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巴渝文化特色的潜在双重性与其独特地形地貌之关系
2015-01-30秦嘉萱
秦嘉萱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论巴渝文化特色的潜在双重性与其独特地形地貌之关系
秦嘉萱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斯达尔夫人在其著作简称《论文学》中提出的文学自然性原理,指出文学与地理环境的重要联系和决定关系,被称为西方文学社会学的开山之作。重庆作为巴渝文化的主要传承载体,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当代文化中都以其鲜明火热的文化特色成为中国地域文化特色的标签。文章以重庆独特的地形地貌、移民变迁、文化动态变化过程等对巴渝文化火热奔放的特色背后所暗含的丰富内涵和潜在双重性的现象和原因进行剖析,综合研究和证实巴渝文化所具有的刚柔并济且刚显外、柔存内的原因。
巴渝文化;地形地貌;双重性;移民史
一、巴渝文化鲜明特色所暗含的双重性
法国浪漫主义时期重要学者斯达尔夫人,在其重要理论著作《从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论文学》中论及文化与地理、社会环境的紧密联系。提出了从“社会环境考察文化”的观点,同时强调各种因素对于文化的影响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处于持续动态的过程。文学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而人类社会的兴起则极大地依赖于地理环境和资源,故文化与人文地理、自然地理之间必然存在着相互推进、相互影响的关系。重庆,作为巴渝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自古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风貌。但在现代文化镜像中,由于常常被冠以火辣、热烈、耿直的标签定位,而容易让人们忽视巴渝文化看似单一性背后的潜在的双重性,即在这代表着热切奔放、刚劲直率背后所蕴含的的绵柔含蓄的文化性质。这两种文化特色共同谱写才能构建出一个更为完整、立体的巴渝文化的真实面貌。
地域特色通常是通过文化的具体可感的形式呈现出来。例如美食风味、艺术建筑等极具人文气息的行为物象。重庆是巴渝文化的主要传承载体。重庆又称山城、渝城、雾都,是我国的直辖市之一,更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谈及当代重庆的特色风貌,人们通常会想到火锅、辣椒、骄阳等等极具鲜艳色调的词语。论及重庆人的脾气,则多以耿直、豪爽、火辣来形容。这样的标记和描述的确凸显了重庆文化的特色,但也会就此使得重庆的文化特色扁平化,从而忽视了其所具有的潜在双重性。文化的形成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结果,但由于人类最初的物质生存和发展高度依赖于自然环境,所以地域文化的形成背后其实暗含着鲜明的地域自然风貌。而重庆的地域风貌就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殊性,在中国传统的南北纵横的版图中显示出一定程度的贯通性和融合性。
二、从地形、地貌上探究重庆的独特双重性
首先,我们采用俯瞰的形式即重庆所在方位来观察,它的地理位置是极其独特的。重庆虽位于中国西南部,但却是西南部的北延区域,靠近于中国版图的中心地带,东西长470千米,南北宽450千米,总面积8.2万平方千米,“人”字型的版图使得重庆能更广泛接触到其他地区的文化,它背靠四川,北与陕西、湖北接壤,南与湖南、贵州交界。这就使得重庆客观上受着南北双重特性的影响。例如陕西的秦陇文化。秦地在古时属于中原的北疆地带,甚至被东方诸国称为“西戎之一支”。故秦陇地区受中原儒家影响较晚也较少,民风相对自由,又由于严峻的生活环境使得秦人更在乎生产生活,重功利而轻礼教。这些思想都对古时的巴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透着一种北方的豪爽与干烈。而同时巴也长期受着来自蜀地气息的熏陶。在我们生活中,“巴蜀”常连在一起,形容今四川重庆一带。其实,两地的文化基调及内涵却是有着各具一格的特点。蜀地同巴地一样水网纵横,但蜀地的水网平缓宁静,沿途并未经过过多的绝谷峡壁。且蜀位于盆地地带,地势平阔、土地肥沃,造就了蜀地人的温柔、精细、文静,这些都能在巴渝文化中找到影子。在古时,巴蜀虽都属于蛮荒之地,但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蜀地的文化发展略强于巴,与蜀地的交流也加快了巴自身的发展。此外,中原文化、吴越文化、夜郎文化都对巴地有着或深或浅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就外部方位而言,巴渝文化自古受到的影响驳杂而深远,且是两种或几种完全不一样的文化影响,这就使得重庆文化在发展道路上增添出了些许丰富和不确定性。而这在中国其他内陆城市中是并不多见的。
