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区中薄弱学校的成因与对策
——以广州市黄埔区基础教育为例
2015-01-30黄德慰
黄德慰
(黄埔区双沙中学,广东 广州 510725)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迎来了春天。贫困地区,高喊着“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纷纷增加投入,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发达地区更是一马当先,以建设省市一级学校、国家示范性高中、标准化学校等为抓手,创建教育强区,打造教育高地。多年来,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的响亮口号下,广州市深挖教学资源、扩大教学规模、改善教学环境,有力地推动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至2010年,实现了100%的区成为广东省教育强区、100%的镇成为省教育强镇的目标。在很多人看来,我国边远贫困地区,目前教育还比较落后,存在薄弱学校是毋庸置疑的,像广州这样的一线大城市,财力雄厚,人才济济,教育事业发达,薄弱学校理应早已升级改造了。笔者在广州市从教三十载,所见所闻,情况并非如此,不仅原有的一些薄弱学校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还新出现了不少薄弱学校。现以黄埔区基础教育为例,分析薄弱学校的成因,探讨薄弱学校的提升策略。
一、教育强区出现的薄弱学校现象
黄埔区地灵人杰,文化底蕴深厚。闻名遐尔的“南海神庙”,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被誉为古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举世闻名的黄埔军校,被称为“将帅摇篮”。在新世纪之初,黄埔率先提出创建教育强区,3年共投入7个亿大办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3年末高分好评通过了广东省教育强区督导验收,2008年末通过省教育强区复评。长期以来,黄埔区的学校基本是民办学校、厂办学校、公办学校“三分天下”,但由于种种原因,发展很不均衡,此消彼长,在“创强”多年后,有些学校教育水平依然低下,有的教学质量明显下滑,沦为教育高地上的凹地。
(一)民办学校的枯荣
黄埔区位于广州市的东南部,面积约90平方公里,是商家投资设厂的首选之地,一些大中型国企,如广州港、文冲船厂、广州石化厂等早已捷足先登,改革开放后,许多现代化企业,如广州本田汽车厂、广东太古可口可乐公司、七喜电脑有限公司等企业也接踵而至,老工业区生机勃勃,工业生产总值占广州市的四分之一。工业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黄埔区常住人口约40万,其中过半是外来人员,随迁子女数量庞大,公办学校主要招收本地学生,厂办学校面向本厂正式职工子弟,外来工子女读书成难题,有需求就有市场,民办学校应运而生,高峰时民办学校近20所,在校学生达2万人。
(二)厂办学校的兴衰
黄埔区因黄埔港而得名,黄埔港是华南第一大港,也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名闻中外,水陆交通发达,广深公路、黄埔大道、广园东路贯穿全境,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厂矿、仓储林立,各占一方,使黄埔区成为广州市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企业办社会”,因此厂办学校大量出现,黄埔区先后创立了厂办中小学20所,虽然规模不大,但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条件优良,教学质量上乘,在满足本企业职工子弟上学之余,还吸引了周边村民子弟,纷纷找关系出高价入读。可以说,直至上世纪末,黄埔区教育主要看点在厂校,不少厂校在全市闻名,如黄埔区石化中学,先后培养了三位省高考单科状元,实属不易,见证了厂校的辉煌,厂校曾是黄埔区教育高地。
随着经济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利润下滑,有的企业面临破产,“企业办学校”成为企业不能承受的负担。上世纪末,国家明确了教育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求地方政府逐步接收厂办学校,为企业减负,让企业轻身参与国际竞争。但黄埔区厂校较多,而且多数大中型企业是央企,利税直接上缴中央财政,因此黄埔区财政并不宽裕,接收厂校有实际困难。这样,有的企业直接停办学校,有的企业把学校改制为民办学校,更多的是减少投入,一边继续办学,一边与政府谈判,随时准备把学校移交政府管理,厂校进入衰退期。而这时,广州正在创建教育强市,2004年至2006年,广州市教育总投入分别达到107.6亿元、123.52亿元、144.57亿元。此外,广州市各级政府还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安排专项资金,解决教育的重点、难点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广州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黄埔区也不甘落后,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于2003年末高分好评,通过了省教育强区验收,成为广州市第四个教育强区。但是,按照有关规定,创建教育强区是地方政府行为,只看政府办学的有关数据,与厂校和民校无关。这时的厂办学校多数实行财政包干,办学规模压缩,设备更新停滞,教师工资待遇下滑,效益较差的厂校教师工资水平不到地方同级教师的四分之一。而国务院办公厅早已发文,要求地方政府接收厂办学校,工资水平不得低于地方学校,但厂校移交举步维艰,谈判旷日持久,教师人心不稳,有门路的纷纷调离,优秀教师大量流失,校园年久失修,日渐破败,教学设施老化落伍,教学质量严重下滑,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在公办学校雄心勃勃升级改造之际,在黄埔创建教育强区之时,黄埔厂校却步入严冬。直至2009年,移交工作才最终完成,厂校转制为公办学校,企业办学成为历史。厂校移交问题的提出至完成,前后持续十五年,这十五年,是厂校失去的十五年,错过了教育强区建设的天赐良机,昔日的教育高地,有的久经风霜,失落了往日的荣光,有的倍受风吹雨打,沦为教育凹地!
