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整体”才能当好“翻译”
——试析新闻失真现象及其成因
2015-01-30王伟民
□王伟民
(苏州日报社,江苏苏州215006)
把握“整体”才能当好“翻译”
——试析新闻失真现象及其成因
□王伟民
(苏州日报社,江苏苏州215006)
教科书上说,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是,记者撰写的新闻究竟是不是事实,如何避免出现“盲人摸象”的笑话,不是简单说说的。因为,现实生活中无数事实反复证明,眼见不一定为实,有图未必是真相。关键就在于,新闻采编人员能否准确地把握住报道客体的“整体”,然后准确地当好“翻译”。
新闻失真现象的几种典型表现
放眼当下,新闻失真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笔者从苏州的媒体上选取几种,归纳如下:
一是“诱人的鱼类放养报道”,典型症状:由表不及里,挂一漏万。近年来,苏州的媒体上,年年都有关于鱼类放养的新闻报道,其规模或声势越来越大,在广大读者、观众中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这些报道给公众留下的印象是,治理水污染、改善水质就得搞鱼类放养,因为有些鱼类一生中是可以消化掉多少多少蓝藻的。而且为了渲染鱼类放养的“效果”,有些媒体还拿出了“数据说话”,大意是水质改善了多少,等等。
之所以说这是一种典型的新闻失真,是因为:第一,在河道、湖泊中放养鱼类能够净化水质一说,其实是一门科学,决不能简单化,放养多少、怎样放养应当以严谨的科学实验、科学研究为基础。譬如,像太湖这种开放式大水体,放养鱼类应当选择怎样的结构以及放养多少才合适?必须经过科学实验。草率地大肆进行报道,实质上就是误导公众。第二,纵观“太湖零点行动”以来,苏州市环保部门每年发布的《苏州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对于太湖水质状况的描述,从来都是以监测数据为依据,表述很严谨,从未见到过“水质出现趋势性好转”的说法,凭啥说在太湖中放养了鱼类,水质就改善了?退一步说,即使确有改善,那也是每年多少亿元综合治理产生的结果,是不可以简单地与鱼类放养划等号的。第三,生活经验生动地告诉人们,即使是在家中喂养一缸金鱼,要想达到不定期换水就能保持水质清澈,那也是极
其高难度的。所以,“放养鱼类改善水质”不应成为口号。
二是“惊诧的民工荒报道”,典型症状:以点代面,跟风、“贴标签”。前几年,有关“珠三角”、“长三角”出现民工荒的报道夺人眼球,成为了人们的话题。苏州的新闻媒体也跟进“落地”,组织了不少以民工荒为标题报道,但是苏州真的出现了民工荒了吗?笔者以为,从整体上来看,这样的报道是言过其实,是失真的。因为,有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缺少廉价的操作工、普工,是一种多年的现象,不是近年来才有的,今后也仍会继续,据此就说民工荒,是不严谨的。再者,既然称之为民工荒,那么“荒”总该达到一定程度才称得上吧,企业缺工多少才是民工荒,20%、30%,还是50%,标准是什么,怎样衡量?后来,苏州的主管部门统一扎口,哪些企业缺工、缺什么工、缺多少工,统一发布,有一说一,笔者以为这才是科学的态度,有利于揭示事情真相,便于政府及有关部门正确决策,避免误读、误判。
