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发展性评价在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015-01-31王根深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体育教师体育

王根深

(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朔州036000)

论发展性评价在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王根深

(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朔州036000)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学评价方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由传统只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而漠视其过程,逐步转变为既关注学生学习结果更关注其过程的发展性评价,这可以说是体育评价方式在理念上一次质的飞跃。文章主要以作者体育教学亲身实践为例,针对发展性评价在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刻阐述:一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发展性评价之前提;二是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发展性评价之法宝;三是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发展性评价之精髓;四是彰显学生学习过程——发展性评价之核心。

发展性评价;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应用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其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体育精英,去参加奥运会,摘取奥运金牌;去参加世锦赛,勇夺世锦赛金牌,而只是为了全面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让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从而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以便今后可以更好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当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身体基础。为此,我国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师,在平时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善于发现每位学生身上所存在的闪光点,然后加以正确引导,精心培育,哪怕是学生微不足道的进步,都应毫不悭吝地对其给予发展性评价。所谓发展性评价,就是指“评价不仅仅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贯穿于教学的每个环节,旨在促进被评价者不断发展的评价,也是对学生学习进步幅度的评价。”[1]发展性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过程所做的评价,其侧重点是过程,它既关注学生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学习变化和成长过程,这是与传统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的终结性评价完全不同的。这是教育评价从重视学习结果到重视学习过程的一次质的飞跃。

概而言之,发展性评价在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发展性评价之前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是“亚圣”孟子的至理名言。此句话是说: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重要,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人心所向、上下团结重要。在这里,孟子特别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即“人和”的因素。其实,战争如此,体育教学也是如此,其它任何事情也莫不如此,“人心齐,泰山移”、“家和万事兴”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在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中,要落实发展性评价,必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倘若师生关系不和谐,师生之间严重对立,发展性评价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一无所获,所以说,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发展性评价的前提即第一要务。为此,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师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着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1.充分尊重和赏识学生

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赏识,这是人人都具有的正常心理需求,学生也不可能例外,因此,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实施发展性评价的要素之一,就是要充分尊重和赏识学生。唯有如此,学生的优点才能更加完美的展示,学生的潜力也才能不断地向纵深拓展;也唯有如此,高校体育教师对学生所进行的评价才能被学生真正认可,师生关系也才能水乳交融,温馨和谐。在现在的班级教学中,每个班的学生不可谓不多,少则三四十人,多则六七十人。在如此规模化教学的情况下,高校体育教师不可能全心全意、无微不至地去关爱所教的每一位学生。不过,对所教的每一位学生给予最起码的尊重不仅是可以做到的,而且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教师对学生的起码尊重能在很大程度上激起学生对教师的真诚友好,让学生由衷地信任教师、虔诚地尊重教师。正如古语所云“尊其师则信其道”,即是说,当某位学生对某位老师非常尊重的时候,他往往就会对这位老师的观念和方法特别乐于接受,否则,即使老师说的再正确,他也会嗤之以鼻、满不在乎,甚至拒绝接受。质言之,尊重和赏识学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情感纽带。美国教育家詹姆斯说得好:“人性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渴望来自别人的赞赏是人的一种基本精神需求。“优秀学生是表扬出来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就是极好的佐证。

2.对学生要平等、真诚、宽容

在高校体育教学训练中,体育教师实施发展性评价的要素之二,就是对待自己的学生要平等、真诚和宽容,这一点也同样重要。具体说来,一是平等。就是要求体育教师以平等之心对待所教的学生,而不能以根深蒂固的歧视眼光排斥个别学生;也不能师道尊严十足,居高临下,使对学生的评价变为一种施舍。这不仅对实施发展性评价不利,相反,会让学生觉得是一种心理负担;二是真诚。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仅以平等之心对待所教学生是不够的,还需要真诚,不能让学生感到一丝一毫的虚情假意、言不由衷。因为“真”是教育的本质,人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地探索“真”的过程,人文的“真”,我们称之为“诚信”;自然的“真”,我们称之为真理。故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求“真”可以说是“教书育人”的永恒主题。教师只有对学生彰显出真诚,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聆令他们发自肺腑的心声,准确把握其真实心理状态,才能与其进行良好的心灵沟通;三是宽容。高校体育教师对待学生除了平等、真诚之外,还需要宽容。由于高校体育教师在实施发展性评价的过程中,某些学生我行我素,对教师所实施的发展性评价麻木不仁,这是避免不了的,对于这部分学生,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心胸开阔、豁达大度,不能因为学生的冷漠而放弃发展性评价。坚信只要真心地负出,急学生之所急,忧学生之所忧,学生迟早会被感动的。

