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乐新生凭妙才
——评陶运成《古琴制作法》

2015-01-31宋永全

中国出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古琴传统艺术

□文│宋永全

古乐新生凭妙才
——评陶运成《古琴制作法》

□文│宋永全

琴是我国最早的弹弦乐器,据古书记载,这种乐器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在贵族和士大夫中盛行。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古琴文化早已成为中国古代士大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许多人开始注意对古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在中国古琴界的努力下,2003年,我国古琴文化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这之后,我国政府也加大了对古琴艺术的保护与研究工作。

从古琴文化的历史传承上来说,古琴艺术最大的特色在于包括了“斫琴”,即古琴的制作,这也是古琴艺术区别于其他中国传统音乐形式的最大特点。但遗憾的是,古代流传下来的琴学文献中,系统阐述古琴制作的文献并不多,这一度使古琴制作传承困难,几乎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在近现代,经过几代制琴人的努力,制琴的工艺日趋成熟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但斫琴界一直缺乏一部系统总结古琴制作方法的著作。这对古琴艺术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长远发展有很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陶运成的《古琴制作法》(中华书局,2014年6月出版),就显得非常及时和有必要。

古琴是相当特殊的一种乐器,无论在音色、结构形制,还是文化内涵当中,都蕴藏着“道”。所谓“道法自然”,古琴艺术所追求的是一种艺术的自然性,因此也对古琴的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作完成的古琴要能体现其散、泛,按音质的匀称体现其各音区虚实的声韵质量,达到“九德四芳,二十况”音声品质的完美境界。因此,斫琴作为一种几近艺术的工艺,需要斫琴师有很高的悟性。古代关于古琴艺术的著作,如唐代李勉的《琴记》,北宋石汝历的《碧落子斫琴法》《僧居月斫琴法》,南宋田紫芝的《太古遗音》及《琴苑要录》等书,都有着不同程度对斫琴制度的详细记载。但是这些记载偏重于感性和直觉,对于工艺更多的是启发式的口诀,缺乏量化的描述,并不利于后世斫琴师理解和学习,这也造成了现代古琴制造领域大量理论上的争议。

《古琴制作法》一书系统总结了传统斫琴工艺从制作准备、制作木胎、制作灰胎到髹漆、配件安装及调试的所有流程,并配以实物图片,读者从中可以全面了解古琴的材质和形制。作为新一代的斫琴者,陶运成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传统技艺,将现代工具和量化的思想引入其中。比如制作场地的准备方面,作者就分室内外工作场地、荫房、工具、木材的干燥和存放这样几个部分详细叙述,并就琴材的处理和加工介绍了一些高科技木工工具。在琴材的选择方面,作者也未拘泥于前人对于名贵木材的偏好,而是详述各种木材的优缺点。所有这些内容,都可以让斫琴学习者很快形成对于斫琴工作的整体印象,为他们的入门和进阶提供必要且有益的帮助。

为了营造出完美的音色,斫琴所包含的工序众多且工序之间有着严格的次序,不能随便改动,这也是古琴艺术界长期以来争论的焦点之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者收集了历代关于斫琴的论述,经过甄别、整理,以传统斫制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结合自己长期的斫琴实践和体会,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系统的斫制思路,以及斫制的顺序和各工序的穿插关系。应该说,在他的努力下,一些问题得到了比较清晰的解答。

与中国其他有待保护的传统工艺不同,古琴制造从一开始就是一门高雅的技艺,在深入到一定的程度,即脱离临摹古琴阶段创作自己的作品时,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修养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作者比较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并在《古琴制作法》一书的行文中反复提及,确实是比较中肯的意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作者陶运成从1998年起师从著名古琴演奏家、教育家张子盛先生学习古琴至今,曾荣获首届香港古琴国际邀请赛(古琴演奏组)一等奖,多年的艺术实践为他的传统音乐、传统文化修养打下了比较深厚的基础。身为古琴演奏家,这使他在古琴制作方面的体会又比一般的匠人更为深刻,因此他能够把古代的斫琴传统和当今的斫琴实践结合起来,从传统美学的视角总结了古琴的审美特征,并以此为立足点,提出了古琴音色审美和具体制作之间的相对关系。或许正是出于这种原因,能够让他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在斫琴界获得相当的成就。

但我们也要看到,作者虽然长于实践和总结,但是对于一些理论问题的认识仍有不足,在提出前人的争论之后未能作出自己的结论。比如在说到两汉古琴向唐代古琴的演化时,作者以历史文献记载、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以及东晋顾恺之《斫琴图》互证,这其实是历史研究中通常会使用的三重证据法。作者也对证据之间的疑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但他提出的假设——西汉马王堆古琴中的一只演变为今天的古琴,另外一只则保留的原来的样子而继续作为祭祀的器物使用却失之草率。在古琴制作的个别具体环节上,作者的文字表述也有些笼统模糊,这也许表明作者本身在这些方面的欠缺。当然,作为一名传统工艺和艺术的继承者,陶运成的工作是开创性的,因此有这些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不应求全责备。这在一方面也许是不足,但在另一方面也说明古琴制作研究仍有很多研究的空白点,而这,正是作者及其他研究者今后努力的方向。

总的来说,这本书的出版,填补了斫琴教育领域长期缺乏教材的空白,对于推广古琴艺术有很大帮助。可以相信,通过认真研习这本书,普通爱好者也可以从零开始进行斫琴实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古琴制作法》的出版,对古琴艺术的进一步推广,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廊坊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古琴传统艺术
国家非遗 古琴艺术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张俊波 情寄古琴,乐以忘忧
老传统当传承
刘鹗古琴藏品留传考
寻访千年古琴
纸的艺术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