(三)公办学校的浮沉
黄埔区原本是广州市郊,属番禺县管辖,是地道的农村。1951年建区后,政府先后创办了几所学校,归区教育局管辖。各村兴办的中小学,由镇政府协调管理,一般都规模较小,校舍简陋,也没什么装备,教师多由当地村民担任,水平参差不齐。家长对教育也不是很重视,学生行为习惯较差,总体上教学质量不尽人意。随着城市化进程,黄埔区农业户口逐渐转制为居民户口,成立了街道办事处,取消镇一级行政单位,村办学校也移交区教育局统一管理,成为公办学校。
改革开放前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是生源、师资、管理还是装备,厂办学校均比公办学校略胜一筹,大家宁愿出一笔不菲的择校费,也争相入读厂校,这种状况持续至本世纪初。由于厂校移交问题久拖不决,厂校办学条件日渐困难,成绩下滑,同时,政府开始重视教育,增加投入,特别是提出创建教育强区目标后,公办学校校园环境明显改观,教育装备更新换代,教师队伍建设也取得可喜进步,办学水平有了相应提高,特别是一些受政府重视的窗口单位,脱胎换骨,成为新宠,但对多数公办学校而言,教育水平依然低下。
二、薄弱学校成因分析
(一)民办薄弱学校分析
黄埔的民办学校可细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进入较早,数量占多,起点很低,装备短缺,校舍简陋,有的仅租用几个旧厂房当教室,添置一些旧桌椅板凳就办学了,教师工资低,工作量却很大,教师队伍流动性大,学生无心上学,流失严重,到初三升学考试时,有的民校仅剩下两三个学生参加考试。严格来说有的民办学校不具备办学的基本要求,教育行政部门也曾取消个别学校的办学资格,但老板们都神通广大,改个校名,重新注册,学校照办;第二类,近年来黄埔开发了不少楼盘,按规定要配置学校,这些场地基本上都出租给私人老板办学,校园环境还不错,但办学成本相对第一类来说较高,收费也相应高许多,却又没有办学成绩支撑,缺乏号召力,生源不足,老板考虑的是利润,设备配置低,教师收入水平不高,工作量却很大,因此教师队伍也不稳定,办学水平不尽人意;第三类,近年来高端民办教育成为一个有利可图的产业,社会游资充裕,广州市有的是名牌学校,二者一拍即合,“名校办民校”如雨后春笋,首先在市中心和番禺等新区安营扎寨,伺机四处攻城略地,到处开花,最近一两年,黄埔区开始引入“名校办民校”,有的已经开始招生,多家正在筹建,这类民校体制灵活,起点较高,面向的是全市家庭富裕成绩突出的优质生源,办学水平一般是有保障的。
因此,民办学校中产生薄弱学校的基本上是前两类,尤其是第一类。表面上看,产生薄弱学校的原因是由于校舍的简陋、师资水平的低下、生源质量的偏差。但深究其成因,主要是体制的落伍导致政府责任的缺失、是政绩观的狭隘导致地方政府决策者的目光短浅、是管理者的放任和投资者的贪婪导致办学底线的失守。
(二)公办学校薄弱化的成因
昔日的厂校已全部转制成了公办学校。厂校因“企业办社会”而生,因企业转型而移交,本也正常事,但在移交过程中,厂方把学校当成烫手山芋,一甩了之,缺少大企业应有的从容淡定和社会责任担当。而地方政府把学校看成是额外包袱,能拖就拖,缺失了地方政府的宽容大度和义不容辞,导致一些厂校沦为薄弱学校。深入分析,我们以为公办学校薄弱化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各村地理位置不同,经济水平不一,重视教育程度有异,在学校创建之初就存在较大差距。政府接管后,可能因财力不足,或因政府更乐于做锦上添花的事,对中心城区基础较好的学校,在投入上有所偏重,建新楼、换装备、配师资、政策扶持安排优质生源,不一而足,这些学校争相创建省、市、区一级学校,成为窗口单位,逐渐吸引周边生源,进入良性循环。但有些学校地处偏远,或基础设施薄弱,或校风欠佳,这些学校就投入较少,发展缓慢,竞争力逐渐减弱,日益沦为薄弱学校。
其次,农村转制为居民社区后,实行独生子女生育政策,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对教育日益重视。近年来,“贵族学校”、“名校办民校”在有些区大获成功,广州市交通发展迅猛,特别是地铁和BRT的建设,使原来两个多小时的路程现在半小时就可到达,所以,先富起来的人家子女热衷到外区就读“贵族学校”或“名校办民校”;一些家庭为了子女能上优质公办学校,纷纷到广州中心市区购买优质学位房;有些家长愿意出高价让子女到厂校借读;有的择校到公办“窗口”学校,为了留住优秀生源,有关部门给予“窗口”学校许多招生优惠政策,比如优先招收全区各小学推荐生和特长生等。这样一来,薄弱的公办学校生源不足,通过招收一些外来工子女充数,生源质量下降,家长更不满意,学生流失情况更严重,进入恶性循环。
一言概之,教育理念的落伍导致重点学校情结,重点学校情结导致教育政策的失衡,教育政策的失衡导致薄弱学校产生,而用人制度的僵化、分配制度的保守和激励机制的缺失,是公办学校效能低下的必然结果。
三、薄弱学校的提升策略
