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文字的思维构图
——浅谈媒体融合时代如何当好“双栖”记者

2015-01-30许中华

中国地市报人 2015年7期
关键词:摄影记者事物文字

□许中华

(荆门日报传媒集团,湖北荆门448000)

用文字的思维构图
——浅谈媒体融合时代如何当好“双栖”记者

□许中华

(荆门日报传媒集团,湖北荆门448000)

当下,互联网、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对传统媒体造成的严重冲击,给每个纸媒从业者带来了空前的压力和挑战。媒体融合,节能降耗,提升效率,是传统媒体不得不考虑的事情,以前泾渭分明的文字和摄影记者们“偏安一隅”、“各自为政”的状态不得不被打破。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媒体已撤销了专业摄影部门,文字与摄影并轨,让记者们在采写新闻稿件的过程中也拿起相机拍照片,文图并采,做“双栖”记者,做“多栖”复合型记者,是新形势的迫切需要。因此,文字记者兼当摄影记者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笔者是从文字记者转行为摄影记者的,对文字和摄影均有一定的感悟,个人认为,从文字记者快速转换为摄影记者也是有“捷径”可走的。那就是——用文字的思维去构图。

有人会说,文字和摄影是两个不同的领域,怎么用文字的思维去摄影?有个词叫“触类旁通”。任何事情,大道理都是相同的,不同的学科知识也有相通之处,文字和摄影都是对事物的记录和呈现,其遵循的规律是相近的。我们做一件事情(作者)或者认识一件事物(受众),大致都要经过这么三个环节:做什么呢?怎么去做?做得如何?下面,笔者就从这三个方面来加以分析。

明确表达主题

无论是文字还是摄影,记者在操作时都有一定的目的性,就是要表达自己的主要意图,而受众在接受作品信息时,就需要了解到作者说的是什么核心内容。所以说,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在采访时,首先要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就是要有主题思想。实际上,做任何事情,没有主题思想,是吸引不了、也影响不了他人的,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文字记者在拍摄照片时,也和写文章一样,首先必须考虑我要拍摄的主题是什么。

积极表现主题

写文章最头痛的就是如何组织素材表达中心思想,摄影最难的也是如何构图取景表达主题内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合理选材表现主题。一篇文章涉及的素材可能很多,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选用最贴近主题的人物和事情写作。而摄影本身就是减法的艺术,把与主题关联度大的场景留住,避开与主题无关联的画面信息。文字记者在拍摄时应和写作时一样,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就好取舍选材了。

二是突出主体表现主题。找一个小的切口或者是一个典型性载体,以点带面反映主题,是文学、艺术类作品比较通用的一个表达方式。这个载体就是作品中的“主体”。突出了主体,作品的主题自然就凸显出来了。怎么突出主体?文章中的主体就是主要描述的人物和事件,图片中的主体就是“主角”或者“趣味中心”,写作时,加大对主要人物的文字篇幅,就可以突出主体,而拍摄照片时,我们也可以像作文一样,用摄影的一些技术手段增加主角或趣味中心在整体画面中的尺寸比例,或者拍实主体,虚化客体部分的画面,让受众的注意力集中在主体上。

三是“多手”运用,表现主题。就是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展示主题内容。写作时,我们会用到不同的词语,中性词或者褒贬词,用中性词,语调平和,让人亲近,用褒义或贬义词,语言犀利,对受众冲击较强,印象深刻。摄影也可以比作是用光线在写作。和这些不同类型的词语一样,不同的光影也给人不同情绪感受,顺光和散射光比较平淡,让受众波澜不惊,而侧光或逆光,影调层次丰富,明暗反差大,给人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冲击。在写文章时,我们经常用到对比、夸张、象征的手法,使篇章的主题在旁衬中得以艺术、含蓄地表现出来。同样,我们也可以用“明与暗”、“虚与实”、“大与小”等直观的视觉形象进行比较,让受众产生明显的视觉落差;可以通过拍摄的角度选择或者器材的拍摄特性产生视觉上的夸大或缩小的变化,给受众震撼感;也可以用比拟、借代的文学手法,拍摄一些特定的形象,表现之相似或有内在联系或接近的事物、概念、思想、情感。让抽象的内容和主题具象化,如鸽子象征和平,火炬象征光明,国旗象征国家等。

力求形式简明

人们都不喜欢繁杂无序的事物。我们写文章,力求简明扼要。摄影也不例外,大家都喜欢看层次分明、秩序感强的事物,杂乱无章的东西会让人的视觉和大脑添堵,也让受众难以识别、分辨。相反,简洁的事物,会让人一目了然。因此,在拍摄过程中,我们就应该和在写作中一样,避开混杂的场面,让画面的“主角”与陪体分明,让画面秩序井然。

一幅成功的照片,实际上有着丰富的画面语言,看到照片,我们就能随口咏出一句句相应的文字;一篇成功的文章,也隐现着可触摸的视觉形象,看到描述,我们的眼前就能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场景。

文字和摄影,两个看似不同的领域,其实只隔着一层薄薄的窗户纸,捅破了这层窗户纸,我们就能进入到同一个世界。文字记者只要掌握了摄影的一些基本技巧,用文字的思维去构图,就能较快转换为一名摄影记者。■

猜你喜欢

摄影记者事物文字
文字的前世今生
美好的事物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另一种事物(组诗)
为什么会从事摄影Ami Vitale摄影记者纪录片制作人
郑治国:穿越新中国核弹爆炸中心的摄影记者
一名摄影记者的自我迭代
爆破瞬间
TINY TIMES 3: A REAL 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