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5-01-30刘阳
刘阳
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一项创举,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1]自学考试制度作为一项教育制度,不仅担负着通过国家考试为社会选拔人才的重任,更承载着为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培育全面发展的人的使命。自学考试社会助学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辅导和指导服务,为自考学习者创造学习条件,关注个人学习,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全面发展。
1 现阶段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学考试社会助学伴随自学考试的出现与发展,已经历了30多年的风雨。近年来,随着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不断推进,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社会参与度不断提高,形式丰富多样,呈现出持续稳步发展的良好局面。截至2013年年底,经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备案的社会助学组织有1 659个,助学学员达到190万余人。[2]可以看出,全国范围内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社会助学网络。但同时,也不难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1 社会助学发展不均衡
1.1.1 地区发展不均衡
我国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发展普遍存在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现象,突出表现在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均衡和城乡发展不均衡两方面。[3]我国地区之间,尤其是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这些差距不仅反映在物质条件、设备设施上,还反映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对待教育的认识上,这对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从近几年的统计数据看,经济发达或发展快的地区,如江苏、浙江等省,无论是助学组织规模还是参加助学的学习者规模均名列前茅。
同时,由于我国至今仍没有完全摆脱“城乡二元”的经济结构和社会体制,教育很难做到城乡同步进展,反映在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方面更是如此。农村地区经济不发达,资源匮乏,人们对教育的需求程度不高,这些导致社会助学缺乏相对牢固坚实的基础——渴求接受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足够生源、充足的办学资金和良好的助学环境。整体而言,在城市,社会助学已形成一定规模,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边远农村,社会助学依然薄弱,很多地方几乎毫无发展。
1.1.2 学科发展不平衡
社会助学的学科专业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人文社会学科和理工应用学科之间的不平衡上,据全国考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组织登记备案情况报告”统计,近几年,社会助学组织开设数量前10位的自考专业几乎全部是经济管理和人文社科类。究其原因,除了学习者自己的选择,也有助学组织的间接引导。人文社会学科对助学组织的物质条件、师资要求相对较低,这些专业也较易提高助学组织的“成功毕业率”,而理工学科强调应用和实际操作,对助学组织的助学要求较高,助学难度较大,这种难易对比也导致在社会助学中人文社会学科类专业整体发展较好。
1.2 对社会助学的监管和指导较为欠缺
现阶段社会助学在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考试管理机构的重视下,在社会广泛教育资源的参与下,已经步入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但对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监管和指导还较为欠缺。直接表现在,由于助学组织的“办学”“助学”审批权在国家行政部门,考试管理机构因“不方便”而不能为助学组织提供及时、充分的资讯和指导,不少地区的考试管理机构长期以来没有专门部门负责助学,甚至没有设置专门岗位。然而,缺乏足够的监管和指导不仅直接限制助学活动质量的提高,更会影响社会助学规范化发展。[4]
1.3 助学组织的价值取向和助学目的存有偏差
教育,本质而言是由“教”达成“育”即为“育人”,通过“培养教育”促进人的个性化与社会化的不断完善与发展。自学考试作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教育形式也离不开这一本质内涵,它直接表现为:通过个人自主学习、社会助学及国家考试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有知识、有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社会助学,作为自学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取向及助学目的必然与之相统一。
然而仍有相当部分助学组织对社会助学的价值追求,对助学活动、助学行为的目的把握不清,片面将自己定位为“做教育”的商业组织,其本质是经“教育”之商。即便是助学组织明确自己的教育主体身份,明确自己具有社会公益职责,也还有部分助学组织将助学目的简单归为“助考”、“提高考试通过率”,并片面地认为“只要通过考试,就是成材了,帮学习者通过考试,就是在为国家社会培养人才,就是在促进学习者的个体发展”。认识指导行为,存有偏差的助学目的必然导致助学行为的不规范,导致各项管理制度不健全且不被有效执行,最终违背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初衷。
1.4 助学内容及助学策略不够完善、科学