尊师重教是我国的光荣传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是基本国策,因此,教育是一项需要持续提高的系统工程,“创强”成功并不意味着教育已经大功告成,如何创建真正的教育强区,如何做到强区更强,是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决策者的当务之急,提升薄弱学校更是刻不容缓。
(一)提升民办学校质量
黄埔区有近两万外来工子女就读,占全区在校学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如果这些学生的学业质量得不到提升,教育强区就只能算是一个失衡的强区,我们要采取有力措施,让外来工子女享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
1.把民办教育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范畴
过去,义务教育是学生户籍所在地政府的责任,因此“流入地政府”理直气壮地把外来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当成是“流出地政府”的问题。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极端不均衡,人口流动性大,这种状况不是短时间内能改变的,所以这种体制明显是不符合国情的,也是不公平的,外来工也是城市财富的创造者,他们在低工资低福利的状况下,为企业创造了利润,增加了财政税收,因此政府有责任解决外来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这是政府对纳税人的正常服务。再者,不重视外来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是一种短视行为,因为外来工子女生于斯长于斯,长大以后基本上是扎根于斯,最终成为流入地的劳动力,以教育为本,提高劳动者素质,能促进经济建设发展,一个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强弱,核心是科技,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教育可以促进人力资本的优化,优质的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能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区域间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是一种竞争力,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因此,2003年9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中央编办、公安部、发改委、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进城务工就业农民流入地政府负责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地方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全日制公办中小学要建立完善的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和机制,使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受教育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当地水平。”责任的界定和具体要求已经明晰,“流入地政府”责无旁贷,但是,仅有规定还不足够,我们建议,今后在评价某地教育政绩时,应当把民办学校的发展状况纳入考核范围,像抓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一样抓外来工子女就读工作,只有这样,民办学校教育才能得到当地政府的真切重视,薄弱的民办学校才能得到应有提升,区域内的教育才能均衡发展。
2.政府增加对民办教育的资助
随着厂校移交整合,公办学校学位大增,而区内的大量农业户口转制为城市居民户口,每对夫妇由可生两个子女变成只生一个子女,本地生源数量明显下降,这就为接纳更多外来工子女入学提供了可能,政府可通过放宽积分入学条件或其他方式吸纳更多外来工子女入读公办学校。长远来说,政府要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扩大办学规模,尽力接收外来工子女就读,体现“以流入地政府为主”的精神。
