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播记者的“出声”
2015-01-30高旭
高旭
广播和电视业发展之初就设置了记者和播音员两种不同的岗位,记者负责写稿,播音员负责播出记者所写稿件。虽说现在既能采访写稿又能出声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多,但总体而然对于地方台来说记者依然是记者,播音依然是播音。
广播作为几大媒体中最“线性”传播的一种——元素单一、手段有限。如何在互联网和自媒体迅猛发展、传统媒体改革势在必行的大背景下实现创新?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广播新闻工作的媒体人,仅结合自身工作浅谈一下其中的一个尝试——让所有广播记者都“出声”。
我一直认为中央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是地方台的标杆。作为一名广播人,中央广播电台的“中国之声”是我一直关注的。2008年“中国之声”推出了新闻改革,“正在进行时”成为其标签。改革首先从央广最知名的品牌节目《新闻和报纸摘要》做起,它一改60年来的传统做法,从2008年1月1日起,直播登场,重大新闻即时插播,动态事件随时连线。改变了首播的完整重播,递进式报道首播内容,与前后节目联动呼应,“最新现场+什么事+最新进展”。总听“中国之声”的人一个最大的感受是,他们的记者好像不用动手写文字稿了。口播、即时连线成了他们最主要的工作状态。
对于一个新闻事件,记者捕捉到一个信息点就播报一个信息点,新的信息点出现了,马上纳入下一个播报轮盘。没有最新的发展,就把之前的信息点合并播出。即时,动态,打造现代化的线性传播。当然,这些改革的基础就是所有的记者都得“出声”说话。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作为国家电台,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与优势,改革的路上先行一步,我们地方台无法比拟,但国家电台也代表了众多地方广播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理念。我们营口台为了让广播新闻更好听更有节奏,除了在内容和编排方式上的不断创新之外,要求所有的记者都“出声”。
一、鼓励记者自己“出声”说新闻
在日常动态新闻中,除了市委、市政府重大会议或市领导外事活动等比较严肃的稿件,都让记者自己“出声”把新闻说出来。广播和电视新闻最大的不同是没有画面,只有声音,更为单调。让记者“出声”可以丰富新闻节目,因为每个记者的声音都不同,改变了过去新闻男女两个播音员对播的单调,避免听众产生听觉疲劳,增加了整组新闻的跳跃性和可听性。对于一些突发性事件或者现场感强烈的新闻,要求记者做现场报道。这种报道类似于电视的出镜记者,但因为没有画面,记者“出声”的时候除了叙述新闻事实,还要简述当时所处的环境,让听众有身临其境之感。基于地方台的人力、物力限制,我们很难做到像“中国之声”那样随时随地的连线回传。在有重大活动或者市里人大、政协“两会”期间我们都会跟记者连线,在直播节目中随时进行插播,把最新鲜的资讯以最快的速度播报出去。
二、记者“出声”的几个原则
1.提前介入,做好充分准备
记者“说”新闻可以回到单位写完稿件再到录音室去录制,有时间去布局谋篇。而现场报道和连线回传很难自己事先写个成稿再“出声”。对于一些可预测性的新闻事件,记者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材料收集,拟定大纲。比如节日庆典、重大工程开工、社区爱心活动等。事先做足功课,可以避免开口说话时大脑一片空白,胸有成竹才能保证信息的完整性,才能临场不乱。
2.加强即兴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对于不可预测的突发性事件,很难事先掌握其背景资料。现场报道也好连线回传也好,记者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组稿,根据新闻现场所呈现的情况进行即兴口语表达。要有空间感和时间感,围绕新闻事件主题抓住重点理清思路,避免滔滔不绝杂乱无章。所有记者在平时的工作中除了培养新闻敏感性提高文字水平之外还要着重培养即兴口语表达能力,遇到新闻事件大脑中先列出提纲,理出思路,想清楚“说什么”、“怎么说”,不能卡壳,不能忘词。
3.适当学习播音技巧
虽然对记者的要求不能像对播音员要求那样字正腔圆,但我们对记者也经常进行吐字发音的技巧培训。播音学科中,把“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称为有声语言的外部技巧。记者“出声”,应该停少连多,保持内容的连贯性。重音的突出要比新闻播音员更明显一些,更具有感染力一些。在语气上要平民化,气徐声柔在声音的表现力上更具有亲切感。节奏主要是体现在声音的回环往复上,语言要节奏明快、语势平稳。另外记者“出声”时要尽量多使用短句子,少用单音节词,少用生僻词,顾及大多数听众的听觉习惯。
4.注意不要走两种极端
记者“出声”不当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照本宣科,背稿痕迹明显。开始“出声”时很多记者会出现小学生念课文式的表达。因为事先拟完了新闻稿,照着念,难免会出现一板一眼、表述平淡缺少感染力、语势单一的现象。二是有情绪化倾向。当记者面对新闻现场的各种刺激,很难抽离事件之外,有可能引发自身情绪的波动。如果掌握不好度,容易造成兴奋、愤怒等夸张的表达。
(作者单位:营口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