伴随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不断更新,自学考试专业不断丰富,自学考试教材结构和内容不断完善,助学内容和助学策略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充实和提高。然而,总观社会助学不难发现,目前的助学内容和助学策略还没能做到与时俱进,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并促进助学主体(教学人员和助学对象)的发展。这种“欠适应”突出表现为“完全就教材教教材”,学习者原有的知识架构和能倾、师生的主动建构和个体生成等未能得到足够重视。
据了解,很多助学组织按照其制订的助学计划进行的“助学”即为:将教材内容由“纸质印刷”表现形式转成“粉笔黑板”、“网络字体”、“话语”等表现形式再现出来,简单地采取“内容重复和灌输”的助学策略,甚至对需要进行实践实训的应用学科也采取“上传下达”式助学。许多助学组织在设计、实施助学内容和助学策略时,忽视助学主体群体特征、个体主动性及“情感、态度、文化内涵和职业素养”等隐性内容,未能做到对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和积极建构,这些将产生低效甚至无效的助学,降低助学主体的积极性,影响学习结果,影响自学考试的发展。
1.5 助学师资及工作管理人员的整体力量偏弱
1.5.1 稳定性不足
一方面,不少社会力量办学的助学组织按照一定商业经营管理理念进行助学,其师资和管理团队有着较为频繁的流动性,有一些助学组织甚至从“成本”角度对这种“流动性”加以鼓励,“低价”引入新的人员,放走“高价”有经验者。另一方面,许多助学组织通过业余方式举办助学活动,只有兼职教师和管理人员,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对其稳定性造成影响。
1.5.2 结构不够合理
据调查,目前助学组织的师资结构及管理人员结构不够合理,突出表现在:师资方面,从事助学的教师年龄普遍存在偏高或偏低,不少是退休老教师或刚毕业缺乏教学和实践经验的年轻教师,[5]严重缺少“有学科专业背景又懂自考、了解自考生”的师资。管理人员方面,不少助学组织的管理人员钻研的是经营运作的战略和技巧,却对教育管理研究不够。
1.5.3 科研水平偏低
随着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界也在不断加强对自学考试、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研究,探索其发展规律,涌现出一批科研专家和科研成果,对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指导。但是,目前对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科学理论研究与教育规律探索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尤其是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主要参与者——广大助学组织对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内在规律和理论基础重视不足,研究不够。一方面,这些助学组织对科研有偏见:搞科研既不能提高招生人数和考试通过率,又耗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即使要研究也是国家和专业研究机构的职责;另一方面,许多助学组织以兼职教师居多,兼职教师一般以授课为己任,无暇顾及助学科研工作。因此,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科研氛围薄弱,整体科研能力偏低,缺乏自己的理论基础和先进的理论指导,只能背靠普通高等教育的理论支撑,这显然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助学发展的真实需要,必然对其发展实践带来不利影响。
2 新形势下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发展对策思考
现今,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发展阶段,正在积极主动地为建立健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变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而努力,这些为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新形势下,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如何面对挑战、抓住机遇,如何开拓思路、提升质量、创新制度,促进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
2.1 完善制度建设,加强规范化监管
健全完善的制度是自学考试社会助学达成助学目的、实现教育功能、发挥效益的强有力保障。尤其在目前阶段,社会助学一方面飞速发展一方面仍存有无序、散乱的状况,制度建设特别是监管指导方面的制度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监管部门不仅要继续推进和完善基础制度建设,例如助学组织备案登记制度、信息社会公告制度等,同时还应进行制度研究和创新,以更加科学有效的制度监管保障助学组织运行的质量。例如,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管理试行办法”中提及的“建立督导组,对助学组织的教学和管理进行督导”的督导制度,会是一项有效推进社会助学规范发展的创新制度。督导重在经常性地督促、指导、帮助和服务,而非命令式的检查和评估。通过督导组成员平日对各助学组织的督促指导和帮助引导,帮助助学组织不断寻找自身问题进行改进、不断寻求科学策略提高助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进而促进社会助学的健康向上发展。
2.2 树立“品牌”意识,发挥“品牌”效应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品牌”是可以拿来经营的一种资产,它具有独特性、优质性和高层次性等特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我国教育服务行业的品牌效应也日益凸显出来。作为教育行业大军中的一列,自学考试社会助学也需要充分认识到品牌的价值和意义,自觉树立品牌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培育品牌,利用品牌优势获得更多教育市场资源。一方面,可优先打造一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中心”,通过提供优质培训、政策咨询、学习资源、学习指导、考试服务、就业指导等服务促进学习者知识技能、心理情感、价值观等全方位的提高,发挥其正强化及辐射作用,促进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整体性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啤酒口味的盲目测试”理论同样适用于各助学组织,品牌的不同,在受众心中的感觉也不同,甚至有着天渊之别。因此,助学组织要重视自身的品牌开发和建设,制定并实施具有自身特色的“助学品牌发展战略”,采取综合配套措施,进行品牌化管理和助学,树立办学助学的优质形象,扩大品牌效应,发挥品牌增值作用。
