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人事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2015-01-31赵利军
赵利军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 300222)
无论是高校多年从事人事工作的实践感受,还是各高校人事工作者间的相互交流和工作经验总结,愈发感到人事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有必要就高校人事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关系、人事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问题及其解决之道进行一番梳理,以利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工作效果。
一、高校人事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关系
高校的人事人才工作即高校的师资、人才、工资、福利、社会保障、培训、进修、招聘、调配、晋职、晋级、聘用、考核、奖惩等人事服务及管理工作。理论上人事工作属于管理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及开发工作,其目的是通过人力资源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不断开发,实现人力资源能力的不断拓展和产出的不断优化。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创造性形成的一整套使党的目标、路线、方针、政策为广大群众所接受、认可、遵循的独特理论和工作方法。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历史阶段,创造性地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依靠和团结以农民及工人为主体的不同阶级、阶层的力量,使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1981年6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进一步重申“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确立了思想政治工作在我党各个历史时期的地位和作用。
从传统的工作属性上,人事工作属于高校行政管理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属于党委教育系统;人事管理是通过外在的制度约束来教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则是通过影响人的内在思想来管理人;二者的目的均是通过影响人外在行为和内心思想的工作,使自然人逐步转变为符合社会角色需要的社会人。
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人事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不断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倾向。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源于西方的人本主义理论日益被思想教育实践所借鉴,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更为强调个性化的“以人为本”工作理念,在实践中产生了良好的工作效果;明确了“党管人才”的工作体系,形成了整体性、综合性的工作氛围,极大提升了人才工作成效。人事工作也从单纯的依据条文的生硬管理,向“服务”转变,借鉴了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疏导”、“以情动人”等工作方法,更为关注工作对象的接受程度和积极性的保护;逐步建立了“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的人事人才工作理念,强化了人事人才工作对象的主观舒适度及情感归属,提升了工作效果。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传统经济依靠自然资源消耗的增长模式日益变得不可持续,人类进入了主要依靠知识创新增长的新阶段,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从辅助开发变成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于是精英化的高等教育正日益被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取代,在职教育、终身学习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但我们不得不日益清醒地认识到,在我国努力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强国战略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进行颠覆的图谋;伴随着国内少数“知识精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怀疑和否定;伴随着“东突”、“藏独”分裂及恐怖主义势力对我国的破坏、骚扰;伴随着“台独”、“港独”势力此起彼伏的闹剧上演。国内外敌对势力一以贯之的战略就是与中国共产党争夺知识分子和年轻一代,继而颠覆社会主义制度。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科学精神教育、法律教育和心理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是管方向、管动力的教育,应居于高校各类教育活动的首位,并对人力资源智力因素特别是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起着主导和促进作用。教育以教师为本,有针对性、高质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保证社会主义高校办学方向和办学质量的生命线。
二、高校人事人才工作中思想及工作方面的突出问题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人才和交流国际化的发展,高校人事工作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加以应对。
第一,教职工职业理想、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教职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淡化,政治热情不高,对政治学习敷衍了事,遇到各种社会现象及问题,不能正确分析、认识;有的热衷于传递各种网络和“小道消息”;有的工作上斤斤计较个人利益,不愿意从事一些集体的无报酬的工作;有的只教书不育人,对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不正确言行不闻不问。
第二,在日常人事管理激励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上,注重外在的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上重视不够。比如,在人才引进、聘期考核和岗位聘用上,重视人才引进中安家费、科研启动费、住房补贴政策的逐年修订及落实,重视聘期考核中岗位工资、奖励性绩效工资、科研奖励政策对学校整体业绩的引领;而对教书育人的核心价值的考核及激励不够,对个性化的人才发展规划及人才精神激励方面重视不够。
第三,人才工作中对青年教师重引进、轻培养,重要求、轻扶持,导致青年教师面临工作任务重、生活压力大、精神负担沉重等实际困难。由于长期缺乏知识更新及业务进修,许多青年教师知识和能力变得过时和老化;由于缺乏相应的关怀和扶持,许多青年教师对教师职业和学校文化忠诚度不够、认同感不强,出现部分青年骨干教师流失现象。
