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基于人文素养培养的中职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径

2015-01-31曹威

职业技术 2015年6期
关键词:校本人文德育

曹威

(启东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启东226200)

浅谈基于人文素养培养的中职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径

曹威

(启东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启东226200)

基于中职人文素养培养的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不仅是职业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对中职人才培养的要求。中职德育校本课程开发要走出单一的传统模式,尝试多元化开发方式:加强融合,实现德育内容的切合;加强渗透,实现课堂教学的渗透;加强生成,培养课程的生成意识。

人文素养;德育;校本课程;开发

职业学校要根据时代发展要求,着眼学生未来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提高人才专业技能素养的同时,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从而提升他们职场的综合市场竞争力,这已经成为当下职教人的一种共识。因此,中职德育课程的改革也要以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为载体,优化课程内容的融合、课堂教学的渗透、课程开发的生成等课程改革的途径,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实现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融合:德育内容的切合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基于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德育校本课程开发,首先要寻找德育课程与人文知识融合的点,即要从学生思想特点出发,把握中职人文素养的内涵,丰富德育课程,融合人文知识,提升课程开发的实效。[1]

1.把握学生思想特点。中职生处于高中阶段,该阶段他们的思想突出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受时代发展影响较大,具有很强的时代感,但是他们的责任感弱,责任意识健全不能与时代需求同步;二是表现出对集体有一定的认同感,但是践行认同感的意识与能力明显还不够,他们参与各项活动的意识越来越强烈,例如参与班级自主管理、社会实践等意识与愿望强烈,然而面对具体问题的辨别能力不强,容易受外在因素影响等等;三是个体意识与个性特征显著,但是表现出与之不相适应的承受能力、心理素质等。[2]因此,基于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要针对学生的思想特点,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将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中职生的特点结合起来,寻找到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关键点,切实完善与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提升中职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成长。

2.融合人文德育内容。中职生德育课程内容涉及广泛,它既包括一般德育的内容,例如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等;还包括与职业相切合的德育内容,例如学科德育、就业教育、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活教育等。中职生人文素养是在“中职教育”这个特定前提下,基于中职生人文素养教育现状分析基础上,服务于学生专业技能、就业能力、职业持续发展能力需求,是对普遍意义上“知识、精神、行为”三个方面定向优化,更具有针对性、现实性。具体而言:人文知识应该主要是指具有较强实用性的文学、哲学、历史、科学、艺术等基础性、普及性知识,如教育部提倡的以“古诗、名曲、名画”作为中职生人文素养基础——人文知识。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核心,具有时代的主题和烙印,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因此,当前和以后一段时间内,中职生要培育和养成的人文精神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文知识的内化是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外化便是人文行为。人文行为体现了“素养”所包含的“技巧”“能力”之意,也是人文素养的终极目的。[3]中职生人文行为自然应该融合优秀的企业文化,在职业、社会行为中表现出真诚、勇敢、正义、诚信等优秀的道德品质。

德育课程与人文素养培养既有思想教育功能的共同之处,又有具体教育内容的相通之处。因此,基于中职人文素养培养的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在内容选择上,要切合学生思想特点,把握、衔接好两者之间的共通之处,在共性内容上做好提升,在衔接内容上完善,再通过德育形式优化,最大化发挥出德育校本课程资源的资源价值,实现德育课堂的最大有效性。

二、渗透:课程教学的设计

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课程教学设计是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基于中职人文素养培养的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必须要立足德育课堂实践,着眼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发展,整合课堂教学内容,将人文素养培养渗透在德育课堂教学环节之中,实现德育课堂培育学生人文素养课堂教学目标。

1.实现教学目标的渗透。职业教育的育人目标不是单一的教会学生技术,而是要让学生成为具备一定人文素养、全面的、可持续提升的职业技术人才,考核职业人才培养的价值目标取向不仅是职业能力,还有人文素养等方面,是多方面的。因此,中职德育课程开发要立足于职教特点,在课堂教学渗透中重视职教育人价值取向渗透,将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作为德育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重视职教价值取向渗透,实现中职生的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育人价值在课堂教学中的调整与渗透,主要体现在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方法、课程教学内容等。基于中职人文素养培养的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一方面要保持传统的优秀的德育内容,要突出课堂教学的人文目标,使德育既符合中职教育“职业”特点,体现中职教育实用性特点,又使中职德育体现出生活化特色,使学生在获得思想教育的同时,又能够提升职业价值认识,提升职业能力。例如,在教学《哲学与人生》教材“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这一课时,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这样设计:蓝领专家孔祥瑞通过实践不断学习,记录了大量的工作日记,切实做到了知行统一,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感动中国人物等。利用这种实用的案例导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再加上孔祥瑞本身也是初中毕业,并依靠自身的努力和实践,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真正做到了认知与实践的相互统一,成为中职学生学习的良好榜样,帮助他们树立了学好技能的自信心,进一步提升对职业价值、人生价值的认识。