但外来工子女人数众多,超出了公办学校的承受能力,在今后相当长时间里,民办学校仍是解决外来工子女上学的一个重要渠道。目前黄埔区的民办学校有的过于简陋,条件稍好的收费太高,外来工不堪重负,政府可针对以下三个环节给予帮助:①随着地价和房价过快上涨,办学场地造价或租金支出上扬,办学机构要么降低教学场所标准,要么提高收费标准,都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政府应无偿或低价提供办学场地,资助办学装备,确保办学硬件符合要求;②利用政府现有资源,加强民办教师培训,对民办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必要的帮助,让民办教师参与继续教育和职称评审,制定民办教师最低工资标准,对优秀教师给予户口迁移等方便,以稳定民办教师队伍;③大多数外来工文化水平不高,收入低,他们的子女完成任务教育后极少有机会升学,能读上普通高中的更少,因为在广州的普通高中借读除了分数要比本地生高出许多外,还要支付高昂的择校费,这是一般外来工无力承受的,因此,政府要为外来工子女打开升学通道,学生才有学习动力,才能真正提升民办学校的教学质量。
3.严格监管社会力量办学行为
《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第三条明确指出:社会力量办学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社会力量办学工作的领导,将社会力量办学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十八大报告指出“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与十七大报告比较,增加的了“引导”二字,表明更加注重社会力量办学的规范化,让其成为公立教育的有益补充,政府要在增加资助的同时加强民办学校教学质量督导,对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要有基本要求,要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同时也要有可操作的退出制度,对教学质量低下的学校要坚决取消办学资格。对“名校办民校”也要加强监管,不能任其一味地“掐尖”,冲击其他学校的教学秩序。政府还要利用经济手段,让质量上乘的办学者有应得的回报,让误人子弟者血本不保,这样才能确保民办学校的教育水平在优胜劣汰中前进,达至教育均衡发展目标。
(二)全面提升公办学校的办学质量
每年中考,黄埔的尖子生都热衷报考其他区名校,本区唯一的示范性高中的录取分数线总排在全市示范性高中之末,这与“老四区”的身份极不相称。更严重的是,每年全区小升初人数约3000,约有500名尖子生被其他区初级中学挖走,对黄埔区的教育是一个沉重打击,也说明黄埔区教学质量有待提升,学校品牌有待打造,尤其是薄弱学校更需改造。过去人们认为黄埔是城乡结合部,教学水平低点是可以理解的,如今,广州市已经发展成十二个区了,黄埔是老四区之一,一些新区的教学水平正在赶超,如不迎头赶上,效果会很严重。在厂校已经全部移交的今天,公办学校是黄埔基础教育的绝对主力,提高公办学校办学质量意义尤其重大。
1.把最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作为区域办学绩效评价重要指标
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教育。择校热经年不衰,甚至愈演愈烈,其根源在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公,造成教育发展不均衡,让寒门子弟输在起跑线上。择校热加剧了教育凹地的形成,从大量尖子生到其他区择校来说,黄埔区是受害者,但黄埔区也曾大力投入建设“窗口”学校,动用行政力量为其招揽推荐生,造成校际间明显差异,举例来说,为了示范性高中建设的需要,从其他学校大量抽调骨干教师,使一些学校师资结构轰然坍塌,教学秩序混乱,办学水平下降,从这方面来说,黄埔同样是作蛹者。
在经济困难之时,集中力量办好“窗口”学校是可以理解的,但在经济发达的今天,还在热衷于办“窗口”学校,而非着眼于均衡发展,人为制造了教育不公。“窗口”校思维,被不少人士视为校际沟壑难填的根源,政府给予“窗口”学校特殊的政策和待遇,而“窗口”校通过择校、共建等途径,又获得远远超过普通学校的教育资源,放大了校际差异,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引发群众不满情绪,有损社会和谐稳定。其实,国家办学校,既要有质量的底线,也要有不能突破的上限,公立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实现标准化是大势所趋,一个学区内的学校要硬件基本一致,师资基本一致,生源基本一致,公平合理。