二、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发展性评价之法宝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此成语是从宰相魏征劝谏唐太宗的话演变而来的。意思是说,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如果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这是千百年来被社会实践所反复证明的深刻哲理,是封建社会明君治国理政的一大法宝。治国如此,体育教学也是如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即要求评价主体多元化,只有这样,对于学生的体育评价才会更全面、更客观、更正确、更合情合理,从而促进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学生身体素质更好的发展,即取得“兼听则明”的效果。然而,在高校传统应试教育环境下,对于学生的体育评价,通常都是由高校体育教师借助单一的标准化测试形式进行的,即由高校体育教师单方面说了算,一般情况下,学生被排除在评价过程之外,成了评价的局外人,这很不利于评价方式的民主化。其实,作为体育课堂的主体学生,对于他们的情况,没有谁比他们自己更了解、更清楚了,他们对于自己身上所存在的优缺点,比谁都清楚,因此,没

有谁对他们的评价比他们自己更有话语权。更何况,在规模化班级教学中,每个班通常有好几十名学生,而教师却只有一个,这样就使得教师对于学生的了解难免挂一漏万,其评价的公正性也就会大打折扣。为了纠正由教师单一评价所产生的不尽人意,必须让体育课堂的主体学生充分参加进来,即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除了教师评价外,还要增加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等多个评价主体,从而使体育教学评价方式更加民主化和人性化。比如,在教学《立定跳远》这一课时,我就采用了评价主体多元化这一方法。当立定跳远教学练习进行到差不多一半的时候,我突然叫全班学生停了下来。接着,我对此阶段学生立定跳远练习情况做了简要点评。在点评中,我首先指出了部分同学在立定跳远练习中动作技术上所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不仅如此,我还对于立定跳远练习中动作技术比较规范的学生给予了比较中肯的表扬。不过,评价到此并未算完,为了更好地巩固立定跳远练习效果,我又趁热打铁,让体育课堂主体学生作了自我评价。在学生自评中,有一个名叫张华的学生,其自评诚恳朴实,饱含理性,令人难忘,他说:“我自认为立定跳远的动作够规范了,然而却搞不明白为什么总是跳不远,甚至比那些不经意跳的同学跳的距离还短,我私下认为,可能还是因为我的跳远动作做得不够到位吧!”听了张华同学的自评后,为了找出问题的症结,我叫他再跳了一次,结果发现他的跳远动作从技术上讲的确没啥问题,唯一的不足只是他在进行立定跳远时,全身肌肉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以至于不能让动作完全舒张开来,这样就严重影响了立定跳远的效果。倘若说学生的自评已大大出乎我的意料的话,那么在接下来的学生互评中,也同样让我大开眼界。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各自指出彼此在立定跳远练习中动作技术上的优缺点,实际情况就真像他们所说的那样。这真是令我感慨不已,原来学生通过短时间的练习也很快成为立定跳远内行了。所有这些,都是实施评价主体多元化在体育教学中所产生的神奇功效。可见,评价主体多元化亦不失为高校体育教学发展性评价之法宝。

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发展性评价之精髓

“世上没有任何两粒沙子是一样的,森林里也没有任何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依据此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高校体育教学也不例外,由于高校体育教师所面对的每一个学生都千差万别,独一无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说:“每一个儿童的思维发展都有其独特的道路,每一个儿童的聪明和才智都各有各的特点。”[2]儿童如此,由儿童发展而来的大学生也同样如此。面对这些差异,任何整齐划一、千篇一律的做法都是徒劳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在遵偱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打破一切统一的模式,去关注每一位学生,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分别指导,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其个性也得到充分发展,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齐步走”、“一刀切”这种违背个体智力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做法。在高校传统体育评价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如先天性身体素质以及对相同运动项目的理解上的不同等,而只关注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这一切都会造成学生在某个具体运动项目训练中表现出明显的技术差异。尤其是与体能有关的项目,有的学生体能天生就特别好,用不着努力训练,随随便便就能获很好的成绩;而有的学生体能天生就特别差,不论多么努力地训练,都无法获得较好的成绩。如果体育评价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搞“一刀切”、“齐步走”的做法,最终必然会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抑制了其锻炼兴趣。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施发展性评价,体育教师一定要把精力更多地关注到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上,然后,以学生个体差异为依归,进行因材施教。在某次《立定跳远》训练中,我就是这样做的。学生训练时,对于采取怎样的训练方式,我并没有向学生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而是让他们依据兴趣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训练方式。就在此次训练中,有的选择在沙坑进行训练,有的选择在操场旁边进行训练,还有的别出心裁,与众不同,他们在操场周围先找了一个宽阔的水泥平台,然后从上往下进行跳远训练。对于此次学生立定跳远自由训练,为了凸显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我采用了进步评价法,即以学生在立定跳远中成绩进步的多少为依据进行评价。为了做好这次评价,我以进步性为圭臬,特意制定了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即每多跳一厘米,加一分;每少跳一厘米,减一分。依据此计算方法,对于那些立定跳远表现出明显退步的学生,不论他跳得有多远,我都会对他们给予适度的批评,并发一朵小兰花以示

