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三严三实”推进媒体融合

2015-01-30本刊编辑部

中国地市报人 2015年7期
关键词:三严三实严三实工作者

□ 本刊编辑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的精辟论述,直指为人为政的根本,切中干事创业的要害,是各级领导干部行为的守则,履职的保障,必须时刻铭记,自觉践行。

新闻工作者,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作为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作为舆论宣传的引导者,绝不能当践行“三严三实”的看客。要带头践行“三严三实”,做好表率,要将践行“三严三实”作为全面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战略的原动力。

然而,当前地市报界有一种议论,认为“三严三实”主要是针对党政机关,特别是针对党员领导干部的,与新闻工作者谋事创业无关。这是一种误读,也是一种错误和有害的认识。

“三严三实”,既是党员干部执政谋事的行为准则,也应是新闻工作者从事舆论宣传的行为准则。这从“三严三实”的内容解读中可以探寻其根本。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由此可见,“三严三实”同样是新闻工作者行为的守则,履职的保障。

新闻工作者看似报道别人,但手中同样大权在握,比如,采访权、发稿权、舆论监督权等等。采访谁不采访谁,发什么稿件不发什么稿件,发谁的稿件不发谁的稿件,监督谁不监督谁……可谓权力大、分量重。如果这些采编权力运用不当,不仅会损害媒体的形象、撼动党报的权威,还会让媒体人自毁前程。所以,谨记“三严”,就能让新闻人炼就思想上的“金钟罩”,增强抵御各种“病毒”的免疫力,用制度规范采编权力的使用,确保权力运行始终不偏离为民利民的轨道。

当前的媒体转型融合发展中,新媒体创办如雨后春笋,全媒体正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然而,仍有部分媒体在转型融合发展中存在:队伍作风漂浮、信息同城雷同、内容华而不实的现象,全媒体运行中内容生产原创少、精品少,来自基层的更少。甚至有的新媒体上不时出现虚假新闻,或“张冠李戴”的新闻。一些地方在微信、微博、网站创办中,不注重内容生产,你抄我我抄他,千面一孔,索然无味。我们注意到,尽管大家都在转型,都在融合,但仍有不少地方媒体玩的是花架子,做的是表面文章,媒体融合中的“虚假繁荣”依然存在。所以,践行“三实”十分迫切。新闻工作者应当遵循“三实”,以求真务实的工作追求媒体融合发展不掺水分的业绩,以忠实于党和人民的行动赢得受众的拥护。只有如此,我们新闻人才能对得起手中权力,无愧于肩上责任,才能履行好党的新闻人的光荣使命。

“三严三实”是一杆标尺,在全面深化媒体转型融合发展战略中,我们新闻人当心有敬畏,行有准绳。要牢记党的新闻宗旨,树立民本思想,继续坚持“走转改”,力求“三贴近”。要学会用老百姓的视角和老百姓的语言生产内容,要围绕老百姓关心的事情推出原创新闻,要在基层寻求新闻的源头活水。在媒体融合发展和新媒体建设中,既要服务好读者,又要服务好用户,还要服务好客户。要在提升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基础上,服务好读者、用户、客户。

作为基层新闻工作者代表的中国地市报人,处在媒体转型融合发展的最前沿,更应以践行“三严三实”为标尺,踏实推进媒体融合,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但也不能畏缩不前,无所作为。中国地市报人要心怀责任、有所作为、勇于担当,在媒体融合发展中,谋事创业做人要实,要学会运用新技术手段,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注重在媒体融合发展中找到前进路径,找到收益增长点,找到目标客户,找到新闻事业的前进方向。要与时俱进,在全国媒体转型和融合发展的战略背景下,不落伍、不掉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摇旗呐喊,争光添彩!

猜你喜欢

三严三实严三实工作者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简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严”与“实”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我们转作风
践行“三严三实” 当好“五个表率”
对县级构建“三严三实”机制保障的探索思考
自觉践行“三严三实” 做合格新闻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