据说日本每所公立小学门口,都有一个相同的雕像——背着柴火的少年埋头读书,这个细节被有心人寓意为标准化建校的象征,在日本,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同时在建的学校都是一个标准,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笔者认为,今后在评价一个区域的教学水平时,不要只盯着“窗口”校的档次有多高,而应俯下身子,着重考查区域内最薄弱的学校的办学条件和质量处在什么水平,把最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作为区域办学绩效评价和对比的重要指标,这样才能扭转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点校思维模式,实现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
2.构建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首先,目前的中小学职称评选方法存在严重缺陷。对教师的学历、资历、论文等比较看重,教条而缺乏弹性,而对教学实际效果却无刚性要求,学校、学生及家长对教师工作水平和态度是最了解的,可是教师的职称评定通过与否,他们的意见是无关要紧的。一群素未阴谋面的评委们仅凭书面材料,纸上论英雄,决定教师命运,可想而知评选的准确性有多高。实际上,许多一心扑在工作上,任劳任怨,成绩突出,深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或只因缺少一篇优质论文而无缘高一级职称,而一些人在教学上用功不多,却一心拼凑甚至请人代笔写论文,整天瞄准评选所需条件,逐项突破,最终得尝所愿。在同一学校里,大家知根知底,鲜明的对比会大大挫伤教师的积极性,而且,目前的职称是终身制的,使得一些教师千方百计拼职称,职称聘上了就无所事事。笔者单位就有一位教师,说话口齿不清,满口方言,本领不大脾气大,学校安排任教任一个班,班主任都不乐意,学生造反,家长投诉。学校为了减少麻烦,让他只上一个班的物理课,兼管理一个物理实验室,轻松之极,可他教龄长,有中学高级职称金牌护身,收入却是全校最高的,教师们意见很大,但又无可奈何,因此,要改革目前的职称评选方法,让学校有相称的发言权,要能综合学生及社会的意见,要重视教师在教书育人上的实际成效,回归教育本质,要取消职称终身制,还要打开高级教师的上升空间,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再者,黄埔区每年都进行专业技术人员考核,方法是发放一张印有本单位全体专业技术人员名单的表格,让每人相互打分,然后让人事干部计算加权平均分,降序排列,前15%人员评为优秀,其他的基本上是称职。这样一来,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实际上变成了人际关系考核,平时做“老好人”,即使业绩平平,考评分数是不会低的;而平时认真工作,成绩突出者,可能招至别人嫉妒,反而考评分数偏低,对于管理人员,严格管理,到处得罪人,到年终考核时有你好看的。这样的考核,百害而无一利,必须改革,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要囊括教师的思想品德、工作态度、工作量、教学成绩和教科研成果等,要让业绩成为教师任用、评聘、调配、晋升、培训、薪酬、奖惩的重要依据,要鼓励和支持教师走专业发展道路,着眼于教师的个人发展,促使教师以最佳的方式完成业绩,不仅关注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模式,还要关注其教育的理想、教育的信念和教育的追求,不断地去唤醒、激活和弘扬存在于每一个教师心中教育的智慧。
3.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质优酬
目前,职称在分配中占绝对权重,其他因素是无关要紧的。只要能被聘上高级别职称,所教班级成绩再差也不要紧,高收入是旱涝保收的,反之,职称级别低的,工作量再大,成绩再优秀也枉然,多劳多得、优质优酬成空话。职称评聘是分开的,许多人早已评上了,但受编制所限,多年未能聘上,无法享受更高待遇,严重挫伤了积极性,怨言不断。不同级别的薪酬相差过于悬殊,年青教师工作繁重,生活压力大,但收入仅相当于高级教师的一半,心理失衡,也影响了工作积极性。这些情况,有心人是了解的,为了提高事业单位人员工作积极性,国务院要求事业单位人员实行绩效工资制,明确规定工资总量的30%作为奖励性绩效工资,以体现多劳多得、优质优酬,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目前的分配弊端。但在落实过程中,政策严重变形,有违初衷。在实行绩效工资前,曾经有一段时间,区财政直接按职称级别发放工资至个人,致使许多工作无人肯干,因为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结果是一样的。