惩罚;而对于那些立定跳远有明显进步的学生,不论他跳得有多近,我都会对他们给予适当的表扬,并发一朵小红花以资鼓励。这种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的评价方式,避免以往终结性评价所带来的起点不均的问题,既合情又合理,学生非常乐于接受,其体育训练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那些拿到小兰花的学生并没有气馁,心中有的是不服气,并暗暗立誓下次一定要跳得更远。而那些拿到小红花的学生喜形于色,精神振奋,在尔后的跳远练习中表现出了更加积极的态度。在这样的评价方式下,高校体育教师所关注的只有学生的进步及其未来的发展,这既免除了那些立定跳远成绩好的学生一味的自以为是,又免除了那些立定跳远成绩差的学生妄自菲薄,从而最终影响了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可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体现了发展性评价之精髓。

四、彰显学生学习过程——发展性评价之核心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的获得并不是依靠教师传授给学习者的,而是依靠学习者本人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取的。依据建构主义理论,知识的获得重在学习过程而不是其结果。体育知识技能的获得也不例外,它不是靠教师灌输给学生的,而是靠学生自己通过驱动学习的动力机制积极主动地建构而获得的,因此,体育教学就应该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核心进行评价。这就要求高等院校体育教师平时在课堂上多与学生接触,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去关心他们、了解他们,从而掌握每一位学生的体育技能变化发展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彰显发展性评价的核心地位。以立定跳远项目教学为例,为了全程掌控学生立定跳远动作技能的发展情况,我给每一位学生都建立了一个立定跳远动作技能发展情况档案。当发现某位学生立定跳远动作技能产生明显变化的时候,我就在档案袋里将这些情况详细记录下来。其中有一则档案是这样记载的:“李勇同学在今天的体育课堂上,练习立定跳远情绪饱满,表现积极,立定跳远成绩出现了很大突破,比过去多跳了六厘米远;杨丽同学在今天的体育课堂上,练习立定跳远情绪低落,表现欠佳,成绩出现了较大的退步,比以往少跳了三厘米远;朱颜同学在今天的体育课堂上,虽然练习立定跳远颇为努力,但由于没掌握好立定跳远中的摆臂动作,所以,跳远成绩很不理想,只比过去多跳了一厘米远。”通过这样一段时间的认真观察和详细记录,在立定跳远课程结束之时,我拿出厚厚的一本观察记录,针对每一位学生在平时课堂上的实际表现,进行了有理有据、切中肯綮的评价,这样可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在老师的全程关注下,对于老师如此良苦用心,学生心里会感到特别温暖,尤其是对那些学困生来说更是如此。杨芳同学就在听完我对她入情入理的评价后,她竟然感动得哭了,眼里浸满泪花。她抽泣地对我说:“过去,我一直以为老师您对我是漠不关心的,所以我在练习立定跳远的时候常常敷衍了事,总觉得练好练坏一个样,反正是不被老师您关注的,真没想到老师您会如此留意每一位学生的训练情况。”当她看到我对她这么长时间的细心观察记录后,她彻底改变了过去的成见,在尔后的体育课堂中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练习热情,这点让我感到无比欣慰,觉得以前的一切负出都没有白费。对学生评价完之后,我又把这段时间对他们的观察记录一一发给了他们,要求他们根据我的观察记录改进自己立定跳远的动作技术,还吩咐他们以后在课余时间要多加练习,学生们都欣然表示赞同。他们也真是说到做到,每当课余时间,我经常会看到班里的学生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进行跳远练习。可见,关注学生训练过程的发展性评价,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彰显学生学习过程真不愧为发展性评价之核心。

综括全文,在我国高等院校体育课堂教学中,采用发展性评价是一种非常科学且颇具人性化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改变了过去只注重学生学习结果而忽视其过程的终结性评价弊端,它将师生关系的和谐放在体育教学一切工作的首位,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搞一刀切;更加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摒弃了单一性;极力彰显学生学习过程,把握评价核心。这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最受热捧的体育评价方式,也是未来体育教学发展的总趋势。

[1]陈爽超.高职体育教育中运用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研究[J].高等教育,2014,(4):31.

[2](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73.

(责任编辑:魏登云)

On the Application of Developmental Assessment to P.E in Higher School of China

WANG Gen-shen
(Shuozhou Normal College,Shuozhou 036000,China)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new currirulum,the assessment approach to P.E in higher school has changed from caring more about study result to caring both study result and process,a kind of great leap for the assessment of P.E.Taking the author’s own teaching experience as an example,four aspects are expounded as to the application of developmental assessment to P.E in higher school:the first is to construct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a prerequisite for this assessment;the second is to emphasize the diversity of assessment body,a key to this assessment;the third one is to stress 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s,an essence of this assessment;and the fourth one is to highlight the study process,the core of this assessment.

developmental assessment;higher school of China;P.E;application

G807

A

1009-3583(2015)-0158-04

2014-10-12

王根深,男,山西神池人,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助教。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体育教师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师生关系的构建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我们的“体育梦”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