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与我国国际物流新战略
——珠海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5-01-30童年成

中国流通经济 2015年11期
关键词:物流园区珠海一带

童年成

(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市101149)

“一带一路”与我国国际物流新战略
——珠海学术研讨会综述

童年成

(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市101149)

由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物流学院、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社、南方物流研究院联合举办的“一带一路”与我国国际物流新战略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0月24日在广东省珠海市召开,50多位专家就“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国际物流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

在分析“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地缘背景、时代背景及重要意义时,专家提出,这个地方有重要的战略资源,同时具有独特的地缘政治地位。“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融古通今、把握时局、将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有机结合并在国际博弈中“合纵连横”的一个大战略,是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该战略实施涉及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国际经济合作关系、地区安全以及大国关系等诸多问题。

对于“一带一路”的内涵,专家认为,除了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五通”(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和“一带一路”合作框架白皮书里阐述的两大网络、五个通道外,还应强调一种精神、两大功能。一种精神即包容共建、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两大功能是商贸物流通道功能和文化交流通道功能。

关于“一带一路”的战略目标,有专家从大国崛起所走的国际化道路的角度分析认为,英国崛起所走的主要是一条所谓贸易全球化道路,是一条靠掠夺世界资源的殖民主义道路,美国崛起所走的是一条资本扩张的霸权主义道路;而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走的是一条“平等合作、优势互补、共赢共享的全球化道路”,是一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道。也有专家从国际合作角度分析认为,习近平在国外提出的这个倡议,是一项国际经济合作倡议,当前,中国与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格局进入深度调整的过程,经济竞争已经处于白热化状态。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进出口国和第三大资本输出国,是全球130多个国家的第一或者第二大贸易伙伴。因此,在全球经济新秩序形成过程中,怎样维护自身利益是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要维护自身的利益,就要求在新秩序形成过程中一定要有话语权,要有话语权就要主动提出自己的倡议,“一带一路”倡议就是我们主动提出来的一个国际合作倡议。另外,为适应全球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新趋势,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为了摆脱危机,各国都在寻找新的出路。发达国家把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摆脱危机的重要途径,如建立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这种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区。对于中国来讲,参加TPP难度非常大,因为它提出了关于劳工标准、新的知识产权标准、环境标准和竞争政策,中国目前的发展水平和我们的企业难以承受这种开放的压力。但是,如果我们不参与,在全球形成新的贸易秩序之后就会被边缘化。如果TPP、TTIP形成之后,中国则无异于要“第二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我们提出建设“一带一路”,这是一个泛区域经济合作,涉及64个国家,是一种新的国际合作模式,跟TPP不同的是,美国搞任何区域合作,首先要制定规则和标准,而我们提出的“一带一路”没有标准,也没有门槛,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无论是在“带”上的不在“带”上的,在“路”上的不在“路”上的,只要想参与,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找到一种适合的合作与发展机会。

有关“一带一路”战略的现实作用,有专家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维护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我国现在进出口货物的80%和进口原油的80%是走马六甲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一旦路上出现了问题,我们的进出口货物、进口原油这条通道就会断掉,国家的经济安全就难以维护。因此,我们必须另辟道路,这就是要打通开阔的陆上通道,形成陆海互动,提高安全系数。二是周边外交战略问题。我国现在周边外交形势严峻,而周边在大国崛起过程中非常重要,我们提出周边外交战略之后,一定要有周边经济做支撑,“一带一路”就是周边经济支撑。三是推动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以破解发展难题。未来通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转型升级创造条件,“一带一路”绝大部分国家属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处在工业化进程之初或者工业化进程之中,其经济增长空间很大。多位专家指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会一帆风顺,会面临这样那样的挑战,但“一带一路”确实是实现中国梦非常重要的一个依托,当前最大的机遇就是全球格局处于调整期。

