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记者介入新闻事件的两种方式

2015-01-31朱富江

中国地市报人 2015年5期
关键词:江城晚报货车

□朱富江

(江城晚报,吉林吉林132000)

浅谈记者介入新闻事件的两种方式

□朱富江

(江城晚报,吉林吉林132000)

对于记者是否可以介入新闻,业界一直存在诸多声音。记者该不该介入新闻,如何介入新闻在理论上一直争论不休。不管争论如何,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新闻记者作为社会的守望者和记录者,不可避免的参与着整个社会生活,这也注定其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与所记录的事件发生某种关联,也就是所谓的介入新闻。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已经不仅仅是采访者,而是以事件的“一部分”参与到整个过程中,从当事人的角度记录事件的发展。

纵观新闻理论书籍,“记者介入”这个词并没有正规的定义。这里说的记者介入指的是记者在不影响新闻客观真实性的前提下,适当参与新闻发展过程,使新闻的内容丰富,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记者对新闻的介入是有原则的,就新闻传播的形式看,记者介入不能违背“传播者”的职责,不能影响事件的真相和走向。这里以《江城晚报》的两则新闻为例,分析一下记者对新闻介入的方式。

旁观式介入

2015年3月15日凌晨,吉林市广泽香林漫步小区发生火灾,被困5楼的市民拨通《江城晚报》热线求救。记者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并且在路上多次联系被困居民,稳定其情绪,让她耐心等待救援。记者赶到现场时,消防官兵已经赶到,成功灭火并就出被困群众。

在这则报道中,记者就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参与到事件中,他在路上“话聊施救”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被困者的情绪,同时又没有影响新闻事件的进展。这样的介入既体现出了记者的人文情怀,又能获得第一手新闻素材。

这种旁观式的介入也可以叫轻度介入,尤其是在突发的灾难性事件面前,这种介入方式既恪守了记者的职责也保持了人性准则。

参与式介入

参与式介入也可以成为深度介入,也就是记者参与到新闻事件当中。这种情况以深度策划了的报道最为常见,比如暗访类报道。对于突发的社会新闻来讲,有些情况也适用于深度介入。

2015年3月24日,《江城晚报》8版刊发了一篇题为《引路引路误入桥下卡住》的新闻,报道了一辆外地货车司机不认识吉林市内的路,雇了一名向导引路,结果还是因为车体超高被卡在立交桥下。事发后引路人逃跑了,人生地不熟的货车司机茫然无措,只有给20多个车轮放气再充气才能解决问题。当时已经是20时许,汽车修理铺大都关门了。在这种情况下,记者采访结束并没有离开,而是介入到新闻事件中——帮助司机寻找修理工给轮胎充气。在开车绕了半个小时以后,记者通过一个汽车修理铺牌匾上的电话,联系上了修车人。在这则新闻的采访过程中,记者可以说已经参与到了救援当中。但是这种参与式的介入并没有改变新闻的事实和走向。因为就算记者不帮忙,货车最终也会脱困,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记者的这种介入虽然推动了事件的发展,但是并没有改变基本事实。

从这两篇稿件的操作手法和社会反响来开,无论是哪种介入方式,身为记者必须坚持尊重客观事实的原则,出于善意的动机。因为记者介入仅仅是“事件”,而不是“事实”,新闻的真实性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反而会因为记者在介入过程中的体验,让见报的稿件充满真情实感。

记者介入新闻不可避免地具有主观意识,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记者必须把握好介入的度,既要保持新闻原有的客观事实,又要体现出记者在整个事件中“参与者”和“观察者”的双重身份。

记者不能导演新闻

记者介入新闻事件尤其是突发新闻事件,必须是要出于客观需要,这种情况下,记者在新闻中只是使信息传递手段多样化的一个工具。上文提到的火灾稿件中,记者的介入是为了帮助被困者,首先这种介入是被困居民的客观需要,同时记者的这种介入也并没有改变新闻的事实。

如果记者只是根据心中所想去指挥安排新闻事件当事人的言行,让新闻事件按照记者所想发展,而违背了事实,这种情况下记者的行为就不是介入新闻,而是导演新闻。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产生假新闻。所以,记者在介入新闻时不应该以指挥者的身份指手画脚,而是应该与采访对象平等,要尊重采访对象的言行。

记者不能干预新闻

与导演新闻不同,有些记者在介入新闻时的行为并不会改变新闻的事实,但是他的行为却会影响或改变新闻的走向,这种情况下我们称之为记者干预新闻。

在《引路引路误入桥下卡住》一文中,记者介入了新闻事件,帮助货车司机脱困,但是记者的行为并没有干预事件的进展——就算记者不帮忙,货车司机早晚也会脱困,只不过要多费一些周折。

于此相反,有些突发事件的采访中,由于记者介入的时机和度的把握不好,尽管不影响新闻事实,但是会导致新闻事件走向的改变。所以记者介入新闻事件时,一定不要让新闻主体因为记者的参与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记者介入新闻事件是最能体现记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新闻作品更生动、更具有真情实感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一种特殊的采访报道手段。我们有理由认为,不论争论如何,记者介入新闻事件的报道方式在新闻采编上的路将会越走越宽。

猜你喜欢

江城晚报货车
施江城 黔阳古城
货车制动抱闸故障预报的探讨
江城
大型原创黄梅戏《江城飞絮》
智能OBU在货车ETC上的应用
《圣诞夜》晚报
货车也便捷之ETC新时代!——看高速公路货车ETC如何实现
治超新规实施在即 深究货车非法改装乱象
精耕本土新闻:地市晚报自强的法宝——《上饶晚报》探索与实践
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