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影响下的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15-01-31李婷婷
李婷婷
(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济南250355)
医患关系影响下的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李婷婷
(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济南250355)
在当前医患关系的影响下医务工作者和在校医学生的实际心理健康状况都正在面临着巨大挑战,学校必须结合医务工作者的心理特点对在校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防患于未然,使他们能够在健康成长为合格医务人员的道路上,以更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和工作,提高幸福感。
医患关系;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医疗纠纷数量增加,医患关系呈现出紧张状态。医患双方知识不对等、信息不对称,有限的医疗资源与量大高要求的医疗服务之间矛盾加剧,相关政策不完善,媒体报道不客观等因素使得医护人员面临前所未有的工作压力。同时以医护人员为职业预期的医学生课业繁重,学制长,就业形势紧张,承担的家庭、老师的期望值高,因此在当前医疗环境状态下,医学生心理健康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1 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现状
在经济发展、社会环境改变、文化教育普及和国家医保相关政策的改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患者渴望能够对病情详细了解,并已经部分参与了治疗方案的决策和治疗过程的监督。但是患者因病而产生经济压力、负面情绪、以及对医学专业知识的一知半解使得他们对医生的技术产生质疑、对医护态度不满、甚至无故迁怒。目前医护人员常年超负荷工作,医疗行业的职业特点又决定了他们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和技术,同时面临着教学、科研、职称晋升,职业压力较大。而不和谐的医患关系更加大了医护人员心理负担,使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极大影响。
王曼维[1]等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医疗纠纷发生前后医生的心理压力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医疗纠纷发生后,医生的心理压力明显增加,有一定压力和非常有压力的医生占比高达68.7%,明显高于医疗纠纷发生前,心理健康状况也明显低于医疗纠纷发生前。高茹茹[2]等应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枣庄市三所医院医护人员的一般人口学特征、职业背景信息、职业紧张状况及生活质量状况。统计分析得出:影响医生心理健康的主要职业紧张因素有心理紧张反应、任务过重、理性处事。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主要职业紧张因素有心理紧张反应、理性处事、娱乐休闲。缓解医护人员职业紧张对提高其生活质量意义重大。黄丽素[3]等采用Meta统计方法分析文献数据,结果显示我国医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全国常模,SCL-90症状自测量表中有8项高于普通成年人,其中以焦虑和偏执郁最为严重,其次为抑郁,强迫,唯独人际关系敏感这一项没有受到影响。提示我国医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不佳,需要家庭、医院、社会的关注。诸多研究[4-11]表明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已经受到严重危害,与每况愈下的医患关系有形成恶性循环的可能。
2 医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
近年来,随着医患关系的备受关注以及医学生学习、就业压力的增大,医学生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已引起全社会对医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水平的广泛关注。
目前,诸多高校新生都有针对大一新生的心理测试,根据测评结果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然后有针对的进行相关培训,主要是通过讲座、宣教和传统的课堂教学等方式和途径实现教育目标。多项研究显示[12-17]:目前医学生在人际关系、强迫、抑郁、焦虑、敌对等方面心理问题明显增多。尤其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复杂的医疗环境使得他们不自信,易自责、自卑,心理压力增大,容易产生不良情绪。而紧张、焦虑使其在临床过程中判断偏失、模糊、操作失误,更加剧了挫败感。长此以往,不利于医学生的学业、就业、心理健康、甚至人格培养。
3 影响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3.1 学业压力医学专业学制长、课时多,内容繁杂,科研性强,较难掌握,需要耗费较多精力,与大学生思维活跃,急于认识世界、探知环境的特点相冲突。且学习方式多以记忆为主,长时间枯燥的反复背诵容易产生厌倦、眠差。他们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不停思考、探索和选择。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行为趋向实际,思想倾向复杂。他们追求理想,但更功利,在个人理想和生活体验之间,更注重个人体验。即便第一志愿入学的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出现动摇。叶明[18]调研结果,女医学生在专业满意体验和消极情感体验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男医学生(t=2.67,P<0.01;t=3.20,P<0.001)。因此对于女医学生来说,承受更大压力。
3.2 升学压力职业特点要求医学生具有高学历,因此考研成为大部分医学生的第一选择。而医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内容较多,同时处于实习阶段的医学生在繁忙的医院工作中抽时间准备考研,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通宵达旦的学习强度和长时间的持续紧张状态给备考的医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多数同学的考研选择及刻苦努力更营造了紧张氛围,使更多的学生加入竞争,即使对专业并不感兴趣。同时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医学生对临床各科室有了新的了解,不再停留于单纯理论上的认识,这些思想上的快速转换造成了考研专业选择的焦虑。
