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籍整理出版要保质量创高峰

2015-01-30吴尚之

中国出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古籍整理专项经费古籍

□文|吴尚之

古籍整理出版要保质量创高峰

□文|吴尚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文化建设特别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他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做好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如何抓住机遇,加强创新,乘势而上,是古籍整理出版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我就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近期的工作情况和进一步做好古籍整理出版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近年来我国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取得的成绩

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与原新闻出版总署合署办公以来,围绕古籍出版规划、精品图书出版、资助项目管理、古籍人才培养等重点工作,在学术界、出版界的大力配合和共同努力下,近年来推动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和可喜的成绩。

(一)古籍出版中长期规划不断完善,规划实施和落实卓有成效

编制、完善和实施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中长期规划,是古籍小组和古籍办这几年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古籍小组充分继承和吸收前六次古籍出版规划编制的优良传统和有益经验,确定五大整理出版的重点方向,循序渐进地安排和部署古籍整理工作。编制和实施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突出了两个特点:一是将古籍规划纳入国家中长期出版规划体系,实现了古籍规划的动态管理。所谓动态管理,就是根据古籍整理出版的新形势、新发展对规划进行定期调整、定期检查、定期督促。2013年古籍规划进行了第一次增补,增补了41个项目;2014年又增补了44个重点项目。目前古籍规划已经收录了554个重点项目。二是将古籍规划与国家古籍整理专项经费、国家出版基金有效衔接,保障了古籍规划的落实。近几年古籍规划获得中央财政各类出版资助的项目共计155个,占项目总数的29%。其中国家古籍整理专项经费共资助《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古本戏曲丛刊》《史记会注考证》等127个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共资助《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全唐五代诗》《杜甫全集校注》等28个规划项目。通过加强规划的管理和保障,不仅有力促进了规划项目的实施,而且保证了规划项目的出版质量。规划实施三年多来,推动了一大批古籍整理精品力作的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强烈的反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目前已有《顾炎武全集》《陆游全集校注》等近30个规划项目成果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等国家级出版奖项。

(二)古籍整理资助项目管理不断加强,专项经费使用绩效显著

2009年以来,国家古籍整理专项经费共资助603个重点项目,资助总金额达1.3亿元。为了用好这笔宝贵的出版经费,古籍小组和古籍办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经费管理,提高使用效率。一是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古籍专项经费资助评审、项目监督和成果鉴定等管理机制。古籍小组相继出台《古籍整理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等一整套规章制度,推动经费使用和项目实施的规范化、科学化。古籍小组还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和完善古籍专项经费评审工作,从今年起,要求出版单位报送样稿的比例提高到全书的50%,力争通过关口前移、严格把关,提高资助项目的质量。二是项目成果质量检查和经费使用实地检查实现常态化、制度化,资助项目和资金的管理效果明显加强。2014年,古籍办组成检查组先后赴天津、辽宁、吉林等地对7家出版社进行实地检查,同时积极配合总局开展的“出版物质量专项年”专项质检活动,进一步加大了资助项目成果的质检力度,通过初审、终审会,最终判定13种资助项目成果为不合格图书,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和整改。通过严格的管理,有效增强了出版单位的质量意识,切实提高了资助项目的出版质量。在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获奖名单中,有14种获奖图书为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至此,在前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的榜单上,共有37种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获此殊荣。一大批古籍专项经费资助项目成果能够在出版界最高奖项的评审中脱颖而出,充分说明专项经费的使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也彰显出资助项目的卓越品质和示范引领效应。

(三)古籍整理出版队伍不断壮大,为古籍出版事业提供有力保障

为加强古籍出版队伍建设,古籍办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更多的出版单位加入到古籍整理出版事业中来。近年来参与古籍整理的出版单位不断增多,从近两年来申报古籍资助和古籍规划项目的出版社的情况看,非古籍专业出版社所占的项目份额和项目质量逐步提高。古工委的成员单位从一开始的20余家专业古籍出版社增加到现在的近40家,形成了特色鲜明、团结协作、良性竞争的古籍出版氛围。为加强古籍编辑的培养,古籍办每年定期举办古籍出版编辑培训班,迄今已经培训学员近1100人次,邀请著名专家学者举行了170余次专题讲座。同时,古籍办通过大型项目培养年轻编辑,在有条件的古籍专业出版社倡行编辑导师培养制,均取得了良好的培养效果。经过多年来的持续培养,目前全国已经形成了一支近700人的古籍编辑队伍,为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四)古籍整理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古籍整理出版影响不断扩大

在正确的规划导向、积极的资金引导、严格的管理措施和有力的人才保障下,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古籍整理精品力作,特别是在古籍小组确定的五大整理出版重点方向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基础性古籍目录出版工程方面,推出了《中国古籍总目》《中国家谱总目》《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汇编》等一批重要的古籍书目类整理成果。

