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2015-01-31

中学语文 2015年27期
关键词:文言文情境探究

柯 婷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学生要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通过积极思考和自主探究来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可以获得语文学习必须具有的语文素养。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积极参与,学生会呈现出一个生动活泼、朝气蓬勃的课堂氛围,为学生能力的提高提供空间。

一、设置生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让语文课堂能够灵动起来,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创设生动的情境。教师给学生营造一个引人入胜的课堂情境会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迅速地关注课堂。与此同时,学生在情境中就会自然而然地展开自己的思维,主动探究,从而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展现生动活泼的课堂。学生能够被教师的教学情境所吸引,自然会张开自己思维的翅膀,积极地进行想象和探究,形成一个良好的课堂开始。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课堂情境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呈现灵动课堂。

例如,在《唐诗宋词选读》中,学习温庭筠的《菩萨蛮》,教师可以先播放《甄嬛传》片段配以插曲《菩萨蛮》,幽深华丽的宫廷,精致艳丽的妆容,寂寞幽怨的宫妃,配以空灵哀怨的乐曲,无需教师多言,学生可以很自然地代入到那样的情境,对于诗词的意境,作品的主题,学生自然会非常感兴趣,继而积极主动地去进行自主探究。

又例如学习《〈世说新语〉两则》时,导入时给学生们先看了一则故事: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这则“男版”的东施效颦的故事激起了学生对《世说新语》兴趣,“原来文言文中也有如此有趣好玩的故事啊!”于是很多同学课后都去找《世说新语》去看,由《世说新语》再回溯到《搜神记》甚而到之前的《淮南子》,学生可能会由一个生动的情境衍生出对整个这一类型的文言作品的喜爱。

二、提供问题任务,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通过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更加积极和主动。“问题”是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和积极思考的“催化剂”,它会给学生提供一个思维的舞台,只有教师科学地设置问题才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进行有效地思考。灵动的课堂并不只是学生总是积极活跃地进行肢体上的活动,还应该有看似很安静的学生思维上的丰富活动。表面上的静就像是火山爆发前的平静一样,等待学生思维成熟后会爆发出巨大的影响力。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难易适中的问题来启发学生,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很多文言文中的字词和句式的用法都与现在不同,学生读起来会觉得晦涩难懂,这更需要教师通过问题来启发学生,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究。

学习《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问题:刚开始的宴游,柳宗元快乐吗?作者为什么开篇不是直接写西山宴游,而要从他处着墨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去阅读文章,学生可以积极地进行阅读和自主分析。问题使学生在阅读中有了针对性,他们会更加关注作者的情感走向和写作意图,再经过教师的适当引导,自然能体会出柳宗元“快乐其表,忧伤其里”的情感本质。学生能体会到柳宗元西山之游是中心,顺着这样的思路,用永州山水的游览做铺垫,来对比映衬西山之游的答案,就会很容易得到了。

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要注意难度的适中,不能选择过于大而空的问题,也不能选择不需要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要使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究得到答案,但又要学生能够思考,使学生能够经历一个思维过程,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文言文的学习中积极自主地去探究,由此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三、设置探究任务,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在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让学生能够通过对于探究任务的思考和分析来提高探究能力,并进一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任务会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和思考方向,从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让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阅读,感悟出作者的良苦用心和写作特点,获得对文章的全新体验。任务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能够在探究中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激发学生对于知识探究的热情和主动性。

在学习《史记·项羽本纪》和《史记·高祖本纪》的时候,两个文本相结合,让学生去探究“矮穷矬”的刘邦如何逆袭“高富帅”的项羽,带着这样的探究任务,课堂一下子就活了起来。从文本中搜集信息,再加以整合和理性的思考,对文言文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说,不再是枯燥的古文言,而是鲜明的人物形象,深刻的历史教训……

由此可见,学生的自主探究会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更加注重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探索方法,从而让学生能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探究中学生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能力,给学生一个愉快的学习经历。这种学习方式改变了教师“满堂灌”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究,让学生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实现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提供展示机会,促进学生参与课堂

文言文的理解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重要目标。掌握实词和虚词的用法,理解字词和文章的含义是不可忽略的基础。但教师不应只局限于基础的夯实,而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探究能够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语言特点、写作技巧、主旨大意以及观点态度。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时间思考,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者是合作学习就会形成自己的理解。之后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展示,学生可以把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进行创新,自己走进新的领域,尝试新的方法,呈现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创新理解。学生在展示中会深化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把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展现在其他同学的面前,从而活跃课堂氛围,呈现出高效课堂。

在学习《渔父》的时候,让学生探究:文中呈现的两种价值取向哪种才是正确的?通过个人的思考,小组的探讨甚至是组与组之间激烈的辩论,到底是“渔父的随遇而安,与世推移”还是应该选择“屈原的洁身自好,坚贞不屈”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同学们在教师提供的平台中,撞出了思想的火花,获得了能力的升华。教师通过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学生可以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从而实现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促进高效课堂的实现。

五、教师科学评价,增加学生学习欲望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评价来鼓励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使学生能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评价中要尽可能地用鼓励性的评价,激发学生对于文言文知识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充分地发挥和展示。教师的鼓励性评价会使学生心里感觉美滋滋的,从而带着强烈的热情和积极性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探索,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文章通过多个“三”巧设讽谏,令人耳目一新,写出了文章的整齐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思路:三问、三答、三思、三比、三赏、三变让学生合作去讨论每一个“三”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表达出了什么思想和内涵?当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准确、完整地进行回答时,教师要及时地鼓励学生,坚定学生学习的信心,增加学生的学习欲望。

猜你喜欢

文言文情境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文言文阅读专练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会背与会默写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