3.3 就业压力医学生专业选择途径较为单一,就业期望多为事业单位性质医院,但这些单位编制有限,适逢前些年高校大规模扩招的学生陆续毕业,就业尤为困难。陈英群等[19]对医学生职业规划的调查发现,打算继续从事医学相关行业的学生SCL-90各因子阳性率要明显高于打算转行的学生,主要体现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方面。而转行的学生选择面更广,自主性更强,学业负担相对更轻。因此,打算从医的这部分学生存在更重的心理问题。
3.4 人际关系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活跃的群体,接受能力强,理解能力强,对信息的接收快,较少盲从,大多数有了自己对问题的见解。因而能够对社会上的事情作出较理性、辩证的分析,批判性思维增强。他们感情丰富强烈却脆弱易波动,他们要求独立,却又意志薄弱、依赖性强。进入大学后,脱离了父母的管束和高考的压力,青春期就已萌动的独立意识迅速复苏,自我意识增强。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教育导向的弊端,学生普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准备,与老师、同学之间不能很好的相处,当生活、学习上碰到问题、遇到困难挫折时,没有恰当的解决途径和发泄途径,有的最先想到的是家,表现出较大的心理依赖性,有的则采取逃避、抱怨的态度,严重的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具体到医学院,又有新的特征。医学生由于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大部分同学对团体活动及社会活动的兴趣较低,只专注与专业学习,导致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沟通能力差,甚至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逄丽红等[15]对90后医学生的调查发现,其SCL-90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其他院校的学生,说明90后医学生的心理问题较为突出,需要引起关注。在对相关因子的细化比较中发现,90后医学生SCL-90量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焦虑、偏执等因子平均分维度高于其他院校的学生,与学习就业压力以及社会交往不足等原因有关。
4 医患关系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4.1 自我认知偏失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或叫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大学生智力发展达到高峰,思想活跃,反应敏捷,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具有顽强的探索精神。但他们毕竟缺乏社会实践,思想易脱离实际,有时好走极端,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表面性和盲目性。往往不分是非良莠,易受错误思潮的影响,缺乏分辨能力。媒体对医患关系的失实报道,使得他们在重新审视自己所学专业时产生怀疑,犹豫,甚至焦虑,不能客观的认识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因而产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专业思想不牢固,基础知识不扎实,临床实践不认真等。
4.2 不自信各种医患纠纷的报道使得初上临床的医学生如履薄冰。虽然已经具备了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但他们普遍对自己的专业技术及专业能力不够自信,又怕引发纠纷,因此在与患者沟通时表现出表述不明确、紧张等不自信行为,引起患者的不信任;同时对于不确定的或者未知的知识不能积极的问带教老师或查阅课本、文献,基本知识掌握不全面不扎实,引发带教老师的不认可。负面态度继而影响了医学生的学习、工作热情和自信,最终导致临床实习变成应付差事。
4.3 临床实践不足临床实践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但在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影响下,教学医院为避免医疗纠纷,减少了医学生的临床机会,而代之以见习和技能中心的模拟操作,报送化验单,办理出入院,安排患者就诊等琐碎事物反而成为实习内容。
5 医患关系影响下的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复杂的医患关系影响下,医务工作者和在校医学生的实际心理健康状况都正在面临着巨大挑战。政策的制定和法律的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逐步进行,我们只能从自身出发,加强对医务工作者和在校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能够以更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和工作,提高幸福感。
5.1 重视职业道德培训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是以古今用医,必选名姓之后。其德能仁恕博爱,其智能宣畅曲解。……贯微达幽,不失细小,如此乃谓良医。当前,医学院校的教育以专业知识为主,对医德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学校应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将医德教育贯穿始终:大一入学教育以介绍为主,理论学习阶段以培养为主,临床实践阶段以引导为主,形式可以采取邀请名老专家进行讲座、座谈、学习名医病案等,采取医学伦理学和榜样力量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5.2 利用职业规划指导提高职业认同通过谈心、咨询、讲座、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诸多形式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择业、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的心理矛盾和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培养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当前复杂的医疗环境可能会是医学生产生悲观、不满的情绪,对自己职业的未来缺乏信心。要激发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挖掘其潜能,引导他们寻求发展、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去主动适应。