适应“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有专家提出了构建我国国际供应链思路的框架:第一,国家供应链战略一定要做好布局。布局很重要,是供应链的前提,至少包括市场布局、资源布局、物流布局,而且这个布局不是孤立的,是市场、资源和物流的整体安排。当然也不仅仅是这些。从市场来讲,首先是欧洲,然后是南亚。特别是南亚,有30多亿人,未来的市场、未来世界最大的市场就在这里。第二,整合。供应链很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要对全球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包括对市场资源、产能资源、物流资源等等进行整合,整合的目的不是像英国、美国那样,整合之后就拿到自己手里,而是要实现全球化进程中的便利化,把便利化做到极致。第三,共享。好的供应链一定是共享的,不是我们一个国家占有,而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种族等都能共享这个供应链。同时供应链也不是单向的,不只是把我们的产能和产量通过供应链输出,也要通过这个供应链把我们需要的、国外能够支持和提供的产能、产品更好地引进来。第四,共赢。要实现共赢,供应链就一定要创造出新的价值,才有共赢的资本。在供应链上不是简单地把一些已有的业务、已有的贸易、已有的什么东西简单地搬到这个供应链上来,而是要通过这个供应链和全球各个国家一起创造出新的价值,在创造出新价值的前提下又和各国一起来共享新的价值。第五,安全可持续。这其中当然包括绿色、质量安全等等,但供应链安全是构建可控的全球化供应链持续治理体系,包括国际政治体系。从理念上来讲,“一带一路”战略下,国家供应链战略应该是一个包容、开放、高效、有序、共享共赢、安全可持续的供应链。这就是我们在未来的“一带一路”战略下所需要的国家供应链战略。

适应“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如何进行我国国际物流体系特别是境内物流体系的国际协调,有专家运用集成场理论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将加强全球性经贸与物流联系,并进一步为物流业转型升级带来极大的机遇。为更好地提高国家跨境物流服务质量与运作效率,降低我国向西开放的国际物流网络成本,推动跨境产业联动发展,应基于“一带一路”战略布局,遵循国际物流主通道物通量对称平衡机理,将处于国家地理中心的国际物流枢纽作为内陆型国际中转枢纽,并与境外地位同等重要的国际物流枢纽间形成国际物流主通道网络即跨境国际物流通道网络。同时,注意培育或引进跨境物流集成体,组织好跨境物流链的物流业务种类、规模和实现方式;关注始发国际枢纽港和终到国际枢纽港的场源建设,提升内陆型国际枢纽基核的物流集成引力;关注境内地理中心、采购中心、制造中心、配送中心、金融中心与跨境内陆型国际中转枢纽功能的对接和集聚,形成新的场源,增强跨境物流集成引力。此外,还要运用知识链在联接键设计与构建方面进行持续创新。

适应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需要,有专家提出了珠海港未来建设思路:第一,要加强临港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改善港口物流服务功能,提升港口的竞争力。珠海港已经初步形成了高栏港液体化工品物流园区、煤炭物流园区、钢材仓储加工物流园区等等,需要进一步加快对这些已初步形成的物流园区进行总体规划,最重要的是目前以推动申报高栏港综合保税区为重点,来推进钢材、煤炭、液体化工等物流园区建设,加快构建全港5+1的现代物流临港体系。第二,以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为契机,完善珠海港水运集疏运网络。高栏港是西江、珠江航道最重要的两个港口,是两江经济带最重要的节点,这两个市场的衔接,一定会给珠海港的物流发展带来很大的空间。第三,积极拓展珠海港口的经济腹地。要加强港口在陆路方面的延伸,加强内陆港建设。第四,引进大型物流企业进驻物流园区,参与临港产业供应链管理,促进临港产业发展。

责任编辑:林英泽

童年成(1965—),男,湖北省黄冈市人,北京物资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物流学院副院长,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流通现代化。

猜你喜欢

物流园区珠海一带
珠海开放大学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这条鱼今日在珠海掀起热浪!7.7亿诠释珠海水产业发展新态势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珠海之旅
风口浪尖上的珠海银隆
物流园区出入口规划设计及其优化
物流园区的突围之路
一张图带你读懂第四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 看看全国物流园区都有哪些“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