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分析

2015-01-31高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心内膜炎头孢菌素青霉素

高媛

2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分析

高媛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抗生素治疗。方法 选取临床20例感染性心膜炎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临床痊愈,平均随访5个月无亚急性心内膜炎发生。结论 控制感染治疗,抗生素治疗极为重要,抗生素治疗包括早期治疗、复发的治疗及预防。

感染性心内膜炎;抗生素治疗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原以细菌最常见,其次为真菌、立克次体、病毒等。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合理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前提条件,为此,要掌握好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发热、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心脏杂音改变、栓塞、脾大、心脏瓣膜赘生物、血培养阳性等,对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至关重要[1]。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20例临床治疗效果良好,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17~69岁,平均(41.3±10.2)岁。所有患者均附合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新标准[1]。临床表现为发热19例,贫血17例,寒战13例,心脏出现新杂音或杂音改变7例,脾肿大7例,充血性心力衰竭5例。

1.2方法

1.2.1草绿色链球菌(1)首选青霉素G,如患者年龄<65岁,无肾功能障碍、第8对脑神经损害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休克、转移性脑脓肿等并发症者,可单独应用青霉素G,成人每日1 000万~2 000万U,持续静脉滴注或分6次、每4小时1次静脉注射,共用药4周,其复发率为0.6%;或青霉素G每日1 000万~2 000万U,共4周,第1~2周并用链霉素0.5 g肌内注射,每12小时1次,或庆大霉素1 mg/kg,每8小时1次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或青霉素G每日2 000万~4 000万U静脉滴注,并口服丙磺舒0.5 g,一日3次,以增强青霉素G的疗效。必要时可改用苯甲异噁唑或哌拉西林6~12 g/d,或头孢噻吩每4小时静脉注射1~2 g或头孢唑林每6小时静脉注射1~2 g。(2)如用青霉素后延迟出现皮疹,可选用头孢唑林1~2 g,每6~8小时1次;或头孢曲松2 g/d;均可静脉滴注、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3)如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过敏,可选用万古霉素15 mg/kg(不超过1 g),每12小时1次,静脉滴注。

1.2.2A族链球菌、肺炎球菌 选用青霉素G 200万~400万U静脉滴注,每6小时1次;或头孢唑林2 g,每8小时1次,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共2~4周。

1.2.3肠球菌 可选用:(1)氨苄西林,每日6~12 g,分次静脉给药;(2)青霉素G 2 000万U/d以上,联合应用庆大霉素5 mg/kg,或阿米卡星15 mg/kg,或妥布霉素3 mg/kg(均为一日量)。如有过敏,可改为万古霉素,剂量同前述。

1.2.4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 可选用:(1)青霉素G 1 000万~2 000万U/d,分次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加链霉素0.5 g肌内注射,一日2次。(2)对青霉素耐药者可选用萘夫西林、苯唑西林,均每日6~10 g,分次静脉滴注;可与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联合应用。(3)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万古霉素、头孢菌素,如头孢噻吩、头孢唑林、头孢呋辛等,并可联合应用磷霉素、利福平或夫西地酸等。头孢噻吩用药方法为每次2g,每6小时1次,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1.2.5革兰阴性杆菌 可选用:(1)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联合氨基糖苷类。(2)氨苄西林、磺苯眯唑青霉素、苯眯唑青霉素,联合氨基糖苷类。(3)第3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甲羧肟、头孢噻肟等,第2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等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2]。剂量及用法、疗程同前述。

1.2.6真菌 可选用:(1)两性霉索B:每日0.4~0.8 mg/kg,分次静脉注射,疗程6~8周。可与氟胞嘧啶合用,后者每日100~150 mg/kg,分4次口服。长期应用要注意肝、肾功能损害及对骨髓的抑制作用。(2)氟康唑:首日用400 mg,以后每日200~400 mg静脉滴注,疗程4~6周左右。真菌性心内膜炎病死率高,复发率亦高,应尽早手术治疗,术后仍要使用抗真菌药物。

2 结果

所有患者者均获临床痊愈,平均随访5个月无亚急性心内膜炎发生。

3 讨论

正确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合理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前提条件,为此,要掌握好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发热、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心脏杂音改变、栓塞、脾大、心脏瓣膜赘生物、血培养阳性等,对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至关重要。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抗生素治疗极为重要,抗生素治疗包括早期治疗、复发的治疗及预防。抗生素治疗原则是采取3~6次血培养标本后立即开始治疗;要使血中抗生素的浓度至少要维持在体外试验最低杀菌浓度的大于1:16,至少1:8;以保证杀菌性抗生素完全消灭深藏于赘生物内高密度的致病菌,一般疗程至少要维持4~6周;有严重栓塞或转移性脓肿者以及人工瓣膜心内膜炎者,疗程应延长至8周以上,以降低复发率;选用杀菌抗生素;在病原微生物不明时,急性者应针对金葡菌、链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均有效的广谱抗生素治疗;亚急性者应针对包括肠球菌在内的大多数链球菌的抗生素;必用具有协同作用的抗生素联合用药,如必要时加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以发挥协同杀菌作用;以静脉用药方式或途径为好[3]。

多数患者在多次抽取血培养后即开始予以经验性治疗,待获得血培养结果后再调整用药。临床上多选用针对草绿色链球菌和肠球菌的抗生素,如青霉素2 000万U/d,或氨苄西林12 g/d,分次静脉滴注;并加用庆大霉素1.7 mg/kg(1 mg=1 000 U),每8小时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若有葡萄球菌感染的可能,则再加用耐酶青霉素或先锋霉素。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委会. 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试行)[J]. 中华儿科杂志,2001,39(4):310.

[2] 王焕玲,盛瑞媛. 感染性心内膜炎70例临床分析[J]. 中华内科杂志,2004,43(1):33-36.

[3] 罗心平,施海明,彭清宪,等. 6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分析[J].上海医学,2005,28(4):294-297.

Clinical Analysis of 20 Cases of Infective Endocarditis

GAO Yuan, Shangzhi People's Hospital, Shangzhi 150601,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ntibiotic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endocarditis patients. Methods Clinical data 20 cases of infectious endocarditis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All patients who were clinically cured, average follow-up five months without subacute endocarditis.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infection control, antibiotic treatmen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including early treatment of antibiotic therapy,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recurrence.

Infective endocarditis, Antibiotic treatment

R542.4

B

1674-9308(2015)09-0050-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09.043

150601 尚志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心内膜炎头孢菌素青霉素
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影响分析
猪青霉素过敏怎么办
细菌为何能“吃”青霉素
超声心动图诊断Loffler心内膜炎1例
头孢菌素,代数越高不一定越好
头孢菌素使用的三大误区
感染性心内膜炎血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研究
青霉素的发明者—莱明
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效果观察
依替米星联合三代头孢菌素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