5.3 加强心理干预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加强教师心理干预技术的培训,并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勇敢地面对压力,而不是消极回避,要善于管理自己的不良情绪和处理外界的不良情绪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出现心理压力时,要正确面对,学会主动寻求老师、同学或者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而不是一味忍耐或遮掩。
5.4 学会自我减压在工作学习中,医学生要善于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减压,如锻炼身体、充足睡眠、健康饮食、喜欢的音乐电影、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团体活动、社团等,或者与老师同学谈心、找学校心理咨询部门寻求帮助等。
[1]王曼维,姚晓东,王岩.医疗纠纷对医师心理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0:112-113.
[2]高茹茹.医护人员职业紧张对生活质量的影响[D].沈阳:辽宁医学院,2012.
[3]黄丽素,张拥军,吴洁,等.我国医生的心理状况meta分析[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1,5:63-64.
[4]谢海明,孙建华,武恩明,等.乡村医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离职意愿的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3:370-372.
[5]梁茜,谭丽琴,赵春菱,等.广西急诊儿科医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蛇志,2015,1:37-39.
[6]卢梦婕,郭丽琳,唐国华,等.我国精神科医生心理健康状况的Meta分析[J].华西医学,2014,8:1518-1524.
[7]贺芬.临床医生职业应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4.
[8]史晓丽,段培芬,李芳.临床医生职业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3,5:341-343.
[9]马金耀,李霞,姜平平.心理干预对实习期临床医生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改善效果的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3,1:28-30.
[10]苏希,王旭,苏虹.临床医生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联[J].安徽医学,2013,7:993-996.
[11]杨维莉.新医学模式下积极心理学对医患关系的意义[J].青年文学家,2013,16:236.
[12]谷新忠,周紫哲,王斐然,等.医学生心理健康与坚韧性人格、应对方式的关系[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4,2:60-63,75.
[13]陈英群,苏俊蕾,于德华,等.“90后”医学生心理特征调研及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6:14-15,74.
[14]吴花林,孙永胜.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相关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1:129-131.
[15]逄丽红,杨志昌,李鹏辉,等.90后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10:6-7.
[16]乔文达,张宏伟.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干预[J].继续医学教育,2013,5:13-15.
[17]郭佳琪,王小琴,金姬,等.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3,8:811-813.
[18]叶明.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研究[J].中医学报,2011,26:800-823.
[19]陈英群,苏俊蕾,于德华,等.“90后”医学生心理特征调研及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6:14-15,74.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LI Tingting
(Basic Medical School,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Medicine,Ji'nan250355,China)
Under the influence of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mental health of medical workers and students are facing with tremendous challenge,thus medical universities should offer preventiv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o students considering that of medical workers.These measures will ensure them more positive attitude and happiness in both learn and work.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medical students;mental health education
10.3969/j.issn.1672-2779.2015.14.049
1672-2779(2015)-14-0094-03
:杨杰本文校对:杨杰
2015-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