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在位内膜病变研究进展
2015-01-31马琰
马琰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在位内膜病变研究进展
马琰
【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又称内异症,是育龄女性较为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可达10%~15%,是一种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研究指出,在位内膜病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在位内膜病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关注在位内膜异变,通过改变在位内膜生物学、组织学特征,从而达到有效预防及治疗内异症也将是未来临床研究的重点。针对细胞因子、基因等多种水平给予治疗,即在“在位内膜源头论”的基础上治疗作用进行研究与探索,将为治疗内异症提供新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病变;临床研究
作者单位:473500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平安医院妇产科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Endometriosis in the Endometrium Lesions
MA Yan, Xinye County of Nan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eace Hospit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Nanyang 473500, China
[Abstract]Endometriosis is a common disease among women of reproductive age. The incidence rate of 10%~15%, which is a serious threat to women's health. The research points out, endometrial lesio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endometriosis, endometriosis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endometrial lesions, eutopic endometrium of attention changes, throug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iology, change the eutopic endometrial tissue, so as to achieve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endometriosis will also be the focus of clinicalstudy on the future. According to the cytokine genes, level of treatment,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n the basis of "the source of the eutopic endometrium theory" on the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will provide new strategies and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endometriosis.
[Key words]Endometriosis, Endometrial lesions, Clinical research
子宫内膜异位症又称内异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内外的部位出现、生长、浸润、反复出血,形成结节及包块,引起患者强烈不适,甚至可引起不育,是育龄女性较为常见的疾病。临近几年,在位内膜病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受到临床的广泛关注,不少学者从细胞学、分子学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在位内膜病变研究进行总结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在位内膜源头论”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在位内膜源头论”的假说是指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功能活跃,黏附、侵袭、血管增生力强,易于迁徙与种植,提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子宫内膜细胞自发性凋亡减弱,及其对凋亡信号的不敏感性有关。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内膜细胞异位生长、发育、出血,并引起症状。内膜细胞需通过腹水、腹腔细胞与腹膜细胞外基质3道防线完成,即“3A”发病模式。仝佳丽[1]等人在其研究中指出,内异症患者中,72. 2%患者在位内膜处于增殖状态,22.2%患者在位内膜发生病变,表明在位内膜病变在内异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 内异症的在位内膜病变
2.1 在位内膜细胞的持续增殖
子宫内细胞受基因及间接卵巢甾体激素的调节,发生炎性反应,细胞增殖、分化,血管形成,组织重建,随着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发生形态学及生化改变。生长调控基因的异常表达及激素调节失衡,从而引起在位内膜细胞增殖分化状态发生改变,细胞功能随之改变。但也有研究指出,在位内膜细胞凋亡能力的下降是导致内异症发生的重要因素。
2.1.1 基因表达 内异症患者在位内膜细胞始终处于增殖状态,其增殖标记物,如核仁蛋白、细胞核抗原均在分泌期内膜细胞及间质细胞内表现为高表达状态,端料长度明显增长,其酶活性增强。端粒酶的异常表达引起内膜细胞生长调节出现异常,内膜细胞增殖,导致内异症的发生。因此,基因异常表达,引起DNA降低应答无法启动,其也是造成在位内膜细胞增生的原因之一。因此,在位内膜差异表达基因/蛋白质表达改变可能是内异症发生的遗传学基础,其可能是逆流经血中内膜碎片发生粘附、侵袭、生长的关键性因素,有望成为非手术诊断及治疗内异症的生物学依据,目前仍在进一步研究当中。
在对子宫内膜细胞凋亡的调节基因表达进行的研究中指出,内异症患者在位内膜细胞凋亡基因均呈显著升高趋势,而促凋亡基因则呈显著下降。娄华[2]等在其研究中指出,内异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细胞Ki-67表达与临床分期并无关系,在位内膜细胞与正常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活动相似,由此表明,在位内膜细胞改变是因凋亡能力下降,而非高度增殖导致细胞活性升高,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理及生理发生均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2.1.2 激素的影响作用 内异症是激素依赖性疾病,雌孕激素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刺激内膜间质细胞发生增殖,抑制细胞凋亡。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可刺激细胞增生及分化,内异症患者分泌早、中期内膜间质细胞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水平明显提高,体外培养提示内膜间质细胞对雌激素的刺激具有明显反应,雌孕激素可使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酸化增高。
2.2 炎性反应
炎性反应是在位内膜自身免疫调节异常而引起的,其与内异症的发生与发展互为因果关系。动物实验表明,内异症动物在位内膜免疫调节基因表达与正常内膜具有明显差异,异常的免疫环境抑制内膜细胞凋亡,改变其基因表害。巨噬细胞是免疫应答中的重要角色,在内异症患者腹腔液及异位内膜检沿中可见巨噬细胞明显聚集,且活力增强,在位内膜的免疫细胞及因子数量也发生明显改变,表现其出现免疫异常。但是,炎性反应是否为原发性反应目前尚无明确结论[3]。研究指出,内异症患者增殖期的在位内膜基底层CD1a+DC的细胞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患者,而增殖期、分泌期的CD83+DC细胞表达则低于正常内膜。免疫细胞改变在免疫应答及调节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表明异常的在位内膜免疫反应与内异症发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2.3 在位内膜蜕膜化异常
在位内膜血管生成因子的异常表达,是在位内膜自身病变,影响了在位内膜分泌期的生化,干扰胚胎着床,也是导致患者多合并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内膜细胞间质细胞孕激素受体受
旁分泌途径的调节,增强内膜上皮内有生物活性雌二醇转化为雌酮,但是,由于内异症患者在位内膜间质细胞的缺陷抑制会上皮内雌激素的正常代谢,干扰其正常的生理生化过程。动物实验表明,在位内膜细胞雌孕激素受体分布异常,降低了孕激素的受体反应,导致其容受性差,不宜胚胎种植,从而引起患者不孕症的发生[4]。
总之,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在位内膜病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关注在位内膜异变,通过改变在位内膜生物学、组织学特征,从而达到有效预防及治疗内异症也将是未来临床研究的重点,针对细胞因子、基因等多种水平给予治疗,即在“在位内膜源头论”的基础上治疗作用进行研究与探索,将为治疗内异症提供新的策略与方法。
参考文献
[1]仝佳丽,郎景和,朱兰,等. 内异症患者在位内膜病理特征分析[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2,47(11):829-832.
[2]娄华,王宝金,王兴玲,等.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细胞凋亡和增殖特性研究[J]. 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8):3350-3352.
[3]杨国华,陈冰冰.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在位子宫内膜细胞培养[J].求医问药,2012,10(1):422-423.
[4]苏明兰,杨法. 子宫内膜异位症144例临床预后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2):85-87.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7.042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7-0057-0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