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衡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5-01-31张祖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肩周炎体征针灸

张祖安

平衡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张祖安

目的 针对肩周炎进行平衡针灸治疗,根据治疗的结果进行统计学的观察,以期对平衡针灸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提高平衡针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2013年收治的80例肩周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40例,对其采用平衡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40例,对其采用西医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衡针治疗肩周炎的效果优于常规西医治疗方法。

平衡针治疗;肩周炎;临床效果观察

肩周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其根源在颈,其标在肩。通过影像学可以看到颈5~6颈椎之间的椎间盘病变,该疾病成为影响人们日常健康的重要疾病,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主要特征为肩部疼痛,肩关节存在活动障碍,特别是在进行外展、外旋以及后伸时,限制性比较强,该疾病比较顽固,且反复发生,对于治疗这种疾病,临床医学上的治疗手段较为复杂,因而此类疾病由于其本身的难治性和发作的难忍性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选取我院在2010年~2013年收治的80例肩周炎患者,对其采用平衡针治疗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0年~2013年收治的80例肩周炎患者进行平衡针灸治疗,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中,男性26例,年龄在40~55岁之间,病程为3个月~10年,女性14例,年龄在38~60岁之间,病程为6个月~12年。对照组中,男性20例,年龄在46~54岁;女性20例,年龄在45~55岁,并称均为1~10年。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1.2方法

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平衡针灸治疗,所选取的位置是颈5、6夹脊穴,肩三针曲池以及外关。平衡针灸时主要是以主穴为主,然后配以相应的配穴,当然在进行穴位选择时,要依据肩内和肩外进行有效的区分。在进行平衡针施针时在主穴为一般选用2~3寸的长针进行平衡针刺入,对于余穴刺入大约1.5寸。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即以微创小针刀分离松解肩关节周围粘连软组织。两组患者的治疗以15天为一个疗程进行治疗效果的观察,当然还要跟随患者一年,进行疗效的记录,从而保证数据的可靠性。于此同时,医生要嘱咐病人停止服用一切与治疗本病有关的其他药物,并且对于辛辣、煎炸的食物要禁食,同时还要禁止喝酒。

1.3疗效标准

痊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消失,肩周炎及由此引发的骨质增生等并发症都消失。显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肩周炎及由此引发的并发症得到明显的改善。有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但不明显,肩周炎及由此引发的并发症有一定的改善。无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无消失,肩周炎及由此引发的并发症无消失,患者肩周关节肿痛、骨质增生等发作严重[2]。

1.4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一系列的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观察组40例,其中痊愈的有30例,显效的有5例,有效的有2例,无效的有3例,其有效率为92.5%;对照组40例,其中痊愈的有28例,显效的有5例,有效的有2例,无效的有5例,其有效率为87.5%,差异显著,治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临床医学上,肩周炎是一种常见、多发病。目前医学上认为出现此类疾病的主要原因是感染风、寒、湿、热等从而导致出现年老体虚、正气下降,气血不足或者由于肩部外伤以及慢性劳损而导致局部气血瘀滞等的症状。平衡针灸作为我国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利用针刺手法使气血运行畅通,对于机体内平衡以及血液流畅等进行平衡,全方面的祛邪扶正,标本兼顾。肩周炎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对于患者的影响较为长远且比较严重,肩周炎炎较重的患者则可能每天发作,而且每次发作所持续的时间较长,对于患者的影响较大,严重的影响到了患者的正常生活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1]。

当前,国内外对于治疗肩周炎所采用的方法是常规的西医治疗,这种治疗方法时间短,但是往往是治标不治本,反复性比较强,难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平衡针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在临床治疗肩周炎应用中可明显使得患者疼痛减轻,特别是可以缓解患者夜间肩周炎的疼痛。平衡针治疗主要是以主穴为主,同时适当的根据肩周炎的范围日以及病症选择其他相关穴位进行配合,临床表明,通过平衡针治疗的患者并未出现过明显的不良反应,对于患者的病情治疗具有较大的帮助,可以促进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逐渐消失,而且副作用较小[3]。

通过研究表明,在临床医学上采用平衡针治疗肩周炎的效果非常显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有极大的帮助,而且用药后对于患者的副作用较小,患者的用药周期也较短,可以实现在较短时间内康复。

[1] 周宜静. 平衡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D]. 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2] 金秀兰. 平衡针改善肩周炎功能活动度的数据分析及疗效评价[D].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3] 祁庆钟. 针灸治疗肩周炎临床效果观察[J]. 亚太传统医药,2014(21):62-63.

The Clinical Effect for Ping Heng Zhen Acupuncture Treatment on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ZHANG Zu’an, Shangzhi Traditional Hospital, Shangzhi 150600, China

Objectiv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the treatment on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by Ping Heng Zhen acupuncture,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reliable basis of the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treatment,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ing Heng Zhen acupuncture. Methods To divide the 80 cases patients into control group(40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40 cases). All the cases were chosen from 2010 to 2013.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Ping Heng Zhen acupuncture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treatment of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Results To compare the effect on two groups, the effect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much better than it in control group. It was in a high treatment efficiency and obvious difference and th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o adopt the Ping Heng Zhen acupuncture treatment is much better than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It is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Ping Heng Zhen acupuncture,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Clinical effect observation

·中药研究·

R245

B

1674-9308(2015)09-0238-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09.206

150600 尚志市中医医院

猜你喜欢

肩周炎体征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柔性可穿戴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弹拨颈外横突治疗点治疗颈源性肩周炎126例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