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巴比妥与地西泮联合治疗小儿惊厥的疗效观察
2015-01-31任虹刘岩
任虹 刘岩
苯巴比妥与地西泮联合治疗小儿惊厥的疗效观察
任虹 刘岩
目的 分析苯巴比妥与地西泮联合治疗小儿惊厥的疗效。方法将72例惊厥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苯巴比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地西泮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个月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对小儿惊厥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起效迅速且安全性高。
小儿惊厥;苯巴比妥;地西泮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惊厥患儿72例,所有患儿均有程度不同的昏迷、抽搐、意识障碍等表现。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29 d~12岁,平均年龄(4.6±0.6)岁;体温为37.2~39.6℃。观察组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30 d~11岁,平均年龄(4.9±0.8)岁;体温为37.4~39.8℃。两组患儿基本资料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展开控制感染、降颅压、维持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苯巴比妥治疗:给予患儿10 mg/kg苯巴比妥静脉滴注,于30 min~1 h内完成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0.3~0.5 mg地西泮静脉推注,注意推注速度应缓慢。
1.3疗效判定
显效:给药10 min后患儿停止抽搐且临床症状基本消失,30 min后患儿意识恢复清醒。有效:给药30 min后患儿抽搐等症状减轻,1 h后患儿意识清醒。无效:给药1 h后患儿症状未见改善,意识未恢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记录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展开为期6个月随访,统计两组患儿复发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75.0%;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91.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分析
对照组1例出现共济失调,2例癫痫,并发症发生率8.3%;观察组2例出现共济失调,2例癫痫,并发症发生率11.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6个月随访,对照组6例复发,复发率16.7%;观察组1例复发,复发率2.8%;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惊厥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发病原因比较复杂,感染、高热及产伤等均可诱发,且此类疾病患儿通常表现为局部或全身肌群阵挛性、强直性抽搐,且伴随意识障碍。小儿惊厥易反复发作,对患儿健康、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研究显示[2],小儿惊厥是造成国内年龄不足5岁小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积极给予有效治疗。小儿惊厥治疗药物较多,目前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为抗癫痫、镇静类药物。苯巴比妥是一种抗惊厥药、镇静催眠药物,可对人体中枢系统发挥作用,给药剂量越大则可对中枢神经发挥越明显的抑制效果[3]。一定浓度的苯巴比妥可促使谷氨酸的兴奋作用减轻,促使C-氨基丁酸的抑制作用增加,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多突触、单突触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传递过程,从而抑制高频放电癫痫灶及其扩散到四周的过程。同时,苯巴比妥可同时促使脑细胞代谢降低,促使脑组织的血液循环有效改善,从而对神经细胞发挥保护作用,并可将自由基尽可能清除,对脑组织进行保护,有效改善脑细胞功能。地西泮具有较多药理作用,如催眠、促使中枢性肌肉松弛、镇静、焦虑、抗癫痫、抗惊厥等,可对大脑边缘系统发挥选择性作用,与中枢的苯二氮卓受体结合,促使γ-氨基丁酸释放速度加快,同时促进突触传递,从而发挥良好的抗惊厥、抗癫痫效果;静脉给予地西泮,其药效可迅速发挥,对持续性惊厥患儿的药效明显。同时地西泮不会造成呼吸抑制,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低。然而地西泮药效持续的时间比较短,需重复给药,故临床单用时给药不便,因此可将地西泮与苯巴比妥联合应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0%,并发症发生率8.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7%,并发症发生率11.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苯巴比妥与地西泮联合用于小儿惊厥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对两组患儿展开6个月随访,观察组复发率2.8%,对照组复发率1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联合用药可预防惊厥的复发。
综上所述,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对小儿惊厥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起效迅速且安全性高,可降低患儿复发风险。
[1]邓瑜琼,罗敏,方亮,等. 小儿惊厥30例临床分析[J]. 江西医药,2015,50(5):464-465.
[2]凌华,林楚鹏. 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推注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疗效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4):171-172.
[3]张楠. 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治疗小儿惊厥75例临床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2):145-146.
医学论文的一般载体(三)
病例(理)讨论:临床病例讨论主要是针对某些疑难、复杂、易于误诊误治的病例,在诊断和诊疗方面进行集体讨论,以求得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临床病理讨论则以少见或疑难疾病的病理检查、诊断和相关讨论为主。
调查报告:在一定范围的人群里,不施加人工处理因素,对某一疾病(传染病、流行病、职业病、地方病等)的发病情况、发病因素、病理、防治方法及其效果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给予评价,并对防治方案等提出建议。
Observation Curative Effect of Phenobarbital Combine With Diazepam in Treatment of Infantile Convulsion
REN Hong LIU Yan, Siping Maternal and Infant's Hospital, Siping 136000, China
Objective Analysis curative effect of phenobarbital combine with diazepam in treatment of infantile convulsion. Methods Selceted 72 cases of children with convulsion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group had 36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given phenobarbital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diazepam and land treatment, compared curative of effect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total effect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currence rate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6 months. Conclusion Phenobarbital combine with diazepam in treatment of infantile convulsions have good effect, more quickly and high safety.
Infantile convulsion, Phenobarbital, Diazepam
R729
B
1674-9308(2015)31-0190-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31.134
136000四平市妇婴医院
小儿惊厥为儿科常见疾病,发病急促且病情较重,且儿童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故惊厥患儿若不能及时治疗可能造成脑神经损伤或意识障碍,给患儿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1]。选取72例惊厥患儿展开随机对照分析,探讨小儿惊厥有效治疗方法,具体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