2.3 着眼于学习者未来发展,加强助学活动的社会适应性
2.3.1 助学组织须明确定位与方向
助学组织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助学育人”的教育理念,摈弃“办学应考”的狭隘思想。自学考试是一种教育形式,举办社会助学是一项教育事业,要遵循相应的教育规律。只有定位清晰——“有组织的教育者”,方向正确——“助学育人,促进学习者个性化、社会化、多样化的发展和社会人力资本的建设”,才能逐渐走出“助学即助考,助学为考试”的错误认识和助学活动中的行动偏差,才能在具体的助学工作中认真研究助学对象、助学内容,采取有效的助学形式和助学策略,实施科学的评价体系,真正关注助学效果——学习者的身心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2.3.2 拓展助学内容,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力资源强国,需要多层次、多类型人才。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应充分利用其最大程度的开放性以及高度的社会市场敏感性,摆脱高等教育“象牙塔”的滞后性,着眼于社会经济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着眼于学习者基础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的提升,主动拓展助学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助学组织要根据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内容上要重视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包括创新精神、学习能力、交往能力、适应能力等)的培训与锻炼;其次,加强与行业协会的合作,主动关注行业内部岗位职业变化、新兴行业的发展要求以及未来行业发展走向,并将这些关注点渗透于助学内容中;再次,加大与高职院校、企业单位的合作,充分利用高职院校、企业单位的教育教学实训基地或实习场地,培养掌握实际技能、企业用得上的职业人才;同时,积极开拓助学组织之间合作的新模式,争取构建“专业互补、师资配合、实践基地共用”等资源共享的助学组织互助平台;最后,可结合相应专业知识,开创“创业课堂”,引进“创业老师”讲述“创业课程”。[6]
2.3.3 积极构建数字化助学体系,探索社会助学新模式
自学考试鼓励广大学习者选择适合自己的助学方式进行学习,对于由于时间、空间或经济等方面不能选择脱产式集中学习的学习者,助学组织应主动给予支持和帮助。信息时代的到来,给予我们利用各种先进技术发展远程帮助的机会。发展网络助学,可以有效地解决时间、空间的不便,大大降低助学经费,通过数字化的助学体系提供给学习者多维、立体的沟通交流信息通道,创新“学习资源”—“主题探索”—“合作学习”以及“校际合作”—“远程协助”的助学模式,利用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搭建数字化助学平台,从全球资源信息库中筛选科学、适当的学习资源,通过丰富的多媒体表现形式,运用灵活的超文本组织,让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者之间就“学习主题”通过“远程协助”方式进行互动和探索。[7]
2.3.4 关注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最大程度的开放性”使之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能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与学习型社会特点的教育形式。在终身教育理念和学习型社会中,各种助学活动都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帮助社会中每一位学习者实现自主学习,自我完善,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社会助学的硬件条件、师资配备、形式方法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更须不断加强教师培训,促进助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首先,可采取“师徒制”,对助学组织中的新生教师群体加大职前培训和过程培训。其次,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培养一批稳定的、既懂理论又懂实践,同时了解自学考试的“师傅”,可加强校际合作,向优秀助学组织和研究机构学习“取经”,建立远程师徒关系。再次,营造科研氛围,倡导教学反思,鼓励校本研究。一方面,助学组织可主动寻求帮助,建立地区助学研究会,将助学组织人员、自学考试机构人员、专业协会人员及其他教育界人员纳入其中,加强对自学考试助学规律及科学理论的研究;另一方面,教育科研不只是课题和论文,更重要的在于助学活动中的教学反思。在助学教学的实际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对自己所要实施的助学内容、方式方法、助学策略等进行解剖分析,甚至可以产生即时性的修订,这种“自主学习和实践、自主检查和反馈、自主评价和调控、自主提升和完善”的教学反思可以让助学教师群体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学习者,是快速提高助学教学效能的有力途径,更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真实有效的方法;[8]再者,鼓励校本教研,制定相关校本教研制度。突出“以校为本”,在注重“自我反思”的同时,重视“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针对助学组织本身的各种实际问题,采取“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教研工作模式,推进助学中的团队互助和协调发展。
2.4 面向农村,加快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服务体系的建设
当前,我国农村各方面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现代农业的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的结构转型,农村地区人力资本的建立,城镇化建设的启动等都迫切需要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面对农村,自学考试可以广泛吸纳求知的农民群众,主动加快步伐向农村地区延伸,不仅要完善专业课程服务体系建设,更要重视助学服务体系的建立。[9]
