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探究
2015-01-31王玲徐健康崔中芹梁宏沛王灵灵徐记芳尚旭立郑飞胡丽丽
王玲 徐健康 崔中芹 梁宏沛 王灵灵 徐记芳 尚旭立 郑飞 胡丽丽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探究
王玲徐健康崔中芹梁宏沛王灵灵徐记芳尚旭立郑飞胡丽丽
本文以河南省洛阳市市区开展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机构为研究对象,应用自编的调查问卷、访谈法和实证调查,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进行实地调研,调查发现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优势明显,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入住人员就医问题,但存在床位少、收费偏高、医护配置低、护工服务能力差等影响和制约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因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政策建议。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政策需求;调查研究
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单纯的养老机构已不能满足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要求。因此,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的出现,给老年人带来了福音。我省对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高度重视,给予大力支持,近几年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发展较快,但由于我省是人口大省,经济相对落后,压力相对较大。为了更好地发展我省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对省卫生厅政策法规处审核批准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与政策需求研究》课题,进行了近一年的调查研究,现将调查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 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背景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3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 243万人,占总人口的14.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3 161万人,占总人口数的9.7%;老龄化进展速度快,2007~2013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增加4 903万人,并且期间年增长率均在4%以上[1]。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健康养老成为新的社会焦点。而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慢性病的患病率和发病率也快速上升,约79.1%的老年人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慢性病;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80%~90%反映有不同程度的日常生活障碍,对护理需求增加[2]。进入老年后,人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的机能减退,平均每位老年人患者有2~3种疾病[3],且很难彻底治愈。出院时仅是病情稳定或身体健康状况有所好转,出院后还需持续治疗和康复护理,尤其是带有管道、伤口、和生活部分或完全不能自理者[4]。在此背景下,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应运而生。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更是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肯定与推进。医养结合是集医疗、护理、康复和基础养老设施、生活照料程度、无障碍活动范围为一体的养老模式[5]。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但国家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相应政策并进行了实践探索,部分地区已在这方面取得些许成绩。自上海市于1998年建立了我国第一家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老年护理院,到目前全国各地积极推行医养结合得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但医养结合养老仍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如进行相应的运营机制、资源整合、项目拓展等方面的研究,探索更为有效的政策支持和管理方式,以取得良好的制度绩效和社会效益等。洛阳市民政局老龄办提供数据显示,2015年洛阳市老龄人口103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5.5%,养老机构总床位2.6万张,洛阳市市区有养老机构81家,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机构14家(不包括养医联合体中的养老机构),床位在1 400张左右。
2 调查对象
以洛阳市市区已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机构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8月~2015年3月随机抽取7家洛阳市市区医养结合机构进行调查,以机构负责人、护理、护工人员、在住老人及其家属为调查对象。调查机构负责人7人,入住的养老人员81人,护工150人,进行现场调查。
3 调查研究方法
3.1访谈法
对洛阳市市区已开展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的机构负责人、护理、护工人员、在住老人及其家属进行了访谈,了解医养结合模式现状、需求、组织机制、基础设施、服务层次、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及意见建议等。同时,对洛阳市民政局、洛阳市卫计委有关洛阳市发展医养结合模式相关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
3.2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课题研究目的编制调查问卷,以洛阳市已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养老机构负责人、护理、护工人员、在住老人为对象,对开展医养结合模式的养老机构的发展现状、服务水平、意见建议等进行调查。累计发放护工人员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40 份,回收率93.3%,发放在住老人问卷81份,回收问卷81份,回收率100%,发放机构相关负责人7份,回收率100%。
3.3统计学方法
4 河南省洛阳市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机构现状
