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不能忽视内容建设

2015-01-30本刊编辑部

中国地市报人 2015年6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受众融合

□本刊编辑部

不经意间,我们已然迎来微时代。信息在以光速传播,海量的信息借助便捷的自媒体无孔不入。微时代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表达方式,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大千世界的认知。而最有切肤之痛的,当属传统的纸媒人。

许多报社都有了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许多新闻记者也都开通了实名微博、微信,以便抢先发布信息并互动。传统媒体纷纷寻觅与新媒体的融合之道,为的是在新媒体平台中抢占舆论阵地。而受众,面对五花八门的信息和各种“鸡汤”,目不暇接。

身为媒体人,尤其是一部分从传统媒体一路走过来的新闻人,难免心中茫然:过去一板一眼、斟字酌句的“慢”做法,已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当下干媒体,必须得快。但这一快,又随之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各种媒体上每天源源不断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有不少信息价值低,没看头,过眼即忘,日渐丢失受众;信息欠准确或欠完整,甚至在传播过程中发生逆转,严重损伤公信力;导向意识模糊,偏离主流价值观;不好好说话……不一而足。媒体人累得够呛,受众却似乎不大买账。

于是,媒体人在经历了一番卖力的转型探索之后,在看过了许多专家的理论文章之后,依旧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不知路在何方。

如何寻觅融合之道?不妨暂且抛开玄妙的理论,以最平常的视角,仅从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作一次冷静的打量和思考。

其一,传播的内容方面。无论是通过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获取信息,无论是看报纸还是看手机,人们所期望看到的,大体无非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与自己相关或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信息或知识;二是能使自己得到精神享受的内容。一个属于形而下的实用层面,一个属于形而上的精神层面。也就是说,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需要向受众推送有价值的干货,即内容。那么,内容的干货从何而来?只能是来自新闻现场,来自我们这个时代的社会现实生活,来自这个时代的大数据。

那些没看头、不准确的新闻之所以会出现,说到底,是一部分新闻人贪多求快,依赖便捷的通信手段在炮制新闻。亲技术,远生活。

诚然,全媒体时代,新闻速度不快不行,数量不多不行。但是,如果连真实性都令人生疑,快和多也就失去了根本的意义。当下的新闻人在学习掌握传媒新技术的同时,不能忘记:新闻的大鱼,永远只能来自生活的江河里。传统媒体人在惶惑之际,也尽可有一些自信和定力,因为从生活的江河捕捉新闻的鲜鱼,正是传统媒体人擅长的。

其二,传播的形式方面。过去的新闻传播是通过纸质的版面,速度慢且难与读者互动。但在当下,因为有了互联网,媒体生态因为科技发展而发生颠覆性的改变,信息的传播只在弹指一挥间,即可抵达客户终端,且可与受众互动。

过去因为信息传播速度相对迟缓,记者有时间深入采访,甚至到基层调研。编辑有时间字斟句酌,精益求精。媒体人有相对充裕的时间去“慢工出细活”。而在全媒体时代的今天,在媒体融合的大势下,媒体人在基本解决技术恐慌,动作逐渐快起来之后,随之又因为求快遇到新的困惑:大脑的转动,已经跟不上手指的敏捷;阻滞的思维,已经跟不上奔跑的双脚。于是,陷入这样的境地:便捷的传播途径,缺乏高品质的传播内容。媒体人在享受技术便利之时,也被技术裹挟。由于内容乏善可陈,受众因之渐行渐远。

至此,问题又回到了内容。内容产生影响力,媒体融合不能忽视内容建设这个根本。回到内容,就是警示新闻人时刻不要忘记:把握时代的脉搏,将关注的目光投向这个时代的现实生活。唯有如此,才会拥有可看的、可用的内容。而有了丰富的内容,同时辅以多媒体的呈现形式和精细化的服务,媒体融合才会渐入佳境。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受众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