后来,从每个人的薪酬拨款中每月提取1600元,根据个人工作量、工作表现、工作业绩等进行第二次分配,教师积极性有所提高,但也引来非议,有人认为“拨款是按人头拨的”,每月提取的1600元是“从我口袋里掏钱给别人”。后来,国务院推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规定提取总收入的30%作为奖励性绩效工资,以黄埔区教师收入水平,总收入的30%肯定超出原来的1600元,这对认真肯干的老师是福音,但是,“为了稳定”,最终只是每人每月提取200元,作为奖励性绩效工资进行第二次分配,奖励性绩效工资不升反降,而且降幅巨大,对于现时广州工资水平来说,200元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肯定无法达到制定政策的初衷。因此,笔者呼吁全面落实国务院绩效工资制度,按规定提取总收入的30%作为奖励性绩效工资,体现多劳多得、优质优酬,全面提升公办学校的教学质量。
4.重视管理团队建设
在公办学校,上上下下对教学工作是比较重视的,教研活动有声有色,但对班级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或者说对管理在学校发展上的价值认识不到位,对管理团队的建设力度不够,管理人员津贴较低,比如,班主任补贴是每月250元。班主任是学校管理工作中最基础、最繁难、最重要的岗位。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是学生成长的教育者,是联系科任的纽带,是沟通学校与家长、社区的桥梁,班主任的工作量是巨大的,这一点点补贴是不相称的。班主任岗位培训也少见,新班主任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因此,教师们鲜有愿意当班主任,有的因为年轻,领导安排干,不得不干;有的因为与领导关系好,被领导忽悠当上了,算是帮领导硬扛着;有的因为评职称需要,不情不愿的凑年限。因此,班主任积极性低落,得过且过,甚至故意不作为,让领导烦恼,希望下学期不安排当班主任。老实肯干的得不到适当休整,一年又一年地当着,身心疲惫不堪,降低了教育质量。因此,提高班主任及其他管理人员津贴标准,重视管理团队建设,加强培训,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办学效益。
5.挖掘和培育本土人才
黄埔区为了加快教育发展,面向全国高薪招聘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起到一些积极作用,但也有不少副作用,比如有些被聘者水土不服,表现平平,而一些本土人才觉得不被重用,“外来和尚才会念经”,上升空间受限,影响了工作积极性。马斯洛的需要层级理论阐述了人有五种最基本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人们有要求自主、挑战、个人成长以及充分发挥自己潜能与才智等较高层次的需要,激励人们最好的方式是满足他们的成就感、自尊感和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需求。在学校教师激励管理中,给予自我实现的教师以更多的自主权,参与管理和决策,共同分享权力,这是每个教师自我实现的情感及精神上高层次的需要与追求。因此,在引进人才的同时,要加强本土人才的培养,当用则用,鼓励上进,打开教师队伍上升空间,更有利于教师的成长,更能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慧.以人为本的农村中学教师激励机制的建构[D].四川师范大学,2010:1-9,26-37.
[2]彭四平,童恒庆.激励心理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3]赵玉芳,毕重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80-83.
[4]王晓松.我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15-25.
[5]李建明.影响城乡结合部薄弱学校教师创新积极性的因素及对策[J].百花园地,2013(3):138.
[6]柴纯清,褚清源,张阔著.成功学校管理智慧[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
[7]傅冰.以人为本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5.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http://~.moe.edu.en/200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