4.1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机构显示出优势,但所占比例偏低,不能满足需求
医养结合模式,是解决我国老年人养老、医疗的创新之举,尤其对于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及其家庭非常重要。目前洛阳市养老机构81家,其中医养结合养老机构14家(不包括养医联合体中的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仅占养老机构总数的17.3%,截止调查时,市区内开放床位1 400张,入住率70%~92%。本次调查入住人员情况显示,入住医养结合机构前每年因病住院超过2次者63人(77.8%),具有至少一种慢性疾病者62人(77%)。患病后处置方式:本院治疗79人(97.8%),转外院2人(2.2%)。目前身体健康状况:较差33人(41.2%),很差48人(58.8%),由以上数据可知,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能为入住老人解决大部分医疗问题,从侧面反应了其必要性,但同时也面临着床位少的严峻形势。
4.2医养结合模式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层次较低,康复设施不到位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与传统养老机构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医疗服务层次较高,而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层次越接近专业医疗机构,就越能满足目标客户群的需求[6]。但本次调查研究发现,洛阳市现有的实施医养结合模式的养老机构中,能够达到较高服务水平的较少,只有综合医院直接内设养老机构才具有较高医疗服务水平。而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医疗水平达不到专业水准,医护水平偏低,较难满足病患老人的需求。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入住医养结合机构的老年人身体状况较差者多,且绝大多数为半失能老人,尽管医养结合机构提供了较为健全的生活娱乐设施,以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但仍有多数半失能老人对居住生活条件表示不满,对康复条件不满意率达28.3%。可能原因在于现代康复的理念和康复知识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康复器械较少,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康复治疗手段欠缺,康复场地面积较小。
4.3入住老人的情感和心理健康方面未被重视
本次调查研究发现,多数入住老人存在抵触、孤独、焦虑等负性情绪,这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中国传统思想“养儿防老”,认为被送往养老院是因为孩子不孝。(2)入住者年龄大,听力差,行动不便。(3)多数老人认为自己寿命有限,存在不想再给别人添麻烦等思想,与工作人员主动交流少。部分医养结合机构主要关注老人的日常生活料理,而未将日常健康体检纳入管理中,部分医养结合机构以临终护理为目的,让老年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安详无憾地到达生命的终点,同时减轻临终老年人及其家属的心理负担。但调查中发现,入住人员感到寂寞孤单者占36.9%,说明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虽有提高老年人的身体及心理健康水平意识,但对其情感和心理健康方面的认识及处理缺乏主动性,不能做到主动关注入住老人的心理健康,也没有配备相应的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师等。
4.4机构中专业护工人员匮乏,服务能力有限
人员短缺是当下养老机构面临的普遍难题[7]。通过对护工人员发放试卷调查研究发现,养老机构中的护工人员年龄主要集中在50~60岁,多因就业困难而转做护工,且部分养老机构中的护工人员在没有经过专业系统培训、未取得专业资质的情况下上岗,缺乏专业护理常识。大多数养老机构中护工人员的工作时间多为24 h制,一人护理多个老人,工作量大,节假日少有休息,且薪资福利差,工作人员倦怠情绪较重,而医护人员大多只能兼职管理入住人员。这不仅影响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还影响养老机构的信誉和发展。因此,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中专职医护人员配置,专业护工人员的缺乏、待遇低、专业素质较低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
4.5养老费用与医疗保险政策不畅通,入住率较低
本次调查研究发现,研究对象中有80%的老人要自己承担住院费用,认为养老机构收费比较合理的仅占8.7%,认为收费偏高的有34.8%;多数入住老人患有躯体疾病,需长期服药,尤其是患慢性病、疾病康复期、疾病终末期,需反复长期治疗,增加了入住人员的经济负担,加之缺少医疗保险政策支持,使有限的床位使用率低。本次调查显示床位使用率70%~92%,导致出现一方面许多老人需要入住,另一方面床位使用率低。
4.6多部门参与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发展体系尚不健全
为保证实现养老服务资源和医疗卫生资源的有效衔接,切实推进养医融合发展,洛阳市民政、卫生计生部门、财政等部门正科学规划辖区内的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和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但调查研究发现,政府对现有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中医疗服务设施、护工人员建设、床位补贴的资金扶持力度较小。缺少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对自身的发展略显力不从心。
5 解决制约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发展的对策
基于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考虑到国内外较先进的医养结合养老的机构发展经验,结合当前洛阳市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工作发展的现状和经验,提出如下对策及建议。
5.1加强组织领导,给予政策支持,多部门协调完善发展体系
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政府应适当参与并提供支持。主管养老的民政部门及主管医疗的卫生部门及财政部门应打破部门利益,开展部门协调与配合,在财政补贴、融资及办院土地划拨方面给予支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计生部门要为医养结合模式养老机构申请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提供便捷服务。
