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2015-01-31李洋

职业技术 2015年6期
关键词:理论课公众思政

李洋

(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哈尔滨150069)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李洋

(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哈尔滨150069)

微信作为新兴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受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文章在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探究了当前高职院校使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使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微信;公众平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

目前,微信网络新媒体的广泛应用,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平台。如何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开拓新的渠道、应用新的载体,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是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抓住机遇,审时度势,认真利用好微信、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一、微信、微信公众平台的概念、特征

(一)微信概述

2011年1月,腾讯公司推出“微信”。起初,微信是一款手机通信工具,从免费移动短信开始,逐渐增加了多种功能,目前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移动通信和社交关系的管理平台。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虽然微信发展时间短,但是发展速度,范围的覆盖让人瞠目。根据腾讯官方2012年底公布的数据,截至2013年1月,微信用户已经达到3亿。微信用户20—30岁之间的青年占74%;其中大学生占64%。

(二)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公众平台是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通过这一平台,个人和企业都可以打造一个微信的公众号,并以群发推送、自动回复以及1对1交流的方式实现和特定群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其特点是信息的互动性、时效性,多样性、广泛性。这些优势极大的契合了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认知需求。因此,利用好微信以及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思政课教学是摆在每一位思政课教师面前的新课题。

二、机遇与挑战:高校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高校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思政课教学的现状

1.建设微信公众平台,开创网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阵地

当前,适应微时代的变化,各高校均建立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快速、便捷、投放率高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定时、定期、定量给学生推送有价值的信息。开拓理论教学、时事政治、实践教学、理论答疑、师生互动、园丁风采等板块。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微信公众平台融洽了师生关系、深入了课堂教学、拓展了学生视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开创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2.微信公众平台教学构建了高校思政课教学新模式

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恰恰解决了思政课传统教学互动不足的劣势。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是互动的、双向的。在微信公众平台的技术支持下,“移动学习”得以实现,教师尝试将与课程有关的文本、音频、视频等材料以公众平台为媒介推送给学生;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公众平台的功能随时给教师留言提问。微信公众平台就像一座桥梁,有效连接了教师和学生,使师生交流更加畅通。

3.思政课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广提高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目前,很多学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授课班级多、班型大,课时量紧张。在课堂上,教师只能够完成教学计划的教学内容,而对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掌握情况往往把握不够。思政课教师可以微信公众平台深化课堂知识、布置作业、复习答疑,使教学活动在课下延续,大大提高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二)高校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思政课教学的存在的问题

1.微信公众平台信息缺乏完善的机制

目前,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缺乏完善的机制,缺乏相应的运行机制、危机处理机制、保障机制、反馈机制。在运行机制上,尚未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在信息选择、信息发布、平台使用方面尚未形成完善的机制。在危机处理机制上,尚缺少相应的应急预案。在保障机制上,缺少充足的经费。在反馈机制上,缺少相应的渠道。

2.尚未找到微信公众平台使用的规律

由于微信公众平台是新兴事物,高校思政课教学以微信公众平台为载体尚在开发阶段。从目前的实践来看,思政课公众平台的使用者尚未掌握使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思政课教学的教学规律:如推送内容有效性规律、推送时机规律、推送数量规律、微信公众平台与传统教学关系规律等等。致使我们在使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思政课教学时仍存在一些困惑、误解。这种缺失直接影响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思政课教学的教学效果。

3.过度依赖微信公众平台,与学生产生了距离

目前,高职院思政课教师已经深刻认识到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开始尝试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思政课的教学,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但是在布置作业、实践教学、辅导答疑的过程中又过分依赖微信公众平台的作用,教师很少在课堂上和学生们开展交流和答疑,这造成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

三、对策:把握质、量、度,积极利用微信平台开展思政课教学

(一)关注微信公众平台“质”的建设

作为大学生思政课教学的新阵地——微信公众平台,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其“质”的建设尤为重要。微信平台质的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推送内容要“精”。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内容要精挑细选,一是要坚持宣传主流媒体“正能量”。二是要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三是要及时更新学生关注的时事内容的分析和解答。其次,推送形式要“新”。一是界面要“新”。采取视频、图片、调查丰富平台内容。二是设置要“新”,通过多模块、丰富的网上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注重微信公众平台“量”的推送

思政课公众平台要在激烈的微信公众平台竞争中取得学生的青睐,在注重“质”的同时要注意“量”的把握。首先,定量给学生进行信息推送。少量发送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大量发送会导致学生反感,仍然会影响推送效果。因此要结合各高职学院学生的实际进行推送,一般早晚各推送一条比较合适。其次,要注重推送内容的量的分配。学生期待思政课微信公众平台能够提供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励志类、心灵鸡汤、实用知识、行业资讯、原创故事、时事政治等等。但是我们深知,如今的网络信息量巨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时间有限,因此要合理的计划安排每日推送的内容,制定一个合理的推送计划,周一至周五安排与课程相关的时事类、课程类知识,周末可以安排轻松愉快内容。相互搭配、合理配置,力求达到最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三)把握微信公众平台使用的“度”

1.掌握推送的时间。微信本身具有强烈的娱乐性,将近一半的微信使用者每天在线时间高达4小时,甚至更长。所以,思政课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要严格坚持适度原则,合理控制使用时间。在推送的时间上,要结合学生学校生活、学习实际。学生倾向于在早上七点至八点,下午三点到四点期间接收微信公众平台的推送。我们要把握好推送的时间,提高思政课公众平台的效果。

2.微信公众平台与传统教学方式互补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是我们仍然要注意在使用微信公众平台的时候要避免两种极端:一种是只重视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微信公众平台的作用,当前“微时代”背景下,我们一味地排斥新事物、新载体,只会让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陷入困境。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另一种极端是过度重视微信公众平台的作用。微信平台的优势明显作用强大,但在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际情况看,它的定位应该是教学辅助手段,思政课教师切勿过分依赖公众平台的作用。应该知道,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质量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二者优势劣势互补,才能达到思政课教学的最佳状态。

[1]冯志强.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中的应用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3,(9):P184—P184.

[2]陈腾飞丁林芳.高校辅导员如何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提高管理效率[J].河南教育(高校版), 2014,(2):P62—P62,63.

(编辑 文新梅)

Research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n the Basis of WeChat Public Platform

LI Yang
(HeilongjiangJudicial Police Vocational College,Harbin 150069,China)

As the newcarrier of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WeChat is widelyconcerned by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ers.The essay takes the Professional Judicial Police College of Heilongjiang as example,analyzes the results and problems of the usage of WeChat by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s public platform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And on the basis of this,it also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WeChat public platformfor the effectiveness of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eChat;public platform;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course teachingof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G712

B

1672-0601(2015)06-0055-03

课题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青年专项课题《基于微信载体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4Q208)。

李洋(1982-),女,黑龙江省延寿县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理论课公众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