第四,在职称评聘、岗位聘用和聘期考核、竞聘上岗工作中,既存在“论资排辈”、“熬年头”、身份管理的问题;又存在聘期“唯业绩论”问题,挫伤了部分青年骨干教师和老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第五,在年度考核及评优评先工作中,存在“只对事,不对人”,重过程、轻结果的问题,导致年度考核流于形式,应基本合格甚至不合格的未能得到应有批评教育,应树立的典型和榜样往往被“老好人”所取代,未能起到应有的警示和激励作用。
三、解决高校人事工作中思想认识问题的对策研究
针对上述人事工作中各种思想及工作方面的问题,人事工作干部应认真学习、掌握和运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和方法,有针对性地拿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和对策。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不断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教职工头脑
在当前,就是要在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占领思想舆论阵地的基础上,重点进行“四个全面”的系统学习、宣传、教育,深刻理解“四个全面”这一顶层设计的深刻内涵及各个“全面”间的内在联系,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引导教职工特别是青年教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建设富强中国、民主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的伟大征程中建功立业;引导教师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全面深化改革中发挥作用;引导教师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全面依法治国中做出表率;引导党员教师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从严管理干部、严明党的纪律等全面从严治党中争做模范。
在教职工职业道德、职业理想教育工作中,要综合发挥校党、政、工、团的综合工作优势,相关各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密切协作,使广大教师在明确自身职业规范和道德操守的前提下,深刻理解、认识教师职业的神圣和崇高作用,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在“真实的集体”①中自觉立足本职岗位做教书育人的模范。
2.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高校是提升人类精神境界的“伊甸园”和为社会创造精神文明财富的“象牙塔”,理应更为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和其作用的发挥。具体在工作中首先要尊重人,高校全体教职工担负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使命,要在工作中做到对工作对象热情周到、充分尊重、用心尽力;要在选先评优中将真正在岗位工作中做出表率、发挥建设性、创造性作用的先进分子选拔出来,并予以大力的表彰和奖励,促进各类人才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促进学校精神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3.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在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后续培养过程中,要始终重视对青年教师师德和业务的培养,学校拿出专项资金,设立青年教师国内外进修、培养的渠道,每年选派优秀青年教师赴国内外进修、提高。建立学校各级组织关心青年教师成长的工作氛围,为青年教师解疑释惑,并帮助他们及时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实际困难。特别是青年教师因住房、子女上学、岗位竞聘、学历进修、职称晋升等方面出现思想和情绪问题时,人事干部要主动向主管领导、相关组织汇报、沟通,群策群力解决青年教师的实际困难;对于青年教师的各类思想认识问题,人事干部要及时与青年教师沟通思想,帮助其正确认识问题并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重视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在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检查及跟踪的同时,人事部门要与心理咨询部门密切协作,教育青年教师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并掌握疏解心理问题的正确方法。
4.坚持疏导方针,坚持发扬民主与正确指导相结合的方法
疏导方针就是坚持用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方法,解决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针对高校教职工学历层次高、学科差异大的特点,学校聘期考核及上岗可结合校院两级管理制度,在充分发扬民主、发挥教职工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前提下,民主协商、充分酝酿,提出既体现对老教师历史贡献的尊重,又能激励青年教师成长的岗位分级上岗条件方案,由各学院教代会讨论、修改、表决后实施,可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极大地改进和提升工作效果。
5.注重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头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使年度考核收到实效,就“既要对事,又要对人”,要在各级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认真分析主要成绩及问题的基础上,通过严格程序、严格要求,认真组织,并立足于精细化日常管理的基础上,严明工作制度和纪律。教职工通过认真总结工作,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经考核程序细致评选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及不合格人选。要重视对考核及推优结果的使用,通过宣传先进典型的事迹和品德,发挥榜样示范引领的主导作用,营造优良的师风、教风、学风;通过对考核基本合格及不合格者的帮助、教育,改进工作,促进工作效果的提升。
总之,高校的人事人才工作已步入必须与各部门精诚合作、齐抓共管方可保障工作顺利实施的新阶段,人事部门要主动适应新形势要求,使人事管理工作深入到教职工的思想领域,主动与思想政治工作相融合,借鉴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以人为本,在管理中强化服务,注重与工作对象的思想、情感和心理交流,方能使原则性、政策性、规范性突出的人事管理的目标任务为广大教职工所理解、认可和支持,从而不断开创人事人才工作的新局面。
注释:
① “真实的集体”是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的概念。意指在个人与集体的利益、价值地位、价值本质和价值意义上是统一的。
[1]沈壮海.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范式与新形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2).
[2]刘洁,刘志礼.以人为本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