初次进入巴渝大地的旅人,都会有一种精神为之一振的感觉,也许是听觉上、视觉上、思想上的等等。人们多数这样评价重庆文化:火辣、耿直,有一种豪气冲天的爽快,其实这只是重庆文化特性的一部分或者说是表现形式的一种。这种单方面的标记一个城市,能突出区域的特色,但长久以往,却容易让人们忽视它多元的一面。我们前面说到过重庆受南北区域双重文化的影响,除“刚”以外自然还应有柔。那么,这“柔”在哪里?众所周知,重庆人的性格耿直,说话语速快而语调高,行为动作不拘小节,初观似有“蛮夷好斗”之风,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我们深究其历史会发现,在重庆建城3000多年的历史里,鲜有武装暴动或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现象出现,人民更多的还是过着宁静平和的日子,崇尚以和为贵,在急躁、耿直的话语习惯背后,更多的是善良和纯粹。同时因当地巫鬼文化的盛行,巴的歌舞民风也十分突出,在节日佳节时,人们都会用歌舞的方式来表现心中的喜悦,且巴的歌舞多显阴柔委婉之美,服装色彩鲜艳,裁剪考究。时至今日,在广场等一些开阔的设施场地,都能看到很多欢歌乐舞的景象。重庆文化的温柔更多的是被裹在火辣的外壳之下,不似江南水乡那样处处彰显柔的特性。
三、双重性中刚劲显外,柔弱内在的多重原因分析
同样是双重文化的影响,那为什么是柔在内,而刚显外,展现较多的是北方文化的气息,而南方的阴柔之美则展现较少呢?这就与重庆自身的地形地貌密切相关了。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古谚:“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里的“养育”,不仅是指肥沃的土地、舒适的气候给人类带来的物质性保障,还包含着山水地质对人们性情的锻造,对区域文化的深远影响。重庆位于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的过渡地带。地势沿江河山脉起伏,多险峻高山和起伏丘陵,形成南北高、中间低,从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的以丘陵、低山为主的地貌。主要山脉巫山、大巴山和武陵山,海拔均在1000米至3000米之间。主城区内有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等众多平行岭谷呈“栅栏式”的分布。整个重庆的土地资源,平坝不足10%,正所谓“山险水滩”。(《华阳国志》卷一:巴志之十九)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重庆的地形地貌是不宜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故一直被称为山城。重庆地区最早的人类活动出现于旧石器时代,史料可查,其最原始的居民为濮人、夷人等,到了春秋晚期,西南、中南地区的巴人迁徙进入重庆川东地区,开始了新的移民生活。而复杂的地貌使得人们必须克服各种困难,开始与大自然艰难磨合。重庆的山脉不仅多且陡峭险拔,如万仞尖刀直立江河之中,巴人无日不爬坡上坎、迎风斗浪,在心惊肉跳中跨过一个个沟壑。巴的水网也不同于其他地区,主系水道嘉陵江为长江三大水系之一,全长1153千米,发源于甘肃,经陕西,纵贯四川,奔来重庆,在朝天门汇入长江。嘉陵江并不发源于冰川雪岭,没有高原大河的气势,但它流经的地区水土保持不好,河床较浅,枯水期水量不足,丰水期又常闹洪灾,这是一条在险山中奔腾的水道。进入重庆后,高山阻隔、绝壁倒立,使得水流愈发汹涌澎湃、曲折跌宕。每日在这样一个气势磅礴、险峻重生的环境中生存,逐渐养成巴人坚毅、果敢同时又急躁、耿直的习性。巴人独特的品质在古时即有记载,巴人“如蔓子之忠烈,范目之果毅,风醇俗厚,世挺名将,斯乃江汉之含灵,山岳之精爽乎。”(《华阳国志》卷一:巴志之十九)发展至今,更是如此。
同样是山地,巴渝的地貌却是与众不同的,既不同于北方的山脉、平原泾渭分明,道路四通八达,也不同于部分喀斯特地形区,山石玲珑,并不碍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巴渝的山是连绵、贯穿的,山与平原是紧密相连的,山就是路,路就是山。在重庆,人们每日爬坡上坎,既是走路,也是翻山。房屋依山而建,人们傍山而居。阶梯式的城市构建,螺旋式的盘山公路,完美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巧妙融合。这曲折起伏、连绵不断的地形为山城的文化注入了细和柔的因子。巴渝的火辣其实并不是单纯的一种刺激与痛快,就像它的火锅,看似豪放的做派,其实内在的熬制极需细腻功夫,火锅的一个“辣”字,实则包含了麻、香、醇、化等等这些美味精巧的杂糅,只有烹调的功夫到家,食客才会有一种味蕾全开的爽快,这是一种独特的感官享受。
同时重庆的文化也充满了包容性与柔韧度。作为中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重庆欢迎一切来重庆共同建设的新移民,并没有明显的排外固守心理。古时重庆就经过了多次大移民,其中“湖广填四川”影响最大。巴地人民并不太排斥外来人的入驻,这其实也是由重庆的地貌地形决定的,客观上,重庆山高水险,资源并不丰富,人们渴望大量外界的物资、人力、财力入巴,用以填补自身的、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造成的各种缺欠,可以更好地提高当地的生活水平。主观上,气势壮阔的山水景象锻造了巴人豁达的胸怀,他们并不把固守内保看做是做人的准则,儒家的矜持内守理念也影响较少,所以使得历史上的移民没有遇到过多的阻碍。这种习性的特点也是千年来山性与水性完美融合的表现。山主刚阳,显外,水持阴柔,显内。不论江水多么奔腾都不失其柔软的天性。
四、高温湿热现象所包含的文化特质
巴渝文化还与重庆奇异气候有着深远的联系。“火炉”、“雾都”是重庆极具特色的两个别称,这两个别称一个指的是热辣的高温,一个说的是阴霾的雾气。乍一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天气,但在重庆,两者却得到了完美的结合。这种气候奇观仍旧离不开地形地貌的影响。