三是“骄人的电商报道”,典型症状:以偏概全,制造表面繁荣。2015年4月初,结合苏州推出对于电商的新政的契机,苏州的新闻媒体大多“做大做强”了相应的新闻报道,以某新闻单位为例,将《苏州推新政,电商获补贴门槛再降,第三方网络平台落户一次性奖励200万元》,与《我市电商企业20多万家,去年交易额首超5000亿,同比增幅40%以上》组合在一起,气势不凡。给广大读者的印象是,苏州的电商非常了得!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应当说,从数据来看,苏州电商的确业绩很不错,但如果放在全国的大背景之下来观察,简单地一味说好,是不客观的。对此,笔者在《苏州日报》4月2日的A06“时评”版面上,专门以《能否“鸟枪换炮”,苏州电商看你们的!》为题,进行了评说。笔者认为“如果单就数量规模、繁荣程度而言,苏州电商堪称“表现不俗、业绩喜人”,但同时指出,“从结构、质量、技术等专业的角度来看,小、散、弱的特征还比较明显,苏州本土电商与国内的淘宝、京东等电商巨人相比,其实力或功能方面的差距还相当大。说白了,就是苏州电商还缺乏‘大块头’、‘大个子’。从长远角度看,本土电商本身也存在着转型升级的课题。”道理很简单,电商分三六九等,做产品、做平台、做生态,都是电商,但水平和质量差别巨大。
新闻失真现象的原因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以此标准来衡量,不管是“诱人的鱼类放养报道”,还是“惊诧的民工荒报道”,或者是“骄人的电商报道”,虽然其症状各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新闻失真。
长期以来,失真新闻盛行。说到底,在有些管理者、从业者的观念中,存在一些认识方面的误区,是关键所在。譬如,“效果论”,只要社会效果好,失真无所谓;“难免论”,哪有百分之百的真实,基本事实存在即可;“彼此论”,如今哪个地方哪家媒体没有失真报道?无需大惊小怪,等等。对于具体操作的采编人员来说,可以归结为一条,那就是没有把握住新闻的“整体”,反映出来的是有关采编人员功力不够,或者是功夫不够。
记者的专业素养养成非一日之功,新闻单位要大力营造钻研业务的氛围,并形成有效的预防、惩戒机制才行。
失真新闻的危害及思考
也许有人会认为,绝大多数失真新闻来看,是正面的,“歌功颂德”的,但是就新闻传播的效果而论,失真新闻与虚假新闻相比较,尽管不能直接划上等号,在主观上、客观上,出发点、落脚点也不同,可是从大的方面来看,基本特征很相似。基于此,在有的教科书中,也有将虚假新闻与失实报道归结为一个大类,统称为虚假失实报道。但是,笔者认为,把失真新闻单独细分出来,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失真报道危害极大:一是对受众造成心理伤害,“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同摆拍的所谓新闻照片一样,每一条失真新闻其实都逃不过群众的眼睛,对于似是而非的失真新闻,群众心里会怎么想?把群众当傻子的人才是真正的傻子啊;二是对媒体自身的公信力造成伤害,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质变,当失真新闻成为一些媒体的常态,那些媒体在受众中的公信力也就失去了基础;三是对于诚信社会建设造成伤害,与社会上流通的商品一样,新闻报道是新闻媒体生产出来的产品,假冒伪劣商品是无良商家不讲诚信的体现。新闻媒体生产、传播失真新闻应当也是违背诚信原则的,就连自己也做不到诚信,却整天要求和鼓吹别人讲诚信,是不是很滑稽呢?
失真新闻的基本特征就是以偏概全、以点代面,试图用百分之几的真实来说明百分之百的真实。这样的操作手法,是一些朋友圈中活跃的所谓“做内容”的炒作高手们惯用的伎俩。那种骇人听闻的自媒体新闻,就是如此这般炮制出来的,常见的领域涉及食品安全、环境保护、政治生态等等。比较具有典型意义的,就是那个有关雾霾的专题片了,作者以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白描手法“讲故事”,似乎都是真得不能再真的东西。但这就是中国雾霾的“整体”吗?为什么国人的人均期望寿命近几十年来不断增加?笔者认为,对于失真新闻应当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和行动来。
当下,众声喧哗,令人很迷茫、很困惑。主流媒体理应成为中流砥柱,利用好自己的专业素养优势,在日常工作中,恪尽职守把握好“整体”,准确地做好“翻译”。■