5.2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及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养老问题是社会问题,要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及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立“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市场化运作机制[8]。民政部门应建立专项发展基金或设立养老基金会,用于医养结合机构的专项发展,缓解养老机构的发展压力。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并把需长期护理、治疗的老人纳入到医保报销范围,并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由护理保险资金支付相关医疗护理费用,实现“患者减负担,医保少支付,机构得发展”的共赢效果,做好与医保政策的有效衔接,如放宽办理家庭病床条件,将其医疗、护理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发挥医保基金效益,缓解入住人员医疗、护理费用支出压力。本次调查中,有些机构条件相对较好,收费较高,但入住率较低,究其原因是一部分人员承担不起费用,而调查中认为费用高者达43.5%。
5.3加强养护人才培养,提高养老服务水平
当前缺乏从事老年人医疗护理、护工的专业人才,已是养老机构面临的严重问题[8]。养老机构人员不仅要为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还需要专业的康复培训、掌握老年人医疗保健常识、康复指导、心理调适等内容[9]。各级人社、民政和卫生计生部门要加大养护专业服务人才的培训力度,加强对养老机构中医务人员、管理人员和护工人员的培训,不断强化养医融合发展的人才保障。如配备康复师、定期请精神专科医院医师行心理辅导,给护工交相应社会养老保险金,政府对机构内的护工进行补贴,逐步建立养老机构服务人员的资格认证、职称评定体系,确保职业发展等,确保护工队伍的稳定性,提高医养结合机构的整体管理水平。
5.4督促检查到位,提高服务质量
相关部门在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进行常规指导的基础上,建立相关考核体系,不定期进行检查、抽查,及时发现、整改在为老人提供诊疗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跟踪问题分析,总结推进情况,提出完善意见,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快速发展。
6 讨论
养老问题涉及千家万户,在我国日趋严重的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建立已成为必然趋势,且已显现出优势,虽然目前有不尽人意之处,相信依靠国家政策支持为主导作用,各执行部门之间协调一致,发展专业医护队伍、加强护工队伍建设,使这一新兴事业会不断发展、完善。由于本研究受地域、样本规模、研究者理论水平、资料搜集和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分析论证的不够深入、系统,很多问题还将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1]民政部. 民政部发布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EB/OL]. (2014-6-17)[2014-8-10]. http://www.mca.gov.cn/article/ zwgk /mzyw/201406/20140600654488.shtml.
[2]陈茜,张晓君. 老年护理-最具挑战性的专业[J]. 西藏医药杂志,2003,24(2):64.
[3]李跃之,Paula Milone-Nuzzo.长沙市望月湖区老年人健康需求调查[J]. 护理学杂志,2003,18(8):563-566.
[4]朱信美,瞿晓晴,黄敏,等. 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居家护理的效果分析[J]. 护理管理杂志,2013,13(10):726-728.
[5]邓庆,甘霈,任国胜. 养老医疗护理康复职业培训融一体构筑“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J]. 中国科技产业,2014(6):44-47.
[6]米红,袁晓航,李暤.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面临的内忧外患[N/ OL]. 中国劳动保障报. 2013-12-20(A 3). http//www.calss. net.cn/n16/n1692/155427.html
[7]赵艺,马欣婷,曾玉娟. 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运营问题研究[J].管理观察,2014(24):189-190.
[8]张旭.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2014,35(3):102-104.
[9]赵晓芳. 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J].兰州学刊,2014(9):130-136
To Explore the Service Mode of Combination of Medical Care and Elderly Care
WANG Ling XU Jiankang CUI Zhongqin LIANG Hongpei WANG Lingling XU Jifang SHANG Xuli ZHENG Fei HU Lili, Luoyang City Mental Health Center, Luoyang 471000, China
Elderly care institutions in luoyang were investigated as the object study, the service mode of all these institutions is combination of medical care and elderly care. We carried out the interview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with self-made questionnair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were used in the data analysis. We found significant advantages in mode of combination of medical care and elderly care, to some extent, this mode solved the problem of medical care for the elders; there are still many factors restricted this mode, such as lack of beds, high charge, low medical configuration and poor ability for elderly care, based on this and put forward the policy suggestions in our study.
Combination of medical care and elderly care, Service mode, Policy requirements, Investigation
R192
A
1674-9308(2015)31-0024-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5.31.017
471000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
应用统计学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采用Epidata3.02对数据进行双录入,对问卷结果进行匹配,使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进行描述性分析。同时对访谈记录进行归纳、整理与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