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镜对难治性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探析
2015-01-31赵丽
赵丽
气管镜对难治性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探析
赵丽
【摘要】目的 分析气管镜对难治性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42例患者实施气管镜下保护性气囊药物灌注治疗。结果 42例患者症状好转率100%,胸部CT见空洞缩小闭合率为95.2%,病灶总吸收率为92.9%,痰菌转阴率为85.7%。患者无任何不适,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气管镜下保护性气囊药物灌注治疗难治性肺结核安全有效。
【关键词】气管镜;难治性肺疾病;治疗
作者单位:138001 吉林省松原市中心医院结核科
Curative Effect Analysis on Bronchoscopy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Pulmonary Tuberculosis
ZHAO Li, Songyuan Central Hospital, Songyuan 13800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bronchoscope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pulmonary tuberculosis. Methods 4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bronchoscopic protective air bag infusion therapy. Results 4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ymptom improvement rate was 100%, cavity closing chest CT see the closure rate was 95.2%, the lesions absorption rate was 92.9%, the sputum negative conversion rate was 85.7%. Patients without any discomfort, did not appear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Conclusion Refractory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s safe and effective drug perf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bronchoscopic balloon protection.
[Key words]Bronchoscope, Refractory pulmonary disease, Treatment
难治性肺结核是临床肺结核常见类型,部分患者经常规治疗可取得一定效果,但空洞难以闭合,痰菌未转阴,病灶未缩小等情况依然存在。我院根据多年治疗难治性肺疾病的临床经验,采取气管镜下保护性气囊药物灌注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2例难治性肺结核患者在我院就诊时间是2011年6月~2013 年6月,经分枝杆菌培养、临床症状、胸部CT等确诊为难治性肺结核;男25例,女17例;年龄18~60岁,平均(36.8±3.8)岁;患者经痰涂片、痰分枝杆菌快速培养成阳性;合并症:14例患者继发性肺结核伴厚壁空洞,3例患者大面积干酪性肺炎;排除合并其他器质性疾病患者;患者参与研究时自愿签署了研究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支气管镜为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包括双腔微导管、微球囊。术前常规CT检查病灶部位,确定是否要跨叶或跨段。麻醉后,给氧并进行常规心电图监测。纤维支气管镜送至病灶后,于支气管镜工作通道置入双腔微导管,直视下送球囊导管前端至目标支气管,于球囊工作通道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使其膨胀,确保双腔微导管无法回拨。于双腔微导管工作通道注入2~3 ml的2%利多卡因,确保球囊近侧端壁无液体渗出。取100 mg左氧氟沙星+200 mg丁胺卡那+200 mg异烟肼注射液进行稀释至50mL混合液于双腔微导管工作通道缓慢注入。于目标支气管开口处10~15 min留置微球囊导管,灌注液充分吸收后,抽出注入的0.9%氯化钠注射液,回缩球囊,拔除导管。支气管镜下观察有无出血或灌注药物导致的脓性分泌物并及时清除。以同样方法灌注其他目标。
1.3 疗效判定
空洞闭合:取胸部CT检查,闭合:空洞消失;缩小:空洞缩小25%~50%以上;无效:空洞缩小不足25%[1]。
病灶吸收:显著吸收:病灶吸收50%以上;吸收:病灶吸收不足50%;无变化:病灶无吸收;恶化:病灶增加或出现新病灶[2]。
2 结果
42例难治性肺结核患者经支气管镜下治疗,咳痰、发热、乏力、盗汗等症状明显好转,好转率100%。经胸部CT检查,患者空洞闭合19例,缩小21例,无变化2例,缩小闭合率为95.2%。在病灶改变中,显著吸收17例,吸收22例,无变化3例,总吸收率为92.9%。患者经痰菌检验,其痰菌转阴率为85.7%(36/42)。患者无任何不适,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难治性肺结核病程长,局部组织反复感染易出现纤维增生,使病变空洞组织周围血管分布相应减少,干扰周围血运。通常难
治性肺结核患者主要表现为纤维干酪性病灶和厚壁空洞,治疗较为棘手。患者机体内局部病变组织缺氧则会促进周围酸性环境的产生,降低患者血管支气管镜屏障[3-4]。同时病变空洞处存在高含量的结核分枝杆菌,洞壁覆盖物中有大量繁殖活跃的结核分枝杆菌,通常通过采取常规全身给药,其药物难以到达病变位置,也可降低药效作用。
局部注药可直接将药物注入病灶组织范围中或空洞内部,提高患者局部药物的浓度及药物疗效,使肺组织能够快速吸收,同时空洞周围组织也能够快速吸收药液,充分发挥药物疗效,对相应部位的结核杆菌发挥杀灭作用。研究中采取支气管镜下保护性球囊药物灌注治疗,在支气管镜直视下可确保药物准确作用于目标位置,利于清除病变组织的坏死物,提高局部灌注药的准确性以及药物疗效。在此次研究中,42例患者治疗后咳痰、发热、乏力、盗汗等症状好转率100%,胸部CT见空洞缩小闭合率为95.2%,病灶总吸收率为92.9%,痰菌转阴率为85.7%。患者无任何不适,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由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经支气管镜下保护性球囊药物灌注治疗难治性肺结核,可取得显著效果,能促使患者空洞的缩小闭合,使病灶有效吸收,提高痰菌转阴率,效果确切。且在支气管镜下直视下操作,操作准确、安全,直接作用于病灶,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
通过本次临床实践笔者有如下体会:通过支气管镜下保护性球囊灌注可将的目标支气管封堵并维持5~10 min,使抗结核药物能在结核病灶部位停留,避免单纯注入药物后药物快速分散及排除,提高药效抗菌作用。在采取气管镜下保护球囊药物灌注时,术前需充分局部麻醉,选择正确有效的目标支气管,掌握分布情况,尽量避免对2个目标进行灌注。在药物灌注前,需对球囊注入适量生理盐水,以此完全封堵目标支气管,以免药物溢出,同时可延长药物在病变位置停留的时间,提高药物疗效。术中均匀缓慢注入药物,以免局部流体压力明显增大,对病灶造成损伤。
参考文献
[1]朱丽霞. 36例活动性肺结核治疗前及治愈后的CT征象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6):115-116.
[2]舒逸,卢晔,黄文侨,等. 无痛气管镜保护性球囊灌注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的疗效及影响因素[J].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90-92.
[3]卢晔,崔会芳,林勇,等. 气管镜下保护,气管镜下保护性球囊灌注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35(10):790-792.
[4]王立兵. 9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感染的临床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7):53-54.
·疗效对比·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8.092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8-0136-0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