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践教学与考核的规范研究
2015-01-31徐丽伟
徐丽伟
临床实践教学与考核的规范研究
徐丽伟
目的 研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实践教学与考核的规范。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中医学专业(包括中西医结合方向)五年制毕业实习学生72名,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名。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实践教学,实验组采用新型模式临床实践教学,对比两组学生考核结果,建立临床实践教学与考核规范。结果 实验组理论知识及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医学专业学生采取规范的临床实践教学与考核方法,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临床实践教学;考核;规范研究
现今,各医学院校的发展面临着巨大难题,“患者资源”短缺就是其中最明显的不足之一。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存在很大困难,教学考核的方法、模式应亟待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1]。建立规范的临床实践教学方法,重视临床考核措施则十分重要。现将临床实践教学与考核的规范研究结果分析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随机抽取我院2010级、2011级中医学专业(包括中西医结合方向)五年制毕业实习学生72名,男30名,女42名;年龄20~22岁,平均年龄(20.5±0.7)岁;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名。两组学生的年龄、性别等资料对比,P >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教学方法
对照组学生跟随带教老师进行临床实习,共4周。实验组采用新型模式临床实践教学,具体如下。
1.2.1理论学习内容 (1)中医理论:血液系统疾病属中医血证、虚劳范畴,通过多媒体方式讲授血证的基本知识,包括概念、范围、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及辩证论治,并讲授虚劳的概念、病机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辨证论治知识。(2)西医理论:通过多媒体途径讲授各类贫血、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淋巴瘤、过敏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系统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共3 d。
1.2.2临床技能训练内容 (1)中医四诊:通过临床模特,训练学生的望、闻、问、切四诊操作方法。(2)西医体格检查:通过临床实训中心模型人及临床模特进行视诊、触诊、叩诊、听诊训练及骨髓穿刺术操作训练,共4 d。
1.2.3临床实习 由带教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临床实习,在此期间,进行规范的临床教学查房及教学病例讨论,共3周。(1)临床教学查房:通过教学查房,使医学生逐步掌握临床工作基本原则,如病史采集与归纳分析、体格检查与患者的沟通技巧、病情演变与实验室结果的分析、合理的医嘱及正确的病程记录等,培养实习医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每周1次。(2)教学病例讨论:教师选择典型病例,要求学生事先分工准备,查阅教材及参考资料,引导和组织学生就病史的完整性、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等展开充分讨论,并做归纳和总结,每周1次。
1.3考核方法
(1)理论考核:建立中西医理论考核试题库,随机抽取试题,由学生作答,共计100分,分数越高,学生理论知识掌握越高,同时考核成绩录入计算机。(2)临床技能考核:建立中医四诊、西医四诊及骨髓穿刺术统一的评分细则及标准,由学生进行操作,共计100分,分数越高,临床技能操作越高,同时考核成绩录入计算机。
1.4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及临床技能对比,实验组理论知识(91.5±4.3)分,临床技能(93.1±2.7)分,对照组理论知识(74.5±12.3)分,临床技能(75.1±13.5)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临床实践教学内容复杂,涉及面广,实践性强,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实习生的临床实践技能。近年来,临床实践教学在医学院校的应用,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广为接受的临床实践教学模式[2]。且临床实践教学的教师往往由医师兼任,教师通常负担很重,再加上其中有不少人本身对于带教并不熟悉,导致医学知识教育力不从心,很难对知识进行系统化、有组织、有计划的讲解。另外在教学考核当中,考核标准未合理设置,其考核内容无法体现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并难以判断学生的操作技能;或者考核内容过于简单,难以确定学生的真实水平。因此,在现今教学中,需建立新型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及考核方法并加以规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此次研究中,实验组学生的理论知识及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对医学专业学生采取规范的临床实践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及专业操作技能水平。
[1]薛寒冰,龚帅,戈之铮. 结合临床操作技能的继续医学教育新方法之实践与探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3,5(1):56-58.
[2]闫慧锋,郑建中,覃凯,等. 七年制临床实践教学经验对“5+3”一体化医学人才培养的启示[J].卫生软科学,2015,29(6):375-377.
[3]王莉,徐为群. 外科护理临床实践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 职业卫生与病伤,2014,29(4):269-271.
[4]朱利伟,郭胜飞,薛原. 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的困境及思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5):14-15.
[5]宋垒垒,刘迎迎. 在康复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的心得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7):20-21.
Normative Study of Clinical Practical Teaching and Examine
XU Liwei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chun 130117,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tandard of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and examination of blood system diseases. 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five year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professional, included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72 cases of graduation internship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 digital randomly table method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had 36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by traditional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compared with the two groups of students assessment results, establish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standards. Results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clinical skill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was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methods for medical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teaching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medical education.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Assessment, Normative research
G64
A
1674-9308(2015)31-0013-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31.010
130117长春中医药大学
综上所述,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注意理论知识考核与临床技能考核并重,并及时将学生的考核成绩纳入计算机中,以此为学生提供更为统一、公正、规范的评分标准[3-5],促进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对医学专业学生采取规范的临床实践教学与考核方法,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