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而不同——浅析新闻摄影在报网融合中的角色变换
2015-01-31□李夏
□李 夏
(巴渝都市报社,重庆 涪陵 408000)
不管是被动地接受还是主动地适应,传统新闻摄影已经随潮逐浪,卷进了报网融合的大潮下。如此,投身“融合”之中的新形态报媒和网媒,新闻摄影将是怎样的角色?
《论语·子路》中,子曰:“君子和而不同”。若把新闻摄影在纸媒和网媒中的新角色看成是“君子”,那么笔者认为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正好为我们把握报网融合下的新闻摄影新角色的形和神,指明了认识和把控的思想和方法。只不过这里的“和”,应该是我们要说的“报网融合”的“合”而已。
新闻摄影角色的“形”之变
报和网各自的媒体物质特性,决定了其中扮演视觉传播报道角色的新闻摄影各自的生存形态。
不管人们怎么说纸媒面临新兴媒体的冲击,今天的现实仍然是一个纸媒和网媒共存的时期。纸媒的特性决定了其中的新闻摄影角色的形态气质是:权威、严谨、稳重。传统纸媒的新闻摄影在角色形态上的特点是:图片数量以单一图片为主;文字始终占据版面主导,图片以配合文字新闻的配图为多;画面尺幅一般不大,视觉影响力有限。
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媒体,有着承载量巨大、开放性、深空间、互动性强、反应迅捷的媒体特质,这给新闻摄影提供了完全解放性的施展空间。所以,网媒平台上的新闻摄影的角色形态,正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舒展、活泼的形态:图片数量承载空间非常大,重要新闻以多数量的图片报道形态出现;图片使用的自由度更大;画面幅面更大,细节和色彩表现更好;多媒体载体给影视报道形态提供巨大开发潜力。
新闻摄影进入纸媒和网媒有各自的形态特性,在新的报网融合大环境中,又该怎样去融入其间,在媒体融合大潮中扮演推融助融的新角色?
报网融合下的新闻摄影,真正要“融合”发展,不是简单地要求“摄影记者增加给网站投稿”或者给新兴的网媒增添摄影采访人员这么简单。真正融入“媒体融合”,首要的是“观念融合”、“意识融合”、“情感融合”,媒体人要真正牢固确立和养成根植骨髓的“互联网思维”。真正从“血脉”和“本性”上融入当今这样的“媒体融合”。
在意识融合的基础上,才能根据传统纸媒和现代网媒的物质技术特质和媒体特性,建立对新闻视觉信息资源获取、采访和利用的新的整体运作架构和机制。传播效果,受众反响,才是检验新的新闻摄影采编体系和报道形态的唯一标准。
首先,顺应报网融合,传统新闻摄影在传统纸媒上的“挖潜革新”,力图角色变换也是不可或缺的。这种变换的锋刃,应该直指纸媒的局限所造成的新闻摄影的角色局限。如今纸媒变换报道形态常见的手法业界已经司空见惯:让新闻照片真正成为版面的主角,使报纸能够快速获取读者注意力。增加图片使用量,增设视觉新闻专版,加大版面集束、集群图片的力度。增设报网互动图片栏目,贴近“全民皆摄”的市民读者等等。
十八般武艺已经施展,那么,在报网融合的大潮中,在纸媒上的新闻摄影,角色变换是否山穷水尽了呢?应该不是的,报业发展仍有一定空间。“传统媒体所要做的,就是利用残余的优势,尽可能吸取市场剩余”(摘自朱学东个人博客《再见2014,中国传媒业大事评点》)。
纸质媒体的新闻摄影承载空间还可以拓展。许多报纸扩展民生和人文关怀的周刊、专刊,延展了报纸的视野。许多报社积极发展附属报刊,扩展了纸媒的实际容载量。例如一些城市试办报道社区内新闻的“社区报”。巴渝都市报社在近几年里,积极参与行业和区域内部刊物的创办,承办了以本地区经济战线为覆盖面的《投资涪陵》、以涪陵城市发展新区为覆盖面的《涪陵新区瞭望》等报刊,使当地新闻图片资源的利用平台得以很大扩展。其次,新闻摄影的角色形态还可以在报网互动中得到丰富。如贴近网络脉搏,及时转发、参与和解读网上热点影像动向,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闻摄影新形态。
新闻摄影参与报网的融合,迫在眉睫的还得是顺应网络媒体等新的平台空间和新的媒体技术特点,使新闻摄影资源得以开发和延续利用。这方面带来的新闻摄影形态变化,最突出的就是“增量”,是扩大采访记录视野广度的量和深度的量,也使得新闻摄影在网媒平台的角色形态格外丰富多彩,比如,“独立单幅图片新闻”、“集纳式成组图片新闻”、“系列连续报道图片新闻”、“图片故事”、“图片专题”、“图片网页”等等。由于有互联网的技术优势,近年来还出现了充分显示摄影功能的“亿像素”图片在网上出现。普通的数码相机拍摄的像素一般上千万,而南都网的“南都亿像素”栏目的图片最高可达到数十亿像素的影像。
互联网新闻平台还让多媒体视频影像记录的重任,落在新闻摄影队伍身上。早在2013年6月就有消息称,美国《芝加哥太阳时报》(C h i c a g oS u n-T i m e s)将取消摄影部,进而采用自由职业者和训练有素的记者……这些摄影师未来的发展方向则是朝着拍摄视频方向发展。
新闻摄影角色的“神”之变