从宏观层面来看,建设适农助学服务体系首先需要加强认识,加大政策倾斜和引导。在农村地区,行政机构的职能效应以及政策的引导效用比较强,因此需要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自学考试机构对农村地区社会助学给予支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可行的优惠政策和制度,引导协调社会各类教育资源有效地延伸到农村地区,例如可制定相关的利益引导规定,给予农村地区助学组织相应的补贴和税收减免等;也可探索开辟筹资渠道,例如成立“农村助学基金会”、举办“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投融资洽谈会”等;同时,在农村地区开展社会助学更需得到专业机构的理论指导和专业帮助,例如以省为单位设立“适农自考助学指导小组”,吸纳市、县级考办相关人员、科研院所研究人员以及优秀的适农助学组织人员为小组成员,主动对本地区农村社会助学进行研究和指导。
从微观层面来看,建设适农助学服务体系首先需要明确培养目标:从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看,农村发展既需要“精英”——有一定理论功底又懂技术、会开发经营的复合型人才,更需要“普通”型高素质劳动者——应用型人才;其次,需要加强自学考试宣传和咨询体系的建设,拉近自学考试与农民的距离,让农民了解自学考试,调动农民的学习积极性和信心,并正确引导农民选择合适的方向和途径进行学习;第三,着力培养“适农”教师团队。“适农”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知识技能,更要了解农村实际情况,熟悉农村环境。许多农民企业家、回乡创业的大学毕业生等都可以纳入其中;第四,助学组织要主动寻求农科教结合的助学渠道,创建“学校—公司—农户”、“学校—基地—农户”的助学模式,引进“订单教育”,既培养人才,又促进生产;最后,助学形式要符合农村实际、符合当地自考农户实际。如江苏省宿迁市“洋河农民自考之家”就采取了“辅导+自学+探讨”的形式,定期举行集体活动,把参加自考的农民集中到一起,互帮互学,交流体会,不仅促进学业上的共同进步,同时进一步提供创业信息,分享创业感受,为日后的创业成长提供有利条件。
2.5 关注社会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新的受教育需求
一方面,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指出,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从2001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平均每年将新增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 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另一方面,人口流动迁移呈现新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80后”人口成为流动人口的主体,全国有超过1亿的新生代农民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显示:97%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愿意继续学习,他们对于文化知识、专业知识有极强的探求欲和积极的进取精神。新生代农民工目前最迫切需要了解的知识主要是专业技能知识(69.7%)、法律知识(54.7%)和文化知识(47.8%)。[10]而目前,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却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和有效的实施。因此,针对这些社会发展进步产生的新的现象和人口结构变化,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可主动关注他们的受教育需求,承担起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知识、技能,满足广大老年群众的多样化素质提升需求的责任。这需要制定适合的助学政策,设置适合的助学内容,开辟适合的助学模式,采取适合的助学形式,采用适合的助学策略,通过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加强他们的继续教育,促进他们的持续发展和完善。
3 结语
总之,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样化的向前发展,随着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不断构建,新形势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已经开启了综合改革、创新发展的新步伐。作为自学考试不可或缺的基础堡垒环节之一的“社会助学”,更应该树立机遇意识、改革意识、使命意识和服务意识,主动适应,开拓创新,稳中求进、务求实效地自觉服务于自学考试综合改革大局,在实践中不断解决问题,迎接挑战、激发活力、谋求发展,用规范、科学、优质的社会助学推动自学考试的改革与完善。
[1] 李荣希,于信凤.自学考试: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创新[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
[2] 全国考办.2013年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组织登记备案情况报告[R].北京,2014.
[3] 黄斐.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现状、问题及对策[J].煤炭高等教育,2000(4).
[4] 贾洪芳.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管理的研究[J].成人教育,2008(7).
[5] 魏成松,翟梅伶.我国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6).
[6] 周子寿,傅国本.新形势下对民办高校社会助学的认识[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7(5).
[7] 陈德人,张尧学.数字化学习港:构建面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8] 李彦.教学反思:开放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5).
[9] 申培轩,陈世俊.论高等教育适应农村发展的理论基础[J].武汉大学学报,2006(5).
[10]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状况及代际对比研究报告[R].北京,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