我们来分析一下重庆高温的原因。重庆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热冬暖,湿润多阴,年平均气候在18℃左右,夏季炎热,七月每日最高气温均在35度以上,极端气温最高达43℃。我国南方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地区很多,却少有这样的极端高温现象,这其实是由重庆的地理位置决定的。重庆处于四川盆地的边缘,四周被大山包围着,当阳光穿过云层,到达大地,白天大地吸收了热量达到饱和,在晚上释放出来,周而复始,温度就容易居高不下。且重庆上空大多是二氧化碳和颗粒物质,起到了保温的作用,形成温室效应,加上夏季云层厚,热量传递于地面后,不易散发,这就使得重庆持续高温的出现。至于雾气笼罩,历来有之,并不像雾都伦敦是后期人为工业所致,它主要还是与重庆的水网密布有关。重庆位于长江以及嘉陵江的汇合处,水汽充沛,空气潮湿,相对湿度高达80%以上;重庆位于四川盆地的东南缘,周围有高山屏峙,地面崎岖,风力微弱,静风频率相当大。白天,地面温度相当高,蒸发作用不断加强,从而使空气中容纳了许多的水汽;夜间,尤其是秋季和冬季的晴朗微风之夜,夜间相当长,而且地面的辐射冷却十分明显。与此同时,盆地边缘山地的冷空气会沿着山坡下沉,从而使近地面的空气降温十分剧烈,最终导致空气中能够容纳水汽的能力不断降低,而多余的水汽就会凝结而形成雾。
这两种独特的气候特色,可以说是重庆文化的绝佳助推器。高温,使得人们可借此宣泄由于山路曲折、生活艰辛带来的压抑与烦闷,通过极具张力的情感宣泄的形式进行抒发。而弥漫的雾气给人一种飘渺的神秘感,让人冷静下来,拨开心中杂乱的烦躁,在迷蒙中消退渐增的无名火。在热辣与湿冷间、在躁动与轻柔中、在清晰与迷蒙中,巴渝文化如八卦阵图不断变换、融合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巴渝文化是一个极具魅力的、立体的区域文化,绝非一个片面的、标签化的形象。它有着双重性甚至多重性的美妙展现。我们通过对其地形地貌的分析,已然窥探到其独特魅力的无限张力。相信在巴渝的山下、巴渝的水中,还蕴藏着无限神秘的宝藏等着我们去一一探寻。地域文化的迷人之处,往往在于它的独特性,但这份独特性如果不断被标榜也容易使得原本立体饱满的文化风貌逐渐扁平化,这对于地域文化的探究乃至地域性文学的掌握都是不利的。文学作为文化形态中重要的表现形式,承载着表现最为鲜活的文化动态的重要使命,纵使文学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完全自我独立存在的作品也是不可能的。若要深切把握文学的真实历程与动态脉络,必须具有跨学科的开阔思维,探究其作品所处的地域风貌。对于巴渝文化的潜在双重性的重新审视,将有助于我们对于巴渝文化、文学乃至区域性文化更为真实、立体、鲜活的掌握,有助于避免过于主观性、片面化的研究思维。
[1]常璩.华阳国志[M].济南:齐鲁书社,2010.
[2]袁庭栋.中国地域文化丛书—巴渝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3]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西南史地(第一辑)[M].重庆:巴蜀书社出版,2009.
[4]黄济人.老重庆:巴山夜雨[M].苏州: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
[5]胡玻,肖长富,王进.重庆人文精神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熊宪光.巴渝诗词歌赋[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7]蓝勇,曾小勇,杨光华,等.巴渝历史沿革[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徐国红)
On the Relations of Potential Duality about Bayu Cultural Feature to Its Unique Landscape
QIN Jia-xuan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007,China)
Madame de stael put forward the natural principle about Literature in his work“On Literature”,and pointed out the relations of literature to geographical surroundings,and this is an origin of western literary sociology.As an main carrier,Chongqin becomes a symbol of Chinese local culture due to its salient cultural feature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henomenon and reasons of the bountiful connotation and potential duality behind the cultures like unique landscape,migration and etc,and tries to find out the reason why Bayu culture is made up from soft and hard.
Bayu culture;landscape;duality;migrant history
G127
A
1009-3583(2015)-0072-04
2015-05-22
秦嘉萱,女,广西桂林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化专业研究生,学术性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西方文学比较、欧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