在散失海外中国古籍珍本回归工程方面,推出《美国图书馆藏宋元版汉籍图录》《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宋元版汉籍选刊》《日本国会图书馆藏宋元本汉籍选刊》等一批海外汉籍整理成果。

在出土文献整理出版工程方面,推出了《商周金文摹释总集》《肩水金关汉简》《江陵凤凰山西汉简牍》《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陕西神德寺塔出土文献》《楚地出土战国简册研究》《洛阳新获七朝墓志》等一批最新的出土文献整理和研究成果。

在社会档案整理出版工程方面,推出《徽州文书》《闽台族谱汇刊》《清水江文书》《开滦煤矿档案史料集》等一批第一手的档案文献资料。

此外,还有《清文海》《楚辞珍稀文献丛刊》《历代曲话汇编》《子弟书全集》《苏轼全集校注》《元典章》《中国印论类编》《文献通考》等一大批重要古籍文献整理成果得以出版,有力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学术发展。

二、把握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机遇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古籍整理的根本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时代价值和历史地位,精辟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大现实意义,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进一步深刻理解做好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籍整理出版工作作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重要环节,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要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来充分认识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的重大意义,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更加努力地做好这项关系到传承中华文明、惠及子孙万代的伟大事业。

(二)进一步巩固提高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值得我们每一位古籍整理出版工作者深思。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版的古籍整理图书已近3万种,近10年来每年出版的古籍整理图书接近2000种,每年申报国家古籍专项经费资助的项目也接近400种。出版的绝对数量虽然增长了,但是并不代表精品的数量也同步增长了;出版的整体水平提升了,但并不说明代表国家顶尖水准的力作也增多了。古籍整理出版领域也存在一些重复炒冷饭的项目,大而不当的项目。近年来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国家出版基金每年资助的重点古籍整理项目一直保持在100种左右。要在巩固现有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古籍整理出版的水平,既要有数量,更要保质量;既要有高原,更要创高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要很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在观念认识、系统挖掘、创新发展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认真地学习领会,在古籍整理、研究和出版工作中不断地加以贯彻落实。

(三)进一步加大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工作的力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做到这两个“讲清楚”,既要在学术上做到深入,也要在普及上做到浅出。学术和普及是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两翼,二者互为支撑、相辅相成。目前,普及性古籍整理图书的受众面虽然更广,但却存在规范性不强、创新性不足、质量总体不高等问题。要做好普及性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关键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要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满足不同层次读者对古籍整理图书的多样化需求。

三、在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古籍整理出版工作

古籍整理出版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实施古籍10年规划为龙头,充分发挥国家古籍整理专项经费的引导作用,加大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在内容、管理、技术和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力度,促进推出更多精品力作。

(一)着力引导古籍整理出版的内容创新

内容是出版业的核心竞争力,内容创新是精品力作的必备要素。总局和古籍小组将重点从三个方面引导古籍整理出版内容创新:一要挖掘古籍整理出版的深度,提倡和鼓励基于研究的高水平深度整理,充分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在整理方式、出版方法上根据不同类型古籍的特点加以创新,充分反映研究水平和整理含量。二要拓展古籍整理出版的广度,扩展学术视野,增强学术敏感,不断探索新的古籍版本,挖掘新的文献资料,拓展新的出版领域,系统性地整理出版散失海外文献、民间文献、出土文献、科技文献。三要充分考虑需求的不同层次,认真研究当前形势下细分市场对古籍整理出版内容生产提出的新要求。深入了解不同层次读者对古籍整理图书的不同需求,做到有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发古籍整理图书。对于学术性的古籍整理图书,不仅要做到很好地服务学术,更要力争做到推动学术进步,引领学术发展;对于普及性的古籍整理图书,不仅要严谨准确,更要努力按照时代的特点和要求,赋予古籍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普及性古籍图书的出版工作,总局和古籍小组今年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书推荐活动”,在推荐优秀普及性古籍图书的同时深入总结此类图书的编辑出版经验,不断提高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出版水平。