媒体融合,真正让新闻摄影大显身手的是,在对新闻内容的解读和传达上,新闻摄影有了前所未有的施展空间。
这里所说的“神”,是指对新闻内容的独到发现,对新闻内容的入神传达。在报网融合中,新闻摄影角色的“神态”之变,更突出地表现在网媒传播平台上。
纸媒和网媒的传播特性不仅决定了生存其中的新闻摄影角色形态的各自特点,同时也决定了新闻摄影在报和网中各自担负角色的“神色”,有着不同的施展空间。
纸媒,因其容量有限的载体局限以及“权威”、“稳重”和“公信力象征”等媒体特性,新闻摄影角色的内容“神态”,以“全面”、“完整”、“正面”、“整体”、“精要”为其特征。
网媒,因其载量无限的载体特性和开放性、深空间、互动性、快捷性等媒体特性,新闻摄影角色的内容“神态”,更多地表现出“个体”、“独特”、“侧面”、“细节”、“轻松”等特征。
我们就以“亿像素”照片引出的话题为例,来看看新闻摄影一旦进入网络媒体,将会是怎样的“出神入化”,让纸媒望尘莫及:2012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报道这样的新闻,以党报为报道主体的纸质媒体,肯定是秉持“权威”、“稳重”等媒体特质,选用“大会会场”、“贾庆林主席作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部分“小组讨论”等照片。传达出“全面”、“完整”、“正面”、“整体”、“精要”的“神色”。而在互联网上,《南方都市报》制作的《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开幕》亿像素照片首次登上网媒,成为网络热图。这组图片鲜明地凸显出网媒新闻摄影“个体”、“独特”、“侧面”、“细节”、“轻松”的角色特征。浏览这样的照片,参加开幕式的每个人,如张艺谋、冯巩、倪萍等都可以清楚找到。“寻人”“找人”“品人”,成了网络新闻摄影角色的特殊“神色”。
强行违背传统纸媒已经牢固树立起的本性,强扭新闻摄影的角色,不科学也行不通;不顾网络等新媒体的开放性、多媒体的优势,一意孤行地照搬传统角色模式,更是自绝于时代的自灭行为。报媒网媒,各自物质特性、个性特质不同,甚至受众都有所不同。在媒体融合发展的今天,新闻摄影内容特质的“神色”因媒而变,因媒而显“神”,才是新闻摄影在报网融合中生存发展的王道。
现在的问题是,媒体新闻摄影采访队伍的主体,是以为纸媒服务为主的新闻摄影队伍,除了一些大型新闻网站,很多网站都没有健全的专业摄影采访机构。采访如何顺应规律给网络媒体采摄提供适合的影像新闻?笔者认为,在报网融合的情况下,每一个新闻事件的影像报道,其正面、完整、扼要的核心影像报道已经被纸质媒体承担,网络媒体再“同质”报道不是不可以,更重要的恰恰应该抽身出来,集中注意力去做更加“走心”、“传情”、“曝趣”、“博眼”的发现、拍摄和传播。
例如,一个盛大的“选美活动”的新闻现场,报纸摄影记者也许承担着记录比赛宏观规模场景和活动主程序的压力,无充分精力顾及其他;而网络摄影记者却可以超脱地细心抓取美女们赛场争奇斗艳的“斗美”表情和神态。一个“展览开幕”的新闻现场,报纸摄影记者也许要记录开幕剪彩和贵宾观展的主程序;而网络摄影记者却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去发现展品的情趣。一个大型人才招聘会,报纸摄影记者也许要记录招聘会的主场面而费心四处选取角度和画面;而网络摄影记者却可以更多地去发现记录招聘会上求职者因“求职难”或“求职成功”而流露的种种神色……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要实施采访和拍摄内容的“因媒而变”,不同的媒体所需要的采摄时间、空间常常是错位的,并非重叠的,必须有人力资源的分工保障。让一个记者在现场为纸媒和网媒“包打包唱”、“拳打脚踢”那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企望一杆枪既扫射地面的目标,又打下天上的、水下的目标,那只是一种幻想或“撞大运”思维。现在很多报社,为了节约成本,以在纸媒采编机制运行中的摄影采访队伍兼顾网络媒体的图片供稿,甚至对此引以为豪。更有甚者,有人片面理解“全媒体记者”、“报网微博三栖记者”等,把采访人力受限造成的“以一当十”的采访人力安排,当成是媒体融合中采访队伍建设的必然走向,认为未来媒体采访新闻是,一个人一手拿照相机或摄像机,口袋里插录音机,头戴摄像头;背着带Wi-F i的电脑,现场发微博、写稿件、编视频、传照片的“大侠”式记者,就是未来媒体融合后的全媒体记者的“光辉形象”。殊不知,先不说这样的愿望是否科学现实,这样的简单认识和行为,通常情况只能导致报网新闻影像内容的简单复制,这样的报网融合,带来的结果更多的是内容同质化,实际上还是“两张皮”。
媒体融合最高阶段的所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非是指“照镜子”式的你复写我,我复写你,而应该是“你中有更丰满细致的我,我中有更生动鲜活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