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2015-01-30金蔚

记者摇篮 2015年2期
关键词:照料服务体系养老

金蔚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在老有所养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也是发展中国家中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国家。截至2012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加,解决好老有所养问题日益紧迫地摆在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面前。而社区养老服务将成为今后中国养老服务的主要模式之一。

因此,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迫在眉睫。作者结合社区采访报道实践,在此谈谈对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一、增加政府对社区养老服务的财力投入是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

养老服务业涉及长期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藉乃至饮食服装、营养保健、休闲旅游等方面。社区老年服务发展所需资金主要是来源于政府、各地街道、社区居民捐献、社会捐献等,但这些资金的数量是极为有限的。

以沈阳市兴顺街道神瑞社区为例,2013年用于为社区老年人服务的资金不超过4000元。资金主要来源有政府财政拨付,针对9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补助100元,90岁以下老年人政府会针对低保情况予以相应的补贴,而社会捐助2000元左右。显然,在发挥政府主体作用方面,目前还没有形成相应的机制。社区老年服务作为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影响了社区对“三无”老年人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在服务主体内容上只能“献爱心”,没有“尽责任”。在服务的方式上,只能停留在“帮扶”上,没有能力从根本上“解困”。除了 “三无老人”之外,对于空巢老人、失独老人、独居老人的服务上缺乏有力的措施和办法。

因此,政府需要尽快建立公共财政支出社区养老的比例,不断拓展经费来源的渠道,形成长效机制,把政府的投入、政策的扶持、社会的支援、老人的支付和子女的赡养义务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对非营利性的社区养老服务项目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这种补贴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实施。通过政府财政向各类社会服务机构直接购买,实现政府财政效力最大化。

二、提高社区老年服务队伍的素质是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首要前提

目前社区服务老年人的队伍主要是社区的兼职工作者队伍、居民志愿者队伍和日间照料公益性岗位人员队伍。这些人员在养老工作制度方面没有固定的机制约束,也没有相应的考核管理要求。在专业技能方面,多数人不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使得社区对老年人的服务简单粗放。

以沈阳市大南街道多福社区为例,社区有专兼职服务老年人的工作人员10人,志愿者30人。这些人员多数不具备专业知识,很多志愿者也只是单纯出于义务奉献和爱心。但他们的知识、能力、道德、修养如何,是做好社区养老工作的关键所在。因此做好对社区老年人的服务工作,就要进一步配备专业人员,增加工作者数量,稳定从业人员数量和质量。职能部门要定期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和业务指导,还要有计划在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把养老服务的教育培训作为国民教育内容之一。在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的招聘使用上,实行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认可确认制度,不断提高服务队伍的质量和水平。

三、完善养老服务场所和设施,是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求各地发挥社区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为老年人服务的功能,支持社区引入社会组织和家政、物业等企业,兴办或运营老年供餐、社区日间照料、老年活动中心等养老服务项目,支持社区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的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

从我省社区建设的实际情况看,近几年大部分城市的社区建设了星光老年之家、日间照料室。实际工作中,这些场所有的没有完全发挥出其功能,如有的社区日间照料室只有两个床位,满足不了辖区需要照料的老年人需要。因此,政府还要加强统筹协调,不断满足养老服务设施需求。要注重社区养老设施的统筹规划,尤其是社区养老的各类服务设施的建立,不仅需要政府出面,将其纳入到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做到统一规划,实行统一设计、统一实施、配套运作。而且对于社区内企业、机关、学校的资源,如闲置场地、设施等,政府应出面协调、整合、开发,合理利用社区资源为老年人提供相互交流、活动锻炼和医疗服务、日间照料的场所,使政府有限的财力和存量资源得到优化利用,实现资源共享。

四、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是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必然选择

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广泛的参与,民政、残联、教育、卫生、医疗、保险等部门和机构整合资源共同关注,要强化政府在社区内的行政职能,明确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责权利,制定工作制度,使社区养老服务日常工作有序协调和谐开展;要强化全民的生活养老意识的宣传教育,倡导全社会树立人性、人文的社区养老观念;还要大力扶持鼓励民间企业资本和社会力量的投入,需要全社会共同广泛的参与;同时要落实好《国务院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各项优惠政策,调动各阶层的积极性,使有条件的个人、集体、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引入市场机制,使之产业化、经营化、福利化并举,采取自办、合办、联办等方式提高养老的社会化程度。

五、健全监督评估体系是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

对社区养老服务项目进行必要的监督和评估是确保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政府要加强对公建公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民办民营等形式的社区养老服务业的监管,定期对其设施及专业人员配备、服务质量、政府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益等进行评估和督导,不断改进经营管理和服务质量。开放社会养老服务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养老服务业准入制度,加强对从事社区养老服务业的企业的管理和指导,开展服务质量评估和服务行为监督,定期进行严格的审核验收,对不达标的企业予以吊销资质。逐步推进行业监管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形成有序竞争机制。组建养老服务行业协会,通过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和自我管理。通过上述措施,促进社区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时代商报)

猜你喜欢

照料服务体系养老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照料父母对子女健康福利的影响研究
——基于CFPS 2016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学中文
正式照料抑或非正式照料:照料模式对高龄老人临终照料成本的影响①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养生不是养老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无微不至照料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