamin D deficiency, Rickets, Clinical care

R473.7

A

1674-9308(2015)22-0258-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22.191

164133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沾河林业局医院

猜你喜欢

佝偻病骨骼畸形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实时动态四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意义
做家务的女性骨骼更强壮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健康骨骼
X连锁低磷性佝偻病一家系报告并文献复习
0~3岁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早期筛查及干预研究
48例指蹼畸形的修复治疗体会
0~3岁儿童佝偻病调查结果分析与预防对策
3~12个月婴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检测佝偻病325例分析
We never Told Him He Couldn’t Do it我们从不说他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