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目主持人要在现场采访中找准位置

2015-01-30郭红岩

中国地市报人 2015年6期
关键词:现场采访现场报道被采访者

□ 郭红岩

(鄂尔多斯市广播电视台,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在近几年的广播电视新闻改革中,现场报道以其现场感强,得到了广大受众的欢迎。现场采访、现场报道这种既有直观形象又兼有直接用口语叙述功能的形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广播和电视屏幕上。尤其在电视新闻中,采用现场采访这种形式的更多。

现场采访、报道是否成功有诸多方面的因素,但主要因素之一,还是取决于主持人采访的参与意识是否强烈,也就是说,主持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驾驭整个现场采访报道的关键。随着现场报道在新闻节目中所占比重的增加,就使一大批播音员走出了播音室,来到了新闻现场。主持人出现在新闻事件当中,应该是一个什么身份,怎样找准自己的位置,笔者根据近几年的新闻采访实践,谈几点体会。

主持人应是现场采访的记者

平时,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场报道:主持人穿着华丽、手拿话筒站在某一特定的场景下,先背一段记者早已写好的开头语,然后变换一个场景采访新闻人物:“您是哪个单位的?”“叫什么名字?”“请您就××问题谈谈好吗?”这时的主持人因对事件的发生发展不甚了解,对被采访人也不太熟悉,所以,接下来便无话可接,无话可问,只等被采访的对象讲完,说声“谢谢”了事。

采访就此告终,虽然主持人讲话纯正流利,但没有比这肤浅的提问、毫无深度的采访更乏味的了。

笔者认为,只要主持人走出播音室,就该把自己当一名记者。不仅在服饰上力求与采访现场的环境相协调,而且,每一次采访,不论题材大小,也不管采访对象职位高低,都应像记者一样,深入到新闻事件当中:全面了解事件的全过程;掌握与之有联系的人和事;明确这次报道需要采访哪些人,这些人回答问题有什么特点;需要提哪些问题,观众会从中获得什么信息。只有做到心中有数,头脑清楚,再加上编辑记者的精心指点,才能像记者出现在新闻现场一样,不仅能压住阵,而且还能提出准确而深刻的问题,把现场报道搞好。作为现场主持人,要同记者一起商讨、研究稿件的撰写,导语、议论,要做到提问尽在心中,在现场采访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情”。

主持人要与被采访者同时进入最佳状态

在现场采访报道中,主持人提出些具体而又切中要害的问话,固然很重要,但它还需要被采访者的努力配合。怎样才能使被采访者与自己都同时进入最佳状态呢?

在现场采访报道中大致会遇到这样两种情况:一种是被采访者侃侃而谈,海阔天空不受主题的制约。例如,在一次采访“国际妇女论坛”友好访问团来鄂尔多斯市时,笔者提出问题以后,俄方团长回答问题的兴致显得特别高。借助于翻译她谈了很多,而当时的采访时间非常有限,双方代表都已落座等待该团长讲话,如果采访时间过长可能影响整个欢迎仪式的进程。这时在记者的示意下,笔者抓住机会及时地请该团团长谈了俄方与鄂尔多斯市妇女工作今后友好关系的发展前景。这样既没有影响整个欢迎仪式的进行,又很礼貌地恰到好处地结束了这次现场采访,播出后的效果也特别好。实践证明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求主持人要紧紧地把握住采访对象的思路,掌握采访主动权,问话要具体,简洁且有针对性,既要调动起对方接受采访的积极性,又要恰到好处地引导好对方。

另一种是被采访者在接受采访时精神紧张,有时甚至语无伦次。例如,在亚运会火炬传递到鄂尔多斯市期间,记者要求主持人跟随采访报道一组场外花絮。在采访前,笔者与记者设计好了采访计划。但在现场采访时,这些平时在运动场上生龙活虎的运动员,在我们的摄像机前却显得非常紧张。如果马上进行采访,一问一答拍摄出来的东西肯定非常死板,没有生活气息,观众看了也得不到轻松感,这时候笔者就主动用非常贴近生活,近似拉家常的语言和这些运动员交谈,这样消除了对方的紧张情绪,使采访获得了成功。这组节目获得了组委会的奖励。对于采访中上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主持人在采访时首先要尽可能的消除对方的紧张心理,控制和掌握好现场,格外注意自己的语言神态。如果主持人在现场采访时无所顾忌,一副严峻面孔,态度生硬,语言干涩,就会给被采访者带来更多的心理负担。要找一些借口或借故停拍,然后利用间歇与被采访者进行一些轻松的交谈,缓解一下紧张气氛,尽可能勾起对方向你叙说的欲望,把周围的环境都诱导到我们采访的轨道上来,使主持人与被采访者都同时进入最佳状态。

主持人的现场提问应有艺术性

反对摆布现场、授意讲话,并不意味着提倡自然主义,什么画面都拍,什么人物都问,什么话都可说。实际上,主持人在新闻现场的提问是很有艺术性的。

富有艺术性的提问,是成功的现场采访的重要保证,记得邓小平同志在我国第10个植树节以个人身份去香山植树时,那么多家新闻记者、主持人去采访,想请他谈谈感想,老人只是说:“植树就植树,有什么好谈的。”只有一位有才气的女主持人上前提问:“邓老,您10年前就来这里植过树,现在这里与那时有什么不同吗?”听了这话,邓小平说:“不同可大了……”主持人的这一问话勾起了邓小平的话题,滔滔不绝地讲了下去,记者也从中获得了大量信息。

现场提问的艺术性,来源于主持人对整个事件、对新闻人物的了解,来源于采访前的准备,更来源于主持人平时的积累,对事物的分析、理解、概括能力及现场发挥能力。

主持人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

主持人平时应当注意积累和摄取各方面的知识,加强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在现场采访报道中,有记者和被采访者的配合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取决于自身素质,有准备地采访,一般在采访前都定好了题目,不但准备好了稿件,有时还要把所采访的内容都背下来,但也有一些突发性或改变原计划的采访,在这种情况下平时积累特别重要。无论是批评性的还是表扬性的现场采访报道,节目主持人首先要懂政策。用所掌握的政策向被采访者讲明道理,在符合政策的范围内提出问题,给对方一种可信感,使其愉快地接受采访。

猜你喜欢

现场采访现场报道被采访者
现场报道和录音报道的共性与区别
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新闻现场报道的思考
浅谈在采访中怎样与被采访者有效沟通
电视新闻报道中对现场采访细节的把握
提升新闻广播现场报道职业能力的思考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工作中提问的方法与技巧
浅谈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新闻记者采访的提问艺术
电视突发新闻的现场采访应对
策划报道中记者如何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工作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