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课堂多一些意外的精彩

2015-01-31于丽波

中学语文 2015年27期
关键词:白杨皱纹景观

于丽波

新理念下的课堂是鲜活的,随机生成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是真实的生活经历。因此新课程强调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这就决定了教师不仅要尽量预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地做好教学设计,更需要教师理智地面对和巧妙地处理课堂教学中始料未及的突发事件。

有这样一位语文老师教学《白杨》时,老师请学生仔细观察画面,说说自己了解的白杨。学生都说白杨的树型优美,高大挺秀。可是有一位学生却说:“白杨一定在埋怨老天爷不公,把它安排在这样一个鬼地方。它哭得脸色(发白),愁得脸上布满了深深浅浅的皱纹。”这个学生的回答超出了老师的预设,老师不悦的说:“坐下。”这个学生好像犯了大错,将头紧紧埋下。

其实这个意外来得很好,而这个学生回答的也不错,老师完全可以这样评价:你是一个观察仔细,富于想象的学生。当大家只注意到白杨的高大挺拔时,你却注意到了它的深深浅浅的皱纹,可谓观察仔细;当大家只注意到白杨的外形时,你却注意到了它的情感,可谓富于想象。同时你还给大家提出了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白杨身上的皱纹是哭愁的结果,还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呢?下面就请大家一起跟着作者去找寻这个答案吧。

上述的评价不仅认可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还通过老师的因势利导,机智巧妙的将其变为课堂导入,设置了悬念,激起了学生读课文的兴趣。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作者借大戈壁上的白杨礼赞了在新疆扎根落户的边疆创业者。主旨明确了,课前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那深深浅浅的皱纹自然是风沙雨雪的洗礼,艰苦卓绝的印迹。我想这一课一定给那个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这个意外也成就了课堂的精彩。

那是一节很美的课———《旅游景观的欣赏》: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风景如画,拥有多种多样的旅游资源,有如庐山、黄山、漓江、喀纳斯等诸多自然景观,也有如万里长城、苏州园林、故宫、大观园等许多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美感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和听觉美……正当我陶醉地滔滔不绝之时,忽然,一个调皮的声音传来:“老师,今天你也很美!”

我惊愕了两秒之后,镇定下来,就势说:“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言辞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老师优美的语言,祖国山河的壮美不仅注入了你的心田,而且还外化为你对生活的热爱,相信在你面前不光我美,同学们也很美,是吧?我们祖国有这么多的景观,你知道怎样才能观赏到它的佳景吗?还记得‘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句诗吗?它形象地描述出景观的欣赏要选择适当的观赏位置。”这个意外让我轻松的解决了教学难点。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个能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象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田,把知识一道带过去。”用清新、优美、幽默风趣的语言步步引导学生,激发出他们的求知欲,他们就会积极思考,以培养出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教师富有节奏感的语言有轻有重,抑扬顿挫,推起学生一个又一个的情感浪潮,是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教学语言的艺术。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关注课堂意外情况,及时捕捉有利于教学的信息,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从而使课堂变得开放而有活力,学生在这种轻松,无压力的氛围中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让我们的课堂多一些意外的精彩吧!

猜你喜欢

白杨皱纹景观
母亲脸上的皱纹
景观别墅
白杨
火山塑造景观
皱纹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白杨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我是一棵深秋的白杨
快乐劳动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