(二)继续深化古籍整理出版的管理创新

古籍小组将深入总结已有的工作经验,根据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发展和需要,努力构建古籍规划、经费资助、项目管理、质量检查、人才培养、推优表彰、舆论宣传等多环节紧密衔接的古籍整理出版全流程管理体系。一是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建设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项目、经费管理的全程追踪与追溯。同时,在组织编纂“新中国古籍整理出版图书总目提要”的基础上,构建涵盖图书、出版项目、整理专家、责任编辑等信息在内的古籍整理出版数据库,为管理工作提供有力决策依据和重要参考资料。二是逐步完善质量管理标准,通过组织制定《古籍整理图书质量评定细则》,建立涵盖学术质量和编校质量的古籍整理图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进一步提高古籍整理出版的规范化水平和整体质量。目前,“古籍整理图书质量评定体系研究”已经作为重点项目列入到总局的2015年新闻出版课题研究指南。三是探索资质准入机制,对于承担国家专项经费项目的出版单位和责任编辑进行必要的资质准入。将对资助项目申报中弄虚作假、项目实施不力、项目成果质量不合格等问题计入信用档案,将出版资源向诚信、优质的出版单位倾斜。四是加强古籍整理优秀成果的宣传力度。去年和前年古籍小组充分利用 《光明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对古籍规划和古籍精品力作进行深入宣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古籍小组将持续对首届向全国推荐图书进行深入宣传,将评介总结文章汇编成书,既扩大古籍精品图书的影响力,同时也起到总结交流经验的目的。

(三)有力推动古籍出版与新技术的融合创新

出版业的发展,既离不开内容建设,也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有力驱动。古籍数字化作为一种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传统出版与新兴媒体的业态形式,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彰显。推进古籍数字化的统筹与创新,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中央领导同志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学术界和文化界非常关注,广大读者也非常需要。去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召开局长办公会对此进行专题研究探讨,确立了基本的工作思路。在此基础上,古籍小组通过广泛调研、反复论证,决定以整合全国古籍整理出版数字资源为基础,推进建立具有较高整理水平、较强创新能力、较大资源规模的国家级古籍整理出版数字平台,并以平台建设为抓手,切实推动我国古籍整理出版数字化工作的统筹协调和集约化发展,从而系统解决目前古籍数字化工作中存在的人才培养、标准建设、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问题。该平台的建设将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示范作用,创新平台运营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以资源和资本为纽带的平台建设发展路径,通过平台的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和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整个古籍整理出版行业的技术水平,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为了推进平台的建设,总局和古籍小组已经做了大量的统筹、协调和指导工作,平台建设目前已经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下一步,总局和古籍小组将与有关部委密切合作,充分运用资金和行政手段,有力推动平台建设,为古籍整理出版的技术创新和升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四)努力探索古籍人才培养的机制创新

做好古籍整理出版工作,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目前经过各方努力已经建立起一支古籍整理出版队伍,但是总的来看,与新形势下古籍整理出版的新要求还不相适应,突出反映在高水平古籍编辑不足、领军型古籍编辑培养乏力,古籍编辑队伍不够稳定,部分出版单位的专业古籍编辑流失严重,队伍结构存在断层等方面,这就迫切需要我们研究进一步改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古籍小组正在探索建立短期培训、项目培养、专业培养相结合,多层次、全覆盖的古籍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推动高等院校定点培养高级古籍专门人才的模式,注重培养古籍整理出版领域的学者型编辑、领军性人才。

四、关于评审工作的几点要求

为在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树立优良学风、行风,保质量创高峰,我对古籍整理出版项目的评审工作提出几点要求。

(一)要坚持弘扬学术正气

各位专家肩负着国家和人民的重托,承担着为古籍整理出版行业树立优良学风、行风,杜绝虚假、浮躁之风的重要使命。通过我们的评审工作,要向全国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者传达这样一些信息和导向:哪些古籍整理选题是我们大力支持的,怎样的学术态度是我们大力弘扬的,何种工作作风是我们大力提倡的。要提倡严谨踏实、精益求精的学风,对于十年磨一剑、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学者和编辑,要给予充分鼓励和大力支持。对弄虚作假、重名轻质、改头换面、贪大求全、粗制滥造的项目给予坚决抵制。

(二)要坚持严格的学术标准

评审工作要重点支持既有很高学术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也有很高整理含量和整理水平的项目,重点支持符合学术规范,遵循古籍整理规范的优秀整理成果,高标准严要求,坚持质量第一,确保资助项目的国家水平。特别要指出的是,对于已经列入古籍整理出版十年规划的项目,各位专家在给予重点关注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其质量的审查力度,如果整理水平达不到要求,同样不能给予资助。

(三)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审原则

要严格按照既定评审程序开展评审工作,执行严格的回避原则和公示程序,使得我们的评审工作和评审结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四)要提倡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创新精神

要提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学风,特别关注那些注重开拓新的整理领域、研究新的整理方法的项目,重点关注那些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原创性作品。要鼓励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的扬弃使传统古籍在新时代发挥积极作用的整理项目。

(本文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3月25日在2015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项目评审会上的讲话,刊发时略有删节)

猜你喜欢

古籍整理专项经费古籍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论“明清实录藏族史料类编丛书”古籍整理工作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新环境下地质项目专项经费监督与管理分析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新环境下地质项目专项经费监督与管理
首届宋云彬古籍整理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
我是古籍修复师
基于挣值(EVM)概念下高校专项经费执行进度的实证研究
——以TD大学专项经费管理科为例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古籍整理出版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