2.实现教学过程的渗透。教育的发展越来越注重学生个体发展,中职生作为准社会个体,个体价值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德育水平,直接构成学生人文素养,因此基于中职人文素养培养的德育校本课程开发,要重视学生个体价值在课堂教学的渗透。这种渗透可以通过实践教学进行,即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社会实际,将理论和实际融合、渗透,以营造身临其境的教学氛围为主要形式,以学生自我实践、自我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和体验个体价值,进而实现提升人文素养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有勇有谋,应对犯罪”的内容时,采用情景模拟的实践方法,根据教材的案例,编排了这样一个小品:17岁的职校学生区志放学回家,在一个路口发现八个手执凶器的歹徒正挟持两名手无寸铁的少女,最终产生两种结局,一是区志勇斗歹徒壮烈牺牲;另一种结局是区志机智报警,拖延时间,最终等来警察的救援。活动激发学生极大的参与热情,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通过亲身体验,理解了见义智为的真谛,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实现个体价值。

3.实现教学评价的渗透。中职生很多思想上出现的问题与其职业观有着直接间接的关系,这种观点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进而影响着中职生思想道德水平提升与人文素养的养成。基于中职人文素养培养的德育校本课程开发要将学生就业指导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找准中职生的职业坐标系,形成科学的职业观。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帮助中职生从自身实际出发,帮助中职生了解自我,了解职业价值与社会地位,使中职生正视“职业现实”,但是又不拘于职业现实,树立可控的职业理想。这样中职生才能形成科学的职业观,既不好高骛远,又不乏职业追求,成为一个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中职生。

三、生成:课程的生成意识

教学是一门动态艺术,因此基于中职人文素养培养的德育校本课程开发要树立与德育课程教学相适应的课程生成意识,在设计时既要考虑课程的相对稳定性,又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充分考虑自然生成性,使德育校本课程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以适应教师、学生的教学自然生成。

1.为教师预留生成空间。德育课程校本课程开发要充分考虑教师的课堂生成,为教师创造更为广阔的生成空间,这样教师才能为学生注入丰富的自主学习时间与空间。基于中职人文素养培养的德育校本课程开发要充分发挥“基点”作用,成为教师提升学生知识与技能的重要载体。

2.为学生预留生成空间。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服务学生,因此,校本课程开发要为学生预留生成的空间,要充分根据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经验等水平,以及这些因素在课堂教学中的原生态自然生成,为学生自我反思与知识重构预设空间,帮助学生将“课堂学习中的错误转化为一种自然生成的美丽”。

总之,基于中职人文素养培养的德育校本课程开发要积极尝试多元途径,在融合渗透生成中,不断获得新的发展,切实提升中职生的人文素养,丰富中职生综合职业技能的内涵,适应职业时代要求,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实现“一专多能,素质合格”的培养目标。

[1]俞华.浅谈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研究现状——基于中国知网2000-2014年学术文献的统计分析[J].交通职业教育,2015(2).

[2]薛璇.中职生人文素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新课程(下),2014(12).

[3]俞华.人文素养教育融入中职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5(2).

(编辑 文新梅)

Simply Analyzes on the Path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Mor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Humanistic Quality Cultivating

CAOWei
(Jiangsu Province SecondarySpecialized School,Qidong226200,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mor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humanistic qualitycultivatingis not onlythe requirement ofprofessional times,but alsoa social demand for secondaryvocational talents’cultivation.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moral education should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single mode,attempt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ways:strengthen the integration and realize the content of moral education suit;strengthen the penetration to realize the penetr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strengthen the generation and cultivate awareness ofcourses’generation.

humanistic quality;moral education;school-based curriculum;development

G712

B

1672-0601(2015)06-0046-03

第二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中职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以南通市职业学校为例”(项目编号:ZYB45)。主持人:俞华

曹威(1983—),女,本科,学士,江苏省启东中等专业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德育课程教学。

猜你喜欢

校本人文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